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欲执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欲执心-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高度,只怕真能直通传说中的天阙仙宫吧。

    这座高山实在太过引人注目,好长时间,杨业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在这座山的山脚下,还连绵一片房屋,一眼望去,有方圆五六里的样子,在这座雄壮高峰的山脚下,远远望去,很不起眼。

    杨业觉着奇怪,因为时值中午,山中雾霭散尽,视线极好,虽然离那片房屋有些远,看不太清楚,却也能瞧出大致轮廓,感觉应该是个小镇,倒没有一点道观的样子,而且老道王志生前也总吹嘘,太清观如何如何庞大,方圆百里都不止,显然远处这个小镇远远没有这么大,这样说来,此地莫非不是太清观?

    无论如何,杨业历时一年多,历尽艰辛方才走到这里,乍见人烟,也是十分欣喜的,歇了一会儿之后,便朝着那个看似小镇的地方走去。走进去之后,已近黄昏,杨业发现,这里街道纵横,人声鼎沸,酒楼茶肆,商铺客栈,样样不缺,道士则是一个都没有发现的,果然只是一座小镇。

    杨业这一年来,孤身一人,在深山中风餐露宿,靠野果和偶尔猎到的野兔野鸡果腹,如今进入这个小镇,看着熙攘人群,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心神松懈下来,一时间只觉得疲惫不堪,再无一丝力气,也顾得到去寻那太清观,去探究那地图的真假或者自己是否走错,找了个客栈,洗漱一番,便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杨业黑甜一觉,直到rì上三竿,方才睡醒过来,吃过早饭,杨业出门到镇上溜达了一圈,总算大致弄清楚了此地的情况。

    原来那份地图并没有错,杨业也没有走错。太清观确实就在这里,严格的说,就在小镇身后那片绝壁之巅。

    得知这个消息时,杨业更觉得震撼,不敢相信有人竟能在如此绝峰上建造道观,听镇上人说,这绝壁直插天际,周围都是直上直下,没有通往峰顶的路。可是既然无路,那么高地山峰,又该怎样运送建造道观的物料,观中道士又该怎样进出呢?杨业的疑问惹来和杨业说话那人哈哈一阵大笑,道是太清观里住的的都是仙家,仙家手段,又岂是咱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想象得到的?

    至于这个小镇,也是因那太清观才渐渐形成的。

    原来这观中道士大多专于修行,不事生产,rì常生活所需,除了观中自产外,尚有许多需要从外面采买,时间久了,山下就聚集了不少逐利而来的商人。另外太清观为了香火传承,需要寻找有灵根,适合修行的人收入门墙,但是有这种资质的人却十分稀少,太清观没有那么多jīng力和人力刻意派人出去寻找,只能让下山游历的门人顺便留意,当初老道就是这样被他师傅发现,然后带到太清观修行的。然而观中道士埋头修炼,偶有外出历练,也多是去深山大泽,蛮荒险地,很少涉足俗世,因此种种,凭这种办法招到的门人极少。

    是以太清观主要是靠另外一种方式来寻觅门徒,既让世俗中那些豪门大族,甚至朝廷皇室寻找天资聪颖或者其他有过人之处的少年送到山下来,观中会来人甄别挑选,这类人拥有灵根的可能xìng要大的多。但凡能从中挑出拥有灵根者,太清观就回以厚利。

    就这样,这山脚下渐渐的汇聚的人就多了起来,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如今这般的一个小镇。

    这期间,杨业还得知,前几天有好几家豪族各自带了一批少年前来,太清观两天后便要来人甄选门人了。
第四章 玄界
    ()    到了那一天,天刚蒙蒙亮,便有共计百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分别由数人带领,来到了小镇外一片空地上,这些少年,便是俗世中各大世家带来供挑选的人。镇中许多人也跟着过来看热闹,杨业便也站在人群中围观。

    当太阳初升时,人群里一阵惊叹声传来,只见远处空中有两道光影飞快划过,从山顶向这里飞来。转瞬间,看似极远的两道光影便落到了眼前,眩光消散,显露出一男一女两个人来。两人束着道髻,身穿月白道袍,背上背着一把长剑,都很年轻。

    杨业打量了一番,只见那男道士中等身高,略显清瘦,面目称得上英俊,只是棱角分明的脸线给人冷漠严肃的感觉,旁边的那位眉目如画的女冠,则是眉眼柔和,观之可亲,身上袍袖在晨风中轻轻摆动,犹如仙子。

    在此之前,杨业一直觉得以前世间流传的那些修仙之人,拥有莫大神通,能够朝游北海暮苍梧,翻手为山覆手海之类的传说,还不曾相信。此时见到两人从直插天际的绝峰上如陨星一般飞落而下,才隐隐相信,这世间是真的存在仙家神通。

    两人到了之后,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百余名少年,那男道士皱了下眉,开口说道:

    “怎么就只有这么点人,比以往可是少多了!”

