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观察这些碳元素的分子结构时,只能感叹自然界的奇幻与美妙,世界因碳而生动起来。
图:碳的最基本化合物
图:碳的高级化合物
碳被称为生命最基本的元素,没有碳便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为人和生物的生长、运动、繁殖提供主要能源。
人们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这会让我们对氧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似乎二氧化碳是废物。但二氧化碳却是植物的肥料,吸收二氧化碳而排出氧气,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碳基的,那有没有可能以其他元素为基础的生物体呢?
图:硅基
在构成碳基生物的氨基酸中,连接氨基和羧基的是碳元素,由于硅元素和碳元素同属一个族,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人们总是在设想是不是有硅基生物的存在,这种生物是以硅而非碳链结而构成有机大分子。
虽然人们基本上都不太可能找到硅基生物存在的直接证据,但这不可能束缚人们想象力的翅膀。1891年,波茨坦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儒略?申纳尔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就探讨了以硅为基础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大概是提及硅基生命的第一个人。
著名英国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韦尔斯曾写道:“人们会为这种设想所带来的奇异想象所震惊:既然有硅—铝生命体,为什么不会立刻想到硅—铝的人?让我们说,他们在硫磺气组成的大气中漫步,徜徉在温度比熔炉更高的、数千度熔化的钢铁海洋旁。”
在斯坦利?维斯鲍姆的《火星奥德赛》中,该生命体有100万岁,每10分钟会排出一块砖石,这样会使硅基生命面临一个难题。
人类是碳基的,我们的废弃物是二氧化碳,而硅基生物需要不断地补充硅基活性物,而它的废弃物是二氧化硅——硅石即我们用于砌房的砖头。硅基生物如果不随时移动,很可能自己把自己给埋在了地下。
人类似乎想挣脱碳的束缚,但从远古走来的人类的命运却一直与碳紧密相连,碳成为人类难以摆脱的魔咒,大国的竞争也围绕着碳而徐徐展开。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日不落帝国的哀怨(1)
“以前火车的燃料是什么?”如果有人冷不丁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能会感觉问这个问题的人有些奇怪,“煤啊!”这估计是任何人不假思索的答案。
“用柴火行不行呢?”如果有人再问,这时可能普通人一下说不出个道道来,虽然老式烧煤的蒸汽机已经走进了历史的陈列馆,但从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仍能看到开火车的师傅一铲一铲地往火红的炉腔里送煤的场景,用柴火倒没有听说过。
“不行,燃烧值太小。”如果懂点行的人可能会用这样的话来作答,再详细一些,就是柴火燃烧时发出的热量远比煤炭要小,火车根本开不动。
“谁说不行,俺就烧过,还开了一阵子呢!”这时肯定会有一个李团长站出来,不过他会给我们讲述一个真实而悲惨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李团长奉命进军东北,一路上多是步行,日夜兼程,很是辛苦,来到了一座废弃的火车站,发现有一列废弃的火车,孤零零停在铁路上。
“要是把火车开起来,行军速度可就快多了。”有人建议。
李团长听了建议后,决定试一试。
他让部队原地休息,开了一个诸葛亮会,大家献计献策,如何把火车开起来,有一个营长以前在铁路干过,也开过火车,他自告奋勇担任司机,还有几个钳工出身的,愿意负责维修。李团长很高兴,命令立即动手。
一切就绪,就是煤的问题没法解决。
“没有煤,烧别的不行?俺老家从来不烧煤,就烧柴火。”有人说。
“那就烧柴火吧。”李团长拍板。
开始,火车走的还行,过了一会,就不行了,像个蚂蚱,朝前一蹿一蹿的,大家东摇西摆,有点害怕了。
火车驶上一段坡路,突然开不动了,向后滑了下来。
李团长在路旁观察,见势不妙,急忙大喊“停车,停车!”
