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结
一对恋人。男子很多年前漂洋过海,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在离开家乡之前,他的恋人用一条红绒线打了一个同心结,而这个结后来一直挂在他的腰际。
十多年之后,女子早已嫁给了家乡的富商,男子也在海外结婚生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前恋人的音容笑貌已经变成了一幅模糊的山水画,而故乡的家园,也早已成了梦中的美景。但这个男人,直至不惑之年,还是常常对着同心结喟然长叹。直到有一天,他的儿子看到了这个漂亮的结,非要拿在手里玩不可,小指一勾一勾的,这个结竟然打开了。
那是一条简单的绒线,只不过恋人用她的巧手将之打成了一个繁复的结。世间本来简洁明了的事,只因为用了苦恋痴缠的心就复杂了。
男人由此大悟—— 线原本就是线,但假以恋人之手,可成为结,用之在心,是为心结;用之在情,是为情结。人大半生的苦、恨、怨、憎、贪、痴……常常缘于一些细小的枝节,因为放不开,就成为了结。其实一旦想通了,一条线无论成何种形状,怎样演变,都还是一条简简单单的线。线可成结,郁结在心;也可还原为线,解线可释怀……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么,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是我们一生都不能放开的呢?
情绪管理是通往幸福的直通车。财富未必能创造幸福,幸福感却可以创造财富。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 敲开幸福之门(1)
从心理学意义而言,新科学、新技术带来的新思维、新观念,及其对既往历史的冲击,称21世纪是一个需要心灵导航的世纪并不为过。在新旧转变时,一些朋友出现了迷惘心态,特别是一些青年人思想出现混乱,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转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青年人身体每天都在成长、成熟,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未必能随之一起成熟,因此,虽然因身体而痛苦的人不多,但是,心里痛苦的人却非常多。
我们知道,儒家经典《大学》曾把传统的伦理体系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修身的角度,这其实也是一个人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是一个人由内向外的心智渐进成熟的过程,而在我们追求个人成功的漫漫历程中,物质声名的积累必须伴随着心灵的富足和心态的平衡健康才能持久和幸福。
如是,我们或可这样理解:
诚意、正心:意味着我们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灵、积极的心态,这是一切事业的基础。
修身、齐家: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强不息的进取心。
治国、平天下:在这个时代意味着我们在健康、幸福的基础上,要积极地追求个人的成功,同时把个人的成功同时代、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一、走出讳疾忌医的桎梏—— 正确的情绪管控态度
情绪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内在状态或体验及其外在表现。尽管作为学科的情绪心理学对此已有科学的认识、研究,但是,普通人对有关情绪的认识往往还是以“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方式存在着,甚至人类的某些情绪发作往往因此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潜规则。
为此,笔者经过近30年专门收集、整理并研究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绪案例,从心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及组织行为学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各种情绪行为的本质、功能、动机、规则,将与情绪有关的奥秘以一种“信号释放”的方式进行演绎,以便能让大家从生活的角度充分明白情绪的“庐山真面目”。
不懂情绪,情绪往往随心所欲;不知情绪管理,情绪将放纵不羁。
(一) 讳疾忌医——对待情绪问题的态度
人们在情绪问题上通常的态度是——讳疾忌医。
谈到情绪问题,很多人就觉得没面子,认为情绪教育其实就是被教训、被贬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情绪控制有问题。
每当生活中有争论发生的时候,人们总认为都是他人的无礼或不对,急于反驳,为自己辩解,试图说服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盛怒不休,无法自持。总之,别人的情绪有问题,甚至问题很严重,自己基本没有什么情绪问题。
父母长辈常常以为情绪控制是对小孩的事,师长以为那是对学生的说教,领导以为情绪控制是对下层的告诫。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问题。而那些自认为自己的情绪没有问题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只停留在情绪控制的最低认知阶段。