    几个领头之人闻言,赶忙上前解释道:

    “仙师息怒,不是我等不肯尽心,实是这些年中州战乱不休,生灵涂炭,几近十室九空。我们实在无能为力,还请仙师多多体谅。”

    男道士闻言,不再说什么,又看了看这些少年,闭上了眼睛,似是在感应什么。一时间,所有人都看着那道士,周围安静的落针可闻,生怕惊扰到他。那女冠百无聊赖,便不时转着乌溜溜的眼睛打量下四周。

    过了片刻,那男道士睁开眼睛,从那百余人中挑了五个人出来,对身边女冠说道:

    “就只有这几人是有灵根的,观主和长老们只怕又要发愁了,唉!好在里面倒是有个资质很不错的。我们这就回去吧。”

    说完手掐剑诀,背上长剑一声长鸣,自动脱鞘飞出,悬浮在了那男道士身前数尺之地,随即青光闪耀间,原本三尺来长,数指宽的一柄长剑,顿时化作几丈长,尺余宽,散发着濛濛青光的巨剑,引得周围围观的人啧啧惊叹。

    那男道士祭出飞剑之后,正要带那五个少年上去,却听那一直不曾开口的秀丽女冠说道:

    “师兄且慢,我在这人群中,倒是也发现一个有灵根的。不妨问问他,他要是愿意,不如将他也带回去吧。这般资质,倒也算不错呢,错过了也未免有些可惜。”

    那女冠指了指杨业,对男道士说道,声音听起来十分轻柔悦耳。

    男道士闻言一愣,便顺着那女冠所指,看向杨业,仔细打量了一番,说道:

    “确实有灵根,资质也算中上,我刚才只顾着查验这些人,倒是未曾发现。只是,与这几个少年不同,这些少年俱都是经过甄别的家世清白之人。我们不知这人底细,贸然带上山,怕是不妥,而且看年龄也大了些,终究还是不如这些少年容易塑造。不如……。”

    “师叔、师伯他们偶尔游历在外带回来的人,不也多是机缘巧遇,不知根底的人,给传功长老问心术试过不就放心了嘛!”

    男道士本想说不如算了,话未出口,就被打断,苦笑着摇摇头,一来不愿拂逆同伴的意见,二来这次遴选出的人也确实太少,便不再多说什么,看向杨业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又为何来到这里?”

    杨业这些年周游列国,正逢乱世,看尽了人心险恶,适才见这二人神通,又不熟悉他们的脾气秉xìng,眼见两人要走,却不敢贸然呼喊,怕招来祸端,正暗自焦急,却突现转机,听见那男道士询问,便赶忙将自己身世和目的告诉了他。至于如何知道这个地方的,杨业记着老道嘱咐,不敢据实相告,只说自己听闻别人说起,传说这里有仙山,仙山上有仙师会收徒弟修仙,自己自幼便痴迷玄怪异志,便摸索着来到了这里。

    那道士闻言也未起疑,虽然那些商人、世家为了独占好处,封锁消息,不过终究知道此地的人不在少数,偶有流传出去,被人知道后找到此地,也属正常,以前倒也有过这样的事情。

    那青年道士略作沉吟,终于点点说道:

    “你能仅凭一个传闻,便历尽艰险来到此地,却恰好也是身具灵根,看来也是你的机缘,随我一同上山吧!”

    飞剑速度很快,瞬间地面小镇就模糊不可辨了,几个少年早已吓得闭紧双眼。杨业向下望了一眼,就觉着头晕目眩,似要一头栽下去一般,便也赶紧闭上眼睛,不敢再看。

    直到片刻之后,方才闻听那男道士说道:

    “好了,可以睁开眼睛了,已经到了云层,看不到下面了。”

    杨业几人闻言睁开了眼睛,只见周围一片白茫茫,如同身置云海,只余那面山壁从云海中透出,直上九霄,仍是不见山顶。

    那五个少年年纪俱都不大,都是少年心xìng,慢慢淡去了身处高空的恐惧之后,身处此景,都显得很是兴奋。

    “好高的山啊,到现在还看不到山顶呢!”其中一个少年惊叹道。

    “这山名叫大衍山,据说高有四万九千丈,乃是天下第一高峰,我们太清观,便在这山巅之上。”

    能够听得出,这美丽女冠对此山也是引以为傲的。

    “四万九千丈?若非亲眼所见,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人间竟有如此高的山的。”

    那男道士似乎不爱说话,站在飞剑最前端,一直默不作声,倒是那温婉女冠,很是和蔼可亲,又说道:

    “此山严格说来,倒真算不得是人间所有!”

    几个少年一听这话,更是惊讶不已,便又有人问道:

    “这山这么高,难道是通往仙界不成?”

