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湘军-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汪海洋死后,他的部属共推偕王谭体元主事。太平军的兵力仍有二十万,占据嘉应州城,与湘军相持。
  郭嵩焘屡次写信给左宗棠商议,只要令刘典所部从葵岭移驻小密,令广东清军郑绍忠部移驻芹菜洋,便可以合围嘉应州城,将太平军聚歼在城内。
  可是,各路部队迟延不进。曾敏行非常气愤,说:“我的部队兵力少,不足以对付敌人的大部队,请派我部推进到七圩,以等待友军到来。”
  2月7日,曾敏行部刚刚抵达七圩,还没扎营,太平军就分兵猛扑过来。两军搏战一整夜,太平军已全军抵达小密,奔赴黄沙嶂,围城的各路军队都没发觉。
  七圩距离小密很近,太平军侦察到湘军将要合围,便用一支部队拖住湘军,而主力从河南突出,以图日后振兴。 。。

1866年,同治五年(2)
娄云庆率部半夜入城,城内空虚无人,湘军才知道太平军已经突围而去。
  太平军进入黄沙嶂后,置身于万山丛中,茫然不知去向。鲍超等部追了上来,军士们登上高处喊话:“扔掉武器,可以免死!”太平军放下武器,跪下请降。投降者共有十多万人,太平军将领七百三十四人被俘,都被斩首。
  在这次作战中牺牲的太平军战士,可以统计的就有一万六千人。自从太平军起义到失败,还没有见过如此轻易的杀戮。
  王德榜所部俘虏汪海洋的妻子张氏及其养子汪长林等三百多人,将他们全部处死。另有男女百姓一万多人,由此得以脱身。
  到此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太平军已被全部镇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到这时余波已平。
  清廷对黄沙嶂一役论功行赏,王德榜升任福建布政使。鲍超部将孙开华战功卓著,由总兵升任提督。唐仁廉获赏黄马褂。
  在太平天国的余烬最后熄灭的日子里,英国人呤在他二十六岁生日那天,即1866年2月3日,写完了他的著作《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呤在这本书里展示了一些证据,试图让世人看到太平天国运动的许多真相。他预言太平军将会像不死鸟一样,从他们以前的光荣的灰烬中复活起来。
  318
  清廷在甘肃的部队,在上一年已经崩溃,只有杨岳斌的湘军和曹克忠的部队能够与回民起义军相持。
  起义军于1月17日袭击兰州东南方一百多里的甘草店,湘军营官余华中枪阵亡。金县守将杨明海率部将起义军击退。
  杨明海是长沙人,早年进入湘军水师,1860年曾转战安徽,参加枞阳、殷家汇、池州等战役,升为都司。1862年与湘军各部攻打东梁山和金柱关,负伤不下火线,战后以总兵记名,获得“忱勇巴图鲁”称号。1863年与太平军大战九洑洲,战后以提督记名。在金陵小沙口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右股被子弹击穿,仍然率领哨船强行渡江,从陆路进取苏州,战后被授予山东兖州镇总兵,率部留在苏州驻防。杨岳斌出任陕甘总督时,回乡募兵,赴任时调杨明海招募兵勇,随他一起上任。
  杨明海这次击败起义军,得到“格洪额巴图鲁”的称号,在名号上升了级。
  曹克忠部于1月28日在新市打败了起义军,傅先宗率部追赶到定西附近的漳县,又将起义军击败。
  自从甘肃清军溃散叛变以来,起义军的势力更加强盛,从隆德、静宁西往兰州,六七百里地面到处都是起义军。杨岳斌只靠着自己统领的湘军护卫驿道的畅通,上奏请调湘军健将协助自己。
