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火烧事件,那些案件卷宗全部付之一炬了。”
花郎的眼睛瞪的老大,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竟然会是如此的一个发展。
这分明就是欲盖弥彰,如此一来,就更加说明此事有问题了。
只是,这是十年前的案子,他们能调查清楚吗?
包拯的黑脸不怎么好看,公孙策和花郎两人的神色也不怎么好,他们三人相互张望一番之后,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
三人坐在客厅,春风有时也会打俏,只是他们三人都没有心思去享受春风的吹拂,不知过了多久,包拯望着花郎问道:“花兄弟,此事过去了十几年,那些孩童恐怕都已经有了各自的想法,我们是否还要调查此案?”
包拯的话花郎明白,十年过去了,那些失踪的人恐怕早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家人,也许现在的他们正在受苦,也许在享福,可对于过去,他们已经全不知晓了。
如果调查此案,将他们找回来,是对还是不对呢?
人生总是要向前看的,花郎有些犹豫,如果找到了那些人,他们会不会认现在的父母,如果不认,现在的这些父母岂不是会更加伤心?
可一个声音在花郎的心底呐喊,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为何不认,干嘛不认呢,那种亲情是无法割舍断的吧。
还有,那些孩子的父母,十年来,他们的心是不是很痛,他们最想的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回来呢,为了那些孩子的父母,花郎觉得他们必须将此事调查到底。
当花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包拯和公孙策两人都没有言语,这种痛失亲人的感觉他们并不是没有过,他们也知道不好受。
所以,他们三人决定调查到底。
既然调查,就必须要有方向,十年前的案子,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所以,他们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先从天长县开始调查,先找到丢失孩童的那两个人家,并且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在决定从这个方向开始调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那便是看过一场场的悲剧。
往事重提,总是会让人思忆许多东西的,而悲伤的往事,则会是一声又一声的叹息,然后连接着不停的哭泣。
天长县有两户人家的孩童失踪,其中一户人家因为伤心过度,那家的女主人疯掉了,而男主人则不想忆起伤心地,带着他的夫人离开了天长县。剩下的一户人家在天长县卖豆腐,十年前,那卖豆腐的女子还被人称为豆腐西施,可是十年后的如今,她早已人老珠黄了。
对于一个把伤心埋藏在心底的女人,他们忍心去揭开这道伤吗?
没有办法,就算不忍心,却也必须去做。
所以在一个春风拂面柳枝斜的午后,花郎和包拯公孙策三人来到了杨记豆腐铺,此时开豆腐铺的是一位妇人,她的丈夫几年前去世了,现如今她孤苦无依,唯有靠卖豆腐度日。
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来买豆腐的,而这位杨夫人,则在自家庭院泡豆子,她的脸上再不见昔日容光,嘴角偶尔的浅笑,算是对自己的慰藉。
门开着,包拯敲了几下门,喊道:“杨夫人可在?”
那妇人抬起头,淡淡的笑了笑:“在的,只是这名字已然许久未有人叫了……”妇人的话并未说完,然后看到了一脸黝黑的包拯,于是连忙跪下,叩头道:“民妇不知包大人驾到,实在是罪过。”
包拯扶她起身,道:“突然造访,有些叨扰了,只是现如今衙门办一件案子,恐怕要杨夫人帮忙了。”
妇人一听衙门办案,脸色微变,道:“大人说那里话,只是不知是什么案子,要我这么一个无用的妇人帮忙?”
妇人这么一问,包拯倒有些犹豫了,这可是尘封十年的伤痛啊,他可敢说出?
公孙策似乎明白包拯的为难,于是代为说道:“杨夫人,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在调查十年前的孩童失踪案,今天造访,想知道当时的详细事情。”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公孙策一提出十年前的孩童失踪案,妇人的脸色立马有了变化,只是却也没有他们想的那般厉害,毕竟十年过去了,就算是碗大的伤到了现场,也只剩下一条疤痕了,当然,有时触碰一下,还是会痒到心里的。
杨记豆腐铺一时寂静,许久,公孙策拱手说道:“我们知道再次提起此事让杨夫人很为难伤心,可我们真的很想调查清楚此事,所以还请杨夫人能够理解。”
公孙策此话一出,妇人突然跪了下来,花郎心头一沉,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343章 希望
第343章希望。
妇人的下跪让花郎感觉到了压力。
因为他们的到来,给了这个妇人希望,可是花郎他们,能不能破解十年前的案子,能不能帮她把儿子找回来呢?
