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6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算是有,亚历山大也没这个胆量,驻东南亚英军,不过二十几万,再加上缅甸军,也不过三十几万人,连日军兵力的一半都不到,拼光了手里的本钱,他亚历山大无法回本土,留在东南亚,输得身无分文,连个小瘪三都不如。

    现在,不是亚历山大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日本人什么时候罢手的问题,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日本人不把攻击的目标,放在他们最垂涎三尺的中国,反而对英国人的中南半岛举起了武士刀,双方不是盟友吗,日本天皇还亲自给自己发来电报。怎么日本人翻脸比狗还快?说咬就咬?

    面对纷乱的战局,亚历山大完全是一脑袋浆糊,战争已经打响了十几个小时,做为英国在东南亚殖民地最高军事指挥官,亚历山大没有向所属任何一支部队,下达过哪怕是只言片语的命令,各地的英军,没有接到总司令部的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在面对日军凶猛的攻击面前,都在各行其是。

    有酝酿投降的,还有如仰光卫戍司令埃瑟里奇少将那样,稍作抵抗之后,就放弃原防区,撤到离日本人越远越好的地方,躲避风头,战争打响的十几个小时之内,各地英军混乱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如埃瑟里奇少将之辈,还是出类拔萃者。

    最起码知道,向自己的司令官报告战场的形式,尽到了一名军人的本分,其他地方的英军指挥官,只怕是已经吓得魂飞魄散,那里想起这么多来,恐怕满脑子都是如何逃命,或者是保住小命儿的主意。

    军官这样,底下的士兵们,就更不行了,这些养尊处优的少爷兵,平时连枪都很少摸几回,日本人的炮弹,呼啸着落到身边的时候,看着刚才还活生生的同伴,眨眼之间,就成了一堆碎肉,能迈动步,知道找地方隐蔽,没当场吓尿了裤子,已经是驻东南亚英军的精英分子了。

    还是有些老成持重的军官,对亚历山大说道:“总司令官阁下,眼前的当务之急,是给所有能联系上的部队,下达明确的命令,只有这样,才能暂时稳住战局,否则,我们大英帝国的部队,只有在混乱之中,被日军各个歼灭的命运。”

    亚历山大如梦方醒,可能是记起了自己的身份,但自己实在是没有了主意,以前的一切计划,都是针对中国人唐秋离的,现在,换成了来自其他方向的日本人,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所说的“束手无策”,就是亚历山大目前状况的真实写照。

    事已至此,亚历山大再也不顾什么英国绅士的面子,带着请教的语气问道:“以诸位的建议,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英国驻东南亚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弗朗西斯中将,是除了亚历山大之外,军衔和职务最高的军官,他不能不说话了。

    弗朗西斯中将在英军驻东南亚军队之中,属于少壮派将领,很多战略思考方向,与亚历山大有着根本性的分歧,在亚历山大多方打压之下,他这个参谋长,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很深,尤其是在关于和日本人结盟的问题上,这种时候,一方面为亚历山大这个老家伙所面临的处境,而暗暗感到痛快。

    另一方面,出于军人的职责,他更不想二十几万英军士兵,被昏聩无能的亚历山大所断送,于是,他思考着说道:“将军,日军攻势凶猛,我们的军队,无论如何奋勇作战,也无法阻挡日军进攻的步伐,为避免遭到重大损失,当务之急,应该命令各地部队,立即往缅北方向撤退,曼德勒为集结地,收拢部队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亚历山大眼前一亮,暗自想到,“弗朗西斯这家伙的肚子里,还是有点儿干货,”可撤退到曼德勒之后,下一步该做什么,要是日本人穷追不舍,紧接着追到曼德勒,又该怎么办?他还是满脑袋浆糊,一点儿谱都没有。

    清醒了的亚历山大,输人不输嘴,拿出总司令的派头说道:“参谋长阁下,作为大英帝国驻东南亚军总司令不参谋长,你应该拿出一个完整而详细的方案来,比如,日军如果继续往缅北追击,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

    弗朗西斯一眼就看穿了这个老家伙的拿腔作调,心里一阵腻歪,还是诚恳的说道:“总司令官阁下,着是必然会发生的问题,既然日本人下定了吞并中南半岛的决心,并且已经付诸于行动,就绝不会允许我们的军队,在缅北以任何方式的存在。”

    “所以,应对的办法有两个,第一,立即联系驻印军总司令部,我们在缅北曼德勒,一旦遭到日军猛烈攻击,所有部队,沿着康西河谷,撤往印度东部普拉姆,与驻印军回合,才能有力量与日军抗衡,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立即向中国人唐秋离求援,并请求他出兵中南半岛,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这是唯一可以利用的一点。”

    其实,弗朗西斯心里的话,还没有全部倒出来,这是一条嫁祸于邻的计策,其真正的目的,是利用独立师部队,掩护英缅军军安全撤往印度普拉姆,他相信,一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仇恨,唐秋离一定会痛快的答应,这个送上门来的好意。

