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部长也直接:“你能出多钱?”
林逸笑道:“这要看货色了。”
王部长:“我这可不是卖废品的,不是论斤称,一枪打最少几十万!”
林逸:“书好,不要说几十万,就是上百万也是值得的。”
王部长见林逸语气挺大,顿了顿,就说:“那你等一会儿………三条!”
……
王部长所说的等一会儿,实际上就是一个多小时,等林逸快要不耐烦了,他才肩膀上搭着衣服,叼着烟,腆着肚子出现。
圆脸,圆肚子,整个人犹如一个圆皮球,看见林逸就嚷嚷道:“那个谁谁谁,想要看书的就是你吧?”
“你好,我叫林逸。”林逸压着火气,笑道。
“不好意思啊,让你等久了。”王牌九王部长倒也知道自己有点不地道,随便道个歉,就打着哈欠说:“进去吧,看看里面的书。”
从腰间取出钥匙,打开了厂图书室的大门。
顿时一股子书香扑鼻而来。
第八十章。传说中的“民国新文学”
林逸走进这间快要倒闭的图书阅览室,只见偌大的图书室中整齐地摆放着十几架图书,大眼看去,竟然都是一些老旧书籍,有七十年代,六十年代,五十年代的,甚至还有一些民国书。
其中不乏一些名贵的好书,比如那些民国的书,就有几本品相不错,网上价格也很高的,《冰心散文选》,《庐隐选集》,《郁达夫选集》,以及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
当然,有好书也就有坏书,这里说的坏书并非不好的书,而是说对于玩书的人来说价值不大的书,比如大部头的《马克思主义》,《恩格斯主义》,以及《列宁主义》等,尤其《列宁主义》就有十几本,并且每一本都是精装砖头厚。
看着这一排排架子上的书,林逸心神澎湃,难得保存这么好啊,伸手取过几本看看,貌似除了上面印有“市棉纺厂图书室”的馆藏章外,再没别的损坏。
实际上,在旧书收藏中分为几大类,其中就包括“私藏”和“馆藏”两种。私藏指的是私人藏书,一般爱护有加,品相要好,不过偶尔会出现私人印章和扉页签名留言,比如某某在何年何月购买,或者谁谁谁过生日礼送等。馆藏则是单位或者公家图书馆流出来的书,一般都有印章,因为是图书馆流出来的,难免被人翻阅过,所以在品相各方面要比私藏差一点。
可是林逸看这图书馆内的藏书,基本上品相都很不错,看起来以前这里的书也没怎么被借阅出去。
就在林逸思忖着的时候,那位“王牌九”王部长打个哈欠,有些不耐烦地说:“看完没有,就这么多,差不多五六万册,一枪打,你出多少?”
意思很简单,钱少了你就拜拜吧,别浪费时间了。
林逸笑笑,“品相不错……”
“那是当然,我管理的书籍基本上都跟新的差不多。再说了,现在谁还看书呀,都看电视看电脑了,电脑上啥没有,手机上啥没有,所以这图书馆倒闭也是必然的。”王部长呲着被烟熏黑的大牙说道。
“再说这书价,你去那些新华书店看看,那些新书哪本不是三四十一本,所以说,还是买旧书划算。这样吧,一本折合5块钱,你能要就全拿走!”王部长显得很大方地说。
5块一本,6万册岂不就30万块?这个王部长也够黑的。虽然这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价值不错的书,但林逸怎么看也觉得值不了30万。
见林逸有些犹豫,王部长就不高兴了,“怎么着,吃不下?那没办法,要旧书的人多着呢,你再好好考虑一下。”说完就要逐客了。
林逸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又怎么会真的被这30万吓住,笑笑道:“我没说不收呀,30万虽然多了一些,我倒也拿得出来,不如这样,我先给你1000元的定金,你把这些书先给我留着,然后我回头给你筹钱,怎么样?”林逸决定了,不管30万值不值,先把这6万册书吃下再说,主要是时间太短,他也不能再一一细看,说不定这里面还有什么宝贝,一本书就能把成本赚回来。
那王部长眯眼看着他,说:“得,既然你这么说,那么就这么定了,我先帮你留着,你回头拿钱来,东西就全是你的。”
林逸与他握手,然后支付1000大洋做定金,说:“合作愉快。”
……
离开图书馆,出了市棉纺厂,林逸就回去取钱。
以前30万对他来说是大数目,现在却是小儿科,不过在银行想要取这么多钱,却是需要预约。
约好了时间,第二天,林逸就又匆忙去了银行,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把钱取了出来。用塑料袋包裹好了,再装在手提袋里,林逸准备搭乘出租车去市棉纺厂的时候,想一想还要找个拉货的,那么多书,大概需要几趟才行,嗯,还有存放的地方。于是就又开始忙着找仓库,找货车,差不多折腾了三四个小时,这才差不多完成。
看看天色,都快黑了,林逸知道不能再耽误时间,匆匆忙忙朝着市棉纺厂赶去。
刚到厂区图书室门口,就见一大帮老相好,什么王黑子,刘三两,何英,以及董眼镜等提着大麻袋,使劲地往外搬运东西,黑压压地望去,差不多二三十人,有的甚至操着外地口音,而他们旁边也是一辆辆的三轮车,电动车,还有小货车。
看见林逸,王黑子就笑话道:“咋了,提了这么小的袋子,可装不下多少书哦。”言语间充满了幸灾乐祸和嘲笑。
其他人也看着林逸,像看傻瓜一样,董眼镜还算老实一些,安慰林逸:“兄弟,你来晚了,这里的书差不多被瓜分完了,连县城的人都来了……”
听完这话,林逸心中猛地一凉,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起来自己晚了一步。
不,准确说是那“王牌九”王部长食言了,拿了自己1000块的定金,他却把书卖给了这些人。
不用林逸去找,王部长自己走出来了,看见林逸就说:“你咋耽误那么久呢,都快两天了,我还以为你不要这些书了呢。”说着,小眼睛滴流转,根本不提“定金”的事儿。
林逸压着心中怒火,说:“我虽然来晚了些,不过这些书我都已经确定要的,你怎么卖给了别人?”