但火车没有停下,却发生了侧翻,把许多战士从车厢里翻了出来。
事后统计,有十几个战士死亡,伤者近百。
“那是经过枪林弹雨考验的,最优秀的战士啊,日本鬼子,反动派,都没有能打败他们,可他们竟然死在我的瞎指挥里了。”
人类是被蒸汽机拖着由手工时代进入现代文明,而作为驱动蒸汽机的重要原料——煤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没有煤就没有工业革命时代。
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被称为蒸汽机革命,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提高,通过蒸汽轮机驱动的巨型轮船可以跨越重洋,征服世界,世界市场形成。
在石油大规模应用之前,煤炭一直是工业的支柱和人类的主要动力来源。
自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广泛应用在采矿、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直到20世纪初被柴油机所逐渐取代,其经历了130年左右的时间。
可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背后是煤的世界,而煤炭则成为大英帝国最强有力的驱动力量。
英国占尽天时地利,最终铸就了大英帝国的无限辉煌。
工业革命是人类的助推器,人类第一次摆脱了手工劳动,使生产效率成倍地增长,廉价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向市场,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当被问到工业革命为什么单单发生在英国,而不是比英国条件更优越的西班牙、荷兰或者法国时,我们可能会想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冲破封建的枷锁;工场手工业中的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有更多熟练工人;圈地运动为纺织品找到了原料;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而获得了海上霸权等等原因。
日不落帝国的哀怨(2)
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果没有煤炭工业作为强大的支撑,英国可能很难走那么远,开辟那么多殖民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19世纪中叶,英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1913年开采量曾达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瓦特的蒸汽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问题,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炼铁厂用它来开动鼓风机,为高炉提供风力,煤矿用它来排除矿井积水,纺织行业用它来作为动力。蒸汽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棉纺厂、毛纺、织布厂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惊人的发展。从1770年到1840年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0倍。英国煤炭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建成了纺织、钢铁、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工业部门,到19世纪50年代取得了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有时我们可能会感觉英国的崛起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不难发现英国崛起的道路仍然较为曲折。内部矛盾激化,周边环境险恶。
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在印度、中国的棉织品面前没有丝毫的竞争力。当时穿着中印棉布衣服风靡一时。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织品,法令宣称:输入的棉货“消耗国家的财富……夺去人民的工作”。
完全自由的贸易显然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符合自己利益的贸易。
另外,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因百年战争,在欧洲的势力受到较大的削弱。
14—15世纪,欧洲主要是英国及法国争霸,自1337—1453年间的战争被历史学家称为“百年战争”,虽然在战争中英国占据了较大的优势,法国不断割地赔款,巴黎差点失守。但上帝仍是偏袒法国的,在最紧急的关头送给了法国人民千古传颂的英雄——圣女贞德,最终使胜利的天平倾向了法国。
战争的结果则是英国彻底被赶出了欧洲大陆,欧洲大陆只剩下法、德、俄三强争夺。英国则成为一个岛国。很多人会津津乐道英国游刃有余的外交政策,以一个岛国之力将其他诸强玩弄于股掌中,但这实质上是英国的无奈之举。
如果英国在欧洲大陆有领土,或者足够强大,自然可以四处插手,何必一会儿支持这边,一会儿支持那边,背后玩阴招,让欧洲人不待见呢。
可以说,自百年战争后的两三百年间,欧洲事务基本上与英国没有直接关系了,只能是一个旁观者,而不再占有主导的优势。
英国在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获得了海上的霸权,但英国并没有形成独霸的地位,英、法及先行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共同瓜分着广大的殖民地。
一个连自己的衣服都是靠从别人那里进口的国家,有什么资格称霸世界呢?