    不过,这话没必要给这个老家伙说得太直白,尽管如此,亚历山大台湾弗朗西斯的,还是忍不住脸皮一阵抽搐,这个弯儿转的太大、太猛,前一刻,还在处心积虑的对付人家,转过脸来,就去谈合作,晓是英国绅士亚历山大先生,脸皮再厚,也不禁老脸通红。

    亚历山大未置可否,含糊的说道:“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弗朗西斯见好就收,也没有在多说什么,但是,他看出来了,亚历山大最终会采用直接的策略。

    可是,日本人不给英国人多余的时间,日军在东南亚的泰国南部和缅甸南部,同时动手,打了英国人一个猝不及防,日本东南亚派遣军兵分两路,把一根香蕉形状的中南半岛,一分为三,按照日本大本营战前的计划,在缅甸仰光登陆的部队,将作为一个单独方向的作战单位。

    战役的目的,一是围歼在缅甸的全部英军部队,控制面对孟加拉湾的这一片领土,将英国在中南半岛的势力,连根拔除,第二个目的,是以缅甸为跳板,西进攻击印度东部地区,因为在印度东部普拉姆一带,还有英国驻印军二十余万兵力,如果在南亚次大陆,不将英国人的最后实力彻底摧毁,日本人绝对不会放心,全力以赴在南太平洋海域,与美国人一争高下。

    提前发生的东南亚战争,与历史记载的不大一样,日军把全部兵力,都放到对中南半岛英国人传统势力范围的攻击,而对于南海南部的地区,暂时没有动手,其中,就包括美国人的势力范围,菲律宾的吕宋岛、棉兰老岛地区。

    负责攻占新加坡,控制马六甲海峡的任务,尤日本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来完成,本来,在制定东南亚作战计划的时候,日本陆军对把占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任务,交给海军来完成,绝对是不情愿的,以日本陆军在东南亚积蓄的兵力和实力,完全有能力独自完成这个战略计划。

    何必再让海军分一杯羹,所有的陆军将领,心里都不大舒服,因此,反对的也特别激烈。

    ……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撤退变成溃退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撤退变成溃退

    日本军界的海陆之争,由来已久,可以上朔到本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时期,这一次,也不例外,陆军认为,完全可以凭借陆军在东南亚聚集的军力,完成帝国占领东南亚的重任,而这时候的日本海军,在南太平洋上,还没有选定明确的对手,战略意图比较模糊。

    日本在东南亚这么大的行动,海军不能让陆军独占其美,必然会出头,分一杯羹,而裕仁天皇出于平衡陆军和海军的关系需要,也不希望陆军一家独大,所以,裕仁天皇一句话,就割出一块儿蛋糕,给了海军,日军东南亚战场上的三个主攻方向,占领新加坡和控制马六甲海峡,就成为日本海军的任务。

    东南亚之战打响之后,实际上,日本海军和陆军,处于相对割裂状态,各干各的,互不通气,也存在互相较量的心思,否则,英国人会更加难受。

    亚历山大内心里,已经接受了参谋长弗朗西斯的建议,除此之外,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应对策略,日军对中南半岛发动全面进攻的第三天,亚历山大以英国驻东南亚军队总司令的名义,向全体英军和附属的缅甸军,发布命令,所有部队,立即后撤至缅甸中部的曼德勒集结地。

    实际上,不用亚历山大下达命令,英军在日本人如潮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最初的一股子热血冷却之后,日本人的大炮和子弹,终于打出了大不列颠子孙的贪生怕死,从缅甸的里谬到泰国的清迈,压根儿就没有一道明显阻击防线,日军推进的速度相当惊人。

    继占领仰光和曼谷之后,两路日军齐头并进,从缅甸和泰国南部,一股浊浪般,向北席卷过去,从中南半岛南部撤下来的英军部队,就恨爹娘少生两条腿儿,一路狂奔,按照部队总撤退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节节阻击,尽量利用后撤路上的有利地形,阻挡或者是迟滞追兵的速度,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亚历山大在全军总撤退的命令之中,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还是高估了自己麾下部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可以这样说,所有的英军部队,已经被日本人的凶狠吓破了胆,那个部队都不愿意担任后卫,阻击日军的追击。

    部队建制混乱,争先恐后逃命,已经成了一种常态,从缅甸和泰国南部北撤的英军和缅甸军,塞满了中南半岛的各条大小道路,日本人一路往北追击,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这种现象,发生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连准备复出最大代价,才能干掉英国佬儿的日本人,也颇感惊讶和不解。

    这样的心理,在日本东南亚派遣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大将,给裕仁天皇的电报中,表露无遗,“天皇陛下,我帝国皇军自四月三十日发起东南亚战役以来,战斗的结果,与当初的预计,完全不同,帝国陆军将英**队,视为强劲的对手,可事实是,英军除了在仰光有过一次像样的抵抗之外,其他攻击方向,英军不战而溃。”

    “皇军所到之处,英军早已逃离,遗弃的装备和物资,堆满了各个战略要点,战役发起仅仅三天时间,我大日本帝国陆军,就在几百公里宽的正面,推进了二百余公里,如果势头照此发展下去,今年上半年,就完全可以结束中南半岛对英军的作战任务。”

