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家侦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私家侦探- 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得楼,花郎将苏洵介绍给大家,他是这样介绍的:“这位是我大宋散文写的最好的才子苏洵,也是我一直都非常仰慕的人。”

    阴无措等人听得花郎仰慕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都有些哑色,他们很是不能理解花郎为何要如此礼遇这个苏洵,而这个时候,苏洵连连表示谦虚,道:“花兄弟这样说就折煞在下了,我哪里是什么才子,不过是读了几本书罢了。”

    听苏洵这样说,花郎连连摇头:“苏兄二十七岁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说你是才子,一点不为过的。”

    听花郎说完这些,苏洵有些惊讶,道:“在下二十七岁前整日无所事事,只知到处游玩,之后受家兄所托,为苏家定族谱,这才发现自己胸有万言却无法跃之纸上,心知才学不济,这才刻苦用功,只是这事倒从不与外人说过,花兄弟是怎知晓的?而且在下家在四川,这长安城才第一次到啊?”

    听到苏洵的这些话后,花郎心头暗骂,自己怎么这么嘴快,这些都是苏洵名声大噪之后,后人对他的总结,这个时候消息很是闭塞,他的那些事情谁人知道?

    想到这里,花郎连连笑道:“苏兄名声在外,在下自然是听说过的,不然苏兄刚来长安,怎么也听说过在下呢?”

    对于花郎刚才说的话,苏洵也并未深究,所以微微笑后,道:“花兄弟说的也有道理,只是你是真的名声在我,而则闭门苦读,刚刚出来而已,像花兄弟刚才说的什么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等,都是不作数的。”

    花郎不想跟苏洵在这方面多聊,不然聊着聊着,就要露馅了,于是连连笑道:“请苏兄上来是喝酒吃饭的,怎站在这里说起这些来了,坐坐。”

    苏洵坐下之后,那范同已经急匆匆跑了上来,花郎见了他,吩咐道:“再端来些酒菜。”

    范同连连应着,然后急匆匆的又跑下去了。

    花郎与苏洵这番交谈,真是谈的十分投机,直到很晚,花郎他们该回去了,这才约定那日有空,再坐下详谈。

    从客栈离开之后,温梦有些嗔怒:“那个苏洵是什么人,怎么以前从来没有听你说起过,他就这么有才?”

    花郎浅浅一笑:“当然有才了,说句夸大的话,他的才识比之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怎么能不算有才。”

第945章 朝政

    唐代韩愈、柳宗元两人的名气,温梦他们都是知道的,毕竟跟着花郎这么久,也都多多少少看了不少的古籍;而欧阳修是他们的朋友,对于欧阳修的才华,他们自是更加清楚,如今花郎将苏洵与这三人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上,他们这才知道苏洵在花郎心目中的地位是这样的。

    不过虽是如此,温梦还是有些不信:“他不就是今天作了篇《六国论》嘛,也没见他有什么传世的诗词,你怎么能让他跟韩愈、柳宗元以及欧阳修相提并论呢?”

    花郎不想过多解释,笑了笑:“等以后你们就知道了,这苏洵的成就可不小呢!”

    温梦嗤之以鼻:“你以为你是半仙啊,连苏洵以后的成就都知道。”

    一行人这番离开后,又到其他地方玩了一会,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次日,花郎等人刚起床,便有人来报,说苏洵求见。

    见苏洵这么早来找自己,花郎突然觉得有些头大,他是挺敬佩苏洵的,只是这苏洵老是缠着自己讲一些治国之道,用兵之道,他花郎对这些都不擅长,可不听又怕露出破绽来,最后真真是把花郎逼的够呛。

    请苏洵进来之后,苏洵立马将一叠纸放在了桌子上,笑道:“花兄弟,你看看这些。”

    花郎先给苏洵倒了杯茶,笑道:“苏兄请用!”说着,花郎拿起了那叠纸,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我最新写的文章,想花兄弟给看看,你才学出众,定能看出其中不足之处的。”

    听苏洵这样说,花郎额头直冒冷汗,他连连请苏洵喝茶,然后拿起那叠纸一张一张的看着,看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是苏洵写的文章《心术》,这《心术》可谓是苏洵最为出名的文章了,花郎看了之后,不由得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番看完之后,他倒也发现了一点与自己印象中不同的地方,后世《心术》中言,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而苏洵如今让自己看的稿子,前一句有些不同,他是这样写的: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峨眉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峨眉山处在四川,苏洵生在四川,用峨眉山倒也没什么,只是花郎觉得,峨眉山没有泰山有气势,于是看过之后,将那些稿子放下,道:“苏兄这篇《心术》将为将之道写到了极致,若我大宋将领能够按照苏兄《心术》所说来约束规范自己,我大宋何愁不能平定四海啊1”

    见花郎如此首肯自己的文章,苏洵顿时兴奋道:“花兄弟觉得这文章好,那就行,我准备写一些议论朝政时政的文章《权书》《几策》,然后进京,以图个差事,花兄弟既然说好,那么我也就是有望了。”

    已苏洵如今的才识,进京谋取个差事是一点问题没有的,花郎浅浅笑了笑,道:“苏兄他人若要进京,可去找欧阳修欧阳大人,让他看你写的这些文章,欧阳大人是个惜才的人,看了你这些文章,必定向皇上举荐于你。”

    苏洵一听欧阳修大名,连连笑道:“欧阳大人为国为民,是在下心中的好官,只是我听说他已然离开京城,我若去京城,恐怕是遇他不上的吧?”

