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风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汴京风骚-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后脸红红地笑了。
  席间斟酒的宫女也转头掩嘴笑了。
  酒绿灯红,笑声盈盈,谐趣成串,妙语连珠,谈今日京都,话御苑射弓,论西夏人狡诈,议大辽人骄横……
  太皇太后在慈爱中选择着暗示孙子的时机。
  几杯热酒下肚,皇帝赵顼在谈论“御苑射弓”这一传统节目复活时,他赞扬王安石决策的大胆,赞扬吕惠卿调度的周全,赞扬朝廷百官的辛苦。皇上为王安石、吕惠卿等人唱起赞歌,精明的太皇太后巧妙地抓住了这个时机。她似乎为皇帝的谈论所感染,欣喜而笑,赞许地说:“善!古人说:”善射者不忘其弓,善为上者不忘其下‘。官家知君臣相处之道,老身可以垫高枕头睡好觉了。若’当代奇才‘苏轼今日能身临南御苑,必有《射弓赋》以记其盛,大宋文坛又会增添一颗明珠。可惜今天疏漏了此人。“
  皇帝赵顼心有所悟,神情略慌。
  皇太后接着太皇太后的话题询问儿子:“听说苏轼要离开京都了?”
  皇帝赵顼回答:“苏轼前几日上呈奏表,请求外任……”
  皇太后神情凄楚地说:“人常讲,‘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如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如得一圣人’。苏轼虽非圣人,也是百年人物。只是口无遮拦、信笔纵情,染有历代文人的毛病,恃才傲物,免不了得罪一些人。其实,这有什么要紧,‘自古文人做王侯’,唐代的李白不是还要高力士为他脱靴吗?听说苏轼的策题《论专断》犯了罪,外任也好,贬逐也好,若能为他安排一个好的去处,成就他文学上的才能,官家也就功德无量了。”
  皇后暗暗用脚在桌下提醒赵顼赶快遵旨谢恩,却误触了太皇太后的脚,她神情惶恐地向太皇太后一瞥,脸先红了。太皇太后纵声大笑,为皇后解窘说:“都怪我这个老婆子多嘴,牵出一个苏轼,败了皇太后的兴致,惹得官家心烦。孙媳妇,今个儿苏轼不在这里,惜无《射弓赋》飨酒,你就唱一曲为皇太后提兴、为官家解烦吧!”说着,转头吩咐身边的宫女:“取琵琶来,我为皇后伴奏!”
  真是天降梵音!皇帝赵顼、皇太后、皇后全懵了。机敏的宫女雀跃凑趣:“许多年不听太皇太后抚琴了,太好了!”说着,转身取琵琶去了:皇太后笑着躬身作谢。
  皇帝赵顼高兴地走到太皇太后身边为太皇太后挪椅设座。
  皇后心情紧张了。她明白,太皇太后这不寻常的举动,一定是为重要的事情而发,也许与“变法”有关。一曲不当,就可能引起风波。她不敢唱王安石的词作,那等于以油灭火;也不能唱苏轼的词作,那等于为丈夫添乱;更不能唱现时京都风行的柳永的词作,仁宗皇帝生前认为柳七的词作都是靡靡之音。精明的老祖宗啊,哪一曲才能符合你的心愿呢?
  宫女把琵琶取来了,太皇太后调弦定音之后,望着皇后询问:“何曲为好?”
