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起波斯湾- 第6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埃及国王的战船正在制造,它们装载了“地狱使者火炮”的“秦皇AMP”级战舰,同样叙利亚王国也会得到那样的战船。不过都是由“华夏帝国”的造船厂来制造,他们用现成的而已。最少将来欧洲人想要在地中海作乱,就得想想看这两个掩护“华夏帝国”欧洲的马尔它、科西嘉岛的强大国家。这完全是对于将来以海岛主据点,控制欧洲局势的手段人。

    但这件事取决于在亚历山大港以及阿什特里特、达米埃塔城造船厂的速度,还有就是波季城造船厂的速度。那里不但要制造出未来的华夏帝国的“黑海舰队”,同样也要制造出足够运载阿扎姆。突兰沙苏丹10万大军的舰队。而东罗马帝国也即拜占庭帝国将会在两线对进的夹攻之中灭亡。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赵伏波在考虑,蒙古人或者可以作为西亚方面的,另外一个加入西亚“政治游戏”的玩家,而这在将来,会让“华夏帝国”省许多事情。

110章 游牧的传统

    西亚的“政治玩家”,将会由过去的埃及、阿拉伯、教廷再加上蒙古人。虽然他们都是“华夏帝国”的盟友,但赵伏波并不打算干涉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处于运河一侧,被“华夏帝国”直接管理的运河区的埃及,将会是比较安全的地方。阿拉伯帝国,阿扎姆。突兰沙苏丹即便将来得到巴格达哈里发的地位,也不过是精神领袖而已,实际控制的地方并没有那么大。

    到时蒙古人、教廷、阿拉伯人,就需要一个微妙的平稳局势。和平对他们来说,就好比一个小头立在桌上的鸡蛋,随时一点小小的问题,就将会立即打破。到时需要武器的各国,依然会倾向于“华夏帝国”。相信只要在军火的数量、质量上进行稍稍的控制,哪一家也别想坐拥天下。而原则就是,哪一家想独吞天下,就提前把它灭了换个领导人。

    这就是巧妙的制衡,大约这个世界上说起玩这种手腕,没有人是中国官僚的对手。“华夏帝国”虽然在国内的事务上,要求清晰、明了、公正和富有效率,但在对外的时候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制衡。而这就不能不玩些阴谋与手腕,不同的是以前官僚是对自己人玩手腕,现在他们是对外国人玩手腕。

    目标不同,利益的归属不同。原本这些阴谋、手腕等等的手段,由国内官僚阶层形成,最终影响了整个大宋的正常运转。因为法律已经被官僚们完成了“私有化”的过程,做好人的代价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最终离心力的加剧,就会造成少少一点的侵略者,依然没有办法被打败的结果。

    那么现在“华夏帝国”几乎是以反“传统文化”的趋势在运行,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内的凝聚力提高,国外的斗争复杂化而且在重大利益区将会变得更加激烈。不过只要“华夏帝国”保持一天的科技领先,尤其是军事装备科技的领先,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就会很容易占领世界上最多的资源。

    因此在国际斗争之中,无所谓“要不要脸”,最重要的就是把国际的资源廉价拿来发展本国的科技与经济。这就是最终目的,比那种对外争夺利益的时候,只知道天天“抗议、抗议、严正抗议”,对内又实行高压政策,盘剥自己百姓们的那是强的官僚们,那是强的太多了。

    那么在国际政治。斗争里,为了本民族、国家的利益如何去做,换个角度来说都不一定是错的。除非谁把自己的视角放到“全人类的高度”上去,相信这种白痴在黑暗世纪的时代里可以说是绝对无仅有的。即便在几百年之后的某个时代里,谁没有把自己国家管理的如同天堂一样,还硬要把视角放到“全人类高度”上去,那只证明一件事,他是个伪君子而已。

    而蒙古帝**队外出劫掠,更是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手段。蒙古军队的最大特征,就是他们的游牧文明本色。即以战养战的本领,比起其他农耕文明要强一些。农业虽然相对于牧业的生产能力要高,但他们不得不依附土地而生存。游牧民族几乎完全不牵扯这样的事情,而且劫掠而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能够维持国家的运转好久,一直到这种财富被完全消耗掉,要么重回贫困,要么继续掠夺。

    当时的匈奴之王阿提拉的军队恰是如此,而且当时他对付的是罗马的步兵方阵,而马蹬这种被称为“中国靴子”的东西,的确是据今1500年左右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发明的。

    但轻骑兵的长期掠夺,让农耕文明的帝国不堪忍受。然后出动大军围剿看似危险不大,但来去如风的轻骑兵。随后又被轻骑兵拉着鼻子走,最终因为后援不继以及力量消耗过多而失败。似乎当年罗马帝**队的历史版本,在蒙古人与大宋的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之间重演,也在阿拉伯帝国以及附近的地方反复出现。

    事实上这不过是游牧民族作战的一贯手段,只是用来对付“华夏帝国”,那不免就大错而又特错了。因为华夏帝国的城市别看没有多数都没有城墙,海岛可以不论,因为蒙古人根本没有本领打到华夏岛去。就算在陆地上,华夏帝国的城市也不是蒙古人有资格来攻击的。

