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小的手机,它只是一阵风还是预示着什么呢?
。 想看书来
从手机开始
“攒电脑”是中关村的传统行当。1992年我就在中关村的小公司攒过电脑,只是电脑行业把小公司攒的电脑叫做兼容机,尽管普通话也有“山寨”一词,但用于形容一种特殊的生产模式则源于广东、源于手机行业。
我攒过电脑,大致清楚手机其实本质上和电脑类似。但是,2000年的时候,通讯设备公司的专家告诉我手机虽小,可是一个大系统,研发难度非常大。当时,手机市场被国外的几家公司垄断,我当时并不怀疑这种说法,起码手机不像电脑一样可以买到各种配件。
相比电脑,手机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没有网络的手机没有用途,而电脑插上电源就可以工作。手机是网络终端,全世界具有网络性质的行业很多都受到监管,比如,自来水网、电网、有线电视网等。
牌照,牌照!
不仅仅是技术,要想生产手机,牌照也是一个重要障碍。电信设备行业是一个高度管制的行业,“没有牌照肯定很难搞”,至少人们当初是这么想的。
有时候,越是控制,人们就越想得到,其情形就像明星越东躲西藏,就越能吸引媒体挖空心思地跟踪追击。唱片公司发行唱片故意限量,反而勾起了人们的购买热情。手机生产许可证就像限量唱片一样,被人为地搞成了一个稀缺物品。
按照政府的观念,发牌照是为了保护国产手机,停发牌照也是为了保护国产手机,否则会造成过度竞争。
。。
平民对贵族的挑战
从技术上说,通信产品和计算机产品差不多。两者最关键的区别是通信产品一直被大公司把持,而计算机则是自由的、草根阶层逐步建立的产业。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是一张网络,设备的唯一埋单者是像*、*那样的运营商,由于通信的网络属性,所以不管何种监管体制,运营商总体上都是一些大的玩家。
贵族的生活
公司采购体系原则上和封建社会的婚姻惯例是一致的,即非常讲究门当户对。通讯设备供应和运营商之间的交道是贵族之间的游戏,小公司、独行侠很难掺和。
1988年,中国建设了第一个模拟移动网络。1994年,数字移动网络即现在的G*开始放号。从大哥大开始,若干年间手机终端都由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几个通讯设备巨头把持。虽然手机终端也像计算机一样,被摆在电子市场供客户选购,但它像通讯网络一样具有贵族血统,开放性远不及计算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个人和小企业想都没敢想过做手机终端。
相较个人计算机而言,相对封闭、竞争力比较弱的手机行业一直有比较高的毛利,如诺基亚多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大约40%左右的毛利率,而戴尔、惠普这些计算机大佬毛利水平都在20%以内。
维持高毛利的企业通常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销售量比较低。大多数奢侈品毛利奇高,可是销售量比较小,分摊掉高昂的店面成本和广告费后,算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这种行业即使进入往往也无利可图。
第二,具有绝对的领先或者垄断优势。如Google、*、IBM等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建立了很难仿效的竞争优势。
手机的高毛利主要靠封闭性维持,它不像个人计算机,起步阶段就是一个开放的、高强度竞争的行业。
手机的高毛利主要靠封闭性维持,它不像个人计算机,起步阶段就是一个开放的、高强度竞争的行业。这样诱人的行业,一旦竞争壁垒松动,大家立即就会蜂拥而至。第一波的部队是国产品牌手机大军,尽管他们不久就败下阵来,但高昂的毛利仍在;接着,山寨手机很快又杀入这个行业。
在自然界,一块肥沃的土地,再加上风调雨顺,不久就会长满各种作物,以最大的限度利用这块土地。在企业界,高利润一旦持久,就会产生各种*来消耗多余的利润,这是规律。就像清末那些凭借祖宗福荫的八旗子弟,领着“月钱”,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沾染恶习,腐化沉沦。
企业的情况要复杂一点,他们可能要假装忙活,其实做的都是自欺欺人的无用功,明明已经人浮于事,还整天喊人手不够,要不然就显得工作量不饱满,没有绩效。总之,理由只有一个:企业有钱就一定会养一堆像八旗子弟一样的贵族。
我写到这些内容时,网络上又得到一则新消息:微软将在2009年1月22日宣布,裁员约5 00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