  聪明的皇后,已在唐代诗人的诗中选出佳作。她要把太皇太后的心思引向边塞。于是,她跪倒禀奏:“禀奏老祖宗,孙媳不清音律,不谙歌唱,当年在颖王府时,官家曾教孙媳习唱唐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请太皇太后、皇太皇指教。”
  太皇太后点头,赞赏地说:“王昌龄的《从军行》也是神品之作啊!”说罢,抚弦弹起《相和歌平调曲》。
  皇后歌唱: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渡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边塞之歌,战争之歌,时代最强音编织之歌,震撼着大宋皇族祖孙三代的心。
  唐代的战争,有的是为抗击外族入侵而战,和现时朝廷抗击西夏兵马的扰边相似;有的是为开拓疆土而战,和现时皇帝赵顼“变法”的思路吻合。王昌龄这首《从军行》,以风格的清丽,气魄的雄浑,形象的生动,描写了边塞的景色和豪情,立即引起了皇太后和皇帝赵顼的共鸣。皇后此时的歌唱,以其特有的身份、情感和思绪,表现了大宋皇室关注西北边境和北部“边境的深深忧虑。
  太皇太后抚琴叹息:“悠悠岁月的边塞沙场,在王昌龄的笔下永生了。唐太宗手下的大将李靖,夜渡挑河,讨平了吐谷浑,保住了西北边境的安宁。我们大宋能行吗?我们的李靖是谁?在哪儿啊?唐高宗置建碎叶城,开拓了广阔的疆土,使大唐称雄于世。我们呢?大顺城失陷了,环庆路战败了,燕云诸州至今还失落在大辽人的手里啊!唐代的边防,像屏障一样重重叠叠,戍边的将士,与烽火台同生同息。我们的边防如何?我们的戍边将士如何?
  “官家,听说你把司马光赶到永兴军去了,这不闹着玩吗?他是一个书呆子,一个直筒子,一个治学上的圣手,一个治军上的呆虫,能为大宋夜渡挑河、夜取楼兰吗?与其让他去战场上送死,莫如叫他去洛阳修书。一个不知爱书、读书、用书的王朝是不会有出息的。
  “我的话说多了,听不听由你。我累了,要歇息了。但愿官家的这次‘御苑射弓’,能为我们大宋培养出几个李靖。但愿官家的励精图治、身体力行能重振我们大宋的雄风。”
  说着,太皇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走出了内室。
  皇太后跪地向太皇太后送行。她的目光注视着儿子的反应,因为她的心里也牵挂着可马光和苏轼的命运啊!
  篇二十三  王安石府邸
  对手、朋友、皇上似乎都在成全着王安石,使他成了驾驭大宋风云的人 一个烟花女子走入了他的卧室 一个漕运罪犯启迪了他的深思
  王安石担任了朝廷宰相,登上了施展他抱负的权力顶峰,大宋的命运责无旁贷地落在他的肩头。他来自州县,还没有改变那种“每事亲躬”的习惯;他出身于县邑微吏的地主之家,还没有学会前任宰相陈升之那种“与世无争”的“洒脱”;他怀着“变法易俗”的理想,不可能因袭前任宰相富弼那种“老于官场”的“稳健”;他天生就是一个轻衣轻食的人,修养不出前任宰相曾公亮那种“把酒论政”的“雅气”。他几乎整天待在大内“东府”里,不知偷闲地处理着“朝政万机”。各地推行新法的奏表、文书,他逐一过目;边境送来的奏札、战况,他逐一阅览;州府呈报的灾情、政情、冤情、异情,他逐一研读;皇帝需要了解的重要文书,他亲自摘录、贴黄上呈。他废寝忘食、昼夜操劳。身体日瘦,声望日升。他如同历代变革者一样,在文书、奏表、奏札、刑律中大展才智,以笔墨呕心沥血,并自得于其中欢乐,而多少有一些轻视文字、文书之外的实情。
  对手、朋友、皇帝似乎都在有意地成全他:欧阳修、张方平、范镇、韩琦等人离开了京都,他不再担心这些老臣出难题;司马光外任、苏轼沉默,不再有噪耳的反对声干扰他;吕惠卿、曾布等人全力依循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枢密使王珪也加入了赞歌的合唱而成为“西府”的甩手掌柜,把军务上的大权也拱让于他;另一位并肩宰相韩绛去了京兆府,自然不必再与这位唯唯诺诺的“应声虫”商议共决;年轻的皇帝给了他充分的信任,除了不断的嘉勉、鼓励外,不再有犹豫、迟疑的表示。一切都是顺心遂意的。两个月时间内,王安石实际上成了统管东西两府的主宰,朝廷已成了“朝臣唯介市之命是从”的一统天下。大宋历朝集政权、军权、财权于宰相一身的,仅此一例。王安石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驾驭着大宋风云。
  他又是十来天没有回家了。
  “元旦朝会”和“御苑射弓”之后,他陷入了更为繁忙、紧张的朝政之中。诸国使馆都为“御苑射弓”出了力,需要加以宣抚和慰劳;二府、三司一年的事务规划,需要审定部署;过去一年的财政收入、支出需要结算统计;吕嘉问等草拟的“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条款与实施方案,需要反复酌定……事烦日短,今天儿子王雱来到“东府”,说家里有重要事情要他回家,他才猛然想到今天已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十天来慢待了夫人,慢待了家人,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歉疚。唉,历朝历代都有“国而忘家”之士,那些“士”们的心情,大约也是如此吧!
