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
虞世基这时便提议道:“陛下,绝不能给宇明回辽东的机会,臣以为,应该马上派人到原,召宇明回东都,就称要他速到兵部上任,有征伐突厥的作战计划商量。待宇明来后,再将他捕获斩!”
杨广听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虞爱卿,宇明如今人在原,要杀他易如反掌。不管是朕派人去杀,还是让原留守李渊去杀,皆是易如反掌。但杀宇明容易,平稳的接掌辽东行政军事大权却是很难。朕可不想再如现陈棱那种情况,名义上辽东归顺了大隋,却是自行其事。”
“如果朕现在就杀了宇明,他在辽东的部下和亲信必然会兴兵叛乱,说不定还会和突厥联合起来。灭亡高丽为不易,大隋好不容易才有了眼前的局面。朕不希望辽东再出现反复,且眼下我们正谋划进攻东突厥,辽东是平灭东突厥的重要出兵基地,朕绝不能容忍辽东有失。”
杨广心中很清楚:杀了宇明,那就等于和辽东军彻底闹翻,失去招抚这批精兵强将的机会,将会逼得辽东军立刻正式扯旗帜造反。而以辽东如今的状况,虽然杨广相信集全大隋之力,一定能够平定辽东,但是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大了。甚至会让他从此失去灭掉东突厥的机会,大隋的北方边境从此不得安宁,永远处在东突厥的威协之下。
虞世基立刻便明白过来,知道杨广想要做什么。他于是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既是如此,不如双管其下!微臣建议,可命鱼俱罗将军星夜赶往北平,会到罗艺将军一道,率令河北军做好进入辽东的准备。然后再由王相国率隋军主力前往幽州,以强大的兵力压服辽东。”
“与此同时,陛下可另派侍卫,携密旨前往原,命李渊抓捕宇明,再将其押往东都。经过审讯之后,再将宇明锁入囚车,押往辽东,令其部下投降。”虞世基这时阴险一笑道:“辽东军上下这时见主帅被抓,必然心中大乱,而朝廷军主力又到,在内外交困之下,其内部定然会发生分化。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投降朝廷。届时陛下便可兵不血刃地接管辽东。”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就算有小部分人不愿投降也罢。这时辽东已经门户大开,大部分将领和军兵也已投降,余者已无足挂齿,只须派数员有威望之大将入辽接管兵权,大军随后也开进辽东各地,便能平稳接管辽东。只要将辽东安稳下来,就可将所有的辽东军解甲归田,或者分拆之后调入中原,归并到中原府兵之中。”
虞世基的话让杨广顿时眼睛一亮,他的这个提议到是不错。真的如此实施,倒是可以顺利接管辽东的全部权力,壮大隋军实力。届时要如何处置宇明和辽东的其它人,还不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杨广从不惧杀人,事实上他也杀了不少人。但他有时也能暂时忍让,并不慌于动手。他也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为了辽东这块沃土、为了打败突厥,为了他的千秋大业,他可以因为一句戏言而杀千人,也可以明知宇明就要谋反,却暂时让他多活一时刻。
“好!就按虞爱卿的意思行事!此事就交由你和王爱卿去实施!”杨广这时也龙颜大悦,起身说道:“希望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给朕带来宇明俯手就擒,辽东平定的好消息!”
虞世基和王世充对视了一眼,皆是心中大喜。两人立刻拜倒在地,齐声说道:“微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命令即出,两人也都很快告退,开始进行各种准备。
……
处理完这一切事务之后,杨广也觉得有些疲惫不堪了。他揉了揉眼睛,摇摇晃晃走出御书房,一名监便立刻迎了上来,一脸恭敬地问道:“陛下,今夜去哪位妃处处安寝啊?”
