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批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大批判-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婧⒆用歉惺芎昧耍睦镉煤⒆幼约喝ジ惺埽克孀藕⒆拥某沙ぃ页ず屠鲜ψ苁腔迦瞬痪氲馗嫠吆⒆樱赫馐靶吹氖堑锹ネ木吧吹镁跋笞忱菩刍搿U饫铮嗽擞眉淦铀亍⒓淝诚缘挠镅裕雀叨刃蜗笥指叨雀爬ǖ匕呀牍愦笫右暗耐蚶锖由剑杖攵潭淌鲎种校欢颐窃谇г刂露恋秸馐鲎质保踩缌倨涞兀缂渚埃械叫亟笪豢J拙湫匆M宦致淙障蜃怕デ耙煌藜省⒘嗥鸱娜荷轿鞒粒谑右暗木⊥啡饺蕉弧U馐翘炜站啊⒃斗骄啊⑽魍啊4尉湫茨克土骶デ跋路降幕坪颖继谂叵⒐龉瞿侠矗衷谠洞φ鄱颍鞴榇蠛!U馐怯傻孛嫱教毂撸山皆叮晌魍蕉U饬骄涫掀鹄矗桶焉舷隆⒃督⒍鞯木拔铮既菽山手拢够嫦缘锰乇鹂砉悖乇鹆稍丁>痛尉涫裕松碓陴偃嘎ド希豢赡芡坪尤牒#渲行吹氖鞘四克突坪釉度ヌ毂叨囊庵芯埃前训鼻熬坝胍庵芯叭诤衔坏男捶āU庋矗黾恿嘶娴墓愣群蜕疃取焙昧耍庑┗共还缓⒆酉礁咧新穑扛泄偃缤硖宓钠渌鞴僖谎挥镁突嵛酢5贝笕舜有【驼庋婧⒆痈惺埽蛘吒嫠吆⒆尤绾巍罢贰钡馗惺苁保⒆幽芏母泄倬捅幌兄茫突嵛酰ご蟪扇撕缶涂赡鼙涞眯牧槁槟尽!  xt小说上传分享

北大为什么不读不写?(4)
我们的教育并不会在这里停止。这种教育要摧毁的不仅是人的感受力,还有人的思想能力。家长和老师还要告诉孩子这首诗的“哲理”:“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到这里,孩子只能复述这些法定一般的“哲理”,自己的思想停止了。当孩子不用他的思维器官时,思维器官和感受的器官也就一同地萎缩了。
  难道这不是我们的教育的一个生动的写照吗?让我来总结一下。前述的湖南高考作文题目典型地概括了我们的教育过程:我们的感受、思想从小就被标准化了,都是别人在替我们感受和思想。这种教育对我们的灵魂渗透得如此彻底,乃至教育者本身都没有知觉。湖南考题严格遵循着我们的教育模式,首先替你选择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诗,然后告诉你这两句诗“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完全排除了你另有所感的权利。接着,他不管你怎么感受和思想,强制性地说“它使我们领悟到”云云,好像你还没有投票他就宣布你已经让他代表你了。他后来帮你“领悟”的那一堆陈词滥调,则是你必须接受的“哲理”。应该说,在我们这个教育国度,能为湖南省出高考作文题的人肯定是该省的教育精英。我不好无限地推想,但是,以我们在中国教育体制中的经验,说此人属于中文系塑造出来的典型人才大概*不离十吧?如果我们的学生从小如此这般地“听话”,并一直听到大学毕业,他们能为社会做什么呢?