  他在奏疏上说,他抵达甘肃以后,兵力不足,军饷匮乏,本来打算用现有的兵力图谋进取。但是陶茂林部先已溃散,兵员大减,雷正绾的勇丁又接着叛变,兵力更加不足,所以他不得不请求增兵。而周达武部在四川作战,不能前来。萧庆高部防守陕西边界,也没有前来。鲍超所部则已奉调去了江西,李鹤章又奏请将他留在江南。蒋凝学则请假回了家乡,金国琛因事留在安徽,一时不能赴任。
  杨岳斌说,邻省派不出增援部队,朝廷批准从东南调来甘肃的各支部队,又无法及时赶到。现在河州与狄州的造反武装影响南部,平凉和固原的造反武装影响东部,宁夏与灵州的造反武装影响北部,凉州和肃州的造反武装影响西部,几乎是攻不胜攻,防不胜防。他如果株守省城,部队缺粮,最终会坐困城中。如果领兵出西安攻击,则可能动摇根本。考察对方的势力,再计算自己的兵力,实在是分拨不过来。
  杨岳斌说,据他所知,记名提督朱兰桂和记名按察使刘连捷勇略兼备,听说现在正在江西作战。江西省兵力有余,请朝廷命令这两位官员率领所部奔赴甘肃,增援作战。
  清廷批准了他的要求。但是后来刘连捷和朱兰桂所部并没有来到甘肃,只有总兵鹤龄率领一千名四川兵抵达兰州。
  杨岳斌不愿困守兰州,于2月22日率部从省城出发,取道巩昌,前往泾川,留下代理藩司林之望和中军罗宏裕等人防守省城。
  这时,洮州的起义军攻占了洮州厅城,杨岳斌令曹克忠率部前往攻击,留下衡山人罗进贤防守巩昌。罗进贤一直是杨岳斌的部属,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屡立战功,升为提督。

1866年,同治五年(3)
杨岳斌于3月8日抵达泾川,彭楚汉部接连在水阜河与枣楚坡击败起义军。
  曹克忠部于3月12日抵达李岐山,距离洮州十里。起义军首领马芳等人请降,曹克忠受降。洮州同知淡殿臣于3月下旬率领汉民与回民部队收缴起义军的武器马匹,曹克忠将起义军首领丁重选等人处死,于4月7日返回巩昌。杨岳斌北上庆阳,与陕西藩司林寿图筹划防守。
  319
  左宗棠在广东境内彻底镇压太平军以后,春回日暖。左宗棠班师返回福州,湖南巡抚李翰章则开始筹划援助贵州。清廷命令鲍超所部仍然入关,席宝田所部援助贵州。湘军将领们本该做官上任,多数人却请求回乡,壮丁则回家种田。
  恰在此时,九大白和包大度等人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军,派兵深入湖南西部的镇筸、麻阳、沅州、辰州、靖州和晃州。贵州东部石阡和荆竹园的起义军势力强盛,湖南沅州的防务万分告急。
  湖南的湘军兵力已经增加到二万人,分三路出兵贵州东部。
  李翰章令兆琛与周洪印出任大将,领兵前往靖州,防备苗民起义军。另外起用李元度招募新军,前往沅州。宁乡人王永章率领两千人随李元度前往。
  兆琛和周洪印对湖南与贵州边界的情况最为熟悉。自从贵州发生起义,他们统领军队已近二十年。兆琛从知县一直升任湖南按察使,周洪印从千总升任总兵,过于关心私事,作战功效越来越差。
  清廷决定平定贵州的战乱,挑选懂军事的官员出任监司,将兆琛提拔为贵州布政使,任命席宝田为贵州按察使,责成江西巡抚刘坤一每月为席宝田提供四万两银子的军饷。
  席宝田已卸甲归乡,部队未能集结。兆琛一直负责针对贵州的防卫,竟无功效,沅州和靖州照样遭到起义军的攻击。
  戈鉴的部队疲于奔命,四援沅州,三援铜仁。在晃州解围后,戈鉴升任道员,加授按察使官衔。
  李元度吸取以前的教训,锐意攻取。他领兵抵达沅州,进入贵州,听说在石阡和荆竹园一带,刘义顺与胡二黑的号军势力强盛,便亲自率领周洪印和他的部队发起攻击。号军顽强固守,湘军无可奈何,空有一腔勇气,无法施为。
  湘军在贵州东部的战法,都是步步逼近起义军的根据地和关卡。起义军各自为战。湘军大部队到来,他们便全部撤走。湘军兵力少,则不敢推进,精兵无法发挥威力,一旦疲惫了,就会遭到起义军袭击。
