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谎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产谎言-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灭,并直接导致各国经济严重衰退。

  东南亚金融危机还直接导致了香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香港的房地产热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李嘉诚、包玉刚等商界巨子纷纷投资房地产领域,香港十大房地产公司也先后公开上市,而来自日本、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的资金也蜂拥而入。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香港的房价和地价急剧上升。到1981年,香港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世界房价最高的地区。

  1984年-1997年,香港房价年平均增长超过20%。中环、尖沙咀等中心区域每平方米房价高达十几万港元,一些黄金地段的写字楼甚至到了每平方米近20万港元的天价。受房价飞涨的刺激,香港的房地产投机迅速盛行起来,出现了一大批近乎疯狂的“炒楼族”。当时的香港,人们盲目地投资房地产。为了抓住机遇,许多人往往仅凭地产经纪人电话中的描述,就草草决定购买豪宅。一些经纪人甚至会对顾客说出这样的话:“什么?你要考虑一两天?当然不行!有很多人在等,你不买的话,过3分钟就没了!”1996年,香港竟出现买房前必须先花150万港元买一个号的怪事。

  就在香港的房地产泡沫达到顶峰时,东南亚金融危机降临了。1998年—2004年,香港楼价大幅下跌,如著名的中产阶级居住社区“太古城”,楼价就从最高时的万港元每平方英尺下跌到四五千元。据专家计算,从1997年到2002年的5年时间里,香港房地产和股市总市值共损失约8万亿港元,比同期香港的生产总值还多。而对于普通香港市民而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更是不堪回首。在这场泡沫中,香港平均每位业主损失267万港元,有十多万人由百万“富翁” 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负翁”。(《环球时报》杨红林)

  类似的事情,在我国海南、北海、惠州等地也发生过。

  1992年8月,正在海南“淘金”的潘石屹已经靠炒房炒地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他还准备继续“淘”下去。

  为了核实一个项目的审批情况,潘石屹以五斤橘子和一条香烟的代价获准查阅有关内部资料,他意外发现海口市在建人均住房面积已达50多㎡,而同期北京人均住房面积才7㎡。凭着直觉,潘石屹意识到,“海南的房地产要出事了”。包括冯仑、易小迪、王功权在内的6位合伙人马上决定分家,撤回北京发展。从数据来看,万通撤退的时候,海南的房价在5000元/㎡左右,到半年后,房价蹿升到了7500元/㎡。离顶部差了2500元/㎡。

  一年后的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措施招招致命,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烂尾楼遍地。

  对于潘石屹以及其他经历过上世纪末“中国经济软着落”的人来说,1993年下半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1988年8月23日,有“海角天涯”之称的海南岛从广东省脱离,成立中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海口,这个原本人口不到23万、总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国”。用潘石屹的话说,1989年他坐船来到海南时还是黑蒙蒙一片,第二天醒来,发现一夜之间,岛上已经涌进了15万人。

  1992年初,*发表南巡讲话,随后,中央向全国传达了《学习*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海南建省和特区效应也因此得到全面释放。高峰时期,这座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

  平均每80个人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当然不都是为了盖房子。事实上,大部分人和潘石屹一样,都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古老游戏,他们手里传的是地皮。

  时隔十五年,下面的这组统计数字,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游戏的热火朝天:

  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1991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600多万元/亩;

  同年,海口市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83%,另一个热点城市三亚也达到了%,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

  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三年,增长超过4倍。

  与海南隔海相望的广西省北海市,房地产开发的火爆程度也毫不逊色。

  1992年,这座原本只有10万人的小城冒出了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全国各地驻扎在北海的炒家达50余万人。经过轮番倒手,政府几万元/亩批出去的地能炒到100多万元/亩,当地政府一年批出去的土地就达80平方公里。以至于次年前来视察的*副总理忍不住提醒当地政府:“北海不同于上海……(北海建设)要量力而行。” 

  在这场空前豪赌中,政府、银行、开发商结成了紧密的铁三角。其中银行不仅充当了游戏的鼓手和输血机,自己也忍不住客串了一把玩家的角色。

  后来国家调控房地产,留给北海的遗产是房地产沉淀资金甚至高达200亿元,烂尾楼面积超过了三亚,被称为中国的“泡沫经济博物馆”。(《财经》杂志记者 杨彬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05  工具
王文智也把手上的房子全抛了,但他的炒房步伐并没有停止,只不过是转移了炒房地点—从南羊市转移到短泥市。