王部长嘿嘿一笑,说:“还能为什么,还不是你的价格太低呗,你给5块一本,人家肯掏10块,20块,你说我该卖给谁?再说了,这图书馆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卖得多了工人们也能多分点。”
工人们能不能分到钱林逸不知道,林逸只知道这个王部长至少腰包鼓鼓。
这个王部长看似占了便宜,这样零着卖,像是赚了钱,可是里面挑剩下的书,谁要?
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这个王部长就不怀好意地说,“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现在里面的书我可以优惠点全部给你,也不多了,就万把册,嗯,一本3元吧,你要不要?”
靠,还真把自己当冤大头了,好的人家都捡走了,剩下坏的你卖给我,真以为我是傻瓜。
林逸不动声色,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这话先搁着,等我看看里面的书再说。”
“好好,你看看把,里面的书也很不错的。”王部长笑着,像头老狐狸。
林逸重新走进图书室,原本摆放整齐琳琅满目的旧书差不多都被掏空了,那些他看中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还有七十年代的书都不见踪影。
不用说,都被那些懂书的行家给挑走了。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没啥价值的旧书,还有一些过期了的杂志,像这种货色丢到废品站,顶多2块钱一斤。
不远处,一向喜欢喝酒晕头晕脑的刘三两正在卖力地把一些买到的旧书往麻袋里装,林逸看得清楚里面是一些六十年代的文…革书,还有太祖语录之类的红宝书,在刘三两的认知里,这些都属于牛逼轰轰的书,文…革书值钱,红宝书更值钱。
另一头,精明能干的王黑子正把高价收到的那些老书往自己的麻袋里装,动作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了这些宝贝。
看见林逸往这边瞅,王黑子就故意放缓动作,把一本本品相极好,封面漂亮的五十年代的老书显摆一下,再放进麻袋,然后冲林逸挑挑眉毛,表情得瑟。
很显然,他这是在报复,报复林逸之前给他的侮辱与打击。
看起来好东西都差不多被瓜分了。
林逸有些伤感。
不过就在这时,他那灵敏的鼻子却闻到了一丝丝书香,古怪的书香。
林逸循着那些香味找去,却在最后面的几排书架看到了那些曾经看到过的民国书。
林逸诧异了,这些他们怎么不要?
见林逸愣神,一直都在观察和注意他的王牌九王部长就说:“这些书我要的贵,他们不愿意买。”
见林逸没接口,就又道:“一本最少50块,一共2600本,这些我可是要一枪打,绝对不拆开卖。”
林逸明白了,这个王牌九太精了,知道民国书是好东西,可每本书的具体价格是多少他又不知道,所以就订了50元一本的天价,还要一枪打,合计下来就是13万左右了,像王黑子,董眼镜,何英,以及刘三两那种书贩,根本不可能一口吃下,13万对他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数目太大,风险也太大,吃不准这些民国书到底价值几何,只好放弃。
所以说,有时候买书想要捡漏,你也必须要有实力。
至少,林逸就有这样的实力。
……
林逸呢,实力是有,不过也不会贸然出手。
要知道民国书也有好有赖,像民国那种算术课本,民国英语词典等,都不太值钱。比如说他抽出来的这本奉天盛京书店刊印,康德九年出版的《优级算术补充教材》,在网上撑死30块。还有那本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的精装《英汉大词典》,撑死60元。
因此,作为一个淘书客,作为一个玩书的,你必须要清楚地明白一件事儿,民国书,也不一定都值钱,免得被打眼。
林逸看着那些民国书,开始有些气馁,过目浏览了一下,大部分都不是什么珍本,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目光被一排排码放整齐的民国书所吸引。
他看了看这些书,不禁大吃一惊,之前时间赶趁没看仔细,这些民国书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国学知识,万有丛书外,竟然大部分都是“民国新文学”!
