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国的涅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帝国的涅盘-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官的难道不管么?

当官的?大小将校们,自己早就“各距巨室,籍没子女为乐”,放了羊的大兵们自然就满街乱逛,借口搜铜搜马,“沿门淫掠”。有些驻扎于城头的大顺兵,将妇女劫到城墙上侮辱,“或遇贼将过,恐被责,竟(将妇女)向城外抛下”。几十万军队都这么干,就算几个有责任心的将官,也管不过来,索性就都睁只眼,闭只眼了……别让我看见就成。

大顺军在北京城里,有两件事很失人心,一桩是奸淫,一桩是拷饷。

拷饷有点像摊派,所不同的是,官府的摊派对象是小老百姓,流贼的摊派对象则是大小官儿和皇亲国戚。拷饷的负责人据说是刘宗敏和李过。

《明季北略》记录了一份操作流程。

先把官儿们召集起来,饿上一晚。第二天一早,把八百多号人,五个一串,押到田皇亲府里,先用夹棍夹拷一顿,再来问你到底贪赃多少,这样搞了十来天。

有时候刘宗敏兴致来了,亲自出来审问,每个人都得认点赃才行。重者数万两,轻者数千两,最起码也要一千两,有位沈学录先生,穷得丁当响,刘宗敏看他实在没油水,算是特别照顾,给他算了五百两。

不认?那就腿上夹棍子,有棱有钉的那种,脑袋上再给你带个箍子,套得你眼珠迸出,大白天看见星星。

交不出钱也好办,派几个兵押着你去前门官店里借。店主不敢不借,只能要个借条。据说有张借条是这么写的:“某官同妻某氏,借救命银若干。”就这,也借到钱了。

这里有一个按官衔高低开出的价码。内阁十万,部院、京堂、锦衣帅七万,科道、吏部郎五万、三万不等,翰林一万,部曹数千不等。皇亲国戚就惨了,他们的价码叫做“无定数”,就是说你交多少都不顶用,还是要吃夹棍的。

官儿们为了不吃夹棍,各显神通。有位御史老兄混进刘宗敏幕府当清客,总算躲掉了;有位杨汝成先生,把家中美婢送给拷官,得以从轻……直到四月初一,军师宋献策实在看不惯了,假借天象示警劝李自成停刑。又过了六天,到四月七日,李自成到刘宗敏府上视察,看见几百号人在那里哀号,才让刘住手。

十、山海关前

明关宁守将,平西伯吴三桂,在崇祯急召下,放弃关外重镇宁远回援京师,但当他于三月二十日进抵丰润时,才得知京师已经陷落。吴随即率军返回山海关驻守。

李自成派居庸关降将唐通带本部人马前去招降吴三桂,许以封侯,还加上吴三桂父亲吴襄的一封信。唐通和吴三桂是老战友,曾一起参加过两年前的松山之战。吴三桂和老战友详谈后,收下李自成送来的银子,表示愿意投降。吴随即把山海关交给唐通,自己率部前往北京投降。

接下来的事,吴伟业先生在《圆圆曲》中有所描述,叫作“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吴三桂到达永平时,碰到从京里逃出来的人,就顺便问问家里的情况。

吴:我家里怎么样?

来人:被李闯没官了。

吴:这是误会,我回去就会发还。那我爹呢?

来人:被李闯抓起来了。

吴:误会,这完全是误会,我回去就会释放的……陈夫人还好吧?

来人:也被李闯霸占了……

吴:来人哪,传令全军给大明皇帝戴孝,我要和李自成决一死战!

