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话是这么说,可是爹爹的嘱咐,我们都记着呢!不让···”
“枝儿啊!今天大爷和你大伯不以亲戚的身份上门,我们就是普通的乡亲,来给大郎道喜的!”没等枝儿说完,杜汉就打断了枝儿,一边说,一边领头往院子走去。
枝儿伸手拦了一把,被杜汉推开了:“枝儿,你这就不讲理了,咋了?你爹是举人,这大郎中了秀才,你们家就门槛高了?我们这大老粗就不能登门了?”杜汉几句话就把问题提升了高度。
“若是普通乡亲,我必扫榻相迎,可惜,你们,我还真是不欢迎,大郎,枝儿,还废话什么,送客!”一旁杜老爹怒气冲冲的声音传来,枝儿一扭头就看见杜老爹站在门口,一脸怒色。
原来杜老爹在屋里招待里正几人,这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大郎头上,对这个长子,杜老爹也是骄傲的很,就等着大郎回来跟大家显摆一二,可惜大郎和枝儿在门口家磨古了半天也没见回来,杜老爹猜到怕是那大伯家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便出了屋,一出屋子就听见了杜汉这厚着脸皮的几句话。
“老大!你啥意思?怎么?你大伯登门你就这态度?”杜汉听到杜老爹的话,虽是不大明白前半截,但是后面的意思是听清楚了,这侄子是压根不让自己进门。
“大伯?不好意思,杜某人在十多年前就父族全无了!”
“你!全无!你这是诚心咒我们啊!”杜汉终于明白了儿子说的堂弟不给面子是什么意思了,“里正啊!各位族老啊!你们给我们评评理啊!”想到这儿,杜汉拔高了音量,大声嚎了起来,见到在屋里的里正一行人依声出了门,杜汉嚎的更起劲了“你们都听听我这大侄子说的都是啥啊!就仗着自己是读书人就咒我们这些亲戚啊!你圣贤书就是这么念得啊!亏你还是举人啊~”
见到杜汉像个泼妇似的,不管不顾的大闹,大郎忍不住了,上前一步,刚想说什么,就被一旁的枝儿拦下了,大郎不解的看着枝儿,枝儿朝杜老爹努了努嘴,轻轻的摇了摇头。大郎看着爹爹铁青的脸色,识趣的把即将出口的话咽了下去。
第四十章
(人家把上一章重修了,可是还显示修改前的,不显示改完的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当着里正和众位族老的面,我们这会儿把事情说个明白!省的以后你们还纠缠不清!”本身杜老爹就对厌恶这大伯一家,自从大郎中了秀才,这大伯一家阴魂不散,这会儿居然还敢登门,更是让杜老爹厌烦,杜老爹这次是打算一劳永逸,替自己也替儿子解决这笔烂帐,
“当年你在我爹尸骨未寒的时候,做的那些事情,各位族老也都知道,”杜老爹一边说,一边看了里正几人一眼,几位被杜老爹眼光扫到的族老连连点头,这是事实,当年的事,闹得是沸沸扬扬的,他们自是知晓,“我们两家当时再度分家之时,我便说过,从此杜家分两支,我们一刀两断再不相干!当时‘大伯’你是高兴的很,一口答应了!里正和众位族老便是见证!我说的是事实吧?”杜老爹一边嘲讽的看了杜汉一眼,一边问向边上的里正。当年这‘大伯’可是高兴的很呢,觉得他自己占了大便宜,可没少宣扬。
“没错,确有此事。”里正点了点头。
“既是如此,以后还烦请你们二位别提什么亲骨肉,一家人,说出来惹人笑话。”杜老爹直接把两家的关系撕扯开来。
“你···”
“还有,也别提什么乡里乡亲的了,无论你们以什么身份上门,我都不欢迎!当年你们二位在我中了举人之时上门过,我当时说过,我们两家老死不相来往,你们不用打算仗着我的名声做什么!你们该是没忘吧!”