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今妇人一下跪,恐怕他们就要负责到底了。
包拯和公孙策两人不笨,自然也能感受到这种压力,只是他们身为朝廷中人,觉得破解疑案是他们职责所在,所以这种压力,他们一直都有,如今妇人下跪,于他们并未多添一分。
包拯将妇人扶起,说道:“夫人请起,有什么话我们慢慢说。”
妇人起身,眼角已然湿润,许久之后说道:“得知包大人在调查十年前的案子,民妇心中顿时有了希望,只是民妇也知道,事情已经过去十年了,调查起来必定很麻烦,所以……”
妇人的话并未说完,因为包拯已经听不下去,他立刻说道:“夫人说那里话,既然是疑案,本县令就有职责调查,你放心,我一定帮你们调查清楚此事。”
听了包拯这话,妇人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而花郎站在一旁,只能暗自长叹,虽说包拯是个清官,可也不是这样说大话的。
无奈,包拯已经说了。
如此安慰了一番妇人之后,包拯问道:“我们想知道,小孩失踪的那几天,你可发现什么异常?”
妇人极力回想着,说道:“我记得我儿子失踪那天,是个夏日的黄昏,我和我丈夫在房间里挑豆子,我儿子在院子里玩,等我们挑完豆子准备出来泡的时候,我们发现儿子不见了,于是连忙去报官,可是几天过去了,一点线索没有,后来我们知道,附近各县也都有孩子失踪,那个时候,我们猜测我们的儿子一定是被人绑架了。”
“当时你们的门是开着的?”
听到这个问题,妇人很明显有内疚感,道:“我们的门一直是开着的,就是现在,这个毛病也没有改掉。”
包拯和花郎他们沉思片刻,最后包拯又问道:“那么你们在屋子里挑豆子,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呢?”
妇人想了想,道:“好听听到拨lang鼓的声音。”
众人一惊,四五岁的孩童对他们看到的一些新鲜事情都有一种好奇心理,如果绑匪用拨lang鼓对那些孩童进行引诱,恐怕那些小孩无法抵挡住诱惑吧?
妇人似乎从花郎他们的脸色上看出了什么,于是连忙说道:“这条街上一直都有一个卖玩具的老人,我们以为是他走过。”
“你能确定是个老人?”
妇人点头:“是啊,他胡子很长,头发花白,应该是个老人吧。”
包装他们都没再言语,因为他们已经明白,恐怕那个人根本不是个老人,而是踩点的绑匪,为的便是弄清楚谁家有小孩,家里的大人什么时候很忙,如此他便可实施自己的计划,毕竟,对很多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就是每天重复着过的。
“当时街上没有多少人吗?”
“当时是盛夏,虽然已经是傍晚,当温度居高不下,所以街上并无多少行人。”
包拯他们又询问了一些问题之后,便离开了杨记豆腐铺,在他们离开之前,免不了要再安慰那妇人一番的。
离开之后,包拯有些愤恨的说道:“那些绑架孩子的人,真是可恶!”
花郎和公孙策都有同感,只是他们该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呢,从杨夫人那里,他们只知道了绑匪如何绑架孩子的,可要找到绑匪,亦或者找到那些孩子,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一些线索,为此,花郎请包拯派人去调查一下那些人,看看他们孩子失踪的时候,是怎样个情况,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线索。
而后,他们几人便分道扬镳了。
花郎回到侦探社,将调查的事情给温梦他们几人说了一遍,温风在一旁听着,好像能够听懂,又好像不怎么懂。
花郎说完之后,温梦他们几人很气愤,可是只气愤也没用,他们想不到任何办法。
而就在这个时候,花郎将目光投到了温风身上,他当时定然也是那批孩子中的一个,只是他是怎么逃脱了那些绑匪的看守最后成了狼人的呢?
一个小孩,四五岁,无论如何是跑不远的,他在天长县郊外的山林里成了狼人,如果那两头老狼没有带着温风迁徙,那么他必然是在山林附近逃脱了那些绑匪的看守的。
也就是说,绑匪曾经途径过那片山林。
从那片山林经过,要去什么地方?
花郎对天长县附近的地理形势已经比较了解,于是从这个方向进行推想,山林四周一共有四个州县,绑匪要去那个州县?
也许那个都不去,他只是从某一个州县里出来了。
可他如何过城门检查呢?
按理说,绑匪经过城门的时候,一定会被检查的,如果看到车上有好几个孩子,必然引起人怀疑,当时正是孩童失踪案发生的死期,那些门卒一定坚持的更加仔细才对。
如果发现很多孩子,他们必然无法逃脱。
可是,如果他们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呢?根据包拯和公孙策两人的报告可知,绑匪在江南的几个州县只绑架两三个孩子,如此绑匪假装成孩子的亲人,就可以蒙混过关了吧?
当然,他们还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便是孩子哭闹的问题,孩子离开父母久了,必定是要哭闹的,而要解决哭闹的问题,又不至于让他们受伤,就只有让那些孩子睡着了。
如果从这点调查,他们是不是可有找到十年前的门卒,然后让他们想一想当时有没有一对夫妻带着熟睡的孩子出城呢?
