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称帝后,对裴寂的宠爱异乎寻常,授予他右丞相之职,每次上朝与他同登御座,退朝后相携入宫,对他言听计从,赏赐无度。而刘文静却不受庞信,官职只是一个小小的尚书,因此他感到很不公平,每次上朝故意与裴寂唱反调,渐渐地两个人成了死对头。
有一次,刘文静在上朝时,受到裴寂的一番奚落,回到家中仍余气未消,以刀击柱,发誓说:〃我一定要杀掉裴寂这个王八蛋。〃岂料家贼难防,刘文静这些话被他的一个失宠的小妄听到了,并且上告了朝廷。朝廷审问时,刘文静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当初起兵时,我的地位在裴寂之上,如今裴寂被授予高官,而我的官职比他小了许多,所以心怀不满,酒醉之后说些过头的话也是人之常情。〃李渊知道了刘文静的申辩很生气,认为他有谋反之心,决定将他处死。朝中多数大臣都为刘文静说好话,据理力争。其实,李渊觉得刘文静与自己比较疏远,总是不放心,想趁此机会除掉刘文静。裴寂看出了李渊的心思,火上浇油地说:〃刘文静的确立过大功,无奈他已经有了反心,如今天下还不太平,若是赦免了他,肯定会成为后患。〃
这话正中李渊的下怀,李渊立即宣布将刘文静处死。刘文静临刑时,仰天长叹:〃古人说,飞鸟尽,良弓藏,真是这么一回事啊!〃
人太清高了,就不会合群
《后汉书·班超传》语:〃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指水太清了,鱼就无法存身。这是饱经沧桑的前辈留给后人的一个办事准则。在处理人事关系的问题上,一定要铭记这一点。
明成祖时,广东布政使徐奇进京朝见皇上,顺便带了一些岭南的藤席准备馈赠给朝廷中的官员。不料,京城的巡逻官把这些藤席截获,并将徐奇馈赠礼品的人员名单呈给了明成祖。
明成祖反复看了几遍名单,见其中惟独没有太博杨士奇的名字,觉得有必要问个究竟,于是立即召见了杨士奇。杨士奇解释说:〃当初徐奇受命赴广东任布政使,离行前众官员都作诗为他送别,所以徐奇这次回京特用藤席回赠。那一次臣正好有病在身,没有赠诗给徐奇,不然的话,我这次也在馈赠之列。今天众官员的名字虽然都在礼单上,但他们不一定会接受徐奇的礼物,再说藤席乃岭南特产,徐奇馈赠藤席只是为了表达谢意,不会有别的目的。〃
杨士奇这番话讲得自然得体,明成祖对他的疑惑打消了,也原谅了徐奇,命人把名单烧了,从此再也没有过问此事。
在封建时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君疑臣必死〃。如果杨士奇借此机会炫耀自己的清廉,不仅不会得到赞赏,而且会加重明成祖对他的疑心。杨士奇故意将自己牵扯进来,说明自己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从而赢得了明成祖的信任。更妙的是,杨士奇此举不但挽救了自己,也免除了徐奇的祸事。
刘睦是东汉明帝的堂侄,自幼好学上进,喜好结交有学问的名儒,长大后被封为北海敬王,忠孝仁慈,礼贤下士,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年岁末,刘睦派一名官员去都城洛阳朝贺。临行前,他问这位官员:〃如果皇上问起我现在的情况,你想怎样回答呢?〃
官员不加思索地说:〃您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是百姓的再生父母。下员虽然愚鲁,但此区区小事定能向皇上禀报清楚。〃
刘睦听后,连连摇头:〃你若这样说,就把我给害了!〃见官员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刘睦又接着说:〃你见到皇上之后,就说我自承袭王爵以来,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日只知吃喝玩乐,对正业毫不用心。〃
刘睦善于守拙,不想让皇上知道他是一个精明的人。因为在当时,凡有志向的皇室成员,容易受朝廷的猜忌,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刘睦故作糊涂人,实在是明哲保身的妙计。
▲虹▲桥▲书▲吧▲BOOK。▲
第18节: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二章:处世……大智若愚的糊涂谋略
苏轼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说:〃力辞干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里面的〃大智若愚〃当也可与〃难得糊涂〃有得一比。唐代的李贽也有类似观点:〃盖众川合流,务俗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可见大智若愚并非真愚,而是一种处世的谋略,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纳。
古有名言〃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古钱币的圆形方孔,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人处世,就要像这钱一样,边缘也要圆活,但内心要守正,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雄才大略之人皆能顺应时势而成大事,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兵法说,战法应该〃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这也就是〃造势〃的奥妙所在。其实,掌握时机永远是政治家的智慧体现。在什么时候实施自己的计划,什么时候又欲擒故纵,这些都是智慧。有时,等待的结果是养虎为患,而有时,等待则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郑庄公时,同父异母的共叔段要谋反篡位,庄公开始表现的无动于衷,但暗地里密切注视着共叔段的动向,当他确知共叔段己准备妥当之时,觉得己找到诛灭共叔段的合法借口,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囚禁了武姜氏,并将共叔段诛灭。
