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1)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酉刻,光绪皇帝死于北京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刻,皇太后——慈禧太后在北京故宫仪鸾殿病逝。
一个是当今皇帝,另一位则是操纵朝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太上皇”。
事情来的太突然,没有任何人预料到,以致一切后事都显得那么匆忙,没有章法。
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驾崩的消息被送到宫中时,举朝震动。王公大臣们既对这位年仅38岁的中年皇帝如此突然的去世感到惊恐,同时更为尚未建储,没有确立皇位的继承人而担忧。
按照从雍正年间传下来的规矩,每一位继承大统的皇帝,都要于其在位期间,预先写下继位的皇太子名姓,置于密封匣盒之内,藏在故宫乾清宫正中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这块匾额是顺治皇帝亲自书写,为宫中最高之处。当皇帝重病不治时,在朝廷重臣共同看视下,宣布匣内诏书内容。这就是清朝所独有的秘密建储制度。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都是由这个方法,立嗣继位的。
光绪没有子嗣,但是大臣们知道,皇帝也没有用秘密建储的方法,在皇族中选择继任者。这大概是皇帝正值壮年的缘故。
就在人们惊恐慌乱、不知所措的时候,从仪鸾殿的病榻上,传出皇太后懿旨:
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承继穆宗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根据慈禧太后的这道旨令,溥仪继皇帝位。这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人们通常说的“宣统帝”。
溥仪与光绪有着极近的血缘关系。光绪皇帝是溥仪的伯父。溥仪的父亲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载沣承袭了他们父亲醇亲王的爵位,并在前不久当上了摄政王。
不过,溥仪此时还仅是个三岁的孩童。将国家大事及满朝文武托付给这样一个无知的幼儿,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从仪鸾殿很快又传出第二道懿旨:
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学习。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皆由摄政王秉承训示,并予裁度施行。待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其亲裁政事。
这实际是将朝纲权柄,交到了醇亲王载沣的手里。
在光绪去世的当天,慈禧太后还发出过第三道懿旨。依照清朝祖上的惯例,为宾天的皇帝组建一个以满洲文武亲贵大臣为成员的办理丧事,赞襄政务的班子。
第三道懿旨中说:
著派礼亲王世铎,睿亲王魁斌,喀尔喀亲王那彦图,奉恩镇国公度支部尚书载泽,大学士世续、那桐,外务部尚书袁世凯,礼部尚书溥良,内务府大臣继禄、增崇,恭办丧礼,敬谨襄事。
此时慈禧太后也已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但由于她的上述安排,宫廷内出现的暂时混乱状态,逐渐平息,局面得到稳定。
一切的事情,似乎又都开始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了。
摄政王载沣首先向中外宣示了光绪皇帝的遗诏,同时以嗣位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褒扬光绪帝生平伟迹,痛悼他的突然故世,并表示要遵循古制,行持孝三年之丧礼。
十月二十二日,即光绪去世的第二天,年仅三岁的溥仪,以大清国皇帝的身份,来到皇叔宾天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亲临看视光绪皇帝遗体小殓。然后在众朝臣的簇拥下,护送遗体到乾清宫西配间停放。
在这里,小皇帝按照清朝丧礼仪俗,剪去头发,穿戴起孝服。亲王以下的文武大臣官员,也全部穿上了白色丧服,各按品级位次站立,齐集举哀,并看视为光绪皇帝大殓。
大殓毕,灵柩移至乾清宫正殿安放。
小皇帝溥仪又随众臣在乾清宫举行了隆重的殓奠礼。
然而就在人们忙于往返涵元殿与乾清宫之间的时候,刚刚为光绪皇帝安排了后事的慈禧太后,也在仪鸾殿病榻上辞世。终年73岁。
稍有心计的人都会发现,在光绪皇帝去世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中,至少可以找出三大疑点。
疑点之一:光绪的死,发生得太突然。
光绪皇帝在去世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确实也是在患病。不过,光绪从小的时候起,身体就不太好,虚弱多病。这一次患病,是在光绪三十四年的年初。以后就一直感到不适。据皇宫太医的诊断,其病状为:
