盖因多宝道人身兼佛道之长,以此为主体,佛门吸收了截教教义,转化为佛法中佛门广大、普渡众生的理念,大乘佛法渐渐完善,就此现世。释迦摩尼如来也成了大乘佛教教主。
从此释迦摩尼如来一身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连在一起,老子化胡为佛分走的气运终究还是回到了佛门之中。佛门更以此为凭,向老子索得了东进传道的开门砖,老子此举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大大增进了佛门气运。
佛门大兴之势,已成定局,不可压制。
话说孔子开辟春秋阁,做了一方教主,只是底蕴不如其余大教雄厚,但是其冉冉而升的态势却是无人可及。
不久,儒门弟子曾子亦是羽化成仙,此人作《大学》与《孝经》,被儒门学子尊称为‘宗圣’。
儒门大兴之象初显,诸天圣人都被惊动。
天庭之主昊天玉帝心痒难耐,于是起了争夺天下的企图。
只是当时各种学派充斥,各行其道。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
「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
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道家认为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墨家提出“尚贤”、“兼爱”和“非攻”,扶危救困,为弱小诸侯所喜,为大国所厌,奔走劳累,而不得一国青睐。
当时只有两种学说影响极大,被称之为‘显学’,就是儒家和墨家。
其余学说要么承载于一二人,要么受众面极小,难成气候。
儒家乃是孔子所创,遵循周礼,可谓是周朝延续,所以为三皇和阐教所喜。
墨家到处干涉争斗,欲要维持四分五裂的局面,使得“重小爱而轻大局”,一味看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灾祸,却没有看到如果天下不一统,这种动荡不会终结。
玉帝欲要在错综复杂的人间气运争霸中独占鳌头,势必要自创学说,独领风骚。
但是天庭虽然神仙众多,但是难以惟命是从、政令畅通,况且毕竟没有光明正大的借口支持自己的这一行为,于是心思就活泛起来。
力不从心,不如借力,关键就在这力怎么借,向谁借。
昊天玉帝心中起了异心,就再也按捺不住,于是辗转反侧,而后一咬牙,做出了决定。
“本尊身为天庭正主,不忍地界万民受苦,早日安定天下,乃是黎民百姓之万福,所以本尊决定顺水推舟,完成此无量功德”
玉帝一本正经对着西王母言道,却是试探一番。
西王母蛾眉飞扬、凤袍华丽、身姿绰约,闻言一挑眉:“陛下有几成胜算?”
吐气如兰,却又不失威严风度。
昊天深吸一口气,如痴如醉,心生涟漪,只是定力极高,讨好道:“此次胜算极大,本尊打包票,十有**会成功”
“既然陛下信心满满,本座也不好袖手旁观,这‘聚仙旗’就暂借陛下”
王母娘娘巧笑倩兮,纤纤玉手递过一宝旗。
玉帝大喜,言道:“多谢娘娘援手”
接过素色云界旗,出了凌霄殿。
挥一挥手中宝旗,氤氲遍地、一片异香笼罩,玉帝遮掩了身形,躲过南天门勘察,下了天界,往幽冥而来。
昊天头顶一轮宝镜明晃晃的,不时射出一道*光柱,破开重重屏障,循着冥冥杳杳的信息,给昊天之处通往幽冥的捷径。
冥河血海,血花翻滚,浪花跌宕,鱼虾不存,生气断绝,处处游走的都是形态狰狞的妖魔。
昊天玉帝高坐帝车之上,九条天龙拉扯,散发着一股高高在上、只可仰望、不可俯视的高贵、威武和尊贵的气息。
龙气浓郁,脑后悬挂一轮玄黄色气轮,浓如实质,上面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条祥龙出没,道道祥瑞紫气在其头顶结成一华盖,越发衬托的昊天威武不凡。
一群游曳在冥河河畔的幽魂被这股气势镇压,一个个瑟瑟发抖,跪伏在地,让不苟言笑的玉帝心中大为满意。
“桀桀,恩,好久没有这么美味可口的肉身降临幽冥了,哈哈,这次一定要大快朵颐,饱餐一顿”
一只背后长着六只漆黑如墨的翅膀的修罗裹挟着浓浓腐朽之气飞来,对散发着浓浓生机的玉帝大为垂涎。
昊天大怒:“蝼蚁一只,也敢在这里口出狂言,让人心生厌恶,不知死活”
帝袍一甩,一只擎天巨掌以万钧之势盖下,厚重威严先行一步,牢牢锁住这只大言不惭的修罗。
“呀,你是谁,怎么有这么厚重的威压?”