也许在他们当门卒期间,会遇到不少这样的夫妻,可是十年前孩童失踪案时期,若真有这样的,他们必然是能够想出些什么来的。
考虑到这点,花郎连忙去了一趟县衙,将这点告知了包拯和公孙策,并且让他们两人将十年前的门卒找出来。
第344章 门卒
第344章门卒。
任何一个朝代,门卒的地位都是极其低下的。
在宋朝尤甚,宋朝的门卒要在脸上刻印,以示自己的卑微身份,他们很难得到升迁,要么干这个差事干一辈子,要么半途转行。
要找十年前的门卒,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花郎找包拯的那天晚上,包拯和公孙策两人便找到了十年前天长县的那个门卒,于是他们两人叫上花郎,一同前去拜访,温梦和阴无错他们,则在家等候。
十年前的门卒叫陈林,那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且已经等门卒十余年了,后来又干了几年,便辞职不做了,如今在家做一些小生意。
花郎等人登门拜访,让陈林很吃惊,毕竟他一个不做门卒的平民百姓,实在想不到县令大人为何会登门拜访的。
此时的陈林已经五十多岁,看起来像个老头子,他给包拯行礼过后,问道:“不知包大人来小民蔽居所为何事?”
包拯也不多说废话,直接问道:“听完十年前你在天长县当门卒,本县令想知道,孩童失踪案的时候,你检查过往行人,可曾见到抱着孩子离开天长县的夫妻?”
陈林一听是此事,脸色多少有些微变,连忙答道:“的确是有的。”
“那么你们怎么就让那些人离开了呢?”花郎抢先问道,因为他觉得此事好奇怪,既然在发生孩童失踪案,那么门卒遇到孩子,必然要多留个心眼的,怎么着也得确定孩子是不是失踪的那些孩子之后才能放行的吧。
陈林有些无奈,道:“当时孩童失踪案在天长县闹的沸沸扬扬,很多父母都被吓怕了,走到哪里都要带上自己的孩子,出远门的,做生意的,走亲戚的,都带上,我们一天能遇上十几对这样的夫妻,实在查不过来,而且那些孩子不哭不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怀疑啊!”
“那么可有熟睡的小孩呢?”
“这个自然是有的。”
听了陈林的话之后,花郎他们已经基本明白,当时绑匪就是利用这个将孩子带了出去。
只是,将孩子带出去之后,他们将孩子带到了那里呢,他们绑架孩子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钱吗?
如果是为了钱,绑架年龄更小的孩子不是更好,因为孩子越小,知道的就越少,卖也才能卖个好价钱啊!
他们选择绑架四五岁的孩子,那就说明他们不是为了钱,可若不是为了钱,那会是为了什么?
从陈林家离开的时候,天色已晚,春天的风出来惬意的很,只是他们三人一脸的忧愁。
在他们三人分开的时候,花郎对包拯说道:“如今我们只调查了天长县的事情,其他各县,还请包兄帮忙调查一下。”
包拯点头:“这个自然。”
夜已深深,花郎坐在庭院里望着天上繁星,温风不知为何没有回房间睡觉,他来到花郎身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依偎在花郎的腿旁,花郎笑了笑,望着温风,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道:“你来自哪里呢,又是如何摆脱了绑匪的看守?”
温风并不明白花郎说了什么,只是依偎着,好像依偎着花郎,他就能够得到心灵上的安全。
对于温风的反应,花郎只能以笑报之了。
如此过了两天时间,包拯派去各县的衙役都赶了回来,公孙策将他们的消息整理一番之后,便派人将花郎等人喊了来。
在县衙客厅,公孙策望着大家说道:“衙役已经将消息带了回来,在他们的调查当中,有一半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父母的疏忽才被贼人发现了机会而绑走的,另外的则他们的父母被贼人的同伴诱骗而导致对小孩的疏忽,以至于酿成悲剧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那便是**县,在孩童失踪案过去一个月后,又有一名孩子失踪,也就是说,在这些孩子中,一共失踪了二十人。”
听完公孙策的话之后,花郎眉头紧皱,他觉得事情很奇怪,那些贼人为何就是诱骗父母,也要将那些孩子骗走呢,在每个地方,四五岁的孩童很多,他们完全可以找到很多被父母疏忽孩子,他们绑架那些孩子,不是更安全吗?
难道那些父母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特别?
这让花郎想到了一些神怪故事里的事情,比如说有些妖怪为了渡劫什么的,要喝阴时出生孩童的血,有些要吃阳时出生的小孩,难不成这些小孩的失踪跟这些有关系?
可是,花郎是绝对不相信着世界上有鬼的,更加不相信有人要抓这些小孩子去练功,不过,花郎还是问道:“那些失踪的孩子可有什么共同点?”
这个问题他们以前没有考虑过,如今花郎问,公孙策便连忙查看消息,看过之后,说道:“并无什么共同点,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到两岁,生日和出生时辰也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