阴阳两亏,标本兼病,胸满胃逆,腰胯酸痛,饮食减少,气壅咳喘,益以麻冷发热。精神困惫,夜不能寐。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众说纷纭(2)
依据现代医学病理分析,这大概是患了呼吸道疾病。从上述诊断看,病人已经发热咳喘,睡眠饮食失调,身体相当衰弱,但此时尚不致于有生命危险,更不会突然死去。
况且病人在去世的当天,还曾发出一道谕旨:
通谕各省总督、巡抚,于各所辖地区内,遍选精通医术之人,无论有官品者,或是平民百姓,迅速保送来京,为皇帝治病。如医治确有效果,被保送之人,及推荐之官员,皆予恩赏。
可见,光绪本人也没有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马上就会离开人世。一般讲,临死的人,特别是很快就要进入弥留之际的人,都会产生某种预感。
整个朝廷也未想到皇帝要出事。理由很简单,因为在光绪帝死于瀛台涵元殿的时候,满朝文武大臣中,没有任何人知道,应该把皇帝安葬在哪里。
光绪皇帝还没有选择他的“万年吉地”,也就是陵寝用地,当然就更没有预先建造陵寝。
在清代社会这是极不正常的。只有当皇帝出人意料地突然去世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秦始皇开始,中国的封建皇帝如同珍视其活着时候的奢华生活一样,对死后的安排,也都极为重视。尤其是陵寝的建造。清朝的习惯做法是,皇帝在他们还非常健康的时候,有的甚至尚在中年,或者刚刚继位,即开始为自己大事营造陵寝。
譬如雍正皇帝,他在登上皇帝宝座后的第四年,即迫不及待地着手兴建陵寝。他派出大学士、工部及内务府官员,到安葬其父祖顺治、康熙帝的今河北遵化一带察勘选址。但因土质疏松,雍正决定放弃已经选好的地点,改换地方。雍正七年,在今河北易县确定陵址。翌年动工兴建。
光绪的爷爷道光皇帝,还曾经将已经修造好的寝宫,推倒重建。
道光的“慕陵”,最早建于清东陵,即河北遵化县境内。地宫建好后,偶然发现墙壁渗水。道光皇帝在重重处罚了主持修建寝宫的官员之后,又改在易县,重建陵寝。
光绪皇帝迟迟没有按照惯例,择地修造寝宫,其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皇帝本人尚在中年,又未发现致命的病伤,这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掌握着皇帝身体状况,了解其病情发展的朝廷,也没有认为建造陵寝是非常急迫的事情。
从上述可以看到,光绪的突然去世,在许多地方是讲不通的。
疑点之二:难以置信的巧合。
光绪皇帝的死与慈禧太后的死,几乎是连续发生的。如果细分析起来,前后相隔还不到一天时间。
光绪死于十月二十一日的酉刻。按照天干地支的计时方法,酉刻,即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点至七点之间。也就是说,光绪是死于十月二十一日的傍晚。
慈禧太后则是在十月二十二日的未刻,病死于仪鸾殿。未刻,即我们通常所讲的下午一点至三点之间。因此可以认为,慈禧是死于十月二十二日中午过后。
由是我们可以推算出,两者之死,前后相差仅二十个小时左右。
事情发生得如此巧合,这是很难叫人相信的。如果考虑到两位死者生前的长期矛盾,以及特殊的政治背景,自然使成的可能性将更小。
疑点之三:令人深思的政治安排。
我们前面曾经讲到,在光绪死去的当天,曾从慈禧太后的寝宫仪鸾殿,很快传出懿旨,立溥仪为嗣皇帝,命摄政王载沣为监国。如果我们将视线再向前推移,那么就会发现,溥仪是在光绪临死的前一天,也即十月二十日,由醇亲王府被接进宫的。载沣也是在同一天,被封为摄政王的。
细想起来,这里面似乎大有文章。
究竟谁下的命令,谁让这样做的呢?
慈禧太后。
谕旨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但其内容却是在传述慈禧太后的意思。
根据清代最重要的官方典籍《清德宗实录》的记载,十月二十日这天,光绪皇帝仅向内阁发布过两道谕旨。
其一:谕内阁,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
其二:又谕,朕钦奉皇太后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这是在为光绪的死做准备。
显然,慈禧太后已经知道,光绪很快就会死去。
然而,就在慈禧做出这一政治安排的第二天,光绪还曾向全国各地督抚颁布谕旨,意图寻医治病,并不像行将就木的样子。
在这里,人们很自然地将三大疑点联系起来考虑,发出诸多疑问。产生谜团也是当然的事。
母子亲情(1)
在探寻慈禧太后与光绪之死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在历史上,慈禧与光绪的关系,曾经有过一段相当长的,比较亲密的时期。
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公元1871年8月14日),光绪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内,太平湖东岸的醇郡王府第,即今天中央音乐学院所在地。
光绪姓爱新觉罗,名载湉。“光绪”一词,是载湉当了皇帝以后命名的年号。
