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增压柴油引擎,最高动力输出超过400马力,搭配艾力森公司的全自动变速箱。“云豹”装甲车除了基本的人员运输和步兵战斗功能外,还可以加装多种武器系统和任务套件,目前的车型配备戴尔科防卫系统公司炮塔,同型炮塔也配备在美军L*…25轮式装甲车和M…2/3步兵战车上,炮塔装有M…242型25毫米速射炮;辅助武器为毫米同轴机枪,炮塔上方的一挺1毫米机枪或40毫米榴弹发射器,火力与欧美同级装甲车基本相当。“云豹”采用3加6的乘员配置,也就是车长、驾驶员、射手和6名全副武装步兵。每台车造价4000万新台币,但这只是车体价格,并不包含炮塔和武器。
。 想看书来
瓦罕走廊的地理学和历史学(1)
长400公里,宽仅3…5公里;1000多年前,法显、玄奘从这里走过;100多年前,它曾是英国和沙俄在中亚的势力分界线。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它一度成为西方人口中的“恐怖走廊”
在2009年以前,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瓦罕走廊在哪里。
2月2日,美国一位高级官员表示,北约可能会要求中国在中阿边境开放补给线,以支持北约在阿富汗的行动。具体的地点就是连接中阿两国的无比狭长的瓦罕走廊。北约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部分原因在于经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的补给线不断遭到袭击,北约正在为寻找替代补给线进行外交努力。一些北约国家已经开始通过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向阿富汗驻军运送物资。
是否向北约开放瓦罕走廊,这已经属于国家外交决策的内容,非长篇论文不能厘清。但是瓦罕走廊本身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沛的历史内涵值得我们逐一探究。
帕米尔高原上那一根细线
从俯瞰视角的卫星照片上看,瓦罕走廊是那么的细长,在帕米尔高原南侧的群山间蜿蜒迤逦。两侧高山万仞,人迹罕至,唯有此一河谷可以通往东方。从地图上看,阿富汗的国土形似树叶,瓦罕走廊就是这片树叶的叶柄,叶柄的这头是喷赤河大拐弯处的伊什卡希姆,那头就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细长的叶柄被北方的塔吉克斯坦和南方的巴基斯坦夹在中间。一条走廊沟通四国,堪称罕见。
地理教科书上这样解释瓦罕走廊:瓦罕走廊,也称阿富汗走廊,位于阿富汗东北部,东西走向,北依帕米尔高原南缘(与塔吉克斯坦相邻),南傍兴都库什山脉最险峻高耸的东段(与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喷赤河及其支流帕米尔河,东接我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公主堡。北隔喷赤河和帕米尔河与塔吉克斯坦相邻,南接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北部地区,为连接四国的重要通道。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相毗邻,边界线90余公里。
瓦罕走廊东西长约400公里;其中阿富汗境内约300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窄处仅15公里;中国境内约100公里左右,宽约3…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
瓦罕走廊其实被牢牢夹在帕米尔高原与高耸险峻的兴都库什山之间,其东、南两面地势较高,西、北较低。若将走廊一分为二,其东部地区主要生活着在阿富汗人数很少的吉尔吉斯人(瓦罕走廊是其主要栖息地),西部地区主要生活着塔吉克人(是阿富汗第二大民族,占阿人口30%左右)。上述两大民族基本都信奉*教。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缺水的沙漠,仅有极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靠天吃饭;走廊南部的山麓地带零星分布着一些高山牧场,雨季时易遭山洪袭击。一言以蔽之,整个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最为贫瘠的地区。
玄奘故道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瓦罕走廊曾经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史书记载,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僧人法显从长安沿着早已形成的丝绸之路西行求佛,归来后著有《佛国记》,法显在书中描述经历葱岭(帕米尔高原)这一段路程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
两百多年后,公元627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启程赴天竺(古印度)那烂陀寺,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将其所见所闻写成一部《大唐西域记》,是今天人们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珍贵典籍。现代印度史学家研究本国历史时,竟不得不借助《大唐西域记》。
瓦罕走廊的地理学和历史学(2)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瓦罕走廊的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位汉族公主远嫁波斯。当送亲的队伍来到克孜库尔干山下,突遇匪乱,随从为了保护公主,就近把公主安顿在陡峭的山岗上面,四周严密把守,每天的饮食专门用一根绳子吊上去。不久,匪乱平息,随从恭请公主启程,不料公主居然已怀有身孕!原来,公主困在山顶的时候,每天有一个骑着金马的王子,从太阳里飞出,来到山上和公主幽会。公主腹中的孩子就是“汉日天种”。忠心的随从就地安营扎寨,用石头在山顶上建起宫殿(日后称作“公主堡”),把公主正式安顿下来,并拥立为王。随从们则在山岗附近的帕米尔高原上就地开荒种粮。一年后,公主生下一个英俊的男孩,成为盘陀国人的祖先。