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失败等惨痛教训之后,才会慢慢懂得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可惜的是,有的人一辈子脾气暴躁,活到了七八十岁,年纪一大把了,还是不成熟,常常乱发脾气,或者怀恨在心……生活一塌糊涂;有的人,一辈子多愁善感,自叹命运坎坷,于是愁苦、潦倒、消极地过完自己的一生;还有的人,虽然事业有点成就,却因为不懂得爱,不懂得恨,爱恨纠缠不清,常常有钱就猖狂,说话随便,失败就想自杀,害己误人,从而导致整个生命的结果发生改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敲开幸福之门(2)
(二) 情绪控制的3种境界
认真分析总结后,我们发现,情绪控制其实不难理解。通常,根据我们对情绪理解程度的不同,可以把人们对情绪控制的态度划分为以下3种。
(1) 不知不解。认为周围有情绪问题的人不少,但是,觉得自己不存在这种问题。不了解情绪是什么,更不重视情绪,任由情绪随意奔放,当然就无法有效地控制情绪。
(2) 知而不解。知道自己情绪有问题,了解自己经常被情绪所困扰,但不知如何去解决情绪问题,或者不愿意、不努力去控制情绪。
(3) 知之而解。知道情绪为何物,明白情绪很重要,更能应用智慧解决情绪问题,理智处理每种情绪事件。
由此可见,在“养身”类图书热销的当今,人们更需要“养心”的参考资料,企业应该开展情绪教育的培训,学校需要开设情绪教育的课程,家庭需要情绪教育……通过“养心”将使我们每个人更容易感觉到人生的幸福。
一个人,一旦掌握了情绪的秘密,就可以不断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发现生活,重新“定义”我们身边发生的各种人和事,诠释与理解人类的种种言行。当然,如果以此作为提高自身价值和稳定事业的手段,必将获得全新的人生。
平时理智时多注意学习和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那么,一旦遇到感性的情绪变化,就能冷静理智地运用智慧完满解决。
二、幸福的秘密
人类生存的最大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幸福。可是,即使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依然活得不幸福。
这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知幸福为何物;二是不知道如何获得幸福。尚未了解幸福的实质,就努力地去追求幸福,岂不是太盲目了?
那么,究竟何谓幸福?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知道幸福为何物,并将之用在生活实践中,能不能有一定的用处?答案是肯定的。
在我们周围,总会有一些非常出色的人,他们好像都是天才,身上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或者是在学业上出众,或者是在事业上如日中天,或者是过着富裕的生活,或者是在情场上一帆风顺。总之,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无往不胜,愈发衬托出我们的平庸,好像他们天生就是幸运的人。其实,这往往是一个错觉。那些所谓春风得意的人无论是智力还是外貌,也许与我们并无太大差别,上天并没有格外地眷顾他们。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成为精英?真有一条通往成功和幸福的捷径吗?
过去,我常问起人们对幸福的感觉,但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告诉我幸福是什么。于是,我问他们,你感觉好吗,幸福吗,你对自己的生活满足吗?虽然很多人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但是,他们的声音总是那样的“没力气”。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幸福不是一种客观实体,也不是一种纯粹主观的感觉,而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幸福其实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东西,它的心理机制可能根植于人的大脑中心,这也是多数神经心理学家们持有的观点。
一项研究发现表明,幸福者的大脑左前叶显示出的“脑电流”比较强,而那些精神抑郁或沮丧的人在其大脑右前方脑叶中则显示出较强的“脑电流”。而目前心理学家们对“主观幸福”的研究正日渐推翻许多过去人们对幸福所抱有的神秘性。 。。
第一章 敲开幸福之门(3)
此外,科学家们还提出了许多关于幸福的惊人新发现,例如:
(1) 幸福不分性别。曾经有一项对146例“主观幸福的男女”的分析研究表明,在两性之中关于幸福的感觉差异绝不超过1%。
(2) 幸福也绝不依赖于年龄。人的一生中没有某一特别阶段比另一阶段缺少幸福感,无论是躁动的青少年期或平稳的中年期,还是正在衰老的老年期。这一结论产生于西方科学界1980年对全世界近17万人的调查。
(3) 财富未必能创造幸福。2009年与1949年相比,尽管我们每个人的购买力都增加了数倍,但据有关统计,仅五分之一的人感觉非常幸福。可见财富未必能创造幸福。于是,曾经有位专家说:“尽管我们富裕了很多,但是我们并不幸福。”《福布斯》杂志的一项调查列出了100个富翁的情况,经研究发现,这些富贵人物与普通老百姓相比并不幸福。
(4) 幸福与婚姻紧密相连。婚姻冲突是不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专家说:“大多数婚姻稳定的人比不稳定的人感觉幸福。”美国一项调查表明:39%的已婚青年声称他们“非常幸福”,与此相比,仅24%的未婚青年有同感。已婚的人与未婚的人相比很少孤独,因为夫妻间更喜欢相互鼓励。除此之外,已婚者具有双重身份—— 配偶和父母,这一点能增强他们的自尊感和幸福感。
(5) 幸福与人生态度相关。一项心理学研究报告表明,持有“知足常乐”观点的失眠症患者较易痊愈,并且不易成为吸毒者,与那些持相反态度的人相比,他们更具有自信心和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