  起义军经常乘着雨天夜袭。湘军的军士们有的刚刚躺下就丢了脑袋。在树林和竹丛中行军,往往有人被偷袭者打伤或击毙。两军交战时,湘军未尝没有打胜仗,但荆竹园久攻不下,起义军照旧往来。边界县份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反复不可胜数。
  那些以前失职的湘军将领,便传播流言,说兆琛等人并无过错,李元度来了也不过如此。湖南每月提供十多万两银子的军饷,简直是劳民伤财。
  李元度又接到报告,回民起义军攻占贵州西南角上的兴宁,向东北方向推进,袭击永宁、镇宁和普安厅,并驻扎下来。
  刘岳昭所部驻扎在贵州西部,于3月份攻克了贵州北部的绥阳。起义军首领吴元彪过去是团练军官,刘岳昭令他率领一千二百人投降,攻克同心寨。然后攻破黔仁号军,解了遵义之围。
  清廷任命刘岳昭为云南巡抚,率领所部湘军转战前往云南。
  四川和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已被镇压,但还是和以前一样养着军队。从四川出境的部队,有二万六千人,留下驻防的一万七千五百人,驻扎省城的二千五百人。胡中和仍然统领五千兵力,唐友耕统领三千五百人。陕西湘军有七千人。这些部队都靠四川供养,诚如曾国藩所说,四川的财源开始枯竭。
  刘岳昭的任务是首先镇压贵州的起义军,与湖南的援军上下夹击。刘岳昭上奏说,贵州的造反者数量众多,飘忽无定。这次从西部的大定出兵,平定一处,就必须拔营前进,不能留兵代守。如果州县官员不得力,湘军一走,造反的部队就到来,劳而无益。应该由贵州巡抚挑选有能力的官员筹划善后。
  清廷同意他的意见。
  至此为止,贵州西部的郡县都被起义军占领,苗寨根据地连接成片,广延一千多里,湘军无法穿透。省城贵阳被起义军团团包围,孤立无援,清廷巡抚的号令,只能在城内传递。刘岳昭提出先攻贵阳西北部的仁怀和黔西,保卫贵阳以西的清镇,以打通与贵阳的交通。他说,省城重地,文报不通,就好像一个人要治病,咽喉却吞不下药,心腹不能运气。这种状况,要治疗四肢麻痹,就是良医也措手无策。清廷认为他说中了要害。 。。

1866年,同治五年(4)
320
  任柱和赖汶光的捻军部队在1月上旬进入河南虞城,西进雎州,将要取道旧黄河以北,绕过汴梁,与张宗禹的部队会合。
  周盛波率部在雎州迎击捻军。捻军战败,南下太康,然后西进,与张宗禹所部合围扶沟。刘铭传率部从周口北上,增援扶沟守军,又将捻军重创。
  曾国藩令张树珊率部驻扎周口,刘铭传率部游击。捻军西奔襄城、叶县和舞阳,后卫部队南下西平和遂平。在这里又分为两支,赖汶光率部挺进西北方的鲁山,张宗禹率部挺进西南方的唐县。
  湖北湘军刘维桢所部设伏袭击张宗禹的部队,将捻军击败,斩杀张宗禹之弟张宗志。
  张宗禹在1月下旬领着他的部队更往西南,奔向新野。赖汶光和牛落红的部队则折向东南,抵达光州,分兵袭击河南东南角上的商城和固始,然后西进,攻击信阳。湖北的清廷官府大为震惊。
  成大吉的部队驻扎在湖北麻城西南五十多里处的宋埠,由于缺乏军饷,部属哗变。成大吉逃走,部众烧毁军营,向北而去,把捻军约到湖北,一起袭击武汉周边的黄冈、黄安、黄陂和孝感等地。军营延伸五百多里。武昌戒严,刘铭传奉命率部赴援。
  清廷在2月份下令成立长江水师,彭玉麟上疏要求引退。
  彭玉麟说,他治军已有十多年,没有添片瓦建屋,也没有添置一亩田产。作战中多次负伤,积劳成疾,也没有请过一天病假。
  现在军事已经终结,如果他继续在外做官,那就有贪恋官位之嫌。现在长江已设提督,如果他仍然留在军中,那就近于不肯放权。他为母亲守丧,还未除服,如果不去补行,那就是忘了亲情。凡此种种,足以伤风败俗。