何止是没忘,杜汉想起这一出来,就气得心口疼,当年自己为了几个儿子,上门求助,这侄子就差没拎着扫把把自己撵出去了,自己是好处没得着,还被左邻右舍的看了笑话!
“我现在当着里正和各位族老再说一次,你们不必妄想以后能仗势欺人,我们两家不相干。若我知道,你们一家打着我的旗号在外坑蒙拐骗,败坏我的名声,咱们就公堂上见!请各位族老做个见证!”
“你,你也····”杜汉被堵得一句话说不上来,满肚子的火气!原本他们缠着里正一起登门,打的是让里正撞见杜仲华对青儿不轨的心思,可是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倒让里正做了见证,以后自家偷偷打着这侄子的旗号干点啥都不行了!
一旁的里正一行人连声答应,这下子他们也放心了,这杜举人没和好的意思,他们也不必左右为难,打老鼠怕伤了玉瓶,对杜汉一家子就不必忌讳什么了。
“汪汪汪~~”正在大家僵持的时候,二黑突然大声吠叫起来,吓了杜汉三人一跳,以为是这侄子得放狗要他们,连忙仓皇后退!
“杜举人、杜秀才在家吗?”屋外传来了陌生的声音。
枝儿歪头一看,发现门口来了一辆马车,枝儿更是疑惑不只是枝儿,就是里正一行人和杜汉三人也是满心的震惊和羡慕,这马车可是金贵东西,能驾着马车出门,肯定是什么大人物。
马车在众人的视线中缓缓停下,随后车上跳下两人,之间二人均是身着皂色官衣,一副衙役打扮,杜老爹见到二人,顿时明白过来,二人自己在县衙见过,必是王县令差人来接自己和大郎了,更是有意借此机会好好吓吓杜汉一家。
“杜举人,杜秀才!卑职二人乃是奉王大人之命前来。”在车内坐着的那位抱了抱拳,上前跟杜老爹解释。
“哦,两位远道而来辛苦了,”杜老爹话虽是对着他们两人说的,可是眼睛却是盯着杜汉父子。
杜良简直是吓得汗如雨下,这侄子/堂弟刚说完县衙见,县衙的衙役就来了,难不成···越想越心惊,杜良是来时候的一肚子歪心思都没了,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老爹,就指着老爹服个软,到此为止。
一旁的杜汉也不比儿子强到哪去,心里也是又惊又惧,也顾不得那小算盘了,连声对杜老爹说:“大侄子,哦不,杜举人,我们都知道了,您放心,我们绝不敢坏了您的名声!”说完也不等杜老爹开口,赶忙扯着儿子离开了,一旁的青儿看见姥爷和舅舅走的飞快,也只能恋恋不舍的又瞅了大郎一眼,怏怏的跟着离开了。
枝儿在一旁眼看着杜汉父子飞快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忍不住有些惊愕,这样就完了?这两父子气势冲冲的上门,就被杜老爹这么几句话吓走了?
这也不怨枝儿,枝儿其实并不明白这年头,大家对于官府的恐惧,俗话说,破门的县令,灭门的知府,在众人眼里,这官府是最沾不得的地方,凡是当官的就没有好惹的。因此,杜老爹刚刚那句公堂上见,着实把在场的几位吓得不轻,尤其是杜汉父子,更巧合的是此话刚落,这官府的衙役就到了,枝儿家知道他们是来迎杜老爹和大郎进城的,可是杜汉父子不知道啊!因此他们更是做贼心虚,急急忙忙的跑了。
“额··杜举人那,你和杜秀才还有事,我们就不耽误了,我们先走了。”一旁的里正见到两个衙役奉县令大人的命令而来,心里也是挺有压力,赶紧准备告辞。杜老爹也没多留,客套了几句就送几人离开了。
杜老爹将两位衙役迎进堂屋,命枝儿送上茶水便自顾自得收拾行李去了,枝儿是满心不解,不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爹爹就把他俩这么晾着,这···
见到枝儿皱成一团的小脸,大郎忍不住小声问道:“枝儿,你想什么呢?脸都皱成包子了!”