由此可见,能够准确地识别时机的转换,是英雄创业的基本素质。鬼谷子在《逸文》中说:〃圣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握时机的变化。〃所以无论在行动上,还是计划上,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讲求适应环境的策略,只是一味固守己见,绝对是要失败的。
萧何是刘邦的第一功臣,在汉高祖开创西汉王朝的大业中,萧何忠贞不二地追随刘邦:在丰沛起义中首任沛丞,刘邦屈就汉王时任汉丞,西汉建国以后,任汉皇朝的丞相,并享有〃带剑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在近三年的反秦战争中,他赞襄帷幄,筹措军需,直到打下咸阳进入汉中。在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中,萧何在后方精心经营,保证了兵源和军需的充足供应。危难关头,他多次力挽狂澜,使刘邦绝处逢生。其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有:〃咸阳清收丞相府〃、〃力谏刘邦就汉王〃、〃收用巴蜀,还定三秦〃、〃月下追韩信〃、〃制定九章律〃、〃诱捕淮阴〃……萧何以其超人的智慧、胸襟和气魄为西汉王朝的创建和稳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建国以后,刘邦的江山渐渐稳定了,事过境迁,而萧何的功劳有那么大,刘邦对他自然会猜忌和怀疑。汉十二年初萧何看到长安周围人多地少,就请求刘邦把上林苑中的空闲土地交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本来利国利民的一件小事,不料使刘邦龙颜大怒,以受人钱财为由,将萧何关进大牢。困惑莫名的老丞相,出了监牢,才明白自己犯了〃自媚于民〃的错误。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萧何留守京城。战争中,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回来一次就一定要去见萧何,问候萧何。萧何的幕僚警告他:〃君灭族不远矣〃。萧何一听此言,如五雷轰顶,方明白自己已有了功高盖主之嫌,再继续做收揽民心的事情就必然引起皇帝的疑心,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就利用权势以极低的价格强买民田民宅,激起民怨。终于使刘邦将他看做为子孙谋利,胸无大志的人物。刘邦回到京城,收到了一大堆平民百姓告萧何的状子,然后对萧何放心了许多。
◇。◇欢◇迎访◇问◇
第19节:用傻痴之状迷惑对手(1)
古语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范蠡在政通人和之际〃转业〃经商便是识时务的表现。这其中的启示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用傻痴之状迷惑对手
心里明白故意扮傻,那样并非就真是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最忌的一点就是恃才傲物,不知饶人。太露锋芒很容易遭人嫉恨;功高震主只能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在处世的过程中要懂得适时〃扮傻〃,特别是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不要过于显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要纠正对方的错误。在与人处世中,扮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而以幽默反唇相讥;也可以用傻痴之状去迷惑对手。
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危险随时会出现,人们通常会通过扮傻弄呆来逃避危难,保全自身。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曾经和庞涓是同学,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有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时,庞涓再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
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魏王问他治国安邦、统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见识。庞涓倾尽胸中所有,滔滔不绝地讲了很长时间,魏王听了,很兴奋,便任命他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
后来,孙膑经人推荐也来到了魏国,魏王对孙膑也很敬重,打算封孙膑先生为副军师,与庞涓同掌兵权。庞涓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情况,得知自己下山后,孙膑在先生教诲下,学问才能更高于从前,十分嫉妒,暗自咬牙。表面上却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孙膑是臣的兄长,怎么能屈居副职、在我之下?不如先拜为客卿,待建立功绩、获得国人尊敬后,直接封为军师。那时,我愿让位,甘居孙兄之下。〃魏王听罢,很满意庞涓的处世为人,便同意了。
其实,这不过是庞涓防范孙膑与他争权的计谋,他已下定决心,必须除掉孙膑!否则,日后必然屈居其下了!于是便设计陷害孙膑。说孙膑私通齐使,要叛魏投齐,于是魏王大发雷霆,不容半句解释,就令武士把他抓起来,押到军师府问罪!
