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一个士人、读书人,如果立志于求道,又以没有衣穿、没有饭吃为耻,那么就不足以与他谈论大道了。比如一个人立志学习中国文化,学习儒家精神,他听了《论语》,向老师提问:我学了这么多,我怎么发财啊?这种情况,老师怎么跟他讨论下去呢?“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一边在学道,一边在想名利,这种人就不足以和他谈大道了。朱子说:“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道哉?”心想求道,而以口服的奉养不若人——你看他生活得多好啊,他不读圣贤之书,还开着宝马车,穿着名牌衣服,我学了道还这样子——而感到耻辱,这种人的品位、志趣太差,哪里还值得与他谈道呢?程子曰:“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程子说,志于求道,然而心被外边声色犬马的世界所奴役,被名食财色所奴役的人,用不着与他谈道。这里深刻地讲明了儒家的学说是超功利的,读圣贤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让人超越名利,心不被外物所累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适”就是这样,“莫”就是那样,不这样,也不那样。以什么作为原则呢?以道义。这里的“比”当“从”,表示以义相从,以义为原则。这就是儒家讲的适中的问题。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他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处理事情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是变的一面,还有不变的一面就是这个义,道义是不变的:不管我用什么方法来做,我都是符合道义的。比如我教你们两个学生,内容一样,都是圣人之道,但是因材施教,教授的方法就不同,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这句话很深刻,就是说真正的君子并不是那种教条主义者,不是非要这样做或者非要那样做,不是保守、机械、固定的,他是随机应变的,但必须是符合大道的。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是通过对比来讲小人和君子的区别。
“怀”,思念、想着。君子随时都怀想着德。我们看看什么叫做“德”。“道之得于心谓之德”,道从你的心里生发,就叫做“德”。“德”实际上是人的行为,道在人心。比如说,某个人有道德,他看见扔在地上的垃圾,就捡起来丢到垃圾箱里,他的行为体现他的品德。他的品德从哪里来呢?因为他明白,保持环境的整洁,要靠每个人的行动。支配他行动的就是他内心对这一道理的体悟。道真正存在你心里,指导你的行动,对“道”身体力行,这就是德。“德”的繁体写作“惪”,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上边是“十”字,中间是“目”,十目所视为“直”。下面还有一横,读yǐng,隐藏的意思。十只眼睛注视着你心里最隐秘的地方,看你有没有“德”,这时候,无论什么事情你都要求自己从道义出发,做到最好,这样你就有德了。“小人怀土”,“土”不是指泥土,而是代指舒适的生活,小人总是想着过一种安逸的生活。君子不考虑生活的安逸与否,而是首先考虑自己有没有德。所以君子是无牵挂的,他可以四海为家,因为他有德,他乐天知命,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随遇而安。小人就不行了,你叫他离开他的那个安乐窝,他一定很痛苦。
里仁第四(5)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里的“刑”不是指刑法,而是指代礼法、规矩。君子考虑的是公道、礼法,小人想的是小恩小惠。一件事情,君子想它符不符合礼,小人想它对我有没有利。比如说考试,君子想,考试应该公正,不应作弊;小人则盼望老师能给他点恩惠,让他通过,让他考好。
朱子讲“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即保存本心的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溺”就是沉溺,沉溺于已有的安逸的状态;“君子小人趣向不同”,此处“趣”通“趋”,君子和小人的取向不一样,追求不一样;“公私之间而已”,他们不同在哪里呢?就在是从公心还是从私心的角度出发。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读fǎng,依靠的意思。“放于利而行”,依靠利益而行;“多怨”,做什么事都以利益为出发点的话,就会招来怨恨。这个很好理解,比如,你的笔掉在地上了,请我帮你捡起来:“可以啊,帮你捡一支笔付我多少钱啊?五块还是十块?”下课了,同学向老师请教:提问题可以,但一个问题二十块。如果做什么事都以利益为原则,那就会招来怨恨。因为求己之利必伤人之利,故而遭人怨恨。一切都以利益为出发点,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没有情义了。人与人都没有情义了,人也就不叫做人了,如此,又谈何仁德?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如果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治国又有何难?“何有”,有什么困难的呢?因为在一个国家里,如果大家都懂礼,相互礼让,君臣相互谦让,老百姓之间互相谦让,那么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这些礼仪拿来做什么呢?