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上马车夫-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什么人选。本想着令袁崇焕带兵,但是中迄咋狮韦情在王洽心中始终是个坎,耿耿于怀。因此任由袁崇焕闲置在家,也不用他。

    两江总督的任命下了,由杨嗣昌代理,总督江西剿灭白莲教叛乱诸事。副将由杨嗣昌自己选择,杨鹤关系儿子,因此将陕西参议洪承畴调给杨嗣昌使用。同时,兵部尚书王洽启用左良玉为副将。辅助杨嗣昌。

    这左良玉是王洽派驻宁远,监视袁崇焕的副将。不料袁崇焕排除异己做的很绝,在宁远兵变中。将左良玉也诬陷进去,王洽骑虎难下,只好罢了左良玉的官。不过左良玉是个全能的将才,知兵且善战,由他来辅助杨嗣昌,王洽心中也放心一些。

    然而,王洽筹措的这点银子小也是打了水漂了。

    公元馏年二月三日,就在九镇军队接到开拔命令后,陆续向京城集结。杨嗣昌、洪承畴和左良玉汇集京城就任时,一连串的兵变发生了。

    二月一日,就在蓟镇边军接到命令开拔进京时,隐藏在蓟镇军队中的白莲教细作响应徐鸿儒的号召,趁机鼓臊。过年了。朝廷欠下的军饷给当官的层层克扣,到了底下的士兵手里时,已经所剩无几。

    蓟门驻军内的白莲教细作于是趁机挑拨。蓟镇明军由于饥饿索饷鼓噪。焚抢火药。旋即哗变。

    王洽接到报告后,顿时暴跳如雷,大骂这些士兵早不哗变晚不哗变,偏偏等到这个节骨眼上哗变。

    不能镇压,只能安抚。

    王洽没辙了,只好四处筹措。经多方措处,王洽弄了些银子暂时安抚住了哗变士兵,哗变士兵旋即解散。七日。顺天巡抚请先发欠饷三月,以安军心。王洽同意。跟户部商议过后。下所司速行。

    由于蓟州紧挨着辽东镇,辽东都督府感到不安,因为蓟州是辽东军同北京的链接纽带,若是出了问题就不是小事。

    邸浩楠过问蓟州事物,王洽自然巴不得托那浩楠下水,于是任辽东都督府将军赵率教为总兵官。镇守永平、彰州,辖马松、大石、曹墙八路,稳定蓟州大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

    王洽好不容易摆平了蓟州兵变,大同镇、固原镇和太原镇三镇同时哗变,其中大同镇和太原镇由于临近三边总督杨鹤的辖地,杨鹤迅速派兵弹压。给大同镇和太原镇补充了一些粮饷之后,迅速解散了哗变士兵。同时,杨鹤老谋深算。知道鼓臊者定然是有意为之。

    一开始,杨鹤还以为是邓浩楠的人故意挑唆哗变,为那浩楠大军入关铺路。后来杨鹤经过调查,抓捕了一大批的鼓臊人员,经过残酷的审讯之后,终于有人开口承认了他们是白莲教多年前打入军方的细作。并将他们的目的和盘托出,就是为了阻止朝廷大军南下跟白莲教大军作战。

    以杨鹤的智商,当然明白了真相,暗叹白莲教教主徐鸿儒好算计,同时也给他的儿子杨嗣昌去信,要他小心应对。

    最厉害的要数固原镇兵变。固原(今宁夏固原)爆发兵变,同样都是因为边兵缺饷,同时固原镇附近造反的老百姓颇多,影响了固原镇士兵的态度。于是,在白莲教细作的鼓动下。固原镇三万士兵乘农民造反爆发之机,一齐造反。劫夺固原州库。巡抚胡廷宴与延接巡抚岳和声互相推谭,哗变士兵多加入农民造反队伍,使得闯王高迎祥和粱王王大梁所部得到了朝廷正规军的加入,实力暴涨,杨鹤剿匪的压力剧增。

