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年纪不算大,外貌也还相当美丽,却领着贫困救济金,感觉上实在不是很协调的一件事。不久,又看到她出现在媒体里,指控某机关无理取消她的贫困补助。看来曝光反而使贫困身份受到质疑,屋漏偏逢连夜雨。缺钱的生活一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吧。漂亮的人不漂亮的遭遇,让人为她难过。
“那么漂亮的人,怎么会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一起看电视新闻的朋友与我同声感叹着。
台语说:“美人无美命”,似乎在她身上印证了。
为什么说美人无美命呢?我的解释是这样的:美人凭着美色,自小比较容易得到她想要的东西;美人也常常忘了规划自己的生涯,常以为一切都有男人帮她们准备好,可是却也容易遇到只图她们美色的登徒子。
其实命好不好,跟女人美丑无关,跟她对自己的期许与规划有关。由于想招惹她的人太多,美女是不能够没有智慧的,她要有选男人的智慧,要有谈恋爱以外的智慧;只因外貌才对她好的男人也都是现实的,再美的人看久了也不美了,美人也一定要有应对“总有一天美丽不能当饭吃”的智慧。这些事,在芳华正茂的年纪,就要好好考虑。
。。
不只美人怕迟暮(1)
谁都要担心迟暮的问题,
别再以“等我……以后”搪塞。
有件趣闻最近来自南京:机场安检处发现,一位打扮入时的中年女子,证件上的年龄算来只有二十七岁,但怎么看都不太像,于是将她扣留盘查。
警方逼问下,中年女子坦承,她四十七岁了。为了想年轻一点,假造了一张身份证,改了出生年份,好享受年轻二十岁的感觉。事实上,她儿子都二十五了。
这个女人真是“天兵”,怕老竟然拿证件来整形,因此吃上伪造官司。这么做只能自欺不能欺人,是现代版的“掩耳盗铃”。
别笑她,其实对年龄的自欺是人之常情。人是慢慢变老的,但那个“慢慢”的过程,总是快到令人吃惊。好像昨天才小学毕业,今日就白发苍苍。老人是因不能接受曾几何时自己竟然这样老,所以最爱提当年勇吧。我看过一部电影,一个常年酗酒的老祖母被送进赡养院,小孙子去看她,问她过得好不好?她说,不好,我不喜欢老人!
这台词真是警钟,响得我心惊肉跳。
人人都爱长寿,没人爱老。从三十岁那一年开始,我在填任何身家调查资料时,要下笔填年龄那一格,就开始斤斤计较,该算新历还是农历?其实就差一岁而已。如今我已完全认账,因为常有秃了头圆了肚子的男子对我说:“我从小看你的书……”往好处想,这么多年来还在写作,此爱真是历久弥坚,耐得了岁月侵蚀。
以我“行走江湖多年”的观察,女人对于年龄不妨诚实一点。如果有人当众很不识相地问:“你是哪年生的?”你谎报年龄实际上毫无好处。我的经验是,说实话时,人家反而会很抱歉地说:“哇,看不出来吔。”若故意卖关子或要人家猜谜,他会在心里把你算得更老。
有的人看来确实较年轻,但若不是真年轻,就万万别卖弄年轻。我最怕自以为年轻的中年女子故意嗲声嗲气装可爱,身材变了样还穿蕾丝裙,还以撒娇做作当公关武器。应知一个人三十五岁之后,名片比学历重要;人在三十五岁后,气质也比外貌可亲。
白发只会越来越多,皮肤只会越来越没弹性,不管你用多少钱抗衰老,人力都不能回天运,不如迟暮得自在。奥黛丽·赫本最后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时,虽然鸡皮鹤发,但不掩高雅气质,一身白衣的她看来还是个天使。美国的歌手雪儿,虽然老是动刀企图把自己整成妙龄女子的身形模样,但如果她听到凡人的赞叹,恐怕会晕倒。有个朋友在翻阅影剧版时看见盛装的雪儿,竟说:“哇,她快七十岁了吧,还整得真年轻,现代整形技术真厉害呀。”
。 想看书来
不只美人怕迟暮(2)
其实,她没那么老。
美人迟暮是一句风凉话,意思是,美人变老比一般人更难受。我倒要替美人们说话:曾经美过也比丑一辈子好。
不只美人,人人都怕迟暮,谁都会迟暮,谁停得了地球的运转?近来我也常会担心我的“迟暮”问题:我担心的不是皮松肉老,而是人生恐怕已经活过了一半,有些“梦想”,现在如果不做,就会永永远远只能在做白日梦时想一想;各种来不及实行的愿望,眼看着就要消失在时间的无涯荒原里。没做的事还很多,时间却已渐渐变少……谁都要担心迟暮的问题,别再以“等我……以后”搪塞。
时不我予,自欺最浪费时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学学巴黎美女(1)
巴黎的女人美在于她们的自在。
这是一个女性已经足够自信到不想下辈子当男人的城市。
哪一个城市的女人最美?
