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迷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闻界迷茫-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峰刚跨进办公室,邻座的的阿回对他诡秘一笑。“有好戏看了。”阿回神秘的话,撩起了高峰的欲望。“说说看”。“有何好处?”“特许你晚上陪我。”“去去去,谁愿意告诉你。”阿回撅起小嘴,一脸不悦。“好啦,晚上请你OK还不行吗。”“你可说话算话。”“你当我是女人啦。”

  阿回将头凑过去,“采访中心雪崩了。”边说边小心的环顾办公区有没有其他人。“中心王主任和江主任都被除名了,其他的几个部主任也都受牵连,这下采访中心可乱套了。”“你消息真灵通,看来你总编室那个小姐们儿没有白交。”“那是,我的朋友是什么人。”阿回象骄傲的公主。

  高峰在报社是一名优秀老记者了,前不久还被评为首席记者。说实话,他太愿意看到报社出现现在这种情况了,别的报社都团结一致,想跻垮别人,可他们报社的领导层却搞窝里斗。他早就耳闻常务副总编对采访中心的几位主任不满,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看着身边幼稚的阿回,高峰一脸苦笑。

  “今天的晨会还开不开?”这回是阿回问高峰。“地球就不转动了。”新闻中心的记者们三三两两进入办公区,阿回和高峰各怀心事,不再言语。

  晨会开的有些蹊跷,每会必到的王主任和江副主任没有到场。晨会由新闻采访中心主任助理罗曼主持。平日里从未来开过晨会的常务副总编辑罗心却出现在晨会现场,在安排定业务工作之后,罗心说“希望大家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出优秀的新闻作品,要向高峰那样勤奋。”坐在角落里的高峰没有想到罗心会点他的名,他极不自在的把头低下。阿回冲他伴鬼脸以示祝贺。晨会就这么平淡无奇的结束。所有的记者都一头雾水,不知到今天的晨会意味着什么,懒洋洋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今天的晨会我觉得奇怪?”“罗总怎么会来开晨会?”“王主任和江主任出事啦?”“罗总讲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令人费解哟!”高峰和阿回都傻了,他们都没有料到刚才他俩还在议论的事这么快就得到验证了,尤其是高峰,对这样的事实几乎不能接受。阿回看看高峰,想安慰他又不知从何说起。

  张总编一脸憔悴呆坐在办公室。凌晨四时许,分管行政的副总编天赋就给他打电话,告诉他新闻采访中心的几个主任和常务副总编罗心闹翻了,几个主任决定集体反水,*不干了。天赋说幸好是采访中心的几个主任,要是编辑中心的主任的话,昨天的报纸就出不来了。张总编接到电话之后,心里异常气愤,当即打电话给罗心,吩咐他值完夜班早上一定要去新闻中心开晨会,罗心还想辩解,张总编没容他说话又说,这件事情你自己处理好,说完就挂断电话。他搞不清楚罗心究竟葫芦卖的什么药,按常理一个堂堂的常务副总编怎么会和新闻中心的主任们较劲呢?

  罗心开完晨会后快步赶往张总编办公室。张总编正与发行部主任可可谈话。可可说“本来昨晚就要向你汇报的,只是时间太晚了,不想打扰你休息。我们的发行员和晨报的发行员打群架,双方都有伤员,现在都住在省一医院,我们的发行员有七个受了伤,晨报有五个,110和派出所也介入了,晨报的闹的很凶,听说他们已报告了宣传部……”可可还要说下去,张总编火冒三丈:“这么大的事你不早报告,出了问题你能负责?简直是胡闹,胡闹!”张总编气得发抖。

  罗心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张总编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罗心再没有说话。这时电话响了,张总编没有好气的抓起电话。“我是张界,请问哪里找?”电话的那头声音很大“我是省委宣传部周秘书,许副部长要找你。”张总编看看两位站在办公室的部属,生气而又无奈的听着许副部长的训话。

  “小张啊,近来工作还好吧?”张总编马上笑脸相迎。“部长啊,这基层的工作你是知道的,三天两头总要出点岔子,基层工作太难办了,这不,报社又出了岔子,我正准备向您汇报呢!”张总编低声下气的说。其实他心里知道,许副部长平时是不会给他打电话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啦!既然部长都主动找上门了,何不自己主动承认错误,也许还会减轻处罚。“又出什么问题啦?”许副部长轻声问。

  “部长啊,我报告完后,请你处罚。”张总编一五一十的把这两天的报社发生的情况向他作了汇报。许副部长静静的听着,中间没有插一句话。

  听完张总编的汇报,许副部长说话了:“小张啊,报社出这样的问题,你们报社的班子要抓紧处理啊,你讲的前一个问题宣传处的刘云处长已向我汇报过,两家报社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两家应该主动坐在一起,把问题在你们两家之内解决好,你们现在这样,是不是要部里出面,要高部长来为你们解决问题?小张啊,关于这个问题,高部长还过问了我,我要不是晨报的萧萧(晨报女总编)早向我报告,我还不知是什么事呢。”许副部长的声音不大,但在张总编听来是那样刺耳,脸色变得煞青。看来许副部长是真的动怒了。这回轮到张总编一言不发了,他只能认真的听下去。