1761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曾专门悬赏鼓励人们发明新型纺织机,可见英国人极力想在纺织品上打个翻身仗。英国人的好运气来了,1765年“珍妮纺纱机”问世,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使英国人终于可以摆脱国际贸易中的尴尬地位。
棉纺织业是在工业革命中起带头作用的行业,它推动了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加速了蒸汽机的研制,而这又为英国开辟了一条通往帝国的坦途。。 最好的txt下载网
日不落帝国的哀怨(3)
因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它可以为英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英国这个中年妇女一时间红光满面,精力充沛,胜过众多地球村里的壮小伙。
当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廉价的纺织品如潮水般涌向世界,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这为它带回了巨大的利润,这又成为控制其他国家最有力的武器。
但工业革命使英国在失去美国的情况下,以一个小小的岛国仍然维持着世界的霸权,仍控制了印度、中东、澳大利亚、非洲一部,拥有广大殖民地。
自由贸易精神成为英国绅士的口头禅,用来教训世界其他国家,打开你的国门吧,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廉价商品的好处,如果不行,那就大炮伺候。
当我们用亚当?斯密的理论反驳同时代德国的经济学家李斯特时,可能会忽视德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工业国在国门洞开时所引发的恐惧。
当我们佩服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博大精深和所倡导的自由贸易时,可能想象不到英国在工业革命前也是实行彻头彻尾的贸易保护主义。
每个国家都有权自己决定自己的贸易政策,而不必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去评判是非。或许我们应该将贸易政策看成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而不需要披着“自由”的外衣对别人生存权利横加指责。
但英国成也煤炭、败也煤炭,由于煤炭工业太发达,而忽视了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英国人想当然地认为靠着蒸汽机就可以继续维持其“日不落帝国”的地位。
这时石油出现了,柴油机出现了,人类逐渐由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内燃机,包括柴油机、汽油机,现代轮船、发电机、飞机等并不是英国人发明的,而主要集中在德国和美国。
人们常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称为电力革命,围绕电力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电力革命背后更重要的却是石油的发现,石油逐渐取代了传统能源——煤而居于工业的主导地位,石油才是改变世界最主要的力量,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
如果仅就动力来源来看,煤仍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石油却有着更广泛的用途,其产业链更长,它深刻改变着整个世界。如汽车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汽油和柴油,石油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人们吃穿住行息息相关。
石油是世界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国防和战争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关系着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存亡。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中东低廉的石油大规模涌向欧洲,欧洲也渐渐从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经济开始向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经济转变。
显然,英国人没有紧紧地抓住二次工业革命的宝贵机会,但这也源于其自身条件的不足,英国虽然有丰富的煤炭,却没有足够的石油。
而重要的是,世界现代石油工业在美、俄等国发展起来时,尚未引起英国的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石油的商业价值和军事意义日益体现出来,英国才开始确立自己的石油政策。
英国在海外有广大的殖民地,按理说他有诸多的优势,虽然在沙特、伊拉克等地方受到美国的不断排挤,但英国凭借先天的优势抓住中东的核心国家——伊朗。
英国先是通过支持达西获得伊朗的石油租让权,促进伊缅合作以谋求在伊朗的石油霸权。在英伊石油公司面临困境时英国政府接管了英伊石油公司,并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支持英伊石油公司的发展。英国政府借英伊石油公司之手,实现了控制伊朗石油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其在伊朗的石油利益。
但在石油霸权路上越走越深的美国和俄国岂能善罢甘休,英国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作风引起了伊朗强烈的反抗,1945年至1950年,英伊石油公司账面利润亿美元,而给伊朗的租让权使用费仅仅9000万美元。
美国借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之际打入伊朗石油领域,英国在伊朗的石油霸权从此基本丧失。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英国煤炭工业遭受沉重打击。二战后,中东等地的廉价石油大量涌进国际能源市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改变,英国煤炭工业进一步衰退,近年来产量跌至1亿吨以下。
1914年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在许多方面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但这时的大英帝国只是徒有其表。
随着英帝国失去对中东的控制权,它注定将沦为二流国家,在世界的势力范围不断收缩,为了维持其国际地位,不得不投靠美国而成为其附庸。英国,再也不可能在世界各国争霸赛上有参赛资格,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
从英帝国的衰败中我们仍可以找到很多的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英国虽然抓住了煤炭时代,但错过了石油时代。
而紧紧抓住了石油机会的美国,至今仍是世界的头号强国。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争夺阿尔萨斯和洛林(1)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自1873年发表以来,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流传广泛,其精湛的艺术构思也常为人们所赞赏。
《最后一课》在中国老百姓中应该颇具分量,它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作为热爱民族语言、热爱民族文化的例子而受到人们的称颂。
估计我们好几代人都会对文中所讲到的 “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而发生疑问,既然法语是最美的,那中国汉语是不是排第二了呢?但相信有很多选择法语专业的人或多或少会受这篇文章的影响。
而当我们翻开历史时,可能会被迷惑。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中世纪以来一直是广义上的德语区,直到今天阿尔萨斯人依然保留了自己的语言——阿勒曼方言,与德语十分相近。
当法国重新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后,《最后一课》同样一番场景可能会再次出现,不过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曾经说德语的小朋友,他们怀着悲伤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