英国的一家报纸评选统计的答案,世界前三名是:巴黎、米兰、斯德哥尔摩。
这些年来,我所看过的统计,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杂志、哪个网站的评选,巴黎的女人永远独占鳌头,从来没屈居第二。
“浪漫奔放,天真甜美”是对法国女人的评语。
如果是我,我也会选巴黎女人吧。
在巴黎的那些时日,欣赏巴黎的女人一直是美好的视听之娱。坐在露天咖啡厅里,看着巴黎美女们走过来走过去,不独男人享受而已。
当然,不是所有巴黎的女人都美。没有一个城市的女人全是美的,巴黎的女人也未必都温柔可亲,可是她们多半有一种超乎庸俗的美好素质,不管是贫是富,不管她们的职业和教育程度。
我曾有好几次和巴黎美女相遇的美好印象。有次我迷了路,正在街头徘徊,一位着黑衣服的妙龄女郎牵着一只黑色的贵宾狗轻巧走来,和气却又架势十足地用法国腔英文问我:需要我的帮忙吗?——在冷漠的巴黎,这样的荣宠令我受宠若惊。尤其,她是个金发小脸纤腰五官明媚的女郎,全然像电影里头走出来的尤物。我竟也忍不住看呆了,愣了好久才回答她的话。寒风中,她对我微笑着,用她自信的眼神说明了,她知道,我的迟钝是因为她太美丽。一种连异乡的女人都会惊异打量的美丽。
至今我仍记得她的身形打扮和她的贵宾狗的模样。
单从外表上来看,很多人都会说,巴黎的女人会打扮。事实上,长住在巴黎想要不会打扮也很难。我相信一个理论:女人打扮的样子,总是不知不觉地在附和那个城市本身的美感。如果她住的那个城市很丑陋,她想要变得美丽而脱俗,其实很费力气,也很不自然,巴黎是时尚之都,在巴黎,你自然而然会想穿得像巴黎,买得到的衣服也很巴黎,一切设计其实都融合在这个城市里。
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女人比起来,巴黎女子骨架比较娇细,虽然美食满城、美酒满杯,她们总有一种维持魅力的自觉,就算到了老年,也都有维持苗条身形的自制力与压力。
从内在特质来看巴黎的女人之美,多数人都会赞成:巴黎的女人美在于她们的自信。这是一个女性已经足够自信到不想下辈子当男人的城市。在巴黎当女人是比较吃香的。
当然,美也脱不了历史。巴黎的女人有深厚的解放历史。
她们很早就认为,女人拥有决定自己身体的权利。比如,堕胎合法化就是在巴黎女人开始揭竿起义的。三十多年前,三百多名来自不同阶层的女人,在《新观察》杂志署名刊登宣言,大胆承认自己曾经堕过胎。里头的名单有西蒙·波伏娃、莎冈和莒哈丝及凯瑟琳·丹妮佛……
学学巴黎美女(2)
当时她们已是社会名流,却勇于挑战这一道会冒犯到教廷、法律和舆论的城墙,
女人参与革命的历史恐怕从法国革命时早已成形。巴黎的女人很敢在精神上或行动上与众不同。许多法国的女生,像伊莎贝尔·阿佳妮和苏菲·玛索,拍起裸照都毫不忸怩,她们也都坦坦白白地未婚生子,未婚生子的新闻连法国的影剧记者都不觉得讶异。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巴黎女人有多解放,看看近来一位现代艺术界的知名女性凯瑟琳·米雷所写的《欲望巴黎》——她自己的性爱自传,里头写明了她热爱群交,也不难在巴黎找到同好的历历往事,保证再自以为开明的家伙看了都瞠目结舌。
虽然,可不是巴黎女人都这么“乱”(这是台湾女人常用的形容词)——但多数巴黎女人会愿意从道德之外的其他角度,来欣赏人类所有的渴望与欲望。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调查,在巴黎,只有不到一半的女人愿意结婚。同居在法国已可得到充分保障。她们的结婚意愿大概是全世界最低。全世界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女人,像巴黎女人一样最能在“适婚年龄”的压力下幸免于难。