杨广后宫之中嫔妃不少,每晚在哪个妃处睡觉也是一个大问题。为了防止有时皇帝想临幸后宫,却又凑巧碰上那名嫔妃月事,甚至生病等问题。皇帝要和哪位妃睡觉,也就取决于监的推荐。
宫中专门负责此事的监会有一本专门的册,对每天皇帝的嫔妃身体情况进行登记。到了晚上时,除去那些有月事、生病的,年老的之外。其余的后宫嫔妃便将名字记在一块牌上,由皇帝进行挑选。当皇帝选中某位妃时,便将她的牌翻过来,这在宫中叫做翻牌定妃。
眼下已经是九月底了,夜晚已经非常凉爽,他从温暖的御书房内走出来。被凉风一吹,顿时浑身打了一个冷战。
杨广将身上的披风系得更紧了一些,却是看也没有看那个装满牌的托盘,只是淡淡的说道:“今夜不用选妃了,朕就去皇后那里,看看她的病情如何了,是不是真如抒梦说的那样,完全康复了。顺便叫御膳房准备一些酒菜,朕要与皇后喝几杯,聊聊家常。”
那名接替刚刚被拿下的岳曾省的监领点了点头,立刻便派一名小监前往萧皇后的寝宫通知,然后又派了一名监去御膳房,让御厨赶快准备膳食。
而当杨广坐着龙辇到达萧皇后的寝宫时,杨广却意外的发现,皇后居然和他最喜欢的女儿洛琪公主坐在一起聊天,母女之间似乎交谈甚欢。
“洛琪,怎么这么晚了还没睡?而且还在你母后宫中没走?”杨广也有些奇怪的问道。
“回父皇。听说抒梦姑娘已经完全治好了母后,所以女儿就来看看母后的病情……看来一切还好了,母后的身体和精神看上去比过去好多了。”杨洛琪的精致的脸庞上挂着欣喜的笑容,显然对于母亲的身体康复情况十分满意。
对于抒梦的医术,杨广也是非常放心的。而且对于这位医术超群,容貌比他的后宫嫔妃还美丽的“医仙”,杨广已经生出了很强的占有欲。只不过,抒梦在民间的声望高。如果不得到她的同意,象对付其他民女一般,硬征入宫,不免要被世人唾骂。
而且,自己的皇后萧氏同不同意接纳抒梦,也是个大问题呢。
这时,萧皇后也说道:“陛下,臣妾的身体是好得差不多了,但我看陛下却是比以往憔悴多了。您也要多注意身体啊,这议事都议到深夜了,对您的龙体保养,可是大大不利的!如今陛下还不到知天命之年,身体却已经如此虚弱了,这可不行啊。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以后就不要在深夜处理了。现在不是有六位相国吗?一些朝中大事可以放手交给诸位大人去做啊。”
杨广听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朕要讨论的事,乃是重要大事,关系着我大隋江山的稳定。而且对付这样手握重兵的大臣,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江山变色。朕怎么敢让那几位相国自行处理呢?而且,朕也觉得,这几位相国在原来位上呆的时间长了点,是该动几个了!”
萧皇后听到这话也是吓了一跳,她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想动几个相国了。
要知道相国一职可不是什么闲散官,随便相授的。一名可以称为相国的官员,至少都是六部尚书级别的。虽然他们的级不是官员之中最高的,但却是皇帝手下最重要的。大多时候,他们就是在帮着皇帝管理江山,又称为内阁。
这样的重要职位一般不会轻意的授予他人,自然也不会轻易的予以罢免。一国之中,皇帝是最重要的人物,除此之外就是了。
因为是一国储君,换就是动摇国之根本。直到今日,朝中都有不少官员私下认为,大隋如今战乱四起,各地乱匪横行,就跟当年先皇杨广废了杨勇,改立次杨广有关。
他们认为,杨勇才是一位仁德之君。由他当皇帝,比杨广当皇帝好得多。
而除了皇帝和之外,朝中最应当保持稳定的官职就是宰相了。各朝各代之中,大凡在盛世,其中必然有名相,且是执政多年的名相。
隋初之时,由第一任皇帝杨坚开创了开皇盛世,高颎、李德林、苏威、杨素,这四人都曾为相,除了李德林,其余人的执政时间都非常长,也正是有他们的辅佐,杨坚才能创立开皇盛世,传颂后人。
。。。
 ;。。。 ; ;
第257章 杨广的决定
、、、、、、、、、、
而如今,高颎、杨素两人都已经病死了,只留下了一个苏威活到现在,但他也在数年前被杨广罢免了。现在,好不容易才将六部尚书确定下来,并让他们进入新建立的内阁。眼看着辽东也平定下来了,四海臣服,中原各地的叛乱也规模缩小了许多。
这些好转的迹象让一直为杨广担心的萧皇后和洛琪公主心中也踏实了不少,可她哪里想得到,这才刚任命内阁几位相国不久,杨广居然又要开始换血,这岂不是成了儿戏?