(6) 幸福是一种“沉醉”状态。真正的幸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米哈利?克塞克的说法,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状态中,即完全沉迷于一种活动,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他注意到艺术家常常沉迷于工作中,到了忘记一切的程度。甚至,他还研究了“沉醉”的性质。他以工作在不同领域的营销专家、科学家、学生、机械师、舞蹈家、医生、农民等至少800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发现人们在“沉醉”的状态下运用了全部的或大部分技能。但克塞克警告人们说,对幸福威胁最大的就是技能运用太少,或者没有技能,以致产生烦恼和焦虑。
当然,上述种种关于幸福的说法不一定非常正确,因为在我们周围,那些从未读书的放牛娃们吃了便睡,醒了就放牛,周而复始,反而少了许多烦恼。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感觉。
(一) 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情绪好坏与其人际关系的好坏息息相关。
一个爱发怒的人,因为动不动就生气,还时常吵架、骂人,所以,往往很难成为人际关系中的佼佼者。
一个爱报怨的人,由于容易计较,凡事总看消极、负面,所以,往往也很难成为好的搭档、挚友或部属。
在工作中,样样争是非、事事争道理,最终也往往不能成为合作长久的股东或铁哥们儿。
很多固执的人,在内心里自认为是一条硬汉,以为自己是个有血性的人,但是,常常因为不当的固执而容易伤人甚至闯大祸。
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往往朋友少,官运、财运、爱情运也不怎么好。
那些爱记仇恨的人,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不好。
其实,情绪是一种能够互相感染的感觉。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坏情绪就会写在脸上,他会带给人们不快乐;当我们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往往喜形于色,喜悦的表情带来和谐的气氛,也比较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章 敲开幸福之门(4)
1。 同事之间
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每个人相处时间最长的往往是我们的同事,与我们工作绩效息息相关的往往也是我们的同事。同事关系犹如同搭一条船,沉浮利害与共,而且职场之中的同事能够相互勉励,也能够相互激励。
同事像战友,彼此之间的情绪常常是互相感染的,如果为了小事斤斤计较,甚至互相争功、推诿或是猜忌,就会失去默契,不但影响团体绩效,也会使自己工作得不愉快。
2。 股东之间
股东关系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休戚与共,合伙人的关系往往直接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利益,其关系本来就很好,沟通也往往比较容易。但是,很多企业的股东之间却常常为了自己的意见、他人的策略而争论不休,为了说服对方、为了对自己的意见辩解而伤和气。
3。 部属之间
工作中,很多部属常常抱怨上司偏心,埋怨上司政策不当。同样,很多上司也常常责怪自己的部属太笨,不服从命令,造成领导指挥不易。
(二) 情绪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心情愉快时,我们就会显现出喜悦的肢体语言,也会自然流露出好的语气,使对方的心情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打开对方的心扉,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相反,心情忧郁时,我们的面部表情会阴沉严肃,讲话语气也不对,别人一看就不喜欢,感觉到某种莫名的敌意,自然会关闭沟通的心门。
由此可见,情绪的好坏会表现在肢体动作上、脸上以及讲话的语气上。据专业研究发现,人类的肢体语言占沟通效果的60%以上,讲话语气占30%以上,而沟通的内容却只占7%左右。因此,情绪直接影响沟通效果。而情绪又与内心想法密切相关,所以,让我们从心开始,从愉悦的心情开始,用喜悦的心去沟通,这样才会舒畅,才会有好的情绪氛围产生。
1。 懂得控制情绪,谈判常赢
谈判是双方在立场对立、利害冲突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沟通方式。谈判时如果不能有效地管控自己和对方的情绪、掌控沟通的情势,最后往往会两败俱伤。后续章节将详细阐述如何运用掌控心智的方法赢得谈判,甚至双赢的结果。
2。 好的情绪管理能使人生更幸福
幸福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
(1) 幸福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通常人们以财富、地位、美满的婚姻、长寿、健康、交际广、口才好、事业成功、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等描述幸福,或者以为得到其中任何一种,便得到了人生的幸福。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幸福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假如幸福是一种实体的话:第一,幸福应该比较容易得到;第二,人类虽然很容易得到某种“幸福实体”(如财富、地位、家庭等),但是,未必意味着就能够得到幸福。拥有财富、地位和家庭的人虽然多得很,但未必过得幸福。
(2) 幸福其实是一种情绪的感觉。一般情况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