  “听话”不足以塑造真正的人。这套传统教育体系的问题,被蒙台梭利在六十多年前就一语道破。不过,她所观察的当时的西方教育体系,也并非铁板一块。事实上,从她的描述本身,我们就可以辨析出两种教育所培养的两种人才:一种是在教室里“听话”的唯唯诺诺的大学毕业生,一种是长期的实习所训练出来的称职的医生、律师、工程师。换句话说,她所看到的实际上是两种教育的混合。一种是僵化的大学,经常生产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另一种是中世纪以来的学徒制,也就是实习制度。正是这种学徒制,把大学生产的不合格的产品再加工,把那些百无一用的大学毕业生训练成各个领域的领袖。可惜,她集中批判了当时的大学教育的无效性,但没有论述为什么大学毕业后当学徒(也就是实习)的经验会那么有效,以及我们如何从学徒制中寻求改造我们的大学的范本。
  用学徒制来改造大学?这听起来如同用中世纪来改造现代社会一样荒唐。其实,在现代西方学术界,中世纪早已不是“愚昧”、“黑暗”的同义词,而被视为现代性的起源。事实上,大学本身就是中世纪创造的,其制度结构和精神实质非常近似于中世纪的行会。大学是中世纪给现代社会留下的最持久的遗产,乃至今天西方的大学比之中世纪的大学也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关于这一点,请读者参考本书第一章《大学的诞生》中的讨论。

北大为什么不读不写?(5)
最近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叫《才能密码》,专门探讨才能的培养。此书我将在另一本专著中详细讨论,这里仅需要提及的是该书对中世纪行会、作坊中的学徒制的评价。1997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统计学家D*id Banks提出一篇论文,通过对杰出人物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的数字统计,在整个世界史中界定了最为人才辈出的三个时空:公元前440—380年的雅典,1440—1490年的佛罗伦萨,和1570—1640年的伦敦。也许不少中国人会不服气,举出先秦诸子百家的时代。可惜,无论从时间、空间,还是人口基数来看,诸子百家时代人才的涌现率比起这三个时空来还是太稀疏了。记住,这三个时空的时间段仅半个世纪多一点,空间上也仅局限于一个城市。其中,如果从统计学上比较人才密度,第一名则非1440—1490年的佛罗伦萨莫属。我们可以随便查查名人字典:布鲁内莱斯基(1337—1446)、吉贝尔蒂(1378—1455)、多那太罗(1386—1466)、阿尔贝蒂(1404—1472)、波提切利(1445—1510)、洛伦佐?梅第奇(1449—1492)、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琪罗(1469—1527)、马基雅维里(1469—1527)、拉斐尔(1480—1520)……你就数吧,这些还不包括那些领导欧洲工商业、贸易、金融的企业领袖。1440—1490年大致为两代人的时间,那时佛罗伦萨的人口仅在4万左右(中国的大学城海淀区的人口如今是350万上下),竟产生了如此群星灿烂的文化巨子,至今照耀着人类文明。
  应该指出,D*id Banks对佛罗伦萨1440—1490年这一时段的界定,就像他对其他两个城市在时段上的界定一样,显然过于狭隘。在1440—1490年以外,佛罗伦萨前有彼德拉克、薄伽丘、但丁,后有伽利略。1440—1490年固然能戏剧化地显示佛罗伦萨的人才密度,但这不过是折射出整个城市长期的文化创造力和制度优势而已。无怪美国著名的佛罗伦萨历史学家Gene A。 Brucker这样写道:“每一个佛罗伦萨史的学生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社会如此有创造力,如此能够变化和创新?在这些世纪的所有意大利城市中,为什么是佛罗伦萨而不是米兰、热那亚,或威尼斯在艺术和学术上取得了最突出的成就?”一句话:为什么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对这些问题,历史学家们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释,但很难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才能密码》则在承认这些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因素,那就是手工艺作坊中的学徒制。上述那些人才,特别是艺术人才,几乎都是在作坊中成长起来的。同时,恰如Gene A。 Brucker注意到的,佛罗伦萨虽然文化繁盛、人杰地灵,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一流的大学。自14世纪以来该城一直试图建立自己的最高学府,可惜办办停停,始终不成气候。所以,大学之外的制度就更值得注意。
  根据《才能密码》的分析,手工艺作坊造就了佛罗伦萨的天才。在作坊中有严格的等级。那些学徒的技艺是从最基本、最低级的地方开始:混合染料、准备画布、磨雕刻刀具等;然后逐级上升,所学的技艺也越来越复杂。这一学习过程,和学校里讲大课、灌输理论不同,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动手来完成。这是一种以解决真实的问题为核心的学习过程。佛罗伦萨的孩子六七岁就进了作坊,经过几千甚至可能上万小时的磨炼,最终才有所成。像米开朗琪罗,六岁就随着石匠学习如何使用锤子和凿子;后来进了学校,但马上发现自己根本待不住,还是回去再当学徒,结果一过20就出头了。手工艺作坊在中世纪的欧洲很普遍,但在佛罗伦萨最发达,组织最严密。北意大利的城市国家是当时欧洲的经济中心,是最发达的地区。在这一地区内,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全是靠海上贸易起家。佛罗伦萨因为地处内陆,从一开始就特别依赖手工业,乃至威尼斯人从小上船出海,佛罗伦萨人则从小进作坊。其作坊制度无意间所创造的教育模式,比处心积虑建立的大学更能培养人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北大为什么不读不写?(6)
其实,学徒制所确立的干中学、学中干的原则,也被大学所吸收。中世纪的大学和以作坊为基础的行会制度都遵循这一个组织原则。师生关系和师徒关系很近似。即使现代西方大学中的许多做法,还是延续这种原则。比如,美国的许多大学,特别强调学生要参与教授所领导的项目。特别是在那些小型本科生学院,学生甚至可以和教授一起做一两年的项目。这已经和学徒非常接近了。最近我所在的萨福克大学还开始了新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外完成与课程相关的实际工作,并以此拿到学分,否则就不能毕业。我作为东亚史的教授,目前正在挖空心思地设计,让那些研究东亚的学生到波士顿附近的学校调查中国、日本移民家庭的教育方法和价值观念。在研究院,研究生也必须当助研、助教,这种身份其实就是学徒。在商学院、法学院,案例研究则是主流。学生必须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来推进自己的学业。不久前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系一位教授在《纽约时报》上撰文,呼吁取消大学中的系,完全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设计课程。中国则正好相反。几年前清华学生在校园里摆摊,竟被学校明令禁止。甚至两年前*还宣布不准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给本科生主讲基础课和专业骨干课,要求他们先跟着名教授学习教学,等成长到一定时期之后再上讲台。可见中国的博士生在学期间没有机会像美国的博士生那样通过当助教来完成教育学徒过程,乃至毕业后在教学上不能独当一面。
  说到此,我们不妨还回到读和写的问题上来。上一节已经讲过,刚进北大中文系时,老师的第一个教训(有的老师自称这是给新生的“第一瓢冷水”),就是让我们“厚积薄发”,意思是先学了知识才有资格写,基础要打扎实,别急着动笔,你们还差得远呢。在这里,学的过程和做的过程被分得清清楚楚。但问题是:你不写能学到东西吗?