  “小张啊,报社的事千头万绪,你们领导班子也要防微杜渐嘛,更重要的是不要隐瞒实情,出了问题也不要回避,要敢于承担责任。”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让张总编听得打寒战。“小张啊,你汇报的第二个问题也不能小视呀,内部的问题,处理不好,你们班子怎么交代?”“我们一定把他处理好,处理好,不让领导操心。”

  “要是能真这样就好,小张,你们看着办吧。我话是说完了,问题还得你们自己解决,不要忙中出错,再出什么乱子。”
  作者题外话:本书寻求实体出版合作  QQ;673792951 。 想看书来


张总编接完许副部长的电话,很久没有回过神来。总编秘书柳叶枚把新沏的茶送了来。“罗总、可主任你们在呀?”罗心没有搭腔。也许是女人,可可觉得太压抑了,正好柳叶枚进来,她笑着对柳叶枚说“叶枚,你今天的裙子真漂亮,当然,人更漂亮了。”说完,她问“张总,罗总,你们说是不是?”罗心说“是是。”“别取笑我了,两位也尝尝张总编的云南普耳茶。”说话之间撩拨裙摆给二位倒茶。

  “不喝茶了,你去把天副总编叫来,另外,通知所有在家的编委,晚上召开紧急会议,任何人不得缺席,部门主任全部列席。”柳叶枚旋风一般的离开总编办公室。

  张总编对罗心说“你在家里处理报社的日常工作,我和天赋去省委宣传部,可可和行政办主任去医院和公安部门,各自把事情处理好,晚上七时准时开会。”

  平日里要去拜访宣传部的要员张总编都会带上罗心,可这一次他却不带他,他心里不好受,罗心更不好受。

  罗心沮丧的回到办公室,昨晚发生的新闻中心反水事件他心里有数,可发行方面出的漏子他也觉得突然。他也暗地里埋怨可可,这么大的事她也敢擅自做主?不报他也就罢了,如何也不报告张总编?想到这里,他也为报社的事捏一把汗。他心里知道,报社的事虽说张总编负主要责任,可事情闹大了,报社班子的主要领导人谁又脱了干系?尤其是自己,位置很敏感。内部斗一斗,或是在能力上和张总编较较劲,可以达到取代他的目的,可要是报社外部出了大问题,所有领导都负责连带责任,不要说取代张总编,自己的位置保不保得了都说不清楚,在对外的问题上,他和张总编是一致的。对于发行部主任可可的做法,他觉得应该严厉批评,甚至处分。想到这里,他也替张总编着急,张总编发火他也能理解。

  罗心还没有回过神来,广告部副主任任何微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见面就神神秘秘的对罗心说:“罗总,报社又要出乱子了,这个消息我可是连张总编也没有告诉,我知道这个消息立即就到你这里来了。”“一惊一咋的,有什么你就说吧。”罗心没有好气。“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罗总呀。”何微语气夸张,还回头看了一下房门是否关严。罗心有点不耐烦。“报社出了这么多乱子,你还来添乱,有什么事以后再说,不要烦我了!”

  要是在平时,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说,没有向张总编报告而向他报告,他是求之不得的,也会把这样的人看成是自己人,可今天与平时不一样,他没有那么多耐性来听,也没有耐性来想。

  何微平时就与主任李枚不和,几年一直受李枚的打压,他对这个女人早就恨之入骨,又加上,他一直在寻找扳倒李枚的机会,只可惜李枚几年来工作认真,深得张总编的赏识,广告业绩也一直不错。他何微的想法就一直没能实现。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罗心与新闻采访中心的王主任和汪副主任不和,而罗心已经把他们赶走。真是老天助他,就在这时,他发现了李枚的一个天大的秘密。李枚几年来一直和新闻采访中心的几位主任联手贪污。他前思后想,谁对李枚和采访中心的主任贪污最感兴趣,只有他罗心罗副总编。

  “罗总编。”何微有意把副字去掉。“我不是给你添乱,真提有天大的事情向你汇报。”何微把他搞到的关于李枚和其他主任贪污的事一桩一件透了个底朝天。罗心听完后吸了一口凉气。他看看何微,知道他没有撒谎,但他也知道何微的真实想法,不就是想当正职吗。可偏偏他何微在这个时候才发现这个证据,要是提前几天,除去新闻中心的那帮人,就不用他费那么大劲了。他瞄了何微一眼,不动声色。何微怎么也不清楚他提供的消息,对面前这位大总编并不那么重要了。

  罗心冲何微说:“你这个消息应该向张总编报告。”何微不知他错在哪里,看罗心不象开玩笑,于是轻轻地说:“好好好,我一定报告张总编。”说完转身离去。

  就在何微快要出门的瞬间,罗心说:“谢谢你,何微。”