  他放下手中斟酌难定的《市易法》正要和儿子王雱回家,福宁殿宦值走了进来,传下了皇帝赵顼批谕的两份文书。他打开一看,一份是司马光字迹工整的《强兵安民三策》,一份是苏轼文字简短的“请求外任”。这两份奏折他都没有看过,想必是通过别的途径直接上呈皇帝的。他心里立即紧张起来,忘却了儿子王雱就在身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神情不安地伏案阅览。
  司马光的《强兵安民三策》阅览至半,他的心就禁不住地怦怦跳动。司马君实啊,你莫非发疯了!西北边陲各路将成为战区,永兴军将投入战斗,你未临军旅就企图乱法,就不怕被杀头吗?而且你临军执权,若有差池,不仅头颅难保,尚会罪及九族!怎还有心思顾念其它?他真为司马光冷汗湿衣。当他看到皇帝御批“诏司马光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专意修史”的谕旨时,一颗心才突然变得平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圣上英明,司马君实幸免于难!”在这兴奋的回味中,一种悲哀又浮上心头:“‘专意修史’,毕竟是坐冷板凳。司马君实纵然无怨,可总须顶着一个‘遭贬’的名头奔赴洛阳啊。”
  苏轼“请求外任”的奏表,使王安石心头更多了一层凄凉。特别是“受性褊狷,才智短穷”的八字自嘲和借口,更使他感到汗颜。这是子瞻的被迫自请!迫于荒唐的“往复贾贩”,迫于无情的政见之争,也迫于自己在皇上面前的危言杀伐啊!皇上“准其所请,诏通判杭州”的谕旨,对子瞻也算是一种照顾了。他茫然而想:江南如画的山川,杭州秀丽的美景,对于才气横溢的苏子瞻,但愿是一件因祸得福好事。
  王安石怀着歉疚的心情,与儿子王雱乘车回到家里,已是入夜时分。迎着他的是元宵节的喜庆。门外屋檐下挂着一串红光闪亮的纱灯,长廊两侧缀着五彩辉映的花灯,卧室门前是贴有(喜喜)字的八角灯。
  夫人吴氏从卧室笑吟吟地迎出,使他心中腾起老夫老妻间深沉不移的相依之情。他走进卧室,看见窗前桌案上摆着几样佳肴和一坛美酒,欣喜若狂,打量着着装更为整洁的夫人,轻声谢道:“知我者夫人,疼我者夫人!今日事情颇多,埋头书案,中午仅以两块油糕果腹,现时确实已是饥肠辘辘了。”说着,用手从盘子里扯起一块鸡肉塞进嘴里。
  吴氏含笑而语:“承蒙相公夸奖。今天是元宵节,月圆人聚,我斗胆做主,特意请了一个人为相公烹茶制肴,并将为相公斟酒作陪。”
  王安石以为吴氏请来的是家蓄歌伎,便坐于桌案前,拱手作谢:“夫人雅意,安石恭然从命。”
  吴氏一笑,坐在王安石左侧,然后望着门外,轻轻击掌三声,一个年轻女子轻盈走进卧室,向王安石行了晋见之礼。王安石一看,不是自家歌伎,而是一个陌生的女子。他突然想起夫人两个月前因大病一场曾提及需要专人侍候之事,以为是夫人聘进的侍女,便热情相待,亲切地说:“自己家里,不必拘礼,请落座一同就饮。”
  年轻女子根本不知她今天走进的这个庭院,竟是当今的宰相府,更没有想到此刻叫她落座的人,竟是当今的宰相王安石。她再礼之后,便从容地坐在王安石的右侧,绾起衣袖为王安石斟酒,然后为吴氏斟酒,轻声说道:“请老爷、太太饮酒。”
  王安石端起酒杯,向吴氏作贺:“元宵佳节,谨祝夫人安好!”说完,浅浅呷了一口,便举箸夹起近处盘中的肉食大嚼起来。
  吴氏浅饮一口作答,笑着询问:“相公,此獐脯味道如何?”