  短泥市和很多内地城市一样,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依托经济发展的房地产自然跟着发展缓慢。房地产商如一盘散沙,不像南羊市的房地产市场被“八大金刚”所控制,更没有所谓的“房地产峰会”。加之炒房客热衷于南羊市等一线城市,所以说短泥市的房地产市场还是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王文智要上班,没时间去,只好派半桶水去。半桶水并不是一个人去的,她是跟着“组织”去的,这个“组织”就是不动产联盟,它是由炒房客自发组织起来的,说白了就是一个炒房团。

  晚上,半桶水给王文智打来电话,说她没想到,也很纳闷,当地政府居然非常欢迎她们这些炒房客的到来。

  “数据出官员,官员出数据。”王文智简短的解释。

  数据是指那些能反映官员政绩的数字,如GDP、税收…有了好的数据,即好的政绩,官员自然能步步高升;为了能步步高升,有些官员不惜在数据做文章,“提高”政绩。

  房地产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收的大支流。提高房价,意味着GDP、税收的提高,间接地意味着官员政绩提升。

  提高房价,无疑短期“提高”政绩最轻松、最简单的捷径。

  而要提高房价,自然少不了炒房客。

  谈论完炒房的事情,半桶水半开玩笑的试探着问:“你没去哪里*?”

  “我倒是想去*,可惜又怕你不给我报销费用。”王文智心底坦荡,跟她耍贫嘴。

  “你去呀,你去呀。”半桶水有些撒娇、有些赌气的说。

  “半桶水同志,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王文智故作一本正经的说,“你这是把善良、正直、传统的有妇之夫引诱到歧途上,我对你这种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半桶水被他逗笑了。笑完后,她柔声嗔骂道:“你就知道忽悠我!”她的声音柔情似水,很是暧昧。王文智蓦地想起她那雪白的肌肤、俏挺的乳房,自己下身蓦地膨胀起来了。

  “你是不是想‘自杀’了?”王文智柔声的*。

  “坏死了!坏死了!”半桶水嗔骂道。

  两天后,半桶水回到南羊市。她很快就吃完饭,催促王文智道:“你快点吃,卧室的灯坏了,吃完去修一下。”说完,她就起身去卧室了。

  王文智吃完饭,来到卧室,橘红色的灯光昏昏暗暗的映射在墙壁上,显示出暧昧的氛围。灯并没有坏呀。半桶水躺在床上,秋波流转,娇腮欲晕。性的要求及性的欲望都隐藏到瞳孔后面去了,在外表上只透露出期待、渴望、幽怨、婉转与忧伤。

  被忽悠了!看来为今之计,只能将计就计了,呵呵。王文智心底暗自笑道,明知故问道:“哪个灯坏了?让我看看。”半桶水娇嗔的瞪了他一眼。

  王文智走过去,躺在她身边,*道:“‘自杀’的工具给你送来了,你看着办吧。”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成人段子:

  一位美少妇和他的老公去公园玩。老公在湖边钓鱼,少妇坐在旁边看书。钓了一个多小时,老公尿急上厕所去了。

  这时,公园管理员来了,指着湖边的钓鱼杆,对少妇说:“这里不许钓鱼,不知道吗?罚款50元钱。”

  少妇解释:“我没有钓鱼呀,你没见我在看书吗?”

  管理员:“可是你有钓鱼的整套工具呀。”

  少妇:“那我要告你*我。”

  管理员觉得不可理喻:“光天化日之下,谁*你了?”

  少妇:“可是你有*女人的整套工具呀。”

  管理员:“那我要告你诱奸我。”

  少妇大怒:“光天化日之下,谁诱奸你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管理员:“可是你有诱奸男人的整套工具呀。”

  呵呵,成年男女可别随便外出,随身携带犯罪“工具”呢。

  适量的*如同一剂*。半桶水清凉柔软的手指从王文智额头抚过,仿佛一支羽毛轻轻地骚动他的心,痒痒的,柔柔的。王文智很快就溃堤了。他用嘴唇轻轻地摩擦着半桶水的鼻尖、耳垂、脸颊和眉毛,用舌尖去抚弄她的眼睫和眉心…他身体的每一个微小的暗示,半桶水马上就能准确地领会,予以迎合。有了这样一种默契的感觉,两人完全沉醉了,无声地但又是强烈地,想把自己*的肌肤,溶化在对方体内。他们很快地找到了快乐的巅峰,并且持续了很久。

  中场休息时,王文智给半桶水讲了个段子:深夜里,妻子突然欲潮来袭,可是却又不好意思主动向丈夫要求,她只好将丈夫摇醒,轻声的说:“亲爱的,我们换个位置睡,好不好?”睡意正浓的丈夫,便迷迷的跨过妻子的身上,到另一边睡去。这时,妻子急忙地说:“不是啦,我要睡回我原来的位置。”丈夫依言行事,跨过自己妻子的身上,回到原来的位置睡觉。妻子呜呜哭了起来,把丈夫惊醒了。于是,丈夫好言好语地问明原因,妻子悲悲切切的说:“你好狠的心哪!竟然二次路过我‘门口’,却都不理不睬。”