    二月八日,固原造反士兵攻陷泾阳、富平,杨鹤手下大将游击李英兵败自杀。李英帐下三万明军遭到高迎祥部主力八万兵马剿杀,大部分投降了叛军。这样一来,叛军高迎祥所部得到了明军正规军多达五万人的加入,使得闯王的名号空前高涨,实力远远大于粱王王大粱所部。成为大明帝国的心腹大患。

    杨鹤折了李英,损失了数万精锐,顿时气得吐血昏迷。三边总督昏死过去,进剿明军的包围围顿时松动,废了一年心思终于将叛军围堵起来的明军包围圈宣告失败。高迎祥所部和王大梁所部趁机跳出包围圈,四处攻击明军后方补给基地,醒来后的杨鹤不得不结束围剿,退回外围重新部署包围圈。

    长城固原镇兵力空虚,原本开拔赶往京师的明军迅速被杨鹤抽调了回去,补充兵力。同时杨鹤还向王洽要兵要响。

    王洽得知后,同样气得半死。急忙找黄立极等人商议对策。

    “不能再拖了”。

    王洽开门见山的道:“我必须要请辽东军入关平叛了!”

    “这个。我们还是再研究一下吧”。

    黄立极立刻又打起了太极。

    “还研究个屁!”王洽怒道:“这几天长城九镇中四镇发生了兵变。固原镇现在只有一百来个老头子看家,其他三万多将士都***投奔了乱匪了,你还没研究够吗?。

    来宗道说道:“这真是邪门:…下都讨了,十兵们也没哗变,偏偏朝廷准备南下平叛刚明一池们突然哗变,还是一起的!”

    李国说道:“明显是有预谋的呗!说不定是邸浩楠想要进关却没有借口,故意”

    “放你妈的屁!”王洽火冒三丈,指着李国骂道:“三边总督杨鹤已经上折了,上面写的清清楚楚,都是白莲教安插进去的细作搞的鬼,跟辽国公有什么关系?”

    “你怎么能骂人呢?”

    “骂的就是你!”王洽豁出去了,怒道:“这些人都是魏忠贤当年安插进去的,当初昭定忤逆案时,你是怎么审查的?如今这些余孽坏了朝廷大事。你不给我一个,解释小心我弹劾你!”

    “你”李国指着王洽。却是一点反驳的话都讲不出来。没办法。当初为了少整几个阉党成员。对下面的人员在审案的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少树敌少得罪人。现在好了,这些该死的家伙现在闹腾起来了,这个责任李国可是背不起。

    王洽指着李国骂人,实际上是指桑骂视。连黄立极等人都骂进去了。只不过没有直说而已。给他们留了脸面。

    黄立极阻止了李国说话,跟王洽说道:“王大人,这事儿已经做下了。现在不是相互指责的时候,应该大家同舟共济才是!”

    接着黄立极数落了李国一顿,李国只能委屈的接受,心道活该自己多嘴。这王洽就是找一个出气筒撒气,结果他就撞上去了。

    王洽见黄立极数落李国,知道黄立极在向他示好,于是平息了一下这几天的怒气。

    “现在乱子大了!”王洽说道:“不是我非要辽东军入关,而是事情逼到这个份上了!眼下杨鹤那边病倒,陕西和甘肃乱民已经控制不住了,杨鹤进剿失败,约莫五苏士兵投降了贼首。现在杨鹤只能跟叛军相持。却是吃不下对方了。而固原镇兵变后,三百里长城无兵守卫,你们知不知道乱子大了!”

    黄立极等人听完王洽的解释小终于色变。壮大后的高迎祥和王大梁所部已经霸占了陕西和甘肃、宁夏的很多地方,如果杨鹤控制不住局势,那么叛军越过山西就直接打到京城了。

    以前不在乎这些乱民,认为他们兴不起大风浪来,如今事情闹大了。他们自然就要害怕了!