  王安石这才注意到吃的是獐脯,迷惑回答:“是獐脯吗?噢,味道极佳,几乎被我吃糟塌了。好,好,甚合口味。”
  吴氏道:“这盘獐脯,就是这位新进之人亲手做的。相公今后有佳肴可用了。”
  王安石向女子点头,举杯相邀:“多谢了,你也斟酒自饮吧。”
  王安石的随和,消散了年轻女子的拘谨。她浅浅一笑,为王安石添酒。
  吴氏知道王安石的饮食习惯。此公饮食随便,只是在近处盘中寻食,对远处盘中再美的佳肴也常常是不及一顾。她便把远处的一盘鲟鱼移至王安石面前,特意提醒:“这盘鲟鱼,也是这位新人亲手烧的,请相公仔细品尝。”
  王安石眼睛一亮,认真看了看盘中的鲟鱼,举箸夹了一块放入口中,细细品味。停箸之后,大为赞赏:“清香爽口,果然不错!我十九岁随父亲居江宁,外祖母黄太夫人常烧鲟鱼以哺我。今夜甚幸,三十多年不尝此味了!”
  吴氏大喜,借机介绍年轻女子:“相公,你仔细看看,这位新人是哪里人?”
  王安石这才抬头仔细地打量身边的女子。
  此女子年约二十岁,体态娇柔婀娜。上着浅红色紧身杭缎暗花衫,下着深红色杭级党脚裤,黑发高髻,簪以钗凤、珠花,神韵清雅,面容秀丽,细眉如黛,一双晶莹欲语的眼睛,透着江南女子特有的风致。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你是江南人?”
  女子微微点头一笑,嘴边的两个酒窝浅露。
  “家居何处?”
  “江宁钟山脚下。”语音清纯。
  王安石高兴了,情不自禁地以江宁乡音交谈:“江宁是我的第二故乡。异域逢乡亲,最亲是乡音!秦淮河现时如何?”
  女子以乡音答对:“秦淮河上的游船灯火比昔日更加辉煌,秦淮河上的琴音欢歌比昔日更为动听。”
  “你可去过定林寺?”
  “定林寺的钟声比昔日更是响亮了。”
  “你可知道悟真院?”
  “悟真院里的蔷薇花已成了江宁的一大景致。”
  “你可喝过悟真院里的八功德水?”
  “那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蠲菏的圣水,已使游人涌如早潮。”
  年轻女子亲切的乡音,流利的答对,使王安石的心绪飞向遥远的江宁,眼前渺渺浮现起客舟、孤帆、江水、月色、渔火……他禁不住吟出当年感怀江宁的诗句: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在王安石沉浸于历代王朝盛衰兴亡的低吟中,年轻女子接着吟出三、四两联的诗句: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王安石惊异,凝目望着身边女子:“你也知道这首诗作?”
  年轻女子款款回答:“这首诗是当今宰相王安石七年前任职江宁府时写的。江宁人都为他忧国忧民的一颗心而骄傲,这些诗句也就传入了市肆酒楼。谁知他当了宰相之后,还能以这样的一颗心对待天下的黎庶细民吗?”
  王安石愣住了。此刻不再是惊异于这个女子的才情,而是惊异于这个女子的心智了。他神情肃穆地说:“你有这样的担心吗?”
  女子说道:“天下的文人学士,大体都是这个样子,在贫寒潦倒的时候,会慷慨激昂以济世;待到飞黄腾达之后,就该四平八稳以利己了。王安石在这首诗里,原本就是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