    苏洵说的这些话,倒也不错,如今的欧阳修因为之前改革的事情被外放了,不过过几年他就会再被招进京城,而苏洵此时虽然才华横溢,不过却也不会立马进京,所以等苏洵进京的时候,欧阳修可能已经回京了。

    不过这些话花郎却是不能说的,不然又要被人认为自己的个半仙,能掐会算了。

    浅浅笑过之后,花郎道:“欧阳大人为国为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被招进京城了,苏兄的这些文章不还没有写完吗,若是写完,兴许能遇到欧阳修。”

    苏洵点点头,然后拿着自己的文章问道:“花兄弟看了在下的文章,觉得那里可要修改?”

    花郎就等苏洵问这个,他浅浅一笑,道:“苏兄的文章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在下上上下下看了两遍,只看出了一个小毛病。”

    苏洵求知若渴,一听有小毛病,连连征询道:“花兄弟请直言!”

    花郎点点头,然后找出第一张,指着峨眉二字,道:“峨眉山俊秀,用在这里略微显得少了些气势,不能体现将领面临危险时的危机,若是改为泰山,则就不一样了,泰山气势雄伟磅礴,是五岳之首,历朝帝王封禅祭祀之地,若将领遇到泰山崩于前而气色不改,那可真是应了这心术二字呢!”

    听完花郎的这番话后,苏洵连连点头:“花兄弟说的极是,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觉得峨眉山有些少气势,可因为我二十七岁前虽游历过许多地方,却偏偏没有去过泰山,我这是怕把泰山写上去,别人说我的文章都是浮想,根本没有实践,所以,这才用了家乡的峨眉山。”

    听得苏洵这话,花郎笑了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苏兄的文章又非游记,谁说一定得去过才能用的?”

    花郎这么一开解,苏洵顿时犹如醍醐灌顶,连连称是,并且一定要拜花郎为师,并且称之为一字之师,花郎心想自己哪里受得起,于是连连推脱,苏洵见花郎如此,也就不再坚辞;随后,两人又是一番讨论,这样讨论到正午,苏洵才起身离开,花郎见已到中午,要留他吃饭,可苏洵却摇摇头:“今日与花兄弟一番交谈,在下感觉才思泉涌,我必须赶紧回去把脑子里的想法记下来才行,这饭就不吃了,下次我请花兄弟吃饭。”

    说完,苏洵急匆匆的跑了去。

    苏洵离开之后,温梦走出来笑道:“这个苏洵,还真是个文痴呢!”

    花郎笑了笑,他觉得温梦用文痴来形容苏洵,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第946章 诗词大会

    转眼便到了商品交流大会的日子。

    而在这两天,苏洵几乎是每天都来向花郎讨教的,而花郎呢,因为并没有许多真才实学,只得依靠自己上辈子所涉猎的东西来说,而因为他说的东西都十分的新颖,所以多多少少也能糊弄过去。

    商品交流大会这天,那条街上一大早便热闹非凡起来,接头的大长桌上,更是摆了几套笔墨纸砚,一些士子书生围着那桌子,都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大展身手。

    花郎等人去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后,诗词大会便开始了,而主持诗词大会的是长安城的几名大儒,也许他们的名声并不是很高,不过对于学问,他们却是不曾多让的。

    开始后,那些大儒就所写诗词的题面说了一番话,这番说完,那些书生便开始作词,苏洵也是来了的,而且也写了首词,只是他的词实在没有办法跟他的文章相比,所以一番比较下来后,苏洵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

    花郎是没有心思玩这个的,他只是想看热闹,所以这次他一首诗词都没有写,虽然中途苏洵曾经劝花郎也作一首,可花郎却巧妙的推迟了。

    诗词大会比完之后,接下来便是商品的展览,这些商品的展览并没有一定的时间,只是摆放在那条街上,谁想逛着看就逛着看,而一些有能力的商家,则请那些刚刚在诗词大会上有所表现的士子书生给他们的商品题词,如果词写的好,他们的商品也就能够打开知名度了。

    按照花郎的理解,就是给商品做广告。

    商品交流大会开始之后,那条街的尽头,厨艺比赛也已开始,那范同这两天没少找花郎请教做饭的秘诀,所以这次他对这场比赛十分的有信心。

    天底下的人,对饭菜从来都是极尽追求的,对于饭菜,无论贫贱富贵,都能够说上一两句,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当这部厨艺比赛开始之后,围着看热闹的人可比刚才看诗词的人多了去了。