    那女冠摇了摇头,“仙界在哪里,我也不知道的。说这山非人间所有,是因为大衍山并此山周围方圆三千里之地,自成一界,是为玄界,只有一条秘径与人间相通,可供普通人进入,世人若不知这条秘径,是看不到,更到不了这里的。”

    杨业听闻此言,这才明白为何明明峤山之东三百余里便是汪洋大海,可是按照老道那份地图往东走了几千里,却并不见汪洋,反而来到这处陌生所在,想来那图上画的那条线路,便是女冠所说的那条与人间相通的秘径,接着又想起那份地图上,除了标注为“中土”的那片地方,是世俗之人居住的地方外,尚有许多如太清观那样,不为世俗所知的地方,单从那张图上看,这些地方,倒是比中土大了将近两倍,如此说来,这玄界岂不是超乎想象的多和庞大?这几rì见多了超乎世俗常理的东西,震撼之余,杨业也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道:

    “我以前读书时,一些古书记载,有樵夫入山砍柴,看见两人对弈,便放下斧头观看,等到一局下完,那樵夫yù走,起身去拿斧子,才发现斧柄已经化为腐朽,斧头也已锈蚀不堪,竟是已经过去了好多年;还有一则故事说,一人入山,迷路之后,误入一处山谷,被谷内隐居的一群人宴饮招待了数rì之后才送出山谷,待找到路途回村庄之后,才发觉几rì功夫,家人已经尽皆作古,当rì村中垂髫小儿,如今也都已经白发苍苍。这些故事,当时只当荒诞怪谈来看的,如今看来,莫非故事中的那些人,是误入了玄界?”

    那女冠点点头,说道:

    “玄界并非只有大衍山一处,这些玄界,各自自成一界,界中环境,也是各不相同,你说的那些人,之所以有此奇遇,便是因为他们误入的玄界,其时间流逝的速度,要远异于世间,所谓‘天上一rì,地上百年’,便是如此,只是这类玄界,本就十分稀少,如今却是已经都不存在了。”

    那五个少年一听,更是新奇不已,纷纷问道:

    “那一共有多少玄界呢?”

    “别的玄界里也像大衍山一样住的有仙家门派吗?”

    “玄界也会消失吗?”

    ……

    那女冠正要回答,那青年男道士却轻咳了一声,自御剑之后,首次开口,说道:

    “你们若有机缘,能够入我门中,这些事情,将来自然便会知晓!”

    那男道士瞧着十分严厉,几个少年对他都十分畏惧,闻言都住了口,不敢再胡乱问什么,杨业本就xìng子沉稳,不管心中对其是否敬畏,自然也不会自讨没趣,便也不再说话。

    那女冠十分了解青年道士的脾气,给他喝止,也不着恼,只是浅浅一笑,也不再说什么。

    就这样,又过了片刻,几人终于到达了山巅,下了飞剑,落到一处平台上,平台往前走,便是一条石阶绵延而上。男道士和女冠率先拾阶而上,杨业几人紧跟其后。

    过了盏茶时间,几人方才走到石阶尽头,一座巨石雕砌而成的山门出现在眼前,门楣上阳刻着“太清观”三个古篆大字。整个山门恢弘肃穆,浩然磅礴,又透着悠然出尘之气。

    门边有两个道士执剑而立,见到女冠二人,招呼道:

    “静端师兄,静宁师姐,你们回来了。观主和长老们都在大殿等你们呢,让你们回来之后带着他们去大殿。”

    “知道了,我们这就去,你们随我来。”

    男道士闻言点点头说道。

    杨业和另外五人此时方知两人名叫静端,静宁。
第五章 考核
    ()    一行人随着静端静宁走过山门,来到一个巨大的广场,穿过广场走到尽头,进到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殿内。

    “弟子见过观主,见过各位长老。”

    静端,静宁二人向着坐在主位和两边的诸人行过礼,大致说了情况之后,便站在了一边。

    杨业有些好奇这一观之主是什么样的,便抬眼看去,只见盘坐在主位上的是一位消瘦的年老道士,一头白发,满脸皱纹,身穿玄葛道袍,左手持着一柄拂尘搭在臂弯,双目似开似合,似是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就犹如虚耗了多年的痨病鬼一般。杨业不由奇怪,为何这堂堂一观之主,传说中的仙师,竟然瞧上去像是油尽灯枯的垂死老人一般。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感觉到了杨业的目光,首座那老道忽然睁开眼,向杨业看去,杨业正在打量这老道,正好与他突然看来的目光对上,只觉那刚才还显得萎靡不振的老道,眼中似是突然透出一道jīng光,直shè自己内心,杨业脑中顿时轰然一震,一时间,便感觉无边压力自这道士身上扑面而来,就好像是这整座高达万仞的大衍山,一瞬间都压在了自己身上。刹那间,杨业险些便跌坐在地上。

    好在那老道看了杨业一眼之后,随即便又合上了双眼,杨业身上的无边压力瞬间消失不见。而杨业却已感觉贴身内衣都已被汗水湿透,低下头不敢再四处打量,却只听到一个声音传来:

    “你们觉着如何?”

    那声音苍老飘渺,显得有些有气无力,还有些彷如虚幻,听方向,正是坐在主位的那老年道士所问。

    那老道士问罢,大殿左右两边便互相低声说着些什么,这大殿极大,十分空旷,杨业和另外五人站在zhōng ;yāng,离两边这些人有些远,那些人又刻意压低声音,他不敢抬头,也听不清这些人在说些什么,只是不知是不是因为刚才被那老道士惊的有些疑神疑鬼,却总觉得有许多人似乎都在盯着自己,指指点点,说些什么,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