    就算是不用炮火阻拦,就算是让他们进入到城市里去,蒙古人依然没有丝毫的胜利可能。毕竟“华夏帝国”虽然军队数量不多,但公民有义务每个月抽出5天时间进行军事训练,而且“华夏帝国”是允许公民拥有武器的。最重要的是,现代的武器经过简单的训练,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不似骑射,一个精锐的战士要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用弓箭来讨生活才有可能在成年后成为一个精锐的战士。

    那么就可以试想一下,一只10万人的蒙古骑兵,在没有火炮的时候,就算让他们进入到城市里,面临的依然是高楼大厦上无处不在的枪击。这样的作战不必说了,当年苏联军队使用坦克、装甲车在车臣的巷里都没有办法取胜,骑兵就不必提了吧。而且具有火力优势的华夏帝国,也不会允许他们靠近自己的城市,不然那射程极大的火炮是摆设不成。

    孛儿只斤。斑秃与孛儿只斤。阿速台对赵伏波说的话倒也没错,因为大将军蒙哥虽然将来还有再战的企图,但就眼下来说他是诚意求和的。因为只有足够时间的和平,他才能够重新建立自己的军队。同时依靠来自劫掠的财富,再组织一支军队出来。尤其重要的是,这支军队需要有足够的火器。

    那么他既然诚意求和,为何又要到波季来劫掠呢。这就不得不说说此刻钦察汗国的情况,事情在那儿发展的时候,并不全都由大将军蒙哥来控制的,毕竟那还是蒙古汗国。他这个大将军名义上管得了,但事实上未必管得到的。

111章 简单的分歧

    正如同前章所述,游牧民族的轻骑突袭,这是经典的作战方式。甚至于德国后来的闪电战,都有很多这种战斗的模式在里面。这可以反映当时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对于战争方式的研究,的确有着其优秀的一面。

    但像是匈奴大帝又或者说蒙古汗国,都具有同样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们是游牧民族。这即是优点,让他们利用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族人,创造出优秀的轻骑部队。但同时,缺乏足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以于世界的认识,也让他们失去了真正获得发展的机会。毕竟无论比起罗马帝国、还是比起这时的大宋,从真正意义的文明来讲。无论匈奴大帝还是蒙古汗国,都只能被称为是野蛮人。

    文明与野蛮的差别,事实上不过是根据这时整个世界所有国家平均之后的文明程度而论的,结果自然也只能相对而言。这时的蒙古人,无论比起欧洲人、阿拉伯人都是野蛮人,更不要说与大宋朝相比,在文明上他们的差距是极大的。

    蒙古人胜利的结论很简单,就是农业文明的攻击力远不如游牧文明,当然这是真正的火器出现之前的问题。前面不笑论述过,大宋实际上是因为“一字不解”而亡国的。因为面对火炮与火枪、手榴弹、轮回炮这样的热兵器的城市,游牧民族的轻骑兵根本不配去攻击,在物资充足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可能攻下来。

    不管别人懂不懂得,最少大将军蒙哥以及赛因汗拔都是明白的。他们请来了萨莱城最好的工匠,给他们看了火枪、短铳以及“飞燕III型弩炮”、轮回炮等等武器,然而得出的结论是令他们失望的。

    “大汗、大将军,或者这弩炮、轮回炮、短铳还有那什么手榴弹,可以试着打造一下,但这火枪是万万打不出来的。就这么笔直的长管子就制造不出来。不过两位王爷,按你们所说那种所谓的铜炮倒还可以一试!”

    这样的结论让赛因汗拔都以及大将军蒙古多少有些疑惑,在他们眼里铜炮的打造该更难些才对吧?事实上,这时的炮管主要是使用铸造方式来制造的,而能够锻造的话,自然能够制造出足够射程的火炮。就好比“华夏帝国”制造的“地狱使者型野炮”,之所以它的射程较远,炮膛又能够承受相当的火药燃气的压力,原因在于它在铸造之后,还有一个冷挤压成形的过程。以形成较为精确的尺寸,同时提高了强度、刚性以及降低重量。

    至于萨莱城的工匠说到的铸造,原因也在于这时的铜铸造工艺早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口径的铜炮生产,是有着一定可能的。但没有现代火炮理论,也不懂得材料学、不懂得物理学,其火炮的水平也不会比赵旭制造的“雨点炮”高级多少。但又从另外一个侧面上可以说明,这个时代的工匠们的加工能力相当不错,也许给他一点阳光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照亮宇宙。

    在制造火器这件事上,赛因汗拔都与大将军蒙哥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不会放弃轻骑兵,使用短铳与滑轮弓组成的火枪骑兵在他们的眼中非常重要。另外就是一支如同当时由师志冬缔造的“钦察炮军”,它们要装备“弩炮”与新制造的铜炮,如果可能的话。不过该如何配置,赛因汗拔都与大将军蒙哥有了一定的分歧。

