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连一诞生就成为“明星”,一扫此前寿险产品设计的呆板。
产品结构上,平安的投连于保险行业中引入“伞型”投资账户——即同一险种旗下设立多个投资账户,供不同客户按投资需要和风险承受能力加以选择和转换。这种结构类似基金行业的“伞形基金”,但是平安无疑比中国基金业领先。
运作模式上,投连险把保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保障;另外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其风险和收益都由客户承担。
这样的设计使得平安完全可以挣脱利率变化的束缚,从而赚取稳定的无风险利润。
时任保监会副主席的吴小平说,平安这是在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意味着可能吃到甜头,也可能被螃蟹夹到。
一语成谶。
平安是先尝到了甜头,后来却被螃蟹夹到!
毫无悬念,于上海试销的投连成为平安攻城拔寨的利器。
2000年的中国股市基本上是一个单边上扬的市场,上证综合指数全年上涨了51。73%,深证综合指数全年上涨了58。07%。2001年上半年,股指依旧震荡盘升,上证指数半年间上涨6。97%,创下2249。77点的历史新高。
受A股市场的刺激,平安投连险的账户收益率仿佛被打了一剂兴奋剂,连创新高。例如,设立于2000年10月31日的平安发展投资账户,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投资账户投资单位卖出价为1。1946元,与设立时相比,增长率为19。46%,与2000年底相比,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为8。81%。
投连巧遇牛市,威力大增。
数字为证。1999年上海寿险年终盘点,平安保费收入近34亿元(占42%),中国人寿30亿(占37%),太保约6亿(占7%),友邦约10亿(占12%),中宏8000多万(占1%),太平洋安泰约3000万(占0。4%)。平安首次超过中国人寿,成为上海寿险业霸主。
2001年年末算账,仅仅两个年头,平安保费收入高达65。6亿元,市场占有率51%,中国人寿则剧跌至23%,友邦(14%)与太平洋(10%)不分伯仲。
时任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何静芝曾说,形势真正急转直下是在2000年,暗指投连。显然,火爆的投连成为颠覆上海滩市场格局的关键。这也为当时所谓的“两何之争”(平安上海的带头大哥何志光和中国人寿上海的领军人何静芝)划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一年试点,成绩斐然。
吴小平评价称:“这一年来,平安上下非常努力,带头使中国寿险商品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可以说,平安对整个寿险行业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根据保监会的统计,2001年投资连结产品保费收入高达106。62亿元,同比增长542。26%。
不过,投连未来的发展,显然超出了预设的轨道。
于上海试点之时,投连尚在掌控之中。第一批700名投连销售人员,都是平安的精华,具有3年以上的司龄和保险从业经历。他们一旦被发现违规销售,立即将被取消销售资格。同时平安还安排100%售后电话回访,设计了第二道防线。
营销方式上,煽动力极强的产品说明会新鲜出炉,日后也会大行其道;同时平安撰写了业内第一份产品的软文和广告,都开创了金融营销的先河。
上海试点之后,投连如野草般疯长,北京、南京、宁波等21个省会和中心城市先后开始上演投连大戏。
久违的“排队买保险”的场面再度显现。
“福州客服中心里,每个客户怀揣一个装钱的袋子,争先恐后地挤向现金收付室那个小小的窗口,唯恐晚一秒就会与诱人的财富擦肩而过,福州客服部经理王义明向办公室借来高音喇叭,搬来长凳:‘大家排行队,按顺序来,每个人都会有机会的!’
“那个时候,好像钱都已经不是钱了,甚至有一天一大早有个柜员在电脑下面发现了一叠5万元的钞票,过了很久才有客户过来认领!”