“大哥,爹爹把人晾在堂屋,这样不好吧?万一他们在王县令跟前搬弄是非,说我们···”枝儿忍不住问大郎。
“你这丫头,想什么呢!我和爹爹都是有功名的人,就是县令,我们都是见而不跪的,更别提区区几个衙役了,下九流的行当,这已经算是抬举他们了。”大郎很是惊讶,不知道枝儿这小脑瓜子里想的是什么。
“哦,我忙昏头了!”枝儿看到大哥惊讶的眼神,赶紧找了个理由。自己又弄混了!这古代和现代可不一样,这些跑腿的古代“警察”们可没有现代同事的待遇,自己把他们混作一谈可不行。
“你啊,最近这几天事情确实不少,现在天也晴了,也没什么心思了,你也好好松散松散吧。”大郎听到枝儿的话,真心的以为妹妹是最近几天累着了,赶紧心疼。
第四十一章
“枝儿,你刚刚想什么呢?”杜老爹倒是看出了端倪,直接问女儿。
“额··爹爹,女儿是觉得,刚刚,那青儿似乎对大哥···”枝儿赶紧转移了话题,把事情扯到刚刚的杜汉一家,说着说着,枝儿反而也真的担心上了,这杜汉一家带着外孙女上门本身就挺奇怪了,外孙女还这么副样子,真是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的目的。
枝儿的话一出口,杜沈氏和大郎都是一副震惊过度的表情,杜沈氏甚至惊呼一声:“什么?!”
“小声些你,隔壁有人,这么大声做什么!”杜老爹倒是很淡定,还有心思说了杜沈氏几句。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们胆子肥了!敢打大郎的主意!”杜沈氏虽是气难平,但到底还是低下了声音。
“你放心,有我在,我能让他们得逞了?不说别的,大郎的媳妇作为长嫂,起码得知书达理,能帮大郎打理家事,让大郎无后顾之忧··”这说着说着,又变成了大郎的择媳标准了。一旁的大郎平时表现的再镇定老成,此时说到自己的婚事,也臊的脸色像那大红布似的!一边的枝儿看到大郎难得一遇的神情,忍不住偷偷直乐!没想到杜老爹话锋一转,突然开始长篇大论了。
“大郎,枝儿,爹爹再教你们一个道理:一力降十会!他们是满心坏水,但是,那又如何?任他们打得什么主意,我就是不让他们登门,他们又有何办法?我是举人,他们强硬的过我?更别提他们本身便心虚!我一摆开阵势,他们父子俩便受不住了。若是我没有功名,那今天免不了掰扯不休,可惜···所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的计谋都是假的,这就是所谓的一力降十会,大郎,只有增加自己的本钱,提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杜老爹借此机会,鼓励大郎继续努力。看见大郎和枝儿若有所思的样子,杜老爹欣慰极了,儿女聪慧,这便是难得的了,更且比天资更重要的是,能听得进教导,自己告诉他们的道理,两人不会只是嘴上说明白了,而是会真的仔细琢磨。
“行了,不用带那么多!”这边杜老爹教育儿女的时候,杜沈氏悄不作声的忙活着收拾东西,不一会炕上就摆满了数个大大小小包袱,杜老爹欣慰完了,一扭头,看到的便是这些,忍不住头疼起来。
“出门在外的,多准备点东西,有备无患。”
“王县令派人来接我们,你这大包小包的,像是什么样子!”