这种狂妄自大的修罗这才意识到这只美味的午餐是一只收起利爪的老虎。
“哼蝼蚁一般的家伙,也配知道本座的名号,给本座灭”
大山一般的手掌盖下,这只实力还算过得去的修罗碎成一堆肉末,死得不能再死了。
玉帝知道幽冥之地妖魔鬼怪层出不穷,为了不再扰心,干脆祭起昊天宝镜,一抹强光射出,直接照耀万里前途,一路扫过,无数躲避不及的阿修罗纷纷被气化,死伤惨重。
“哎呀呀,玉帝好大的排场”
一声满含怒火的声浪滚滚袭来,一抹血光乍现,昊天宝镜的亮光被击退,亮如白日的幽冥顿时陷入了以往的黑暗和阴沉。
但见无边血浪翻转,哗啦啦间,血花四起,腥气弥漫,无数皑皑白骨载起沉浮,恐怖如斯,一猩红大袍的老者脚踩血浪,踏波而来。
衣袖翩飞,没有道门中人的仙气盎然,反而是腥气弥漫,血雾翻腾,令人作呕,恐怖无比。
怀中两把利器,尽管未曾发动,但是老远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煞气和无边的威胁。
“老祖,本座这厢有礼了”
即便高傲如玉帝这等人物,遇到冥河道人这等洪荒巨擘,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冥河道人,先天神祗,血海诞育,天生掌控这方地域,执掌先天杀器——元屠、阿鼻,亦有那修罗宝旗这杆血海至宝,内中藏有无数血海修罗,修罗美女,威能莫大,神秘莫测。
幽冥血海乃是其根基,也是其抵挡诸般攻击的无上利器,冥河道人虽然达不到圣人那般不生不灭的地步,但也是滴血重生的境界。
只有一滴血残存,就会不死,再加上其用血海炼制的三万六千血影分身,无影无形,即使仙佛也会触之即死,让人颇为忌惮。
除了身居护身至宝或者大功德之人,还不曾有人能够不惧怕血海的污秽之力。
今日要不是有大计相商,玉帝也不想招惹这等喜怒无常之人。
“桀桀,你堂堂天庭之主,不在九天之上好好坐你的玉帝,跑到我这荒野之地作甚?”
老祖眼眸之中血光一闪即逝,随即又是慈祥和蔼的仙风道骨模样,似乎让人看不出是哪个让婴孩闻之夜啼止哭的大魔头。
“本座也就长话短说,如今地界人皇更迭在即,老祖难道没有什么想法吗?”
玉帝头顶昊天宝镜腾空高悬,撒下一层明亮光罩,遮掩了行踪,避免被人推算到。
“哦,不知玉帝有何见教?”
冥河老祖要说没有动心,那是假话,一看其不甘心皈依三教,而情愿呆在这死气重重的幽冥之地成佛作祖,就知道其心中大有沟壑。
玉帝见这冥河道人滴水不漏,把皮球又踢了过来,心中大骂不止,面上却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言道:“本座也不自欺欺人,虽然封神之后,天庭实力大增,但是有诸天圣人制衡,本座政令传达下去,三教门人总是阳奉阴违,拖拖拉拉,令本座大为不满。
如今周室倾颓,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究竟谁最终能够入主中原,目前尚未可知,本座欲要插手此局,选定人皇,倒是天地齐心,万事可成,不知教主怎么看?”
“听起来倒是图谋远大,只是我又有何好处呢?”
冥河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没有看到半分好处,休想让其出手,以免引起诸天圣人逐一,最后得不偿失。
“只要老祖相助,本座自然有大买卖报答老祖。你这幽冥血海多时不见血食了?本座答应你,事成之后,必定让你这幽冥之地再度兴盛起来,而且阿修罗教可以在洪荒传道。”
冥河老祖盘算片刻,虽然人皇更迭之事乃是人教禁脔,严禁其他教派插手,不过此事既然由玉帝牵头,自然也是名正言顺,可借天庭大义来大兴门派,冥河没有理由拒绝,于是满口应了下来。
正在这时,只见幽冥地府空间震荡如潮,涟漪泛起,有如沸水蒸腾。
一身穿黑色皇袍,其上九龙加身的帝服男子却是端坐车撵,跨空而来,一股皇者威势刹那间席卷幽冥地府,黄泉河道浪花朵朵,涟漪不断。
“呵呵,什么时候这鸟不拉屎的幽冥地府,也让天庭之主昊天玉帝以及血海老祖现身光临?本座好歹也是幽冥地府一方大帝,又岂能不尽一番地主之谊?”
来人身份却是在字里行间中道名,乃是幽冥地府的酆都大帝。
正文 第四百零四章 相聚幽冥 地府谋事
()
正文 第四百零五章 鲲鹏下界 庄周梦蝶
()
正文 第四百零六章 巫族转生 再炼都天
。66721。() “你真的决定好了?”