  “你一肚子坏水。”半桶水嗔骂道。

  “那再坏一次?”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06  地王
房价大涨,房地产公司利润节节高,自然受到股民的热捧。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首要资源,因此,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房地产公司,是股民眼中明星中的巨星。

  有些房地产上市公司从这里发现了“商机”。

  这就是潘石屹后来接受央视采访所说的股票市场与土地市场发生了“短路”的现象。通常来说,房地产公司买了地,然后开发商品房,把房子卖了以后,成本得以回收,利润得以实现。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通常为2年,也就是说,2年后才能收回成本,实现利润。但现在有一个赚钱速度更快的捷径,那就是房地产公司不开发商品房,而是去圈地,大规模的圈地,圈了地发行股票,股民追捧此类股票,大把的钞票就滚滚而来了,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美其名曰:“土地银行”,以为有了土地就像有了银行一样。几个月即可收回成本,实现利润。这类房地产公司不开发商品房,专做土地买卖。但它比起那些老老实实买地—开发商品房的房地产公司更赚钱。

  “养鸡的不赚钱;捣蛋的赚钱。”潘石屹用他西北的一句土话戏称这一现象。

  这就是后来全国各地“地王”频现的另一个原因。

  TT房地产股份公司就是“捣蛋的”。短泥市政府不但不管“捣蛋的”,反而成了其帮凶。像短泥市这样的内陆城市,楼面单价无论如何都无法刷新地王纪录。单价不能成为地王,那就总价来成为地王。短泥市政府把很多地块拼成一个整体拍卖。结果被TT房地产股份公司以100亿元的价格拍得。

  “100亿地王”横空出世,立即把短泥市房价的肚子搞大了。

  房价上涨——地产股升值——巨额融资圈地——土地储备充足抬高股价、高地价拉高房价…一幕股市、土地、楼市携手高价共舞的循环图画仿佛浮现在我们眼前!

  空闲的时候,王文智亲自来到短泥市考察房地产市场。一轮过后,他发现,虽然当地房地产商学习沿海城市一些先进的开发理念,但只是简单的Copy过来,没有系统的消化。诸如有楼盘进行户型创新,设置了入户花园,但却没做到南北通透等等。就像一个刚学会化妆打扮的女生,从别人那里偷学了几招画眉或涂口红,把眉毛化得很漂亮,但脸上的粉却擦得不均匀。化妆经验老道的女生,虽只稍加修饰,却总能“浓妆淡抹总相宜”。

  有一个名叫NN的楼盘,其无论是产品(Product),还是广告(Promote)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个2P提升后,自然会带动价格(Price)的提升,间接意味着利润的提升。

  王文智找到了NN楼盘老板明总,想把自己的看法跟他说说。当然,王文智是有意图的,他的意图是代理该楼盘,从而实现创业。

  明总却懒得听,理由很简单:“现在只要是房子,闭着眼睛都能卖高价。我们没必要浪费钱请你代理。”

  牛市的时候,就是这样。可问题是,房地产牛市会一直牛下去吗?

  接下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谓招招致命。 txt小说上传分享

07  转机
针对囤积土地,国家出台了政策。规定单宗土地开发建设时间不得超过三年、满两年未动工开发,坚决无偿收回等一系列政策。这么一来,房地产公司买了地以后,必须马上着手开发建设,不能像以前那样,先把土地囤积几年,等到土地升值后再开发。

  这个政策,使得房地产商的价格联盟轰然倒塌。由于之前囤积土地不但没有政策的约束,而且有利可图,房地产商自然热衷于囤积土地。囤积土地直接造成商品房供应量减少,商品房供应量减少直接造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于房地产商都有利,房地产价格联盟自然很牢固。但有了这个政策以后,房地产商不能囤积土地,要马上开发建设商品房。这么一来,商品房的供应量自然会猛增。商品房供应量猛增必将导致供过于求,供过于求时,每个房地产商都想把自己的房子先卖出去,哪里还顾得上所谓的价格联盟。

  这跟经济学里的“囚徒困境”颇似。N个案犯同伙作案,被警察抓住后,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彼此无法串供。审讯时,犯罪嫌疑人面临着要不要全部交代以往犯罪事实的困惑。如果大家都只交代部分犯罪事实,获罪肯定是最轻的。但是,如果别人彻底交代了,而你没彻底交代,那你的罪是最重。“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嘛。

  许多犯罪嫌疑人在没被警察抓住前,都信誓旦旦的保证被抓后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