礼仪拿来也是没有用的。礼从哪里来呢?源于我们的诚敬之心。仁者爱人,我们互相关爱,因为有爱,所以有诚敬、谦让之心。有敬、让之心所以有礼。不能以礼让治国,人们不再互相谦让,人与人之间不再互相关爱,礼的本质不存,那遵循这些礼节又有什么用处呢?不以礼来治理国家,则礼的形式也就形同虚设。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患”,怕,不怕没有位置,不要怕天地之间没有你的一席之地。“所以立”,“所”,用的意思,就是使自己立起来的东西,或者说本事。“患所以立”,就是担心没有能使自己立起来的本事。君子不怕自己没有地位,只怕没有什么使自己立起来的本事。因为只要你有本事,自然就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如果你没有本事,没有德行,就没有立足之地。
“不患莫己知”, “莫己知”,就是莫知己;“莫”,无定代词,表示没有人,不怕没有人知道你。“求为可知也”,你得有能让别人知道你的东西。你说要让人家知道你,让人家知道你什么呢?你有道德吗?有学问吗?有才艺吗?要让人知道你,总要有足以让人知道的长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参”,曾参。孔子和曾子交谈,他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啊,我一生所行的道、道义,只有一个主题,始终贯穿着一个中心。孔子并没有说这个道具体是什么,只说道一以贯之。曾子说“唯”,是是是。这说明曾子明白老师的意思,他了解老师。曾子出来以后,孔子其他门人就问,老师刚才说的意思是什么呢?他说的一以贯之是什么呢?“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说,我们老师一生的道,只有两条:忠和恕。中心之为忠,尽己之为忠。推己之为恕,如心之为恕,如同自己的心,也就是将心比心。比如,作为老师,我竭尽全力地教书,你作为学生,竭尽全力地读书,这就是忠。忠是对自己的要求,恕是对他人的态度,对别人要宽恕。怎么宽恕呢?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你要原谅人家,你不将心比心,怎么能原谅呢?孔子之道,其核心就是忠、恕。《易经》里的乾卦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可谓忠;坤卦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可谓恕。“忠”还有一层深意:诚。忠和诚是不一样的:忠是指外在的状态,是需要这样去做;而诚是指向内心的,自觉的、自然的。客观世界万物的生命过程,如植物,从种子生根发芽到最后开出花来,它是一个真实不虚的过程,这种真实不虚的生命过程谓之诚。这是宋代的礼学家周敦颐说的。忠就是以万物的诚为榜样,像天地万物真实不虚的生命过程那样来竭尽全力。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儒家的很多道理就是讲这两方面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里仁第四(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就是通晓,明白。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利益。小人是为了利在生活,君子则是为了义在生活。君子做事都是要符合道义的,符合天地的大道。小人做事符合个人利益就行了。这就是义和利之区别。后来孟子对这一条做了更深入的阐发,形成了孟子哲学中重要的内容:义利之辨。这个理论对中国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冯友兰先生讲人生有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社会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生活在功利境界当中,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利益。读书、求学是为了有文凭,以便找到好工作,为了高薪水,为了小车、洋房,归根结底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处于道德境界的君子,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道义,符合道义我就做,不符合道义我就不做。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读xǐng,反省。“思齐”,在思想上向……看齐。看到贤者我在思想上就要向他看齐,像他一样贤能。看到不贤德的人,我就要反省自己:我有没有他这种行为啊?我有没有这种情况啊?坏蛋也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反面教材,坏人身上的问题可以引起我的警惕,让我反省。看到好人我就向他学习,看到不好的人,就检讨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子曰:“事父母幾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幾”,微也。“谏”,劝也。孔子说,侍奉父母亲,要幾谏。古人云:“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父母也是人,人无完人,他们也会有过错。做子女的,对父母的过错、缺点,要委婉地给他们提意见。圣人不是一味地说“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母有过错,子女应该劝谏他们。