陈夫人,就是陈圆圆,本名陈沅,圆圆是她的艺名。明末史料里,有说抢去她的是刘宗敏,有说是李自成,莫衷一是。不管是被谁抢去,这一事件确实促成了吴三桂降清。

遥远的江南,一位美丽的歌女,碰巧被一位贵戚看上。这位贵戚将她带到北京城里,送给皇帝,随即又被遣出宫来。在贵戚府上的一次宴会中,一位青年将军迷上了她。贵戚将她送给将军,可偏偏将军驻防在边关,只得将她留在自己父亲老将军府中。流寇攻破了京师,老将军的府邸被抄,她也被流寇抢去。将军得信后,异常愤怒,竟然投靠了异族的敌人。他引来异族兵马,打败了流寇,抢回了歌女,但从此华夏之天下,沦入异族手中,将近三百年。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见招降不成,亲率约十万大军出征山海关。

吴三桂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同时对抗关内的李自成和关外的满清两支力量,他必须偏向其中一方。李自成既已不可能投降,那么能帮上忙的,也只剩下了关外的老敌人满清。

吴三桂明白,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但李自成却不明白如此简单的一个事实。

满清在得知李自成攻占北京的消息后,已经发布了动员令,以努尔哈赤第九子多尔衮为大将军,明朝降将洪承畴等为参谋,以倾国之兵约十四万人“往定中原”。有没有吴三桂的投降并不重要,吴三桂的投降不过是给了满清一个更好的借口而已。

大顺军于四月二十日抵达山海关西南的石河一线,随即投入战斗,直到二十一日晨,大顺军仍未能突破吴军防线。李自成令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阵前劝降吴三桂,吴三桂大呼:“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又安能为孝子乎?”

到二十一日中午,大顺军后续部队相继赶到,恰逢吴军主力后撤吃饭,李自成方才击破吴军防线,直逼山海关下,猛攻西罗城与北翼城,同时派出唐通军自九门口绕出长城,从背后包围山海关。

吴军兵力五万人左右,处于劣势,急向多尔衮求援。多尔衮于二十二日晨移军山海关东北的欢喜岭,以便直接观察战场形势,但迟迟不肯参战。

李自成已经发现大批满洲部队出现在山海关外,但此时的他,处境极其尴尬。兵力对比上,清军号称有十四万骑,吴军也有五万人,大顺军仅有十万左右,若清军参战,则大顺军将处于绝对劣势。但如果转身撤退,清军和吴军的关宁铁骑都以机动性著称,即便大顺军骑兵可以成功撤离战场,步兵和大量辎重也将全部损失。

摆在李自成面前的难题是:本来只请一桌人,却来了四桌。当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清军参战之前,迅速解决吴三桂,夺下山海关。

大顺军不要命地猛攻关城。

吴三桂多次派使者去向多尔衮求援,但多尔衮却表示,希望吴将军能够剃头去见他。吴三桂只想借兵帮忙,而多尔衮根本就是要他投降。就这样投降异族,吴三桂是不愿意的,但李自成毫不留余地的猛烈进攻,使吴三桂动摇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吴三桂终于剃头往见多尔衮。多尔衮要求吴军全体薙发,理由是非如此,清军无法区分敌我。

双方达成协议后,清军立刻出动,在山海关东北的围攻东罗城的唐通军首当其冲,遭到吴军与清军的夹击,几乎全军覆没。清军随即进入山海关,与吴军会师。

李自成得知清军入关后,将兵力收缩在石河一线,吴军和部分清军出关列阵,双方在此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野战。吴军率先冲锋,大顺军迎击,在双方鏖战正激时,忽有狂风大作,沙尘蔽日。多尔衮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全军投入战斗,沿右翼包抄,将大顺军往海里赶。

骁勇的满洲骑兵势如山崩而下。

李自成在高岗上看见一支完全不同的军队冲入大顺军阵中,顿足道:“此必北兵也,三桂真挟北兵来耶!”他知道败局已定,随即策马撤离战场。吴军和清军一路追杀,大顺军惨败,战士伤亡无数,据说直到三年后,还有未收尽的遗骸。大顺军损失惨重,连权将军刘宗敏也中箭,身负重伤。

这是决定中国未来三百年命运的一战。

李自成固然是大败亏输,吴三桂又何尝是赢家?李自成随即杀了吴襄全家以泄愤,这就是吴伟业诗中所说的“全家白骨成灰土”。三十年后,吴三桂又在云贵举兵反清,兵败垂成,他本人忧愤病死,重建的家族也被毁灭。

兄弟阋墙而斗,又有谁能够胜出呢?