“娘,您放心吧!县城什么没有啊!爹爹和大哥等到了县衙,拿这么多东西,大包小包的,多不好看啊!”父母的对话让陷入沉思的枝儿回过神来,枝儿赶紧将那一百五十两银票递给杜老爹。
“爹爹,这些您收着吧。”
“嗯?不用这些,一张就够了。”杜老爹接过手,觉得一百五十两多了,只留下了一张银票,把其他的又推给了枝儿。
“爹爹,就像娘说的,有备无患,您都带着吧!放家里我们也没有用处!”枝儿又把银票推了回去。
“也行,我带这么些银子在身上,你还担心什么!把东西归拢归拢,也不好让县令大人久等了,我们这就动身!”杜老爹对杜沈氏说。
“枝儿,你和你娘在家好好看家,对了,无论有什么事情,都推到我头上,就说我不在家,你们不能做主,什么事都等我回来再说。”杜老爹想了想,又嘱咐了几句。
“知道了,爹爹,你就放心吧!时候也不早了,你们赶紧启程吧。”枝儿往窗外看了看,日上三竿,阳光明媚。
“就是,”杜沈氏赶忙把精简过的包袱递给大郎,“你们走吧,路上还得个把时辰的,再晚了,怕是赶不上午饭了。”
见到杜老弟和大郎准备就绪了,枝儿赶紧去了堂屋请两位衙役准备启程,一番客套之后,杜老爹和大郎坐进了马车,那两个衙役到是坐在外面为父子两人驾车,送二人进城。
杜沈氏和枝儿姐弟三人在门口,大家满是喜悦的送两人离开,心里都充满了期待,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一家六口人的最后一次团聚。
“枝儿,趁着天好,我去洗洗衣裳,你们姐妹俩也忙活了这些日子了,在家歇歇吧。”见马车走远了,杜沈氏准备去河边。
“娘,这刚下过雨,路滑水深的,还是···”
“没事!我有数!再说,这阵子老下雨,没法晒,你爹和二郎的衣裳到是将就着洗了晾了,咱三个的衣裳攒了好几件了,趁着阳光好,赶紧洗洗。”杜沈氏倒是不当回事。
“娘,这雨刚停,河水能用吗?怕是净是泥沙吧?”枝儿清楚的记得前几天替爹爹去河堤的时候,看到的景色,那河水简直就是泥黄色的,那样的水,又怎么能洗衣服!
“这都一天一宿了,河水也该清了,我去看看,实在不行再说。”
杜沈氏风风火火的朝河边去了,剩下枝儿姐弟三人,果儿从刚刚就一直欲言又止的,等杜沈氏走了,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大姐:“大姐,今儿没什么事儿了吧。”
“恩,怎么了?”
“大姐!”听到枝儿这么说,果儿的声音甜度又加了五个度数,一句大姐叫的要多甜就有多甜,让一旁的二郎都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忍不住插嘴:“二姐,你也太谄媚了吧!”
“你闭嘴啦!”果儿听到二郎拆台的话,马上转头吼了一句,转过头,对枝儿时又是一副笑的像花儿似的表情,“大姐~~”
“瞧瞧你这副表情,啧啧啧~~怎么啦?有事说事吧!”枝儿大概猜到果儿要说的是什么,可是看见果儿这幅谄媚撒娇的小样子,忍不住想逗逗她,故意装作不明白
“大姐!我是想去找秀儿,我昨天就跟她约好了。”被大姐这么一问,果儿赶紧把目的说了个明白。
“好啦好啦,去吧!”枝儿笑着答应了,“对了,可得记得带上你那块帕子哟!”
果儿一听大姐答应了,顿时兴高采烈的,没想到大姐后面还跟了一句,听到帕子,果儿就明白大姐是故意的,果儿气恼的跺了跺脚,忍不住娇嗔了一句:“大姐最坏了!哼!!”扭头就向屋里跑去。
第四十二章
“哟!杜娘子啊!你也来了?”杜沈氏刚到河边,便看见有不少人已经坐那了,这看见她来了,有人隔着老远便招呼她。
“恩,这好容易天晴了,赶紧来洗洗衣裳。”杜沈氏一边答应着,一边往河边看去。“哎呀这河水····”映入眼帘的是昏黄的泥水,杜沈氏不由得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