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刘裕:我是这样当上皇帝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武帝刘裕:我是这样当上皇帝的-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说:“唉,谬赞了。我哪有什么武艺,唯凭力气大而已。况且这也不是战斗,无非只是场斗殴。与阿寿你当年大破王恭之战相比,何足道啊。”

    “参军此言差矣。当年战败王恭全是父亲的功劳,我只是碰巧胜了一局而已。”刘敬宣见我提到他破王恭之战,颇有些得意之色,不过仍旧把话说得非常谦虚。

    他接着又说:“将军让我给您带一些补药来。他说这几天您就不必去中军帐听令了,您的军务暂时会交给其他人。”

    我点点头,问:“地图是否已转交将军?”

    昨天神志不清,依稀记得刘敬宣提到过地图的事。不过,此事关系甚大,不得不再次确认。〖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是的。”

    “那么将军准备何时攻城?”

    “攻城的部队凌晨就已经出发了。”

    “什么?已经出发了?”我大叫一声掀开被子,准备下榻。

    刘敬宣忙把我拦住,边掖被子边说:“参军请稍安。正午时有人回报说城外的贼兵已经被打散,目前正在全力攻城。看情形城内防御力并不强,黄昏之前应该能攻下城池。”

    我们正说着话,一个人走进来请刘敬宣到中军帐去议事。刘敬宣只好关照我几句就走了。

    我让亲兵帮我穿好盔甲,准备去中军帐听令。刚走出军帐,就见到一个人匆匆赶过来大声说:“将军已攻下城池!令我等速速起营进驻吴郡城!您身体无碍吧?”

    几句话串在一起让人摸不着头脑。细细思量,原来前半段话是对周围的士兵说的,而后半段话是冲着我说的。

    这个人是刘牢之的外甥,刘敬宣的表弟,叫何无忌。
第13节,
    不知怎的,每当见到何无忌,总是能在他身上看到我早些年的影子。那时的我也是这般行事匆匆而不拘小节,不过头脑也像他一样机敏。何无忌与我之间的差异在于两点:他善于辞令,而我早些年常常沉默寡言;他自小就饱读诗书,而我早些年却只是识得些字、读过几本简单的书。

    听到刘牢之攻破吴郡城的战报,我非常高兴。首战告捷,的确是一个好兆头。只可惜的是:初到刘牢之将军帐下效力,竟然错过了第一次正规的战斗。作为参军,我实在是觉得有愧。

    何无忌把我扶进了帐,一面帮我脱铠甲,一面手舞足蹈地向我描述战斗的过程。寻常的一件事经何无忌的描述都会变得精彩无比;这样一场大战,更是被他讲述得惊天地、泣鬼神。几个亲兵找出种种借口在我的营帐里流连,不愿出去,生怕错过了精彩的片段。

    何无忌把如何跟随刘牢之攻城,如何为了便于攻城而撤围一角,攻入城池之后如何巷战、如何俘虏,又是如何攻入郡府等绘声绘色地叙说了一遍。尤其是描述贼兵抱头鼠窜的场景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我的帐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毕竟,这是出师以来的第一场胜利。值得我们为之欢乐,也值得为此欢庆。

    我听着何无忌的描述,暗中庆幸:幸亏那天带兵去救我的是刘敬宣而不是何无忌。否则还不知道他会怎样添油加醋地描述我跟几千贼兵相斗的场景。那我真的要无地自容了。

    一个人倘若做出点儿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当然是希望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假如有人把这件事无限地夸大,当事人反而会觉得有欺世盗名之嫌。

    何无忌不像他的表兄刘敬宣那样沉稳,也不及刘敬宣勇猛,但是他却擅长智谋。作为舅舅的刘牢之屡屡告诫他不要凡事在头脑中一有念头就要急于完成,需要多考量利弊得失,所谓“事缓则圆”是也。但何无忌却天生是个急性子,耐不住“事缓”。刘牢之怕他生事,只是让他在帐中当参谋,却并不把军务委任给他。

    对于一个智力平庸者,只能委以常事。只要循规蹈矩地把事情做好即可,并不期许他能做得如何超凡与卓越。但对于一个智力不凡者,其品德与性格则尤显重要,因为他们倘若做出不利的事情来,往往会令事态一发而不可收。因此,任用智者,尤需慎重。
第14节,
    任用能者,亦是如此。

    何无忌正讲在兴头上,刘敬宣进帐来把他打断了。他见何无忌也在,问:“调防已准备好了。将军有何特别吩咐?”

    何无忌说:“没有。哦,对了。将军怕刘参军无法骑马,特意关照说安排一副担架。”

    我说:“不必,不必。又未受重伤,如何骑不得马?”

    何无忌说:“参军体力耗损过大,如何骑得马?如若不然,我与参军同骑一乘马?”