由公主堡向前行进,过瓦罕走廊三桥,逆明铁盖河行驶约十余公里,便可看到中外著名的明铁盖达坂,此处雪山高耸,冰川形成的冰舌直泻山下。在海拔4200米的罗布盖孜沟的山坡上,“玄奘取经东归古道”纪念碑上冯其庸先生的题跋,让人们了解了一个令人景仰的史实。
为了考察玄奘东归的古道,冯其庸教授曾经多次进入帕米尔高原进行考察。八十高龄的冯老,坚持带领考察队来到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经实地勘查考证,冯老认为玄奘东归的山口很可能就在这里。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冯其庸教授七次对这个山口进行实地勘查,经过对汉唐遗迹、沿途景观和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他基本确认玄奘东归时经由帕米尔高原的瓦罕通道,通过明铁盖达坂进入今日中国国境。这跟玄奘记载的情节和地点基本吻合。明铁盖山口是帕米尔高原上地势最开阔的河谷地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一直是帕米尔高原上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主干道。直到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了避开克什米尔国际争议区,当地沿着红其拉甫河建起了一条现代公路,红其拉甫成为重要的口岸,持续千年来往不绝的明铁盖山口从此冷落下来,渐渐被人们遗忘。
为了纪念这个活跃了千年的重要山口,玄奘取经东归古道考察队在这里设立一块纪念玄奘东归的石碑。石碑正面刻有“玄奘取经东归古道”的字样,背面有长文介绍古道的历史及发现过程。在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千年古道上,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地理坐标。
英俄博弈制造的“大国缓冲带”
如果说玄奘故道是久远的历史事实,那么瓦罕走廊则纯粹是近代以来大国地缘博弈的人为造物。
十九世纪初,英属印度与俄罗斯帝国之外围相隔有二千里,其中各地多未被测绘。布哈拉、希瓦、梅尔夫 、塔什干等中亚城市几无外人知。值沙俄帝国扩张,威胁与大英帝国在印度次大陆占地日益增长之势力,两帝国在中亚各地开始一局微妙之勘探、间谍与帝国外交博弈。英俄正面冲突之威胁常在,争夺的中心就在阿富汗。一个半世纪前这场英、俄两国对中亚控制权的争斗,西方人称其为大博弈(英文:“The Great Game”,俄文:“Турниры теней”)。
英国认为,当沙俄扩张,各中亚汗国一一臣服,阿富汗将成其入侵“帝国皇冠之宝石”——印度的跳板。因此,1838年,英国发动第一次英阿战争,以图扶植舒贾·沙阿傀儡政权。此政权靠英军大力支撑。到1842年,阿富汗群众已开始在喀布尔街头攻击英国人。英国驻军以对方保证安全通行为条件,同意撤出喀布尔。约4500名英军与12000名随员之队伍,其中包括很多妇女与儿童,在撤退时遭受一连串袭击,只有数十人生还抵达印度。
瓦罕走廊的地理学和历史学(3)
自此大英稍缓其于阿富汗之大计。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后,英国历届政府以阿富汗为缓冲国。然而俄国继续南进阿富汗。1865年,塔什干被正式吞并;三年后,撒马尔罕成为沙俄帝国之一部分;布哈拉埃米尔国亦于同年以一纸和约而成为沙俄附庸。俄罗斯之势力远至阿姆河北岸。
1878年,俄国未经邀请便向喀布尔派出外交使节团,阿富汗局势再度紧张。英国要求阿富汗统治者谢尔·阿里(Sher Ali)也接受一个英国代表团的造访。该代表团后被遣返,英国派出了一支4万人的军队前去报复,引发了第二次英阿战争。这次战争中,英国和上一次一样损失惨重,1881年,英军再度撤出喀布尔。不过,阿富汗统治者阿布杜尔·拉赫曼汗同意英国掌管阿富汗的外交,交换条件是英国人帮助他保住王位。
1885年,英国和俄国在阿姆河的Panjdeh绿洲发生军事对峙,几乎酿成战争。英国最后决定接受俄国的建议,接受双方的现有控制界线为俄国与阿富汗之间的边界。英俄在阿富汗的冲突暂时告终。
1895年3月11日,英俄抛开了两个最重要的当事国中国与阿富汗,签订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不但划定两国在帕米尔的势力分界线,而且将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划作两国间的“隔离带”,这便是今日之瓦罕走廊。
一段模糊的历史
瓦罕走廊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已是上世纪80年代,彼时,苏联入侵阿富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以及*国家则通过各种方式支援阿富汗“圣战者”的游击战。瓦罕走廊以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遂成为阿富汗反政府武装重要的物资输送和接收渠道。
曾经参加了苏联入侵阿富汗的A·利亚霍夫斯基将军在他所著的《阿富汗战争的悲剧》一书中写道:叛匪(阿富汗反政府武装——笔者注)所使用的武器大部分是苏式的,也有通过第三国得到的,譬如美国制造的M16A1步枪,联邦德国、以色列、英国和瑞典制造的冲锋枪。……还在阿富汗战争之初,美国就建立了一种采购体系,就是利用沙特*的资金,通过埃及和以色列购买苏联制造的武器,然后发往巴基斯坦。最终目的地为阿富汗的武器和弹药从那里用机动车运往边境地区的转运站和基地区域,再利用马帮队分批运送到不同地点。……叛匪出没的路线将近100条,分布于不同方向:巴达赫山、库纳尔…南加尔哈尔、加兹尼…加尔吉兹、坎大哈、吉尔缅特、法拉赫、捷拉兹……这些运输线路的存在成为圣战者得以坚持武装斗争的关键。不切断这些运输线路,阿富汗政府就无法使国内生活正常化……遗憾的是,尽管竭尽全力,控制马帮队运输线路的任务最终也没有实现。
利亚霍夫斯基在提到的巴达赫山就在阿富汗东北部,与瓦罕走廊相连。
利亚霍夫斯基还在书中提到,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中国曾经给予阿富汗反政府武装支援。在阿富汗“圣战者”使用的武器弹药中,有大量的“中国制造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毫米重机枪”,而这些武器装备都是通过连接中阿的瓦罕走廊运进阿富汗的。
“恐怖走廊”?