  何微走出罗心的办公室,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他弄不明白,到底是他借了,还是罗心有病。一边想一边拿起电话拨通了张总编的电话。张总编听完他说的情况之后又问:“这个情况还有谁知道?“何微不得不说出了罗心。最后张总编告诉他:”你是一个有原则的干部,现在报社出了这么多事情,你也知道该怎么做,这事有我们三人知道,要不扩大,明白吗?“何微说:“好的好的。”点到为止,张总编就挂断了电话。

  通完电话之后,何微稍稍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张总编还是信任他的,不向罗心一样摸不着头脑。


新闻采访中心的晨会一结束,报社立即炸开了锅。所有的记者仿佛都失去了工作热情,今天的懒散情绪与往日的热闹工作氛围大相径庭。以前最具敬业精神的高峰也无精打采,他情绪显然已影响了一大批记者。记者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议论着报社的事情,揣测着报社前途。新闻采访中心一片混乱,新闻中心主任助理罗曼透过窗户,看到的情形让她忧心。她拨通了罗心的分机,请示如何处理。罗心几乎是有气无力地做的指示:“现在的新闻中心你是负责人,不管怎么样,你要给我保证今天的新闻质量,各条线上的重点新闻要确保不能遗漏,还要抓好今天的特别稿件,如果供稿量少了,没有重头稿件就是你的问题。”

  罗曼有些为难,昨天的新闻中心还有两位主任撑着,她不过是两个主任的助手,很多重要新闻稿件的策划都是两位主任的拿手好戏,而今两位主任不在位了,担子一下落到她的肩上,确实有些为难,一则她经验不够,二是她水平不够,三则她驾驭全局的能力不够,她不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罗曼和高峰一样,都是报社的老员工。她俩都比张总编和新闻中心的两位主任早到报社,五年前她刚从复旦毕业就来到了这家报社,她是罗心接待的,也是罗心决定要录用她的,她也还算争气,兢兢业业的一干就是五年,从一名普通的记者到部门副主任,主任,现在已成为一名新闻中心主任助理,下辖时政新闻部、经济新闻部、政法新闻部、社会新闻部、焦点新闻部、文化新闻部、体育新闻部、摄影新闻部七个部门。在这样一张综合性日报报社里,她也该算是一方诸侯了。

  罗曼之所以成长得这么快,不能说与她貌美如仙无关,但那决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她的能力,与她同时期进入报社的记者编辑相比较,她确实是鹤立鸡群的,两次获得省级新闻一等奖,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至于罗曼的美貌用艳惊四座,一点都不过分,她与报社的广告部主任李枚在大学时同属两所大学的校花,两人分别获得过大学生选美大赛第一名,两人还同期出任多个省区的形象代言人。所以报社的罗曼和李枚有极高的知名度,几乎能与张总编齐名,这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国家部委办局,省市厅局委办的头头脑脑,来过报社的几乎都能记住她们两位。由此,她俩也成了报社的骄傲。她俩也特别争气,工作一个比一个出色。

  罗曼探出头来看看采访平台上无精打采的记者们,尤其是看到高峰那双茫然四顾的眼睛,心里隐隐作痛,她真担心记者们就此垮下去,对报社对年轻的记者们都不利啊。

  报社是一年前开始改革的,她就是从那时,报社原来的一部分干部调走了,又从外边引进不少人才,张总编是那时调理来的,王主任江副主任也是那时进的报社,那时的报社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上上下下一条心,新闻、发行、广告方方面面的人都充满了激情,仿佛总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智慧。那个时候谁有无暇顾及琢磨谁是“空降兵”,谁是老滩头。那时她罗曼还是焦点新闻部的主任,成立新闻中心的第一天,王主任讲的新闻课让所有的记者为之一振,良好的精神状态自不必说。王主任好象天生就是为新闻而生的,他的激情,他的才情,他的爆发力,总之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精神就是让人激越,让人疯狂,让人变得有理想。记者成为他的追随者,总是从那时开始形成的。

  “做一名记者,就要有至高无上的新闻理想。”“新闻的冲击力就在于事件事件还是事件。”“新闻的生命在于真相真相还是真相。”“新闻的写作在于细节细节还是细节。”没有多余的字,没有空泛的口号,听来确实如此振奋。也许从那时起,报社的状态开始坚挺,精神开始有硬度和高度。

  《人类千年梦想》系列,《追踪全球反恐》系列,《聚焦廉正》系列,《国家城市》系列,《全球遗产》系列……,一篇篇具有绝对影响力的报道喷涌而出,所有记者的热情都被点燃,所有的积极因素都备调动起来,报社象一台新闻发动机,只要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这家报社的记者,只有要新闻价值的新闻题材就有这家报社的记者在关注。新闻佳话不断在这家报社续写,新闻的高度和影响力在这一地区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一地区的同行,国内的同行,国外的同行,目光齐唰唰聚焦这家报社;传媒界的学者,新闻学院的专家,开始研究这家报社,有关这家报社的研究论文,赞扬文章不断在各类传媒报刊上频频刊发;电台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也不断播放……这张日报从众多的日报中脱颖而出,红得发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