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162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世界1620-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军上尉孙阳,晋升为海军少校军衔,成为海军里第二位校级军官,第一位。则是海军炮术训练总监张春锐。

  顺带着,在孙阳少校身上挂了半年的代理舰长也取消了代理二字,成为了自由号的正式舰长,这是四艘企业级轻巡洋舰里的首位正式舰长。

  同时,自由号大副、海军中尉周可民也晋升为海军上尉;自由号代理水兵长兼枪炮官、前猎犬号苏格兰裔老水手肯特海军临时少尉,也去掉了他的代理和临时前缀,成为中华美利坚共和国海军第一位正式海军军官身份的欧裔。

  正在百慕大岛担任军事警戒的东方号轻巡洋舰,大副安德鲁临时中尉也将成为正式的海军中尉,只是目前人不在场,所以军衔晋升只能等对方返回本土休整时才能进行。

  大部分同僚都还在外执行公务,所以今天的海军司令部餐厅里人并不多,只有企业号的一众军官在旁观摩道贺。

  看到孙阳带着少校军衔在大厅里意气风发地和大家谈天说地,从东方号转任企业号的代理大副柏俊上尉神色黯然许多。

  “柏俊,来喝一杯。”突然,一杯鲜红的葡萄酒递到了眼前,柏俊一抬头,发现居然是孙阳少校。

  “再怎么说,我们都是自己人。历史会怎么个走法,谁也不知道。我这次只是运气好了点,说实话,论海上的能力,你柏俊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孙阳笑嘻嘻地递着酒杯,好像早就忘记了面前的同僚和自己多有芥蒂。

  “客气了,少校。”柏俊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头都不回地走出了宴会大厅。

  “孙哥,好像柏哥还是很不服气。”周可民从一旁走了过来,似乎对自己如此容易就获得晋升还有点不好意思。

  “战争,本就是能力与运气的结合,谁也不敢保证一发炮弹下去有没有打死一位未来的海军上将?”孙阳喝光了自己的酒,带着一脸酒晕拍住了周可民的肩膀。“周老弟啊,等以后咱们再壮大点,一起去大明逛逛?”

  呃……看着志得意满的年轻舰长已经有点醉态了,周可民只能讪讪笑着,但心思已经飞到了某位印第安少女的身上。

  今天是建国后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他答应了今天晚上陪达玛去印第安自然村社区的印第安小学一趟。

  达玛特地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买了许多华族商店里好吃的冰糖和糕点,周可民也提前准备了一些儿童衣服。这些即将送给印第安小孩子的礼物。都是两人商量很久的结果。

  每次看到达玛全心全力地履行着一位华语老师职责的形象,周可民都有一种隐隐担忧的感觉。他承认自己对达玛的好感很深,但这种好感一直没有凝固成一种更真实的东西。

  这种感觉为什么一直不太好。周可民之前自己也说不上来,只是单纯以为同事们的观念还没有改变过来。但自从有关明朝移民即将到达的消息传播开来后,海军里的民族血统言论猛然加大了不少。这让周可民开始犹豫起来。

  陆军里不少穿越众已经同本地德拉瓦族女性结婚,甚至还有已经生下了孩子的,但海军内部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越雷池一步,周可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走到那一天。

  每次和达玛约会的时候,对方都会带着羞意说着村里的某某少女已经和陆军里的某个华族军官结婚的话题,周可民都会找着各种理由岔开方向。

  至少,达玛今年才16岁,还很小,而自己也不过才23岁,应该不急吧?周可民就这样不断地提醒着自己。

  。

  入夜了。政府外交部的办公室里,还亮着灯。

  苏子宁正全神贯注地查阅着手里的文件,这是飞云号从亚速尔群岛英雄港送来的加紧外交公文。

  驻亚速尔总领事馆的总领事官史文博,已经在5月上旬正式获得了西班牙方面的外交回复。西班牙本土海军统帅,圣克鲁斯侯爵阿尔贝已经发出快船信件前往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殖民地首府圣胡安。

  届时。驻泊在圣胡安的一支西班牙海军加勒比海舰队将开拔南美巴西累西腓港,接送抵达巴西的几千“东方雇佣军”。运输费用,则以4000枝出口西班牙的21B型燧发步枪抵扣。

  这不得不说是史文博完成得极为漂亮的一项工作。4000枝燧发步枪,其实国防部的采购价也不过14万美元,但在转到西班牙人手里后,就是近40万美元的重磅交易。如此一来。从巴西到百慕大岛的最后一程移民运输的问题就解决了。

  根据之前严晓松的信件内容,苏子宁知道在未来几年内,明朝的海盗头子颜思齐将负责收拢流民,然后经葡萄牙澳门议事会和印度殖民地舰队,持续地运输明朝移民到巴西。

  以每年大概4000人计算,支付雇佣船只的运输费用、支付沿途港口休整营地的维持费用、移民抵达北美后的安居工程建设、移民人才技术培训费用,等等加起来,国家必须每年都安排超过250万美元的移民事务专项资金。