    “这可真是闹大了!”来宗道说道:“南方百万白莲教还不知道如何镇压呢!这北方的叛军就在家门口,若是杨鹤顶不住的话,京城危及啊!”

    黄立极眉头紧蹙,问向王洽。

    “王大人有何良策!”

    王洽撇撇嘴,道:“我有什么良策?良策早就说了!”

    “你可是知道,如果我们允许辽东军入关,日后可怎么打发他们走啊!”

    “请神容易送神难!”

    “我当然知道!”王洽不悦的道:“你们的担忧都是日后的事情,饭得一口一口的吃,步得一步一步的走。我就不说兵事了。就说你们的事情。这叛军早一日剿灭,你们少一日辛劳。叛军平定之后,留下的烂摊子都得你们收拾,你们现在拖,日后烂摊子就更烂!到了烂的无法收拾的时候,我看你们还拖不拖!”

    王洽的话说的很直白,但是很有道理。

    黄立极几人相视一眼,都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初在辽东战局上拖着,结果把女子拖得越来越强大,差一点儿就破了山海关打进北京。如果不是邓浩楠力挽狂澜,他们还真不知道如何收场。如今他们又开始拖了,被王洽这么一点,有了前车之鉴,顿时后怕了起来。

    “那你现在手里的二十万大军怎么办?”黄立极问:“不去南下剿灭白莲教了吗?”

    王洽苦笑道:“我哪敢让他们南下啊!眼下杨鹤那边不知道什么情况,固原兵力空虚,需要将抽调出来的兵力填补回去。南面的白莲教毕竟离着京城远,救火也得先就跟前的不是?”

    黄立极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杨嗣昌不南下了?”

    王洽点点头,回答道:“守卫北京要紧!我现在只能顾头不顾腚了!”

    来宗道担忧的道:“那南方白莲教怎么办?他们可是比西北的叛军更厉害啊!”

    妈的,该死的老狐狸!现在知道人家厉害了,之前决口不提厉害半字。

    王洽心中狠狠的骂着来宗道,没好气的道:“我还以为你不明白呢!”来宗道尴尬的笑了笑,顿时闭口不言。

    几人纷纷看向黄立极,黄立极最后叹气道:“也罢!王大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现在咱们只能顾着眼前了!至于如何善后,等邓浩楠打完了仗再说吧!”

    李国叹道:“估计善后比打仗更困难!”

    王洽顿时瞪向李国,李国急忙闭口不言。同时把头扭向一旁。(未完待续),陆。章节更多,支持作H!~!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261章直隶总督

    辽国公府内。这几天邓浩楠一直足不出户当上了宅男。

    书房办公桌上,堆满了公文,都是这几天关于南方白莲教造反和北方长城九镇兵变的事情。

    出了白莲教的规模比历史上的大了几倍以外,像蓟州兵变、固原兵变、大同兵变等长城九镇兵变都符合历史,没有改变。原本邓浩楠以为借款给大明朝廷就可以防止这次的大规模兵变,但是邓浩楠显然低估了这群**官吏们的胃口。款额越大反而贪得越多,造成了这次大规模哗变的不可逆转性。

    历史的车轮还是比较顽固的,到现在那浩楠的翅膀并没有造成历史的大规模改变。历史就像汪洋大海一样,净化着一切流入其中的东西。

    想要彻底改变历史,就得狠一点!

    邸浩楠放下公文,闭目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脚步声响起,邓浩楠缓缓睁开眼睛。

    丁大牛已经尽量压低他的脚步声了,但是因为他块头太大,虽然这几年勤练武功,但步伐还是太沉重。

    “大人!”

    “说吧!”

    “兵部尚书王洽王大人求见!”

    “他又来干什么?”

    “他这次脸色好多了,估计有了进展了!”

    那浩楠点点头,暗道丁大牛已经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对方的来意了,看起来自己这个小主子应该更加努力进步才是。

    “请他进来吧!”