但是劝有其法,怎么劝呢?含蓄地、和颜悦色地。 “见志不从”,你和颜悦色地给他们说了,父母亲还是不听。“你懂啥子,不要你管我,你还有资格管我?”他们不听你劝谏的时候,你仍然“敬而不违”——这是讲的态度,你对他们还是要尊敬,不违背。“劳而不怨”,替他们操劳而不抱怨。这几句话其实是讲如何与父母相处。从这里也看出孔子讲的父子关系并不是要求子对父绝对地服从,而是相对的,父慈子孝,父母有过,子女也要给父母提意见,但要注意方法。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这是经汉朝人改造以后的产物,并非孔子的原意。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健在的时候,做子女的不要出去远游——这是孝道的一个方面。为什么不远游?因为父母需要子女来侍奉、照顾。但是子女要求学、要出去做事、要从军报国,不得不远游,那怎么办呢?“游必有方”。你可以离家万里,但是你要给父母写信报平安,要让父母知道你的下落,要随时保持联系。一是为了让他们放心,二来家里一旦有急事,父母也知道到哪里去找你。
劳而不怨。 共和国五十八年孟夏李里绘于蓉城东门天人轩。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去世,三年内不改变他们的美德,这就是孝了。父母虽然也有缺点,但毕竟是有美德的,只要你不改变父母身上的美德,就叫尽孝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不是说对父母的一切品行你都坚守,非也!这句话的关键在“道”,美德,你不要改变父母的美德。这句话在《为政》篇中已出现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从这一句最能看出儒家的孝和仁德之心。对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啊,“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来你感到很高兴:父母又多陪了我一年,你看我都92岁了,我的父亲还在啊,又活了一岁了,多好啊;二来你会担忧:哎呀,父母亲又老了一岁了,他们和我们相处的日子又少了一年了。这句话最能体现孝敬之心。“父母在,不远游”要求你体察父母之心,将心比心,是谓孝;而这里要求你不仅从父母之心出发,还要你记得父母的年龄,并以此为喜忧,这是更大的孝。现在很多父母把子女送出国,等到自己老了,只能和老伴在家相依为命:苦啊,想孩子啊;而儿女也无法对父母尽孝。“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这是孝的关键。
里仁第四(7)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说话。为什么呢?后边一句是原因。“耻”,就是以……为可耻;“躬”就是自己的行动;“逮”,达到。以自己的行动不能达到为耻。轻易说出口的话,是不是也能这样轻易做到呢?所以“非言之难也,而行之难也”。儒家强调身体力行,践行,不轻易说,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到。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约之以礼,注意,《论语》里讲的“约”,其中一种意思是指约束,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自己;“鲜矣”,少。因为以礼来约束自己而犯过失的,是很少的。一般而言,一个人严于律己,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他犯的错误就会少。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语言不能顺利地说出口就叫“讷”。“敏于行”,行动很敏捷。因为说话是很容易的,可是行为呢?真正要做好一件事情是很困难的。因为说话容易,所以你说话要谨慎;行动不容易,所以你要敏捷。古人讲少年要老成,因为青年人血气正盛,很张狂,所以要注意谨慎、稳重。而老年人血气已衰,更应该精神抖擞,让自己生气勃勃。君子都是少说多做的,我们中国人往往喜欢少说话多做事的人,而不喜欢夸夸其谈、只说不做的。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什么叫孤?鳏寡孤独,这是有讲究的。孟子说,妻子去世了的称为鳏,丈夫死了的称为寡,从小没有父母的称为孤,老而无子的称为独。这是“孤”作名词的意思。这里的孤,是形容词,意思是孤独、孤单。“德不孤”,如果你是个有道德、有德行的人,“必有邻”,字面讲是必然有邻居,就是说人们会来亲近你,与你为邻。如果别人都不愿和你相处,那说明你自己的品德出了问题。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读shuò,屡次、多次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过于殷勤。侍奉国君太过殷勤,就是自取其辱。对朋友太过殷勤、太周到,反而会被疏远。我们今天常常说,太亲近反而会疏远,距离产生美。你过于殷勤,什么事情都照顾到,关心多了,人家反而厌烦你。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不明白“恰当”这个道理。与人相处要恰到好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
《里仁》篇很好理解,就是孔子对《八佾》里说的种种社会现象开出的方子。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先进第十一(1)
上半部《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