十一、九宫山

李自成于四月二十六日仓皇逃回北京,吴三桂与清军紧紧尾随其后。大顺军在北京城的奸淫掳掠和拷饷政策,已经完全失去了民心,这座城池,是无法为大顺朝而坚守了。

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即皇帝位,追尊七庙,立夫人高氏为皇后,以牛金星代行郊天礼。当夜,大顺军纵火焚烧了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宫殿建筑群,连九门的城楼也未能幸免。次日黎明,大顺军即由齐化门撤退,受伤的刘宗敏躺在一张长桌子上被抬走。

五月二日,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城,随即将顺治皇帝福临迎来,从此,北京城就成为了清王朝的都城。

李自成撤出北京后,取道保定、真定,由井陉关退入山西境内。殿后的大将谷可成和左光先在庆都、真定被尾追的清军赶上,连遭败绩,谷可成战死,左光先受伤。五月中旬李自成抵达太原,留陈永福率一万人马守太原,自己撤回西安。七月上旬,大顺军发动了一些反击,但随即被清军击退。

九月中旬,清军攻太原,以重型火炮轰破太原城墙,守将陈永福战死。

十月,福临在北京正式登基称帝,君临中原。清廷以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吴三桂、尚可喜等人自陕北进攻关中;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南下河南,自潼关威胁关中。

十二月,李自成误判北路为清军主攻,除以李过、高一功驻守榆林、延安外,又亲率大军北上增援。但在半路上得到清军进攻潼关的消息,又匆忙回援潼关。大顺军与清军在潼关城下苦战了近二十天,清军以重炮轰塌关城,于次年正月十二日占领了潼关。

李自成随即放弃西安,自蓝田出武关,南下襄阳。此时清军多铎部被调往中原东部准备消灭南明政权,由阿济格负责追击李自成。李自成一路逃跑,沿途没有组织一次有效的抵抗,苦心经营的荆襄根据地也轻易放弃了,部队士气越来越低落。阿济格紧紧追赶,数次击败大顺军。

李自成打不过清军,对打左良玉还是很有信心的,他于三月上旬抵达潜江,扬言要攻打左良玉占据的武昌。左良玉打张献忠在行,对付李自成就没把握,加之他和南明当权的马士英、阮大钺不合,所以正好借口去南京“清君侧”、“救太子”,率部沿江逃走了。李自成轻易占据了武昌,但也只停留了两天,又轻易把武昌城交给了追来的阿济格,自己沿江逃往九江。山海关和潼关两战,严重地打击了李自成的信心,使得他见到清军主力部队就想逃。

清军在富池口及九江附近,两度追上了李自成,大顺军败得一塌糊涂。李自成折向西南,在德化县西掉头转入幕府山脉,经瑞昌,入兴国,又沿骑立山、太平山北进入通山县九宫山北麓。清军一路紧追,在九宫山阴,再次追及大顺军,李自成又吃了败仗,部队也被打散了。在这一系列战斗中,大顺军损失惨重,大将刘宗敏、左光先、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个叔叔及大批高级眷属先后被俘,牛金星也与李自成失散。

李自成退入九宫山中。一六四五年农历五月初,他带着二十八骑登山观察地形,被一群乡勇伏击,李自成在混乱中被杀。因为事发仓促,随行的李自成的义子张双喜仅得驰马先逃,李自成的近随刘某飞骑追呼道:“李万岁爷被乡兵杀死下马!”大顺军残部满营皆哭。

这一说法,来自于南明唐王隆武元年,湖广总督何腾蛟的奏报,当时李自成的旧将都被何腾蛟招抚,他们众口一词的说法,应该是比较可信的。何况,幸存当事人之一的张双喜,此时正长驻在湘阴,随时可供调查。