微软目前在全球拥有约9万名员工,这实际上是大公司冗余病的一个案例。前IBM的CEO路易斯·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承认:“IT行业受技术控制的程度几乎达到了荒唐的地步。IT公司真的相信他们所作出的异想天开的宣言,所有的公司每时每刻都在追寻下一次巨大的科技浪潮……从正规的商业实践活动来看,IT行业是一个巨大而非理性的行业。”
微软实际需要多少人?这个问题不好说,即使你是微软的一员也说不清楚到底需要多少人。他们超过70%的收入都来源于Windows XP和Office。这两种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他们只是把这两种产品卖了无数的拷贝。微软需要9万人的唯一理由就是养得起9万人。
贵族天生已经习惯了高成本的生活方式,即使是没落了,也像《飘》里面的阿什礼一样,无法过平民的生活,这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联想收购IBM个人计算机部门时,柳传志解释说:IBM的个人计算机毛利率是23%还亏损,联想的毛利率是14%,可是联想还能有4%~5%的净利润,这就是摊销的问题。IBM总部的成本过大,好比一个要过豪华生活的老头,靠三个儿子来供养,大儿子是做银行的,二儿子是搞房地产的,三儿子是炸油条的,尽管油条炸得不错,但是要承担这个事情很困难,所以IBM愿意把它分出来,好专注做其他的业务。IBM就好比是穿着西装卖油条,个人计算机业务是可以赢利的,只是它不应该在IBM,因为摊销太重才亏损。
手机行业是电信设备行业一直延伸出来的一场“豪门盛宴”。手机体积很小,再加上思维定势,在手机发明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手机制造一直是一个垂直系统——整部机器由一个公司制造。即使产业链上端有得州仪器、高通、英飞凌、飞利浦等,但它们也只给几个手机大佬供货。
所谓山寨手机和品牌手机的区别并不在于有没有品牌,这只是表象,很多山寨手机也有自己的品牌,iPhone是品牌,为什么HiPhone就不是品牌?只是一个出名,另一个不出名而已。山寨手机区别于品牌手机主要是运作模式不同,公司规模不同。传统手机基本上都是大公司的游戏,他们玩的是规模、内部协调生产、封闭模式;山寨手机玩的是灵活、外部协作、开放的模式。
封闭让手机行业有比较高的毛利,让它们过上了贵族生活,同时也染上了一些富贵病。第一波国产品牌手机浪潮的成功,很大原因是我们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第二波山寨手机的成功则要从运作模式上找原因,因为光靠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内品牌手机已经败走江湖了。
富贵病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官僚主义开始滋生,效率低下是一个难以诊断、难以治愈的综合性疾病,一些著名的企业领袖都曾经和这种疾病作过顽强的斗争。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官僚主义开始滋生,效率低下是一个难以诊断、难以治愈的综合性疾病,一些著名的企业领袖都曾经和这种疾病作过顽强的斗争。
。 想看书来
平民崛起(1)
对贵族最早的冲击来自中国国产品牌手机,继波导、TCL之后,联想、海尔、康佳、夏新等一系列家电厂商疯狂涌入。2003年,这些厂商在中国已经打下半壁江山,整体上超过了国外品牌手机。
此景不长,山寨手机已经悄悄崛起。
为什么国产品牌手机昙花一现?尽管史料丰富,但也很难说清楚。从时间序列上看,山寨手机尚未成气候之前,国产品牌手机已显颓势,国产品牌手机的溃败并不能“归功于”山寨手机。常言道,兵败如山倒。山寨手机并非导致国产品牌手机的主力军,很大程度上来讲,还是国产品牌手机自身出了问题,人工成本低的比较优势难以撼动国外品牌手机的综合优势。
山寨手机之所以后来居上,在国产品牌手机大溃败的大背景下能够异军突起,我觉得只有两个原因:主观上,它们的革命性更彻底;客观上,联发科提供稳定的芯片。此前的国产品牌手机除了贴牌用的都是高通等公司的芯片,在核心成本上和国外品牌手机没有多少差异和优势可言。
山寨手机没有首领,当然也没有“军师”,它们只知道别人的手机卖多少钱,我要是做出同样的手机需要多少钱。名牌高端手机一直在每部三四千元,而高仿机价格只是正品的几分之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放的有关山寨手机的采访片断:
记者:“这是诺基亚N95?”
山寨手机开发商:“650元。”
记者:“和它的一样吗?”
山寨手机开发商:“你这是6500S,他这卖600多。”
记者:“怎么便宜这样多?”