    伊藤严三郎大将的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他有理由得意,打了三天时间,原来预计用两万人的伤亡,攻占仰光和曼谷,可打下来之后,伤亡不过一千余人,连预计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伊藤严三郎乐的三角眼都快眯缝在一起了,

    在电报的最后,伊藤严三郎大将,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天皇陛下,两个月之后,中南半岛的战局,传檄可定,这一块儿富饶的土地,已经尽归大日本帝国所有,”裕仁天皇心花怒放,除了表彰帝国东南亚派遣军的辉煌战绩之外,还特别授予伊藤严三郎皇室菊花勋章,裕仁终于可以睡个放心觉了。

    亚历山大下达完命令之后,就在曼德勒,眼巴巴的等着撤退的部队到来,在此期间,他并没有忘记派到野人山里,去给日军寺内寿一部队带路的各路小部队,现在他才明白,自己做了一件连上帝都不肯原谅的蠢事儿。

    巴巴的去迎接的,那是什么盟友啊,分明是一群恶狼,这要是在自己派出的向导队带领下,二十多万日军士兵,走出野人山,与北上的四十多万日军部队,遥相呼应、南北夹击,撤到曼德勒的英**队,就成了一团饺子馅儿,日本人想咋吃就咋吃。

    他命令司令部电台,一刻不停的呼叫向导队,命令只有一条,停止搜寻和联系日军,立即撤回密支那,所有发出去的消息,都如同石沉大海,一点儿回音都没有,二十多支向导队,没有一支能联系上的,亚历山大脑袋“嗡嗡”作响。

    他百思而不得其解,难道所有的向导队,都神秘失踪了?亚历山大连后悔都来不及,搬起的这块儿大石头,不但砸了自己的脚,恐怕连脑袋都不能幸免,这件事儿,他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丢不起这个人,参谋长弗朗西斯建议,与唐秋离讲和,亚历山大犹豫不决,野人山里的日军,是他的一块心病。

    这件闹心事儿还没有解决,一件更大打击的事情,也发生了,两天前,趁着黎明前黑暗,日军停止进攻的空当,撤出仰光的英军驻仰光卫戍司令埃瑟里奇少将,终于跑累了,也实在跑不动了,在里谬以北二百多公里的一个小镇,做短暂停留。

    喘匀净气儿后,给亚历山大发了一封电报,“总司令官阁下,不得不向您报告一个噩耗,四月三十日凌晨,日军对仰光发动袭击,埃布森总督官邸,成为日军航空兵重点轰炸目标,官邸被炸毁,夷为平地,总督本人在进入地下室的时候,通道突然坍塌,连同随员共十余人,全部遇难,因为部队撤离仓促,总督的遗体,依然留在仰光总督府废墟之中。”

    也就是说,大英帝国驻缅甸的最高行政长官,英国女王的个人代表,统治缅甸十余年的土皇帝埃布森勋爵大人,没有能够入土为安,暴尸废墟,埃瑟里奇少将跑的够仓促的,连埋个人的时间都没有,除了埃布森总督的尸体留给日本人之外,在仰光的英国官员和侨民,一多半儿成了日军的俘虏,至于事实是否如此仓促,只有英国人的上帝和埃瑟里奇少将本人最清楚。

    接到埃瑟里奇少将的电报,亚历山大老泪纵横,不免有兔死狐悲的感触,他与埃布森勋爵之间的私人关系,不是十分的亲密,也谈不上疏远,只不过两人处于军政首脑的位置,为大英帝国海外领土的拓展,一起效犬马之劳,来往频繁。

    说起来,这还是亚历山大本人造的孽,他为了对付唐秋离与日本人结盟,整个缅甸和中南半岛对日本人不设防,有了这样的好机会,日本人怎么会错过,特务和耳目,把仰光的每一条街道,都仔细的标注在地图上。

    总督府当然会成为重点照顾的目标,恐怕连总督夫人白天晾晒的内衣是什么颜色,都会摆在日本东南亚派遣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大将的案头,亚历山大本人,还是被上帝眷顾的,属于幸运儿,日军空袭仰光的时候,他在曼德勒,忙着筹划对付中国人的部署,没有在总司令部。

    否则,将军本人的下场,未必会比埃布森总督好到那去,事实上,整个仰光,属这两个地方被日本人炸的最狠,几十架日军轰炸机,围着英军总司令部和总督府,溜溜的炸了一整天的时间,地面建筑全都化为一堆瓦砾。

    日本人下手也够狠的,一点儿也不顾及亚历山大将军本人对他们的殷殷情谊、暗送秋波,说翻脸就翻脸,铁了心要把英国在东南亚的军政首脑一锅端,把大英帝国在中南半岛的势力,连根拔除,海外领土一把装入囊中。

    独立师情报处在中南半岛的情报系统,紧张而高速的运转起来,各地发生的战斗情况,日军的推进速度、兵力布置,英军的撤退路线,等等有关战局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汇集到情报处情报分析中心,经过白落羽的整理,形成一条条清晰而严密的信息。

    唐秋离看着这些情报,连连摇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