所谓的浪漫,其实是:以一种轻松自如的态度,发展或接受自我的所有可能。当一个城市的女人能够如此拥有自己身体与灵魂,怎能不拥有美丽的外表与精神?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碎碎念”家族记事(1)
如同死水容易养蚊子,
生命停滞不再成长,是“碎碎念”的温床。
出自中部小镇的地方新闻:有个五十八岁的妇女到镇公所哭诉,说她遭到丈夫和越南儿媳妇连手殴打,社工人员就带她到警局验伤做笔录。
到警察局时,警察看到这位太太,脸上立即浮现“你又来了,真是伤脑筋”的表情,原来她是常客,丈夫打她,她就到警局哭诉。每次一哭诉,就是三四个小时,一会儿要告老公,一会儿不告老公要告儿媳妇。说话颠三倒四,一句话重复好多次。
丈夫被召来之后说,他是因为无法制止妻子的“碎碎念”才出手。儿媳妇只是在旁观看,并未施暴。
后来,她念到连社工人员都受不了。虽然还是为她申请保护令,但也告诫她:拜托你不要再碎碎念,才不会“顾人怨”。
曾因碎碎念抓狂的人,看了这小新闻应该都会沧凉一笑。
碎碎念是一种说话特征。我主持过专访寻常人寻常生活恩怨的谈话性节目。碰到碎碎念者的几率很高。主持难度也比只有名嘴讲话的节目高上十倍。录像时间之冗长也常让我有“鸡鸣天欲晓”的感觉。主持人费尽唇舌,仿佛用尽力气把一辆几吨重的老爷车往上坡推,而他却仍留恋着某一个细节、某一个情境,不断往下滑,不肯向前挪。细节说得很琐碎,重点和时间都被他遗忘。
好在经过录像剪接,观众不会体会现场的无力感。
听他开口一次已想求饶,他的亲人怎么受得了?由于我常因来宾碎碎念站到腿酸脚麻还要强颜欢笑,所以看到这新闻时,虽然同情这妇人,也免不了体恤一下她家人的遭遇。打人当然不对,但尝过“碎碎念”威力的人,就会知道在魔音传脑、心力交瘁,而对方又像个跳针的老唱盘时,必须要有很高的情商才能不丧心病狂。
分析“顾人怨”,我将它们按严重性依序定义如下:
聒噪——性子太急、希望在短时间说最多的话,说话又太大声,多听几句便使人耳膜和脑神经就有吃力感。这习惯多半在幼年形成,常因一家子都是这样讲话。如环境改变,并不难改。
唠叨——唠叨是为了达到某种要求,又怕讲的话被人忽略,所以情不自禁地多讲几次。一般妈妈的唠叨属于此类。此种人为了达成控制,说话其实很强调重点,出发点总是为你好,但表达方式大大不妙。
碎碎念——问东说西、颠三倒四、不断倒带,不知休止、全无重点,听者很难不崩溃。严重者可能有精神问题:不停说话、容不得他人打断,是躁症特征。
我碰过的碎碎念者,大多数是女人,又以中年以后的女人居多。少女们顶多爱说话、没重点,都还不到碎碎念的地步,为什么?据我观察,碎碎念者共同点在于长期环境闭锁和极少阅读。在社会上打拼者必须学会以有效率的谈话方式与人相处,对自己受不受欢迎较敏感。而长期关在家中料理琐事,比较不会意识到家人的排挤,常会毫无知觉地越念越理所当然、视野不大,就越念越琐碎;时间越多,则越不在乎说话要赶快说到重点。而极少阅读的人,缺乏语文逻辑的训练,很难把话说得井井有条。
“碎碎念”家族记事(2)
如同死水容易养蚊子,生命停滞、不再成长,是碎碎念的温床。
碎碎念是一种心毒,都因生命没有出口,对目前的人生不满意,又找不出办法改良,于是在失望之余怪东怪西、以疲劳轰炸的说话方式打人生的糊涂仗。
碎碎念,当然花力气,越念却会离目的越远。念到最后,别人恨你,连你也恨自己!受者比施者更痛苦,而施者比受者更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