  彭玉麟又说,人的聪明才力,不断使用,是会竭尽的。如果不善于收藏所短,必然导致失去所长。考察历代古人,早年颇有建树,而晚节末路,往往不保,有所谬误,才能变得平庸,精气也已经衰竭。每当他从史书中读到这样的事迹,都暗自叹息这样的人不善于收藏他的短处。
  清廷下诏,同意了他的辞请。三等男爵黄翼升全面接掌长江水师。
  彭玉麟会同曾国藩奏定水师营制。2月18日,曾国藩和彭玉麟上奏说,长江沿岸的五省,战事大致平息。以前招募的水勇,请朝廷批准改为常备水兵。本朝的绿营兵丁有五十多万,乾隆四十六年曾商议增补缺额,大学士阿桂上疏力争。曾国藩在咸丰元年丁忧回乡,也曾上疏请求裁兵五万。
  自从太平天国兴起,捻军和回民相继武装造反,清廷都是依靠勇丁镇压造反者。国家养兵,每年花费两千万两银子。现在除了各省统辖的勇丁,合计有三十万人,而常备兵力仍然未能减少,不是长久之计。
  大江水师,拥有一千多艘船只,两三千尊大炮,利器不宜随便抛弃,劲旅不宜裁撤。俸薪、口粮和修补船炮的经费,可以从长江酌留厘税,量入为出。水师有提督一名,总兵五名,营官、副将、参将和游击二十四名,哨官、都守、千总、把总和外委七百七十四名,士兵一万二千名,兵饷和杂费每月五万多两。
  从荆州和岳州直至崇明,五千多里的水路上,设立六标部队分管辖区,共有七百七十四艘战船,二十四营兵力,副将营战船四十三艘,参将营战船三十三艘,游击营战船二十三艘。从提督到外委,都派给指挥船。长龙设大炮六尊,舢板设大小炮各两尊,在安徽和湖北的省城开设火药局,在湖南省城设子弹局,在汉阳、吴城和草鞋夹开设船局。
  两人上奏的事宜有三十条,为长江水师的建议提供了基本方略。
  但是,由于水师不再作战,此后的水师统帅,将战船全部改为大船,务求宏大厚实。湘军渐渐丢掉了务实的传统。将帅们过去愚昧,如今骄横,过去惶恐,如今奢侈,过去憨厚朴直,如今炫耀柔曲,虽然还是起用儒生率领农民,但所谓儒者不儒,而农者不农。曾国藩见了,叹息部队暮气重重!
  左宗棠与李鸿章则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海防,致力于建立海洋水师。左宗棠积极在福州开办船政局,打算让中国人掌握制造和驾驶军舰与海运船舶的技术。
  张宗禹所部在2月份攻击湖北北部的樊城,湖北湘军江长贵所部将捻军击退。张宗禹率部北返河南新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866年,同治五年(5)
赖汶光和牛落红的部队攻占黄陂,梁宏胜率部在黄冈的卫埠迎击,梁宏胜力战而死。刘铭传率部攻克黄陂。
  山东人与河南人见惯了僧格林沁亲自领兵驰骋战场,都想不通曾国藩这位督师大臣为什么要安居在徐州,颇有微词。其实曾国藩正在料理徐州湖团的一桩公案。
  左宗棠于3月6日第四次奏劾郭嵩焘,称广东督抚“明于小计,暗于大谋”,并非合适人选。这四次纠参,虽然两广总督瑞麟也在被参之列,但是,瑞麟是满人,后台硬,左宗棠搬不动他。而郭嵩焘却终于被他纠参去职。
  郭嵩焘对广东任上的两年,用一句话做了自我总结:内见嫉于同事,外见侮于故人。
  至此,左郭两人的矛盾,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这从他们的一次通信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左宗棠说,你郭嵩焘眼里只有曾国藩这个侯爵,李鸿章这个伯爵,还有已经去世的胡林翼。你把我跟他们划为同类,说明你根本就不了解我。我这个人向来是直肠子,说话不顾忌朋友脸面,因此而多次得罪曾大帅。你作为同乡、朋友和亲戚,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