  这还不包括要组织货物经葡萄牙中转运输到明朝,回报并扶持颜思齐等人的远东布局。

  这个恐怖的花销倘若只是一年,那国家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若要持续几年,那在这个年代,对于中华美利坚共和国这样的袖珍国家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经济上的连续重创。也许除了移民相关的工作,整个国家的各项建设基本上都要停下来。

  发展一旦停滞,即便人口基数扩大了几倍,那国家在这个17世纪初难得的最佳成长期将极大荒废掉,巨大的财政负担下,国民的平均生活水准也将不断降低,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支撑下这个烂摊子,许多内部矛盾将集体涌现出来。

  不是每次都有那么好的运气从某个海盗身上敲出几百万美元的战利品,那如何转嫁这笔费用,就成了苏子宁这几天挖空心思想的事。

  史文博和米谷已经在偷偷实行1622年度的扶持波西米亚新教联军的秘密反攻计划,争取尽可能扩大这场战争的规模。

  虽然实力更加强大、获得更多美式燧发步枪的西班牙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最终会继续打垮这些德意志新教贵族,但同样的,也会继续加深其他欧洲国家的恐慌和仇恨,逼迫某些还在观望的国家尽快参战,尤其是英格兰和法兰西这两个心腹大患。

  一旦战争继续扩大,那从中至少会流出上千万美元的军费进入中华美利坚共和国的腰包。为确保达成这个目的,苏子宁甚至还打算向内阁和国会申请,拿出专项资金暗中去资助那些反哈布斯堡家族的国家,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在风起云涌的17世纪走钢丝,确实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但苏子宁却感觉越来越迷茫,这个感觉他也说不上来,只是感觉这些所做的事,似乎还不是他所期望的东西。

  “苏子宁,怎么还在发呆?咖啡都凉了!”

  耳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苏子宁回过神来,赶紧扭过头,换上了笑容。

  “你不是明天就要出发去百慕大岛了吗,今天应该早点睡!”

  袁欣艺带着嗔怪的表情坐到了苏子宁一侧,看了看对方手里勾了无数线条和圆圈的文件,然后长长叹了口气。

  “你又在瞎操心了,这么多重要的事,其他人去想不更好吗,你就举手表决就是了,免得到时候又说你自以为是。”女翻译好像还是对上次国会听证会上的事有点介怀。

  “当人们发现无法对你再挑刺的时候,也许就是你真正倒霉的开始。要么说明你已经没了利用价值,要么就是你自己已经丧失了活力,失去了存在感。他们需要一个能帮他们想事做事,又能让他们挑刺的人。”苏子宁合上了文件,看着天花板的灯光,嘴角一抹自嘲的微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就是那条鲶鱼?我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搅浑这池水,让其他鱼都能游起来。”

  “自恋!明明就是搅屎棍!”白了男朋友一眼,然后又亲昵地搂住了对方的腰,“苏子宁……”

  “嗯?”外交部长心不在焉。

  “我们结婚吧。”女翻译把头靠在了男友肩头。

  “啊?!”

  苏子宁一愣,手里的咖啡一阵晃荡,少许颜色溅到了桌面的文件上。(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提起裤子不认账】………

    1622年6月8日,周三。

  参议员海惠芬大妈年初的担忧终于得到了验证,打3月份中旬春播期间有过一场小雨后,两个多月以来,整个宋河下游地区都滴雨不下,大大小小的旱情在各个农场区都有出现。

  幸好有丰沛的地下水与内陆浅湖溪流资源,提前三个月开始布局的农场区水利灌溉基础设施也算是基本到位,利用溪流沟渠和灌井支撑着,才让今年的旱情不至于导致严重的后果,但从部分作物的长势来看,一定程度的减产也是无法避免的。

  但这些情况,在大多数人眼里,可能还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这个袖珍国家算上印第安雇工,也就几千人口,进口100吨谷物,就几乎能供养所有人一个月。昨天返航的贸易船队,就正好带回来了200吨产自法国的小麦,这是迄今为止与法国商人达成的最大一笔粮食交易。

  去年法国西南部地区难得的一次无旱无涝,让任长乐的中远国际贸易公司获得了每吨380美元的“便宜”进价,折合每公斤约40美分。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换算成后世的人民币,相当于每吨60000多人民币,折合每公斤60块人民币……这是17世纪初的全球性小冰河气候下的欧洲小麦那让人崩溃的价格。而寻常的欧洲平民家庭,基本上大部分主食都是荞麦、燕麦、糠麸之类的几乎和牲畜饲料一样的谷物做成的黑面包,甚至还有牧草。

  不得不说。来自新大陆的新种农作物拯救了17世纪的欧洲,尤其是土豆与玉米。例如西班牙王国,从17世纪到18世纪,为解决人口与饥荒带来的粮食危机,玉米的种植面积甚至一度达到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90%!