盛况之下,平安的部分销售开始变形——收益被放大,风险被缩小。
一些不恰当的信息到处流传,各地五花八门的宣传品层出不穷。例如,“一次性投入5万元,每年预期回报率如果是20%的话,30年后,连本带利达1068。23万元”。
销售乱象愈演愈烈。
2001年12月,平安PA18网站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纪理财”的月收益率最高为4。87%,运作14个月已累计为客户创造了16。14%的收益率。如此骄人的业绩,一直是平安的业务员游说客户最有力的佐证。
好景不长。到了2001年下半年,在清理银行违规资金、国有股高价减持、问题股地雷集中引爆等一连串打击下,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半年间狂挫25。79%。市场转头向下,投连账户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数据显示,2001年发展账户亏损454万,其中基金投资亏损305万;基金账户亏损6655万,其中基金投资亏损1972万。
投连险濒于危机的边缘。
2001年10月,保监会发布公告,针对新型寿险,例如投连、万能和分红保险,提醒消费者要认真了解产品特性,清醒认识自己将要承担的风险。这被认为是监管部门“对投连产品的风险性给予严重警告”。
2001年12月6日,《南方周末》发表了记者杜卫东撰写的调查《平安“世纪理财”:被隐藏了的亏损真相》。该文称,如果扣除买卖价差等各种费用,“0。67%的人赚了,99%以上客户至今入不敷出”。尽管其计算的方法,保险公司并非完全认同,但是,投连险亏损的情况引起市场极大的关注。
人潮又涌向福州平安。不过,这次客户不是为抢购,而是要求退保。平安福州分公司的“第一次退保事件”被炒作得沸沸扬扬。
很快投连“退保风”吹遍整个市场。到2002年上半年,投连险降幅高达36。04%,全国投连险退保率为4。9%。
受投连影响,平安的声誉备受影响,保费规模大幅下滑。面对这场可能危及公司生存的危机,平安不得不壮士断腕,除了拿出巨额真金白银进行补偿,马明哲亦亲自坐镇处置。
2002年在泰国芭提雅明星高峰会上,马明哲以《百年老店,诚信为基》做演讲,他对平安在投连中的失误作深深的反省。
平安总部成立了直接向马明哲汇报的危机处理小组,各地分支机构高度戒备,成立以一把手为责任人,由总经理室直接领导的投连专项工作小组,每天一会,发布投连简报和动态报告。同时启动中国保险史上最大规模的客户回访,逐步释放了风险,集体性诉讼案件得以避免。
颇有意味的是,投连事件不久,平安即被某媒体发起的首届“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评为最受尊敬企业。对于投连之殇,平安认为“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机,一群不恰当的人,卖给了不恰当的客户”。
但是,这是全部真相么?
实际上,就在媒体追打之时,就曾经有友邦的精算师撰文质疑称,就产品本身而言,同样存在重大的瑕疵——平安的获益可能多于客户,直指平安投连的收费。数据显示,第一代投连的费用普遍偏高。例如,主险合同包括5。26%的买卖差价、每月0。1%不等的资产管理费、投资账户转换费(首次转换免费,第二次按投资单位的1%收取,不得超过100元)以及退保费等。
这些费用远远高于开放式基金。或许有鉴于此,此后的新型投连险,绝大部分都大幅降价,部分公司的买卖差价甚至为零,完全和开放式基金类似。
由于初始扣除的费用偏高,如果按照标准缴费,客户第一年能够进入投资账户的资金相当有限。这样,即使平安在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的投资赚大钱,客户能够分享到的仍然是少数。
高费用显然会侵蚀客户中短期的投资回报。
2003年5月,保监会下发《个人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平安等开办投连险的公司先后停止了原保单的销售。至此,第一代投连产品折戟沉沙,淡出市场。
投连危机是中国保险史上第一次因为产品问题引发的公共危机。
但是,这样的危机并没有因为平安的教训而消失。经年之后,中国人寿的分红、友邦的重疾以及财产保险行业的交强险,分别因为“分红不如存款”,重疾“保死不保生”,以及“交强险暴利”说而备受质疑,并掀起巨大的风波。
时过境迁,风雨之后,马明哲对于当年的投连危机亦有检讨和思考。马明哲在平安金融学院的讲话回忆:“当时整个公司陷入了上下各自为政,政令不通,指挥失灵的状态。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令人极为心痛!”