清军方面,阿济格也得到了李自成已死的情报,他随即乐滋滋地向老哥多尔衮汇报了这一喜讯。多尔衮立刻告祭天地太庙,宣谕中外。但没过几天,多尔衮又得到李自成逃到江西的情报,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审慎态度,谴责阿济格谎报军情。于是大功臣阿济格由亲王降级为郡王,还额外罚银五千两,还有一些将领也受了牵连——其中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鳌拜鳌少保。

阿济格吃亏在没有可靠的当事人能提供证词。

于是几个月后,九宫山民程九百,突然接到当地清朝县官的访问和嘉奖,称他杀死了李自成——至于尸体么,大热天的,自然是“尸朽莫辨”了,腐烂的尸体难以辨认——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么?在县官的鼓励或者说是胁迫下,程九百拎着一个朽坏的人头,以及据说是缴获的珠盔、龙袍去见湖广总督。总督佟军门大喜,委任他为德安府经历,后又选任西安府守备。

不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程氏家谱》中,却老老实实地记录为“(程)安思……字九百……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李延和李自成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只有鬼知道。

也许因为家谱是私修书,没有那么多顾虑吧?

当然,历史的事实我们都知道,李自成确实是死了。

所以,一年后多尔衮又亲自签署文件,给阿济格、谭泰、鳌拜等人平反昭雪。

但这事儿还没完。到乾隆时,皇帝闲来把曾祖父顺治朝《实录》拿出拜读,看完之后还发表评论:“英亲王阿济格秉心不纯,往追流贼,诳报已死……黜爵实由自取。其子孙前俱降为庶人,削其宗籍。”阿济格又一次倒霉。

这时,都过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了!历史,它一直在静悄悄地改变着未来。

十二、尾声

乾隆十九年清明节,有一位牛次张先生给自己的先人立了一块墓碑,通过这块墓碑上的文字和相关记载,我们能透过历史的迷雾,读出一个时代的缩影。

牛金星的儿子牛佺,在富池口之战中被俘投降,随即被阿济格任命为清朝第一任黄州府知府。

牛金星在九宫山阴和李自成离散,李自成随即死去,大顺军群龙无首,或投降,或自相杀伐。牛金星对此感到心灰意冷,偷偷逃回了老家河南宝丰。然而清军此刻正在清剿流贼、土寇残余,他在老家熟人太多,也呆不下去。当得知儿子在黄州当官后,牛金星逃到黄州投靠儿子。他大概死于顺治六年末,享寿约五十八岁。临死叮嘱儿子道:“赖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吾香山之阳,闭门教子勿再出。”

牛佺听从了父亲的话,再没出去做官。于康熙九年,五十五岁时去世,埋葬在父亲的墓边,到他夫人去世时,家里已经穷得不能营葬了,拖了五十年,只是“涂殡”而已。

到乾隆七年,才由他的孙子牛次张将祖父母移葬到祖墓,只留下牛金星自己孤零零地守在香山之阳。又到了乾隆十九年,牛次张以家中凋败,恐后人找不到祖宗坟茔,于这一年的清明在牛佺墓前立了这块碑文。

宋献策被俘后,下落不明。有说被杀害了,也有说满洲人看重他的相术,日子过得很好——那本是个天翻地覆的时代,谁知道真假呢?

刘宗敏被俘遇害。

田见秀在顺治二年的七月接受南明何腾蛟的招抚,八月又北降清将佟养和,李过南下后,他又率部归附李过。顺治三年初,他再度投降清军,多尔衮随即下令“降叛反复者俱斩”。反正,此后再没见到过他的名字。

李过和高一功接受了南明的招抚,与清军作战。一六四九年,李过病死。高一功遭到张献忠余部孙可望的袭击,也战死了。

李来亨率领大顺军余部继续转战在四川、湖北交界处的山区,号称“夔东十三家”。一六五九年,清军大举南下攻西南的南明永历政权时,他们还一度围攻重庆,替南明分担压力。

一六六三年,清康熙二年,清军大举围攻夔东十三家。李来亨拒守茂庐山上的九莲坪,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