2006年,美国与阿富汗的战争爆发后,因瓦罕走廊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曾一度盛传是“恐怖通道”,再次引起外界关注。 txt小说上传分享
瓦罕走廊的地理学和历史学(4)
出于国防战略考虑,我驻防部队早在“9·11”事件之前就修通了通往中阿边界的公路。正是这条公路为我军在美国对阿富汗动武之后在中阿边境地区加强边防创造了便利条件。
据介绍,明铁盖山口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阿富汗“叶柄”末端就是三山交汇之地。这些地方除了边防站、哨卡和个别游牧的帐篷外,均为无人区,一般10月份就会大雪封山,直到第二年的五六月份才能通行。在阿富汗境内的瓦罕走廊纵深300公里,恐怖分子要想通过这条走廊进入我境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明铁盖继续往西至克克吐鲁克,这里有中阿边境日常防卫最前端的一支部队,此地海拔高达4800米。朝西南方向有另一平缓的宽谷“瓦罕吉尔”,意为“朝向瓦罕的山谷”,翻过去就是瓦罕走廊了。正西方向则是名叫木孜吉利嘎的冰谷,这是通往塔吉克斯坦的山谷,由此可达中亚政情和社情最为复杂的费尔干纳盆地,这里正是“三股势力”,包括境外“*”分裂势力比较活跃的一个地区。在这个中亚地带,“*”与“基地”和塔利班等国际恐怖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9·11”之后,我边防部队曾在此安营扎寨,以防止难民或阿富汗武装力量进入我国境内。但实际上原先担心的局面并没有出现。2002年入夏以前,随着阿富汗局势的缓和,我守边部队调整了部署。
阿富汗在此没有边防军。瓦罕走廊由地方少数民族部落或部族控制。近百公里以内没有固定的居住人家,只有天气转暖季节有阿富汗境内的塔吉克族牧民放牧时接近边境地区。
在当年漫长的冬季里,封边部队爬冰卧雪,冒着零下30到40摄氏度严寒守卫在这里,其艰苦情景可想而知。尽管气候恶劣,高寒缺氧,但官兵们却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中央军委和有关方面也为改善封边部队官兵的战备和生活条件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中阿边界线与其他邻国比起来是比较短的,约92公里,由于两国没有领土争端,局势相对平静,我方常年直接守卫的部队规模并不大。当地的塔吉克族牧民也是一支不在编制、永不撤离的守边部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不论男女老少只要发现陌生人进入都会及时向附近的驻军或边防派出所、地方政府报告。所以无论是民族分裂分子还是境外敌对分子企图从这条通道潜入潜出都是很难得逞的。
当前,为防止恐怖分子和难民越境,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三国政府对三国交界处的公路卡得很紧,防止恐怖分子和非法分子利用瓦罕走廊偷越边境进行活动。中亚、南亚地区各国政府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也与中国政府密切合作。
阿富汗战争爆发后,中国驻防部队也加紧了对中阿边境的巡逻和瓦罕通道的掌控。
敌后幽灵: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游击队(1)
1941年7月,德国国家电台播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德军第121摩托化步兵师遭到白俄罗斯游击队的突然袭击,包括该师师长在内的大批德军当场毙命。这是最早关于苏联敌后游击队的袭击记录,对于德军而言,这次袭击仅仅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说起波澜壮阔的苏联卫国战争,大家想到的往往是茫茫雪野、飞机轰鸣、战车驰骋,却很少有人关注苏德战场上的敌后游击运动。
事实上,游击战在苏联有着悠久的光辉历史。在19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中,多股农民武装就曾经袭击过不可一世的法兰西大军。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神出鬼没的红军游击队也曾让白匪军闻风丧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红军的每一次胜利几乎都离不开敌后游击力量的支援。在近4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