    “光我的体重就已压得马承不住了,何况还两人同骑。”

    何无忌笑道:“确实如此。参军初来的时候,就把军帐中的榻压塌过一次。”

    这句话引得众人大笑。

    那是我头一次来刘牢之军中的事。因为是初见刘牢之,所以我特意穿了全幅铠甲。旅途劳顿再加上花了不少时间议事,回到帐中时累得往榻上一坐,竟把那个榻坐塌了。头一回到刘牢之军中,什么事情还没有做先就把榻毁了。σ米σ花σ书σ库σ ;http://__

    第二天议事时,刘牢之还打趣:“德舆啊,你是不想来我军中,还是对我不满意?怎的一来就将我的榻给拆了?”

    刘敬宣笑完,说:“此事参军不必管了,我来安排即是。”

    从驻地到吴郡城距离并不远,所以调防之事进行得颇为顺利。暂且不提。

    只是当刘敬宣准备把所有的队伍全部带进城时,我阻止了他。我建议分兵一千人,在城西五里处扎一个营盘,与吴郡城形成掎角之势。

    一行人到了郡府之后,正在那里处理军务的刘牢之见我身体已大部康复,很是高兴。他拉着我的手,把我介绍给几个请到府里议事的乡绅。那些乡绅早就听说了昨天凌晨在城外发生的事情,围着我左看右看,不免加以阿谀奉承之词。我只好敷衍一番。

    对于把一千兵力部署在城西的安排,刘牢之非常赞同,马上又命令一个将领再率一千兵驻扎在城南五里处,以与城池相呼应。

    在城外部署兵力,其实是自古守以来守城的惯例。城外驻军,一则便于探听敌兵的动向,二则若有大敌围城,城内外可以相互配合,以便寻找机会突围。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防止陷入孤立无援的守城战。

    议事完毕后,刘牢之打发走了乡绅,也让其他的参佐将领都散了。

    刘牢之单把我留下。他带我进入内室,命亲兵摆上酒,我们边饮边谈。
第15节, 5
    5

    对饮了一杯之后,刘牢之说:“昨日见你神色不佳,深为担忧。哪知道今天却几乎完全恢复了元气!”

    “托道坚将军神威,身体康复得比想象的要快。”道坚是刘牢之的字。

    “此前听人提及你时,谈的都是治军、兵法。却不料,你竟是虎将一员。一人敌数千人,千古未之有也!真希望当时我也在场,能够亲眼目睹你刘德舆之威!”刘牢之把盏感慨。

    “哪里哪里。”我忙说,“刘裕只是匹夫之勇而已。道坚将军当年淝水之战,以五千兵杀敌一万五,吓得苻坚老儿扔下百万大军逃之夭夭。这才是大丈夫之气!以将军之勇猛,方为霸王项羽所谓万人敌。”

    这位刘牢之,就是淝水之战中晋军的先锋。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淝水之战发生于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十一月。

    荡平长江以北的秦王苻坚,占据着中国三分之二的国土。他踌躇满志地决意与南方的晋国一较高下。对于苻坚而言,这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战:一旦取胜,他将完全统一中国,其功绩将直逼秦始皇嬴政、汉高帝刘邦;其国土将远超中华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

    那时的大晋国内忧外患(现在的大晋国依然如此),举国之兵也不到十万人。而苻坚所率步兵为六十万、铁骑为二十七万、征召入伍的罪犯十数万,共计九十八万大军。

    以近百万之众出师征战,乃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兵力。

    苻坚大军自长安出发,一直到达合肥。只要趟过淝水就能以铁骑长驱晋国首都建康①城下。

    面对晋国的弱小兵力,苻坚不可一世。他当众指着淝河之水意气风发地说:“我军兵多将广,将士们将马鞭投到水中,便足以隔断河水。”

    面对旷古未有之敌军临国,晋国君臣惶惶不可自顾。泰然自若的只有司徒谢安一人。他在朝安抚君臣,在国安慰民心,在军调拨若定。整天无所事事,带着家人、亲友登高远足、观景下棋。大敌临近之时,他派到淝水边迎战的,却只有兄弟谢石与侄子谢玄率领的北府军共计七万人。

    以七万对战百万。此谋一出,举国皆惊。人们认为:谢安的确乃安邦治国之臣,然而却全然不懂兵事。大敌当前,他还终日游山玩水,不明危机。如今又派几个不经事之小将迎敌,兵将也不多。不用等着看最终战局,我等晋国臣民就准备被敌人俘虏吧。

    尽管国内有着种种质疑,但是北府军的七万人还是依令驻扎到了秦军的对岸。
第16节,
    晋军打头阵的,正是刘牢之率领的先锋队。刘牢之身先士卒,挥军直上。最终以五千人打败了秦兵数万人,并斩杀一万五千敌兵。这一战之惊心动魄,可想而知。

    第二天,秦、晋两军沿淝水列阵,准备进行决战。

    谢玄派使者请秦军先撤离淝河,留出适合决战的战场。能在空旷的战场上进行决战,对于拥有强大骑兵的苻坚而言,显然是求之不得的。于是他命令大军后退,准备趁晋军半渡之时发动突袭。

    然而秦军一退就收不住阵脚,晋军趁机渡河掩杀。秦军很快被击溃了,除了大部分士兵惨遭屠戮外,连元帅符融也在乱军中被杀。

    这一战只杀得秦军三军夺气、心惊胆寒。战败的苻坚只率着区区百余名亲兵仓皇而逃。#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其实在头一天,苻坚就察觉到有些事情恐怕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当他看到几万先锋军竟然败于五千晋军之手时,就曾恼怒地质问主帅苻融等人说:“此前爱卿可曾说晋兵羸弱,不堪一击?飞马传书数次催促朕到前线观战。如今朕来了,看到的却是晋国之猛虎,羸弱之旅何在?”