烛九阴看着后土娘娘,面色一阵复杂,心中感慨连连,昔日纵横洪荒的巫族,也随着无穷岁月的变迁,从而衰败。
“妹子此举不是心血来潮,我巫族沉浸太久,需要重新一番觉醒,屹立天地间,向洪荒彰显我盘古后裔的威能。”
后土娘娘此时浑身上下,霸气外露,与往日慈悲模样大相径庭,却是有着巫族的本质,霸气,狂傲,不可一世,屹立洪荒亿万载,不敬天地,不尊圣人,这便是巫。
“哎,早在昔日众位兄弟们陨落的一刻,为兄便早已看开往事,称雄天地也好,天地主角也罢。如今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我巫族如今血脉凋零,人口稀薄,昔日高手如云的巫族,如今只是龟缩一角,为兄思及此事,心中甚是不甘。
不过却不敢再次兴起争霸洪荒的野心,须知如今我巫族气运衰败,全靠青辰圣人护持一番,不顾周天圣人的眼光,保我巫族一脉,以至于让我等必死的祖巫复活。
哎,此等大恩,巫族永世难忘,不过为兄在这里还是要劝解你,最好熄了争雄天地的野心,否则我巫族将再次面临,灭顶之灾。”
烛九阴侃侃而谈,言语之间心酸无比,往日那拳可碎天,脚可裂地的豪情,似乎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后土娘娘心中亦是悲苦连连,看到往日那豪情万丈的兄长,如今却像是垂垂老矣的老人一般,难道岁月的流逝,真的让当初那豪情万丈,不惧天地的兄长,变成如此模样?
“妹子醒得,不过妹子现如今已经有了决定,还望兄长成全。”
后土语气坚定,熊熊斗志之火燃烧而起。
“既然你心中早已下定决心,为兄在此也不劝你,只是希望你好自为之。”
烛九阴叹息连连,有感岁月变迁。
后土娘娘听后,对着烛九阴一拜,转身离去,戊土之气凝聚,一朵土黄色的莲花,光华朵朵,土气翻滚,托起后土娘娘离去。
娘娘回转地府,端坐莲台,周身上下,自有一股土黄色泽的光晕摇曳不断,纤纤玉指伸出,轻点虚空,点点涟漪泛起,便见一个个浑身上下,煞气萦绕的身躯一一出现。
“拜见娘娘。”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响起,百余名身高五尺左右的大汉,单膝跪拜在地,浑身上下肌肉虬结而起,煞气充盈,强大无匹的力量在身躯中蛰伏。
“尔等起来。”
有如天籁一般的歌喉传来,百余名大汉闻言,齐齐叩拜施礼,起身而立。
“下界人间皇权正值更迭之际,我巫族沉浸几乎万载,如今却是需要从新大做一番事为,好把持此次人间龙脉皇权,大涨我族气运。如今诸天仙佛应邀下界,抢占人间气运,大涨门派气运,我巫族也不能落下,今日吾却是要尔等入六道轮回,转生人族,以我巫族秘法开启血脉传承,定可一举拿下人间皇权气运,鼎力我族,不知尔等意下如何?”
“谨遵娘娘法旨。”
众巫异口同声道。
“很好,这才是我巫族儿郎,无愧于心。”
后土娘娘心中满意至极,睫毛眨眨,玉臂轻抬,玉指一点,戊土之气有如地龙翻滚不断,烟岚四处而起,朵朵土黄莲花凝聚,光雾洒洒,洋洋熠熠,一道土轮飞出吹袭众巫身躯。
但见众巫身躯有如烟尘,滚滚而散,后土娘娘脑后功德金轮显化,无数仙音妙语吟唱不绝,朵朵仙花落下,异香袭袭,虹光飞驰而过,护持众巫族元灵,向着六道轮回窜去。却是转世投生而去。
六道轮回之地有青辰布下的结界护持,是以诸天圣人并没有发觉后土娘娘这番动作,后土娘娘很会把握时间,趁着诸天圣人不出,大施手段,瞒天过海,让一批巫族转生为人,这样便有了争夺人间皇权的理由。
这百余名巫族,却是在下界一边陲小国投胎转世,此地民风颇合巫族本性,更兼竟然有少数人族体内蕴含巫族血脉,这一发现却是让后土娘娘高兴不已,是以选择此国,作为巫族下界投生的地点,而这小国却是日后扫灭六国的秦国。
却说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渐雄厚,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赵孝成王四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
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翦,率军再攻上党,赵遂命廉颇率军赴援,与秦军相持于长平。
第三年,秦使千金行反间于赵,七月,赵人换将,以赵括代廉颇出战,大败,赵卒被坑四十万。
长平之地,尸骨遍地,尸气纵横,血海飘橹,秃鹰悬空,野狗啖肉,鬼气森森,冤魂哀号,草木枯槁,生灵绝迹,几成绝地。
关键是,这次人皇之争,群仙下界,纷纷参与其中,双方之中都有修士,如今四十万士兵被屠戮一空,其中不乏仙佛转世之身,气血充盈,对于幽冥血海来说,乃是大补之物。
让冥河老祖赚了个杯盆满钵,喜笑颜开。
……
这秦军身兼巫族血脉,经过秘法传承,早已开启自身血脉,习得巫族秘法,力大无穷,肉身强悍,凡人士卒,在其面前有如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就这样秦军以横扫之势,扫荡六国,开始了争霸之旅。
且说,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长平战场几成绝域,尸骨不存,血海飘橹。
无数仙佛震怒无比,却是在巫族开启血脉的时刻,知晓了秦军乃是巫族转世的事情,一时间惊异连连,漫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