    花郎他们做的是客栈生意,范同又跟着自己学习厨艺,所以花郎他们自然是要来给范同加油助威了的。苏洵因为与花郎十分要好,所以也就跟着来了。

    厨艺比赛还算正规,道路两个,每家客栈的厨子在自家客栈门口摆下了做法所需之工具,而在路的尽头,正对着路的方向,放着几张桌椅,那是裁判坐的地方,这些裁判也都绝非涌辈,他们都是长安城有名的食客,一些好的饭菜,只要他们吃上一口,就能说出及其厉害的品评来。

    饭菜的比赛只有一场,那就是每个客栈的厨师各做一道面食,谁做的最为好吃,就算谁赢,而比赛的规则不多,只要是面食就行,无论烹炸调汤,都是可以的。

    这个题目对花郎来说是一点问题没有的,而他也相信范同,因为昨天花郎刚刚教他了一手,做炒面。

    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对面食就十分的讲究,各种各样的吃法也是层出不穷,所以,做面食难不住任何一个人,不过要把面食做的好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炷香的时间后,各家客栈的厨师都把饭菜端了上来,其中有两家做的面汤,两家作的拌面,一家做的炒面。

    面汤是最为常见的,平常百姓家经常吃的便是汤面,汤面又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高汤,就是说汤汁是用各种佐料熬制而成,喝起来味道十分的浓郁,让人回味无穷;而另外一种,则用清汤,清汤就简单的多,清汤,顾名思义,就是并没有用太多的佐料,用清汤下面,最后在汤面上撒一些葱花,再溜一点香油,虽然味道平淡了一点,可吃起来却是极香的。

    拌面,做法就多了,而拌面最主要的,除了面的粗细外,再有便是拌面所用的材料,材料不同,拌面的口味也就不相同。

    炒面,是范同做的,在大宋朝,这里的人还是第一次遇到炒面,炒面的做法及其麻烦,必须先把面条蒸熟,然后再下锅炒,炒的好,则给人一种赏心悦目,胃口大开的感觉。在放炒面的盘子上,放有一小壶酒,那些食客看到炒面之后,都觉得十分新奇,于是纷纷去尝,炒面入口之后,感觉那面是又香又软,而且还带着一丝丝的微辣,吃进肚子里后,让人的胃口大增。

    这样吃了几口炒面后,范同上前指了指那酒壶,道:“炒面必须配酒才行,炒面微干,若有酒来润,可令人吃起来舒畅非凡。”

    这又是一种新的吃法,那些食客纷纷效仿,这样一吃,倒有些停不下来,一股脑的把范同做的炒面给全吃光了。

    炒面量不是很大,可因为全是面,所以十分的顶饥,那些食客吃完炒面又喝了酒,对于那些汤面和拌面,就实在有些吃不下去了,只象征性的吃了一两口后,便都放了下来。

    食客有这样的举动,也就说明范同的炒面获胜了。

    这边食客在大加称赞范同的炒面,而前面街道,突然传来一阵混乱,接着便有人高呼:死人啦,死人啦,死人啦……

    声音传来的时候,整条街都是混来的,而就在这个时候,几名衙役突然从暗处冲了出来,他们的出来立马指着了慌乱,花郎听到死人了的生意后,大吃一惊,所以连连向发出生意的地方跑去,只有这些个食客如何评价那炒面,他却是再不关心了的。

    街上的人群围了一个圈,花郎等人挤过去之后,看到人群之中躺在一具尸体,一具中年男人的尸体,中年男子的尸体趴伏在地,后背上插着一把匕首,匕首生寒,染尽了血。

    一些人对尸体平头论足,花郎推开人群来的尸体旁,并且对那些从暗处冲出来的衙役吩咐道:“去府衙通知李景安李大人,让他带人尽快赶来。”

    府衙的人都是认得花郎的,所以花郎这番吩咐之后,他们急匆匆的跑了下去。

    衙役离开去喊李景安的时候,花郎这才开始检验尸体。

第947章 命案处处见

    尸体的死因并不难于调查,因为后背插着的那把匕首很深,血流的厉害,一看就知道是被匕首杀死的。

    除了调查死者的死因外,花郎又看了一些死者的其他情况:死者大概四十岁左右,皮肤白皙,手指处柔软,衣服华丽,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死者是个有钱人。

    而就在花郎刚调查完这些,人群中突然传来阵阵哭声,接着有两人挤开人群跑了来,他们两人都是下人模样,跑来之后立马跪在地上哭泣,听他们的叫声,他们是死者的贴身小厮。

    花郎命他们二人起来,问道:“死者叫什么名字?”

    那两名小厮一开始没有想着回答的,可当他们看到花郎那不容他们反驳的神色时,他们突然紧张害怕起来,最后连连说道:“老爷他叫富仁。”

    “家住哪里,今天来这里所为何事,被杀的时候,你们又都在哪里?”

    被花郎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那两名小厮开始怀疑起来,他们望了一眼花郎,反问道:“你是什么人?凭什么审问我们?”

    这两个小厮刚说出这话,跟着花郎身后的一名衙役立马站了出来,冷冷道:“他是花公子,问你什么就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