“陛下,相位可是一朝官员中最重要的位置,切不可轻言罢任。眼下的这六位相国虽然多年为相,都有些年迈了。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政务经验,陛下正需要他们的经验处理朝政。臣妾觉得,陛下可以慢慢寻找新的年轻官员,待时机成熟时再予以更换!”萧皇后建言道。
“是啊!父皇,虞世基曾为内史令多年,如今拜为工部尚书,正是不二人选。樊盖跟随陛下身边多年,正是难得的肱骨之臣。卫玄担任刑部尚书的不长,但处理公正,不畏权贵,王世充在江都任留守时,便屡败农民起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担任兵部尚书乃是众望所归。”杨洛琪站在一旁,一个个的帮着杨广分析着如今的六位相国。
在杨洛琪看来,朝中本有七个相位,如果全部任命完毕,七相共同帮助父皇执掌朝政,这无疑是一件好的事情,可以将皇帝从繁忙的朝政事务中解放出来。如今,虽然尚书令这一职尚空缺,但六部尚书皆已入阁,也算勉强可以接受。
现在好不容易才让朝政稳定下来,如果又再动相国人选,实在不是一种好选择。这必然会增加皇帝的工作压力,也降低朝廷的决策能力。
杨广听闻之后,摇了摇头道:“朕没打算罢免樊盖、卫玄、虞世基、王世充等人中的任何一个。”
“那可是陛下想罢免裴矩或者裴蕴了?”萧皇后惊讶地问道。
“是的,裴氏以一族之力,竟然在相国中占据两席,朝中官员多有非议。之前朕是想利用裴氏代表的山东士族力量,打压关陇门阀。但如今关陇门阀势力已经大衰,反是裴氏的势力膨胀快。不但在朝中左右了大局,甚至还漫延到军中。这让朕不得不防啊!”杨广忧心忡忡地说道。
萧皇后和杨洛琪对视了一眼,都是默然无语,她们自然也知道裴氏如今势力的确大了点,有些裴氏弟甚至认为裴氏是天下第一世家了。在中央和地方上,裴氏的势力扩张得很快,就算是关陇门阀中的第一大阀宇氏也无法与其抗争,是该压制一下他们了。
“不过,现在朕要北伐突厥,还要对付宇明的辽东军,因此还要用一下裴家的人,暂时还不会动他们。待这两件事尘埃落定之时,朕再出手整顿朝纲!”杨广正色道。
“什么?要对付宇明?”萧后和出云公主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口,两人都觉得无比震惊。
“是的!”杨广点了点头道:“宇明在辽东囤积了近千万石粮食,打造了无数铠甲器械,还擅自出兵攻灭了济和新罗国,扫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而且这该死的叛逆还在辽东招兵买马,拥兵十余万,已成为我大隋心腹之患。而且他还将朝廷的税率更改,制定新的政策,招募流民垦荒,设立新的保甲制,控制被他征服的辽东各部……”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几乎每一件都是大逆不道之事,而且他还纵容手下架空了朕派去的辽东留守陈棱,让他形如傀儡。如今宇明就差公开扯旗造反了。你们说,朕不先下手为强,难道还要等到他起兵造反时才对付他吗?”杨广这时重重一拳打在桌上,震得桌上的茶杯“砰、砰”作响,足见其心中愤恨之。
“父皇,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宇将军为我大隋奋战边疆,灭高丽、征草原、平定辽东、联盟东突厥。为大隋打下辽东诸郡,夺下了大片土地。立下了汗马功劳,足见对大隋忠心耿耿,这样的良将又岂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杨洛琪一脸不信的样。
顿了一下后,她又说道:“况且,如果他真的要造反,这次他又如何会只带着几名亲兵就从辽东赶来东都赴任?上被叫去原督促修建晋阳宫,也说去就去。这哪点象是什么叛逆啊?父皇,请您思而后行啊!说不定是有人想离间你和他之间的关系呢。”
“算了,这是朝廷大事,洛琪你还是不要多管了,朕自有分寸。”杨广摇了摇头,事情涉及到了自己的江山大业,杨广又怎么可能因女儿的一番劝说就此罢休。
萧皇后看了看洛琪公主,又仔细想了一下,方轻叹一声道:“陛下,如果要对付宇明,一定要秘密进行,毕竟他是宇阀家主宇化及的儿。会不会因此事把宇阀逼反?陛下可得仔细掂量!”
杨广听了自己妻和女儿的话后,也觉得这样仓促行事有些欠妥。
他轻拍了一下桌,方起身说道:“好,朕就再给宇明一个机会。待李渊将宇明拿进宫后,朕先不免他的职。只要他肯配合朕,协助朝廷派兵入辽东接管辽东州的所有事务,并调现在的十万辽东军回中原进行重新整编,永绝后患,那朕便可以保他一世富贵。”
暂时不杀宇明,是杨广心中早就决定好的,这个时候说出来,不过是要安慰一下杨洛琪。对于杨广来说,现在一个活着的宇明,比一个死了的宇明更有利。留着宇明不但能安抚住辽东军,而且他还要想宇明在北伐东突厥时为他出谋划策。
“父皇,真的吗?”杨洛琪抬头注视着杨广的眼睛。
“朕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又岂会不算数,你放心吧,只要宇明够聪明,老老实实配合朕,朕肯定就不会杀他。天也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宫安寝吧。”杨广点了点头道。
杨洛琪虽然有些不放心,却也只能如此了,她最开始对宇明并无多少好感。但随着宇明的战功越来越辉煌,成绩越来越突出,让她不能不再审视对宇明的映象了。
而且,她的表姐李秀宁也对宇明大加赞赏,称他是一位奇男。是大隋未来的国之栋梁。这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的想法。
但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她对宇明开始有了好感时,却又突然冒出个宇明要谋反的事情。这让她的内心也十分震惊和迷茫。
她实在不相信这是真的,但父皇又说得有鼻有眼,让她半信半疑。
“唉,宇明,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杨洛琪向着自己的寝宫走去,一边走着,一边喃喃道。
……
大业十一年七月底,晋阳宫修建工地。
宇明和房玄藻、李建成、李世民等人正一起视察工地。
如今武安郡已经完全安定下来,岳家在该郡的势力也已基本清除,朝廷也从原、楼烦、雁门等临近郡县调来了官员,暂时负责武安郡的生产自救工作。
而宇明自然也不会放过招募民工的机会。他与李渊协商之后,对灾民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即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