“民国新文学”,传说中的“新古籍”,“新善本”,号称“一本千金”“珍本难求”!
第八十一章。珍本《志摩的诗》
顾名思义,民国新文学,就是民国时期在新文学运动期间产生的文学作品,代表人物就是陈独秀、胡适、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
由于这个时期社会不稳定,很多新思潮涌出,在文学史上产生大爆发,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短暂而绚丽,每位学者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作品出现,尤其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更是文学作品的新特点。
不说这些,只说最近今年民国新文学成了国内各大拍卖会的新宠,尤其像鲁迅,周建人,以及刘半农这样的牛人,每一部书只要开拍,就会获得巨大的追捧,比如说鲁迅和弟弟周建人合著的那部《域外小说集》,不久前就拍出了23万的价码,以至于近年来,民国新文学的拍卖成交数额甚至高过很多珍贵古籍,创造了名副其实的“新文学神话”。
“民国新文学”在拍卖界的狂热,引发了学术界,文化界,以及收藏界的大地震,以至于国家不得不重新重视这些民国时期才产生的文学作品,并正式立项将“民国新文学”确定为“近代历史文物”和“新古籍”“新善本”。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民国新文学”存在的时间很短,短短二十几年,却涌现出了无数牛人,无数牛作品,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甚至有人说,民国这二十几年用尽了华夏日后三百年的文学气运,以至于日后再无鲁迅,胡适,郁达夫这样的牛人出现。
其次,民国书由于印刷和纸张的问题,保存的寿命不像线装书一样,一般都很短,纸张脆弱,容易发黄变霉,很难保存,再加上后来的战乱等天灾**,能够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根据物以稀为贵原则,那些初版本的珍贵文学作品,就拥有很强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正是因为有上面这两个因素,民国新文学成了“新古籍”,其初版本就成了“新善本”,拥有了和传统古籍一样的同等地位和收藏价值;又因为这些民国书不像传统古籍那样内容晦涩难懂,不是清雅的小诗,就是令人感兴趣的小说,可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在价格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受到更多人的追捧,以至于现在更是一本难求,一本千金。
……
此刻,林逸压抑着内心的惊喜,悄悄打量这批民国书,像王牌九说的那样,书很多,大约有2600多册,密密麻麻地摆在架子上,品相都很不错。
除了这些平装本的民国新文学外,竟然在这些书中夹杂着一本线装书。
线装书夹在平装书和精装书中显得很碍眼,尤其线装书本身的开本比较大,不像一般的32开,大约是它们的两倍,16开本左右,这就显得更加独特了。
林逸难免好奇,于是就顺手将那本书拿了起来,拿起来仔细一看,不看还好,一看不禁瞪大了眼。
只见那本线装书磁青纸封面,白色笺条,手写黑字书名………《志摩的诗》!
怎么可能?
林逸双手发抖,双眼发亮,表情难以置信地看着捧在手里的这本书。
它,竟然是民国新文学中的珍本《志摩的诗》。
……
众所周知,徐志摩是民国少有的风流才子,“新月派”盟主,一生虽然短暂,却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著作,而更让他被大家记住的则是他那说也说不完的风流韵事,尤其他和两位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动人的爱情故事。
这本《志摩的诗》,首版是诗人于1925年8月自费排印聚珍宋版线装本,用宣纸印,右翻竖版,196页,由新月书店出版,中华书局代印。1928年新月书店把此书重排为平装本,平装本删诗15首,增1首《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作者对这本诗集曾说过一段话:“大部分还是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什么诗的艺术或技巧……我的笔本来是最不受羁勒的一匹野马,看到了一多的谨严的作品,我方才憬悟到我自己的野性。”
此线装本磁青纸封面,竖19。5厘米,横13厘米。白色笺条,手写黑字书名,无扉页与版权页,只在衬页背后印有四字:“献给爸爸”。“志摩的诗目录”,目录未标示页码。全书诗作55首,开头一首为《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最末一首为《康桥》。
如此珍贵的线装版本,在历届拍卖会上都会以三四万的高价拍出,因此被誉为“新善本“中的珍本。
……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林逸强自压抑住内心的紧张和激动,手指微微发颤,迫不及待地打开书页,动作却轻柔,缓慢,像是在帮心爱的女孩褪去华丽的衣裳。
果然,没有版权页,也没有扉页,只有一张衬页。
林逸兴奋莫名,不过让他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在打开里面那张衬页以后,他发现,这里面另有玄机……
这,竟然还是………签名本!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