    原因在于,他们虽然在如今的香格里拉山脉之外,被赵伏波歼灭了大部分主力。不过当时分散逃离的士兵,还是有相当部分回到他们的麾下。这件事蒙古人可以自豪一下,因为倘若是大宋的士兵,如此逃散之后,他们大约愿意就回到家里云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蒙古军队里,勇士总是能够得到足够的欣赏。但在大宋这所谓的文明国度里,永远都是扬文抑武的,目的不外乎是维护那已经混帐透顶了的统治。

    地位即低,报酬又差,而且还难以受到社会的尊重,鬼才愿意当兵。因此扼杀中国人勇气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儒家思想,而不过是被极。权统治所转化了的“儒家思想”或者根本就是“奴家思想”。这体现在对外的时候,宁愿纳币输捐,对内严酷的镇压,甚至连菜刀也要几家联用。

    至于这种“奴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差别,将来会叙述,这里主要讲赛因汗拔都与大将军蒙哥,因为新的炮队该如何配备的分歧之所在。

    原因在于蒙哥大将军手下逃回来的数量,居然也有不少。而且据传来的消息是,回到大漠的亲王忽必烈会给蒙哥大将军派来援军。哼哼,这里面的事情倘若要说起来,相信大家也会冷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蒙哥大将军有了军队,会在这里继续拖住赵伏波的力量。而且,这同样是一个制造矛盾的手段。

    “大汗,如果火器出来的话,我想我们应该像是华夏军那样,诸军按照不同分配不同的炮队。比方说,轻骑兵该有易于行动而又可以无声袭击的弩炮。而我们的重骑兵护卫下的炮队,自然应该是重型的铜炮。只是希望将来我们的铜炮在射程上,能够超过华夏军的大炮就好了,就算超不过他们,可也不能让赵旭的炮队专美于前!”

    蒙哥大将军的话说的很清楚,那就是将来还是要回蒙古汉国去争地位的,没有抵御赵旭火器的能力,那么就无法争得过亲王忽必烈。因为打起来的话,没有足够好的火炮,就一定会失败的。

    “大将军说的是,只可惜我担心将来铜炮的数量不足,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打造成功,将来还是摆在钦察炮军里吧!”

    而这是分歧,因为大将军蒙哥的意思是,钦察炮军将来要在火枪骑兵队里。这个简单的分歧可不仅仅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是在将来,谁说了算的问题。

112章 权利与军队

    权利的斗争在那个时代来说,永远是手下武力的斗争。这也是当时的大宋为何官僚们总要贬低军人地位的原,因为高地位的将军不会轻易从属于任何一个官僚,而低地位的将军,最不得不被佞臣们玩弄与股掌之上。

    这是一种愚蠢,纵观历史所以刻意压低军人地位的朝代,最终都会带来巨大的耻辱。宋如此、明如是、包括了大清朝同样如此。不是说武将没有高官,而是在朝廷之中的主导方向上,武装部队几乎没有发言权利。这也是这些个朝代里,战争总是中气皇帝的心情而论,要不然就是在面对入侵的时候,不得不进行抵抗。

    这样的军队守土尚可,但指望开拓就差了些。但我们知道,中国虽然地下特博但人口众多,国内的资源平均到各人头上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所以开拓海外资源对于中国是一种必须的手段,这也就是历史的所谓皇帝们愚蠢的地方。因为小农经济和自给自足,束缚了他们的远见,耽于享乐也让他变得没有进取之心。

    就算是如同蒙古、满清这些蛮族入侵之后,除过开国皇帝之外,很快进取之心皆消退而耽于享乐,恐怕这就得要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了。那么时值今日,目光依然仅仅只局限于自己身边,那么历史已经用事实证明,这样的“远见”实在是太可怕了。

    相对于这时的大宋皇族,蒙古汗国的亲王们,要具有更多的开拓之心。虽然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里,巨大的国家未必是一种优点,但能够张眼世界的种族,必然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以及物力的许多资源。而蒙古帝国的败落,唯一之处在于,他们是游牧的野蛮人,根本没有资格去享受这么大的蛋糕,败落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相对而言,“华夏帝国”的剑指四方,比起蒙古人就要有更多的目的性。控制的区域如果不是为了商路,那么就一定是为了资源。比方说巴库、波季这样的城市。距离华夏帝国十分遥远,控制起来代价不小。然而相对来说,巴库的石油资源更容易开采,也更容易控制。

    对于蒙古人来说,他们的扩张不过出自于他们潜意识之中对于资源的渴望。而赛因汗拔都和大将军蒙哥,对于火炮的争夺,正代表了对于军队实力的控制,而最终也表明整个势力之中谁都是真正说了算的人。

    蒙哥大将军自己手下的使用羽林铠系列铠甲的骑兵,原本就比赛因汗拔都手下的多。而且两个儿子的谈判,也有可能让他重新恢复供应。当然那是指普通骑兵的装备,倘若要说到火器的话,他担心赵伏波不会卖给他优秀的武器装备。这才是他争夺炮兵的因素之一,另外一个因素在于倘若将来决定与“华夏帝国”和平的话,自然就有一个他与赛因汗拔都之间,谁能够决定这件事的问题。

    倘若按照在蒙古帝国之中的地位来讲,大将军蒙哥是统帅整个蒙古汗**队的大将军,虽然名义上没有赛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