庞涓为了得到孙膑的兵书,故意不让他死,建议魏王用尖刀剜剔下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并在脸上用黑墨刺上〃私通敌国〃四字。
这时,庞涓泪流满面走进来,亲自为孙膑上药、包裹,把他抱进卧室,百般抚慰,无微不至地照料。一个月之后,孙膑伤口基本愈合,但再不能走路,只能盘腿坐在床上,真成了废人。
孙膑知道庞涓也想全面学习这十三篇兵法,就高兴地答应把鬼谷先生所传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及注释讲解写出来;而且从那天起,日以继夜地在木简上写起来,日复一日,忘食废寝,以致人都劳累变了形。
后来孙膑无意中从一个佣人那里知道,庞涓等他写完兵书就准备把他处死,身心一下子凉透了!第二天,正要继续写书的孙膑,当着小孩儿及两个卫士的面,他忽然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大呕大吐,两眼翻白、四肢乱颤。过了一会儿,醒过来,却神态恍惚,无端发怒,立起眼睛大骂:〃你们为什么要用毒药害我?!〃骂着,推翻了书案卓椅,扫掉了烛台文具,接着,抓起花费心血好不容易写成的部分孙子兵法,一齐扔到火盆里。立时,烈焰升起。孙膑则把身子扑向火,头发胡子都烧着了。
人们慌忙把他救起,他仍神志不清地又哭又骂。那些书简则已化成灰烬,抢救不及。等庞涓急慌慌跑来,只见孙膑满脸吐出之物,脏不忍睹;又爬在地上,忽而磕头求饶、忽而呵呵大笑,完全一副疯癫状态。庞涓使劲甩开他脏兮兮的痉挛的手,心里疑惑。怀疑孙膑是装疯,就命令把他拽到猪圈里。孙膑浑身污秽不堪,披头散发,全然不觉地在猪圈泥水中滚倒,直怔怔瞪着两眼,又哭、又笑……
§虹§桥§书§吧§BOOK。
第20节:用傻痴之状迷惑对手(2)
庞涓又派人在夜晚、四周别无他人时,悄悄送食物给孙膑:〃我是庞府下人,深知先生冤屈,实在同情您。请您悄悄吃点东西,别让庞将军知道!〃孙膑一把打翻食物,狰狞起面孔,厉声大骂:〃你又要毒死我吗?!〃来人气极,就捡起猪粪、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毫无感觉的模样。于是来人回报庞涓:孙膑是真疯了。
庞涓这时才有些相信,渐渐的对孙膑的看管不那么严了,但仍命令:无论孙膑在什么地方,当天必须向他报告。
然而,真正知道孙膑是装风避祸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当初了解孙膑的才能与智谋、向魏王推荐孙膑的人。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墨子墨翟。
他把孙膑的境遇告诉了齐国大将田忌,又讲述了孙膑的杰出才能。田忌把情况报告了齐威王,齐威王要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把孙膑救出来,为齐国效力。
于是,田忌派人到魏国,趁庞涓疏忽,在一个夜晚,先用一人扮作疯了的孙膑把真孙膑换出来,脱离庞涓的监视,然后快马加鞭迅速载着孙膑逃出了魏国。等庞涓发现时,已经晚了。
孙膑到了齐国,齐王十分敬重。后来在马陵道之战中,庞涓忽然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隐约见到树身有字迹。此时天色已黑,庞涓令人点亮火把,亲自上前辨认树上之字。只见树上用墨写了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庞涓立刻大惊失色:〃我中计了!!〃话音未落,一声锣响,万弩齐发,箭如骤雨,庞涓〃扑通〃栽倒在地身亡。
虽然〃扮傻〃是很辛苦和不容易的,但是到了危及生命的时候,它还是一种很有效的生存技巧。
假痴假呆的意思不是伪装,有装聋作哑、痴痴呆呆的意思,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非常清醒的。从难得糊涂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很高的谋略,算是高招,因为它能够保全利益。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计。在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给人以碌碌无为的印象,实际上却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内心的政治抱负,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以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
虹桥书吧。
第21节:好马也要吃回头草
好马也要吃回头草
一个人在一系列不可抗拒的因素下,要想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道路,就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注意〃长远〃两个字,既然重在长远,就不能在意眼前,该退让的时候就退让。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匹精良的马从草原上经过,眼前全是绿油油的青草,它一边随便地吃几口,一边向前走。
它越走越远,而草越来越少,几天后,它已经接近沙漠的边缘了。它只要回头走就可以重新吃到美味的青草,但它坚持想:〃我是一匹精良的马,好马不吃回头草。〃后来,在饥饿的折磨下,它倒在了沙漠中。
在古代,像这样有〃骨气〃的人,宁可被活活饿死也不屈服,的确是很伟大,但有时候,你并不能把〃骨气〃与〃意气〃划分得清楚。绝大多数人在面临该不该退让时,都把〃意气〃当成〃骨气〃,或用〃骨气〃来包装〃意气〃,明知〃回头草〃又鲜又嫩,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
如果你不吃回头草就会饿死,吃〃回头草〃时又会碰到周围人对你的非议。因此你吃你的草,全然不要顾忌那么多,你只要认真诚恳地吃,填饱肚子,养肥自己就可以了!何况时间一久,别人也会忘记你是一匹吃回头草的马,甚至当你回头草吃得有成就时,别人还会佩服你:果然是一匹〃好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