    刘牢之,便是先锋营那五千只猛虎的首领。

    刘牢之听到我拿淝水的旧事来夸奖他,不禁大笑:“哈哈!旧事暂且不提也罢,如今的德舆才是万人敌!”

    “不敢不敢。将军威名远扬,在您帐下听命,末将颇有进益。诚望向道坚将军多加学习、效仿。”

    “何出此言。想我大晋国人数虽也不少,但是将才奇缺。士族们崇尚清谈,论起兵法来是头头是道,然而一上战场却是丢盔弃甲。否则,大好江北之地,不会沦为胡虏所有。一个拙将赵括,一场战争长平,便能倾覆强大的赵国。眼下大晋国却有不止一个赵括,而是成千上万。”

    “将军此论可谓精辟。”

    “德舆啊,今日你称呼我为刘将军,我称呼你为刘参军。将来亦望能称呼你一声刘将军,你我共赴战场杀敌。”刘牢之满饮一杯,如是说。

    “不敢当。承望道坚将军多栽培。”
第17节,
    “以德舆之才,凭军功位列将军乃是迟早之事。目前且全力讨伐孙恩,暂在我军中委屈些时日。”我正要说话,刘牢之摆手阻止了我,接着说,“此前德舆曾向我提议由无忌任先锋之时,我并未立即应承。我之所以当时说担心无忌不擅骑射只是借口而已。其实,我心里还有更好的人选。”

    “哦?”

    “此人就是足下。”

    “啊?”

    “没错。对于将领而言,指挥若定的确胜于身先士卒,但作为先锋,还是应当以勇猛善战为重。如若智与勇兼而有之当然最佳。此时看来,能兼具智勇且不孚众望的,非德舆莫属。你如若能治一军,将来必不亚于我等。”

    “将军谬赞了。”

    “非也,非也。德舆到我帐下之前,曾多次听闻京口将士对你之赞誉,那时只不过以为是你上司、属下的客套之词,并不当做一回事。来来,再喝一杯。”∨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我只好又喝了一杯。

    刘牢之接着说:“然而就你随军以来的这些天,多次筹划均在你帷幄妙算之内,确实是一位智将。我府中擅长筹划之谋士亦不少,然而你却并非寻常智将,竟也是一员猛将,大出我之所料。德舆有此大才,我亦为之欣喜不已。你定当成为一名良将。”

    说完刘牢之放下酒盏,拿起酒壶要为我斟酒。我忙站起来,接过刘牢之手中的酒壶,替他斟上。

    尽管今天受到刘牢之诸多赞誉,但我心里清楚,要成为良将并非一日之工。有勇有谋者,在北府军中何止数百?自古以来,良将所具备的条件有五:智、信、仁、勇、严。智与勇只是这“五才”中的两个。除此之外,还有“理、备、果、戒、约”等称为“五谨”的条件。

    除上述五才、五谨之外,还有诸多为将者必备的因素。依据每个将领的才能,将才又分为仁将、义将、智将、礼将、信将、猛将、大将,等等。单止作为智将或猛将,是远远达不到良将的地步的。

    我斟完酒坐回座中之后,刘牢之凝神注视着我说:“因此,将来必定令你再治一军,以分担我之劳。”

    “诚蒙将军提携,假若有机会带军,我刘裕必效死力,为将军分忧。”

    “好!德舆,你我干了这一杯!”
第18节,第二章 寄奴出世
    第二章寄奴出世

    1

    经过两天休整,不仅军队恢复了战斗力,我自己也完全恢复了战斗力。虽然身上还有几处外伤还在愈合之中,不过也无大碍。闲不住的我一大早就到郡府里去点卯,依然协助刘牢之处理日常事务。

    晚上例行地带兵在城里巡防时,路过一处军营。营中一间当做议事堂的大屋里不时传出呼喝声。我推开屋门探头一看,只见屋里坐了二三十个人,人群正中立着一位,正大声地向众人讲话:

    “只听得唰的一声,一支长枪从右侧猛地刺出,刘参军大喝一声呀,以手中的长刀轻轻一招,那只长枪便如离弦之箭一般飞了出去。枪头插入一个贼兵的头颅,枪尾还贯穿了另一个贼兵的胸膛。此所谓一枪杀二贼是也。此时的刘参军如同雷神降世一般,左一刀、右一刀,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