  这让我想起一个许多年前读到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刚刚考取一位大名鼎鼎的生物学家的研究生。他兴冲冲地到实验室里见导师。导师的第一个作业是让他花一上午时间观察鱼缸里的一条鱼,然后把鱼的主要特点写成报告。他没有想到这位大师对自己的要求就这么简单。他将信将疑地花了20分钟,把该观察的都观察了,也把观察到的一切都写出来了,自己待在那里无所事事,好不容易熬过这一上午,把报告交给导师。导师在报告上溜了一眼,很不满意地说:“就这些吗?”然后随手指出几个他漏掉的特征。他回去和鱼一对,果然如此。于是,第二天还要继续观察。这次他学乖了,一定要把每一个细节都记下来。可是,再交卷时,导师又点出许多漏掉的东西。他第三次回去反复观察,索性花几天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最好的观察方法就是画。只要照着鱼动手一画,鱼身上许多原来视而不见的东西就突出了出来。他正是这样过了第一关。
  其实,他的“画”,就等于我们的“写”。我在耶鲁读书时,写读书报告成了家常便饭。每动手一写,就要先回去把已经完成的阅读再消化一遍,发现本来以为读懂的其实没有懂,或者说阅读本身包含着许多矛盾。不仅如此,我几乎马上就要顺藤摸瓜地找许多额外的书和文献来做一番深入研究,才能把有关问题吃透。讲“厚积薄发”的老师也许会说:“你不读可怎么写?”我则要问:“你不写怎么读?怎么发现问题?”现在我在大学教书,在课堂上反复要求学生作口头报告、参加讨论。这其实也是一个道理。我每每告诉他们:“不要觉得自己读懂了。懂不懂,要看你能否用自己的话简单扼要地把读到的内容讲出来,要看你是否能够回答有关问题。”事实上,许多自以为懂的学生确实讲不出来。有的讲出几句,我根据书上的内容问几个问题,马上就哑了。光是读怎么可以呢?

北大为什么不读不写?(7)
写期末论文、在课堂上作口头报告、参与讨论,这些和手工艺作坊里的动手是一个道理。你必须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来学习。比如我讲中世纪经济史时,给学生们留的作业就是在那个时代找工作。比如佛罗伦萨的大商业公司,经营着重要的银行业,在欧洲许多地方都有分支,每个岗位对雇员都有具体的要求。你把一个岗位的功能理解清楚,想明白自己需要具有什么素质才能胜任,这就必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公司的运营有通观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不可能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复述一下了事。这种通过“动手”而完成的阅读,和我们传统的阅读完全是两码事。还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两句诗。我实在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不能不进行任何解释,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让他们在课堂上作口头报告、写篇小论文呢?如果是这样,许多学生开始时恐怕会一头雾水、不得不在早春时节到外面亲身观察。有的人恐怕会根据这种实地观察发现:“草色遥看近却无”并不那么准确:你在百米外看早春的草坪是淡淡的绿色,在一米处也许绿色确实如诗中所言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但是,蹲下来真正地近观,则能看得到那刚刚冒出来的绿芽。有的同学也许会像印象派画家一样去研究色彩在我们的感官中的形成过程,或别有所悟。有的同学也许会问:这种诗句是否是反映着骑在马上的官人的视点?两脚泥巴、离地面更近的农民是否另有所见?这样学来的东西,难道不比坐在那里听老师反复地讲“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要有意义得多吗?
  附录:不能上讲台的博士还是博士吗?
  上节讲到中世纪手工艺作坊中学徒制的好处,并提及了美国大学中博士生通过当助教、以类似“学徒”的方式积累教学经验的事情。几年前,我为此写过文章。主要针对的就是当时*宣布原则上不准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主讲基础课和专业骨干课,而一定要先跟着名教授学习教学,等成长到一定时期之后再上讲台的事情。既然此事在这里又被提及,我就索性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