  而在如今的中华美利坚共和国,小麦粉这样的主食商品市场价格,在本土农业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还有所结余储备的情况下。每公斤的售价也达到了40美分。一个欧裔家庭平均月收入不超过40美元的情况下,也未必能保证顿顿都是白面包,土豆、玉米、蔬果、水产、肉类的适当填补下。倒也过得很滋润。

  一路风平浪静回来,虽然这次在亚速尔还是没抢到什么更好的进口原料,但仅仅这200吨法国小麦。国营农林渔牧集团下属的粮食公司就开出了每吨395美元的收购价。由于粮食进口是免税政策,任长乐在这上面就获得了3000美元的纯利润,加上本次往返其他货物的进出口收益,扣去各项开支,总算实现了一次往返获得3万美元纯利润的目标。

  从苏子宁透露的消息里,任长乐早就嗅出了今明两年可能因为大规模明朝移民输入,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逐渐加重,甚至欧洲各地饥荒的严重程度还在加剧,任长乐更加坚定在未来要创办一家大规模私营农场的想法,虽然人力资金等各方面的条件目前还不具备。但至少这里面的钱景还是不可小觑的。

  这次和杨雯雯一起返回本土,对方打算在本土再订购一批制衣和皮革加工设备,准备继续扩大亚速尔制衣厂的规模。在船上的时候,任长乐就不断地给杨雯雯进行着投资宣传教育,不过效果显而易见。比任长乐精打细算、财大气粗得多的杨雯雯御姐显然对开办大规模私营农场这样的土包子计划嗤之以鼻。

  任长乐的第一期农场计划1万亩,即便是当前土地多得不值钱,一亩地单价1美元随便买,从国家手里购买土地也要花去1万美元,然后每年包括国土资源税在内的各种“苛捐杂税”一起,农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劳力雇佣、谷物种籽牲畜开销……怎么算。需要第一期投入的资金就不会低于20万美元!但只要一年,按照欧洲市场的出口价格,即便粮食出口高达50%的税收,1万亩的产出不光能够回本,还能赚回十多万美元!

  放在国营农林渔牧集团,这点投资简直就是小意思,但对于任何一个打算涉足私营规模化农业的人来说,这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投入。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是在家休息了一天,任长乐就兴冲冲地朝首都国立医院走去。医院里一大堆兜里有闲钱的主啊,能忽悠到那二十来个“淳朴善良”的医生护士,加上自己的资金,就能把前期工作搞起来了。

  刚一走进医院大厅,就发现了几个熟人:移民部长李想夫妇,以及霍谦和他未婚妻、妇女儿童部长李琳等四个人。

  站在几个好友对面,赫然是总统夫人、首都国立医院院长王素梅!

  “哟!霍谦,带李琳来医院?什么时候结的婚怀的孩子,我怎么不知道?这次我连酒都没喝上啊!”以为自己上次远航亚速尔错过了好友的婚礼,任长乐故意做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事情就是这样,我觉得啊,移民部和妇女儿童部应该对这些事好好管管,我昨天也和我家老陈说了这事,我们都觉得政府不能老是只看着表面的事在做!这些年轻人啊,哎……”

  似乎都没有在意任长乐,几个年轻人都静静地听着妇产科专家王素红老人的话,尤其是听到连国家最高吉祥物总统陈长远都私下知道了,移民部长李想此时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

  “喂……到底出什么事了?当我是空气啊?”任长乐见自己似乎没人理睬,于是提高了声音。

  “任长乐,还是里边去说!”李想拉了下小妻子娜答的胳膊,对着几个好友轻声嘀咕了句,就当头朝院长办公室走去。

  “你们去聊聊吧。我还要继续去产科看看,哎……”王素红院长微微摇头,就带着几个护士走远了。

  。

  此时,在医院的手术室里,一位瘦弱的德拉瓦族少女正在撕心裂肺的痛苦呻吟中挣扎,难产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手术室外的走廊里,另一位华裔衣装打扮的印第安少女正一脸苍白地焦急守候着。

  而在走廊尽头的妇产科病房里。几张病床上都躺着一对母婴,母亲有欧裔的,也有德拉瓦族的女性。

  这里一片冷清。除了一名病房护士,她们都没有家属陪伴,其中住院最长的一对欧裔母婴。由于母子两人都身体虚弱,已经在这里住了快一个月了。

  十多分钟后,首都国立医院的院长办公室里,突然传出了任长乐夸张的声音,走廊上路过的几个欧裔女护士都侧过了头。

  “靠!果然来事了?”任长乐见好友们都看着自己,这才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这下好,连孩子爹是谁都不知道,我就知道总有一天会出这些事!”

  “还能有谁,反正逃不过我们的圈子……那些个孩子我看了。明显的华裔混血。”李想深深呼出一口气,双手抓住了头发,在艰难地思索着。

  “我出门前也和魅影酒吧的老观聊过,他说早几个月前,那两个舞女就以各种理由没干了。后来又补充了一些新的舞女,他也就没怎么在意。”霍谦看了眼自己的女朋友,将自己了解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至于那几个德拉瓦族印第安女人,就更不知道情况了。”

  男女比例长期失衡的问题,终于以另一种现象凸显出来。从今年五月初开始。已经陆续有两位欧裔舞女和三位德拉瓦印第安少女挺着大肚子,孤单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