山寨手机开发商:“它不一样嘛,仿的,1比1,样子跟它一样。”
让记者感到吃惊的是,做工如此精细的国际品牌手机竟是仿制品,这款手机在每个细节上,都完全仿造了品牌手机的外表和功能。
……
这些被仿制的国际品牌手机,都被称为高仿机,在这里记者发现,被仿制的国际品牌手机有很多,它们都是世界知名品牌手机中最畅销的机型。
实际上,高端的高仿机大多数和真机只是形似,由于模具技术的发达以及对外形的关注,高仿机的外观和包装工艺都非常精美。通常情况下,高端真机都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最主要的特征是可以像计算机一样灵活地装各种应用软件,一般普通机做不到这一点),而高仿机仅有简单的功能,在摄像头、内存卡上为了节省每一分钱的成本也有明显的差异。而非智能手机,高仿机可以做到和真机一模一样,据说诺基亚的维修中心都无法分辨真伪。有一个高仿厂做的三星手机没有什么缺点,以致三星公司和这个厂谈代工真机的事宜。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夸张的笑话。
大品牌高端厂商普遍走智能手机的道路,而山寨手机还不能做到这一点,有人认为这是山寨手机遇到了实质性的技术难题,也是山寨手机“没有出息”的证据。但从技术上说有Google的手机系统开放平台以及Linux等各种开放软件,智能手机其实是一个很容易攀登的山峰。而山寨手机更注重价格,更注重外形,完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山寨手机可以做到这么低的价格?网络上有很多分析,诸如省了入网检测费、偷税漏税、设计费用低廉等。其实除了这些因素,还因为品牌手机一直以来过的是贵族式的生活方式;而山寨手机则生活简朴,省略了所有不必要的程序和费用,所以成本低廉。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平民崛起(2)
在山寨手机兴起之后,国产品牌手机并没有退出市场。2007年,在出货量排名上,联想、波导、夏新等仍然名列前茅,只是都亏损,而深圳一些不知名的企业出货几十万部都能赚钱。大多数人都把原因归结于偷税漏税,但这并非主要原因。
深圳金立通信的老板刘立荣指出,山寨手机兴旺、国产品牌手机没落的根本原因是经营成本不同。金立通过研发外包降低经营成本,目前公司付工资的研发人员有100多人,金立将手机研发外包给了独立设计公司,它的研发人员有三四百人。相比之下,有一两千人研发队伍的企业,算起来研发人工成本就比金立多出3亿多元。金立的研发分割和多年前的固定电话厂商侨兴研发外包如出一辙,两者的区别是研发一体化通过公司内部管理协调各部门,而分割则完全通过市场价格机制。
通过销售和采购制度的管理,也为金立降低了很多成本。刘立荣介绍,金立手机发货是先付款后交货,且不实行调价补差,而对手企业每个月用于渠道上的调价补差款达两千多万元。此外,企业除了要有库存的概念,还要注意库存的成本。“原材料入仓1个月,要提10%的损失;成品在通路或仓库,每个月每部就要提80元的损失。”他说,不能因为一个产品好卖就下大单,要多批次,小批量下单。从手机销售的实际来看,产品会出现实然卖不动,如果多批次下单,单价成本的区别只是1%,如果形成了库存,则有可能造成亏损,卖不了就是全亏。2008年有家企业在旺季时,下单300万部,到了*月,还下单100万部,结果被库存搞跨了。
采购管理方面,金立与对手们也有差别。刘立荣透露,联想的采购提前期是6~8周,金立是一个月,有的原材料低至10天。手机采购提前期主要是控制印刷电路板(PCB),其他大多数材料的采购都不是大问题。
即使我们默认小公司、个体公司确实靠偷漏税款谋取利润,那么像金立、天宇朗通这样比较大的山寨手机公司仍然能够赚钱,偷漏税款说就很难成立了。
在庞大的山寨大军、庞大的国产品牌、庞大的国外品牌之间,从人员上来讲没有什么区别。联发科的交钥匙模式除了成本优势以外,它还改变了原有手机行业的资源配置模式。
国产品牌手机时代,尽管比早期进入手机行业容易许多,可是没有一定的规模,没有一定的资金还是不可能进入的。联发科把手机行业变成了一种平民模式,平民对贵族的战争由此展开。
比较优势
公司的兴盛与衰朽可能是策略和执行力的问题,比如,联想手机很强而海尔手机不行,或者摩托罗拉一落千丈而诺基亚异军突起。像国际品牌、国内品牌、国内山寨之间大面积的品类上的兴衰,肯定是系统的原因,说到底就是看哪种模式更具有比较优势。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自由贸易是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最重要的思想。他以亚当·斯密关于个人劳动分工的理论来分析两个国家间贸易的好处。假定制造一单位布,英国需要50个劳动日,葡萄牙需要25个劳动日;制造一单位酒,英国需要200个劳动日,葡萄牙只需要25个劳动日。可以看出,葡萄牙制酒、制布所需的成本都比英国绝对低,即都处于绝对优势。不过,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中表现出的优势更大,葡萄牙的制酒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制布成本相对高,处于比较劣势。而英国制布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放弃生产比较劣势的酒,专门生产比较优势的布。如此分工,两国合起来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酒和布,英国还可以用布换到较多的酒,而葡萄牙用酒可以换到更多的布。两国同时获得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好处。
平民崛起(3)
比较优势理论不仅适用于国家之间的贸易,也适用于公司之间的竞争。干同样的工作,你要一万元,我只要五千元,我胜;同样的商品,谁的成本低,谁赢。前提是,大家的产品一样,我的能力和你的能力差不多,可以相互代替。很多情况下,这个基本原理需要修正。早期爱立信、摩托罗拉能做手机,中国不能做,便无法替代;中期,中国虽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