    “喏!”

    丁大牛领命,约莫十来分钟的时间,王洽才气喘吁吁的进来。

    见礼过后,自有侍女沏茶送过来。

    王洽坐下,先大口的喝了一碗。

    “好茶!再来一碗!”

    邸浩楠一阵肉疼,这是极品龙井,一年不过才七八两的产量,外面可是有价无市。

    王洽笑道:“大人您别心疼!”

    感情王洽也知道这茶叶的珍贵,虽然刚才牛饮了,但是味道还能品出来的。

    “下官给您道喜了!”

    邸浩楠已经猜的**分,挥挥手,示意侍女再给王洽冲一碗。

    “喜从何来啊!”

    邸浩楠淡淡的一笑,说道:“貌似最近在兵事上面,你可是点背到了极点了!”

    估计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如今兵部尚书王洽的糗事,这点王洽自己心中清楚。

    妻洽苦笑了一下,道:“有道是悲极是喜!”

    那浩楠微微一笑,怎么感谢这家伙说反了,好像是喜极是悲吧!

    “那说说看!”

    王洽点点头。道:“下官几经周折,终于劝说首辅大人和其他几位大人同意!”

    邸浩楠心中松口气,但是面色上却是故作不了解的样子,问道:“同意什么了?”

    “当然是辽东军可以入关了!”

    那浩楠摇摇头,不明所以。

    王洽纳闷,问道:“大人不是一直希望辽东军能进中原吗?”

    “这话从何说起?”邓浩楠皱眉道:“我辽东军一直以御国门为己任。何时想过要进中原了?王大人莫要说笑了!”

    王洽顿时傻眼,他千辛万苦的说服了黄立极等大臣,到头来那浩楠却是不领情,这可是赔大发了!

    “大人!您”

    那浩楠笑道:“我知道王大人也是一番好意!可是我辽东军真的不适合进关!辽东军一直跟外敌作战,就算再苦再累,也不皱一下眉头。入关做什么?辽东军可是没有入关的念头!”

    王洽整个人顿时都傻了!

    计发了一大顿。最后才发现自己表错了情。这可是笑话至极。

    “大人为国为民,下官深表佩服!”王洽眼珠儿一转,笑道:“辽东军身经百战,在大人的英明带领下。所向披靡,打的敌人望风而逃!眼下正值国朝危难之际。辽东军自然应该伸出援手!”

    那浩楠笑道:“为了国家自然责无旁贷!只是辽东军难啊!一来辽东军得不到朝廷分文支持,能够收复辽土已经是神灵僻佑了。二来国内兵事,哪里轮到辽东军指手画脚的。三来辽东军入关作战可不行,名不正言不顺的,万一有宵小指责辽东军图谋不轨,那么辽东军几年来得来的名誉岂不是毁于一旦!”

    王洽听得一愣一愣的,那浩楠说的样样都对,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可是这话怎么听着都是邓浩楠的诉苦和不满。

    这是要利息讲条件呢!王洽想通了其中关节,于是说道:“大人是认为辽东军入关名不正言不顺?”

    那浩楠说道:“没错!辽东军作为边军。按照大明祖制是不允许入关参与作战的!辽东军不想破例,因此王大人的好意本公心领了,辽东军不会入关的!”

    那浩楠拒绝了王洽的提议,辽东军就是不如关,令王洽想要借助辽东军剿灭白莲教的计划破产。

    但是王洽不死心,眼下辽东军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如今已经扫平了黄立极那些人的障碍,那么只需要给邓浩楠一定的好处,估计邓浩楠就会松口。

    事实上,邓浩楠不答应王洽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因为大明国内的兵事还未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邓浩楠希望辽东军入关之后,大明国内就得依靠辽东军来支撑着,因此在入关前。最好是让大明的文武百官们都看到,没有辽东军的话。他们就没有安稳日子。

    王洽不知道邓浩楠心中的小九九,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