载湉一出生,实际就已享有扎系“黄带子”的权力。这标志着他在清朝及其皇室中的地位。
“黄带子”是相对于“红带子”而言的。
清朝制度,皇族的所有成员,都系以“黄带子”,或者“红带子”。它们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标志。这有点像西欧封建社会贵族家族中盛行的族徽。
但是,“黄带子”比“红带子”的身份更加高贵。
在爱新觉罗家系中,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为大宗,他的直支子孙,被称作“宗室”,全部系以金黄色的带子。努尔哈赤的叔伯兄弟的旁支子孙,被叫作“觉罗”,只许系红色的带子。
慈禧太后极力主张在“载”字辈中选择,以醇亲王奕之子载湉为帝。
显然,在由谁入承大统的问题上,清朝亲贵间存在着分歧。
讨论皇位继承问题的御前会议,是在同治皇帝病情垂危的情况下仓促召开的,因此每一个与会者的心情都非常悲痛和极度紧张。
当时亲身参加了这次会议的翁同龢,后来在日记中回忆:
十二月初五日傍晚时分,忽传太后急召入宫。当匆匆忙忙赶到宫里时,太阳刚刚落下。随后同惇亲王、恭亲王等进入西暖阁见太后。御医李德立正在奏禀,称皇帝病情急迫。我当即训斥之曰,为什么不用回阳汤。李德立说,已经晚了,只能用麦参散。我说,赶紧灌药。太后那时只是在哭,泣不成声。仓促之间,医生回报说,皇帝牙关紧咬,不能下药。群臣起而奔入东暖阁。只见同治皇帝闭着眼睛,半躺在病榻上。我上前探视,发现皇帝已然弥留。天惊地圻,哭号良久。其时后到之内廷王大臣,也相继进入东暖阁,皆哭而退出。
决定清嗣统的御前会议,就是在这种极为悲痛的情况下,在紧临同治病逝的地方召开了。
后来的人们,曾写了不少书或文章,描述这次会议。其中,以两个英国人,名叫濮兰德和白克浩司,所写的《慈禧外纪》一书,记叙最为详细。书中说:
养心殿内,两宫太后对面而坐于上,凡其他参加会议者,都跪于地下。慈禧首先发言说:
同治帝的皇后虽然已有身孕,但不知何时能诞生。兵不能久悬,应该马上议立嗣君。
恭亲王反对道:皇子诞生之期已不远,应暂时秘不发丧。如果生了皇子,自当嗣立。若所生为女,再议立新帝不迟。
其余王公大臣,好像也认为恭亲王的说法有理。
慈禧太后接着说:现在南方尚未平定,他们如果知道朝廷无主,局面将更加危急,恐怕会因此动摇国本。
军机大臣及各大员中,有三位汉人,他们极力赞成太后的主张,认为南方乱事未定,如皇位久悬,其势实不稳固。
这时,慈安太后发言:据我之意,恭王之子,可以继承大统。
恭亲王奕闻听,慌忙叩头,连称不敢。
他随后奏言:按照承袭的正常顺序,应该立溥伦为大行皇帝之嗣子。
溥伦之父载琪也急忙叩头,称不敢。
慈禧对载琪说:这都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你是奕的过继之子,你们可以说,从前有这个先例吗?
慈禧太后命恭亲王回答。
恭亲王迟疑半晌,回答说,明朝的英宗皇帝就是这样继位的。
慈禧对于史事极熟。她立刻说:这个例子不好。英宗的继位,乃是孙妃欺骗其主所为。而且英宗在位时,国家不宁。
随后,慈禧转而对慈安说:依我的意思,可以立奕之子载湉。应该立即决定,不可耽延时候。
恭亲王闻此言,愤怒地冲着他的弟弟奕说:大清朝立长为嗣的制度,可以全然抛弃而不顾吗?
慈禧说:可以用投写名字的方法来决定。
慈安表示同意。
投名的结果,醇亲王等投溥伦,有三人投恭亲王之子,其余都按照慈禧之意,投醇王子载湉。
于是大位遂定。
上述《慈禧外纪》的说法,不免有失实之处。
且不说书中将溥伦的父亲载澂,写成了载琪,单就御前会议在讨论承继大统这样重大的问题,发生意见分歧时,采取了投票的方法加以解决这一点,就太具西方民主主义的理想色彩,不符合清朝封建社会的实际。
母子亲情(2)
不过书中反映了以慈禧太后为一方,恭亲王为另一方,在选立新皇帝问题上确实存在的对立。
还是翁同龢的记述比较可靠。
翁同龢在日记中写到:
皇帝于酉时崩逝。太后召诸臣入西暖阁。时大臣已尽皆摘去红缨,身着黑褂。
太后谕云:以后是否应该垂帘听政?
枢臣中有人说:宗社为重,请先投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
太后又谕:文宗(即咸丰皇帝)没有次子,今突遭此变,不宜承嗣年龄长者。应该是年龄较小的,这样比较容易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改。我太后两人意见一致。
当即宣布,以醇亲王之子载湉继位。
醇亲王奕闻此,惊惧交加,跪地碰头痛哭,以致昏迷倒地,扶之不能起。
诸臣承领懿旨,立刻回到军机处拟旨。
根据翁同龢的记载,清朝最高统治层内,关于入承大统问题上的矛盾,在御前会议上,并没有激化进而暴发。在短暂的时间内,完全按照慈禧的意图,顺利地解决了。
这真有些出乎意料。
后世人对此分析道,慈禧太后在这里运用了高明的政治手段。她利用同治皇帝刚刚去世,众臣正处于极度惊惧与悲痛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轻易得手。
当日发布的,以载湉继帝位的懿旨是这样写的:
钦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奕之子载〈湉〉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继,特谕。
懿旨中说的“文宗显皇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