投连之前,平安其实是有预判的。“事实上,公司在推出投连产品之前,是提前考虑到产品风险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在执行方面出了问题,我们最终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了我们这支队伍。”
情况远比预期危险。
“那时候,由于队伍执行的偏差,使公司与客户之间产生了许多争议,一些客户对我们不再理解不再信任,甚至发生了些不理性行为。一边是上海分公司遭到近百个客户群诉围攻,一边是北京方面有客户到保监会门口静坐,而保监会是连连来电通知哪些地方又出了问题。”
无法回避。
“为最大程度挽回、重塑客户对平安的信任,公司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推动实施了‘百万客户大回访计划’。”
“我自己也曾在东北的一些机构,和几名公司领导一起回访过一些客户,通过回访,很多客户都表示理解公司,接受了产品,并表示不准备退保。”“前后我们总共回访了全国104万名投连客户,此项工作堪称平安史上的壮举,绝对值得写进我们的教科书。”
“这使我们得到了一个惨痛的教训。那就是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和公司存亡的角度看待执行的问题——企业成功不仅在于战略,更重要是执行力。”
平安的分业抗战
分业经营是一把刀。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对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以整顿199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金融秩序混乱、金融市场失控的局面。
落脚保险行业,1995年10月1日出台的第一部《保险法》也明确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此时内地保险主体尚少,需要动手术的便是四家综合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新疆兵团保险以及平安保险。
首当其冲的是最听话的中国人保。
1996年,中国人保改组为中保集团,其下分设中保财产、中保人寿和中保再保险3家子公司。1998年,中保集团再度改革,被一拆到底,形成3家完全独立的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
2000年前后,新疆兵团保险和太保紧随其后,做完分业手术。新疆兵团保险改为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在把原有的寿险业务消化完毕后,成为专营财产险业务的公司,同时业务经营范围由兵团范围扩大到全疆。
太保仿照人保,一分为二。太保改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太保集团发起设立太保寿险和太保产险,注册资本均为10亿元。太保分业极大地解放了寿险的生产力,太保产、寿险分业经营后,寿险业务发展迅猛。统计显示,截至2001年11月底,太保集团实现保费收入20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24%;人身险保费收入125。5亿元,同比增长68。3%。
同为股份制公司,平安要固执得多。
几乎和国务院的规定同时,1993年,马明哲就在平安内部提出了平安走综合金融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当年年底,外资股东高盛、摩根登堂入室,极大开启了平安的国际化视野。(4)但是,平安做金融控股、搞综合金融集团的战略设想,和监管层分业经营的思路背道而驰。
宏观层面,1994年到1997年,分业经营的原则并没有得到坚决地贯彻和执行,通过假回购、真拆借,大量银行资金进入股市,引发股市波动。于是1997年,中国的决策层再次强调“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平安不得不孤独地“违逆龙鳞”。平安心仪的模式是:集团控股模式,即由一个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产、寿子公司和投资子公司,由集团控股公司对业务、财务、投资、人事、计划和风险内控等重大决策进行统一管理的分业模式。(5)
这和监管层的要求直接相悖。
平安从1996年即开始着手分业准备,但是方案并未顺利通过,1998年和1999年分业方案更是两度被驳回。
平安集团现任副董事长孙建一回忆当时的压力:“分业的时候,保监会召集全系统开会,监管领导当众批评对分业执行不力的平安,马总回来说,大家的眼光齐刷刷地向我射来,但我觉得很坦然,我相信综合金融是国际趋势,对平安也是有利的,那就坚持吧。虽然事后证明平安是对的,但这一挺7年的艰难常人无法体会。”
面对困境,马明哲的策略是一个字“拖”。
不仅“拖”,平安还不放过吃“窝边草”的机会。1996年,平安完成对工商银行珠江三角洲金融信托的收购并更名为平安信托;同一年更在信托公司名下正式成立平安证券。
不过,“拖”亦有代价。
当时马明哲求见监管部门的领导,曾遭遇提出“只谈五分钟”都遭拒的尴尬。同时。平安分业没有完成之前,监管机构一直不审批平安新的分支机构。1994年至1998年期间,平安经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批准,在郑州、太原、兰州及部分中心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但是保监会成立后,只核准了其中少部分分支机构开业,仍有43家分支机构尚未恢复业务。直到分业改革完成之后,这些遗留机构问题才一并解决。(6)
跨过20世纪,宏观环境天翻地覆。
1999年10月22日,经过25年12次的尝试,美国国会最终决定废除《格拉斯·斯蒂哥尔法》及《银行控股公司法》的限制,取而代之以新法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新法案允许美国金融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分公司从事任何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金融业务,而不受到法律约束,从而结束了美国半个多世纪分业经营的局面,宣告混业经营的正式到来。
同时,中国加入WTO在即,本土金融企业即将被卷入更大的开放与竞争的形势,鹿死谁手尚难预料,监管层的思路从“管制”防风险,开始向“促进发展”转变。
2001年12月7日,保监会同意了平安按保险集团模式进行分业改革。2002年4月2日,平安分业改革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平安成为最后一家完成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2003年2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平安金融控股架构正式确立。8年的磨蹭,平安终于获得了一张完全的金控牌照,成为当时继光大集团、中信集团之后第三家金融控股集团。
2003年底,平安集团凭借平安信托,和汇丰联手收购了福建亚洲商业银行(后平安取得控股权),更名为“平安银行”。平安成为首家并购银行的国内保险公司。但是,随后于广发银行的世纪之争中,平安最终不敌花旗银行和中国人寿,成为其实施银行战略以来最大的挫折之一。
平安之版图中,未来3~10年,银行和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