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姐-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这么说,新税制马上就要推行了?”李月姐问。很显然啊,这回申老爷子认罪,给了淮安士族一个承重的打击,人人景仰的申老爷子竟然是更名换姓的杀人犯,这很有一种偶象破灭的感觉。这更使得昨天白天那一场动乱师出无名,这也让整个淮安士族集体失声,可以这说。正是推行新税制最佳时期,阻力最小。

    “那肯定的,我明天就去找七王爷。”郑典道。

    “对了,白天的时候,我为了平息事情,就找了一个木箱子,让他们把各自的意见写下来投进箱子,等你来开封当场处理。这是我做了承诺的,你怕是要先处理这个。”李月姐把木箱子的事情说了说。

    “那正好啊,我还正准备找一个机会。跟百姓们宣讲一下新税制的事情呢。”郑典开心的道,白天的事闹的沸沸扬扬的,而那放在门楼上的木箱子怕是有许多人盯着。他正好借这机会好好说说新税制。

    转眼,天就现鱼肚白,郑典才回屋里眯了一下。

    不一会儿,天亮了,李月姐先一步起床,她想去集上看看,买两尾鱼,家里再杀一只老母鸡,给郑典补补,这段时间郑典一直带着人在乡下跑,黑了,也瘦了。

    而等她买好回来,衙署门外已经是人山人海。

    一干衙差早就在百姓的见证下把门楼上的箱子搬下来,当场开封。郑典这是在兑现李月姐昨天的承诺,当场解答大家的问题。

    “铁水,情况怎么样?”李月姐进了衙署,叫住正跑来跑去的铁水问。她也担心啊,天知道那箱子里面都有些什么问题,万一处理不好,说不定还会引起混乱。

    “才刚开始,还不晓得太多的情况,不过七王爷也来了,还有几个御史,墨风也在其中。”铁水道。

    听说七王爷来了,李月姐才松了口气,不管怎么着,有高个顶着总要好一点。

    “继续打听着,有什么事来跟我说一声。”随后李月姐冲着铁水道,这才提着菜蓝子回后堂。

    而此时大堂上,一干士子却是惴惴的,他们也不是傻瓜,昨天一开始是听说申老爷子被抓,再加上拱卫司恶名在外,再被人误导之下,就认为拱卫司是在陷害忠良,热血一冲,便做出了请愿的事情,可等到申老爷子亲自出来解释,一些脑子活络的人也明白,是受了别人的利用了,这会儿倒是有些怕衙门秋后算账,那些字条虽说没有留名,但字迹却是变不掉的,因此心中颇有些忐忑。

    好在衙门确实没有秋后算账的意思,郑典一一拿出字条,逐条解答,七王爷也在一边补充。

    堂上的士子便冷静多了,而其中一部分寒门士子也深知土地兼并之恶,因此,在郑典解说新税制之时,倒是明白这新税制能减少一部份百姓的付担,同时虽说不能杜决,但能抑制一下土地兼并的速度,不失为一道良策,于是,这部份士子倒是最先支持起新税制来。

    而有了这部份的支持,余下的就更好办了,一切都很顺利,虽说现在新税制还未推行到实处,但因着这一场堂会,新税制的理念已经开始推行了。

    而就在这时,一个从木箱子里拿纸条的吏目拿起一张纸条,扫了一眼,那脸色不由大变,然后手一抖,纸条轻飘飘的落到了地上。

    “怎么回事?”郑典问,一边铁水已经快手快脚的将那纸条捡起,递给郑典。

    郑典一看,两眼便微微一眯。看了一下,就把纸条递给了七王爷。

    七王爷一看竟是袁氏女状告陈于二族侵占袁家田产。

    ………………………………

    感谢homealone的和氏壁,homealone,飯菜的豆的平安符,君傲少爺的香囊,那兰红叶,homealone,jiangleilei,知已10141584,会飞的小猪12的粉红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二百七十二章风光之处有凶险

袁家曾是江淮有名的富户,虽说袁家人从未有人做过官,但祖辈从小跑商起步,然后一代代的积累至今,如今整个坝桥乡大部份田地都是袁家的人,坝桥乡大多数的田户都是袁家的佃户。

然而,正应了一句话,天有不测风云啊,一场水患,整个坝桥乡全淹了,袁老爷因为生病,袁夫人要照顾他,两人不及逃难,也全淹死在这场水患里,而袁氏姐弟因为家里前段时间一直被于陈二族打压,去跑门路了,未在坝桥乡的家里,这才逃过一难,而随后等到大水退却之后,袁氏姐弟回来,忍着悲痛,正要重建家园时,结果袁氏姐弟的弟弟袁小官却被衙门抓了,连大宅也被封了。

原因是有人向县衙举报,袁氏一族的良田俱是水灾后侵占来的,甚至有袁氏姐弟的族叔出来作证,由此,袁家千田良田便充了公,最后被陈于二族的人以低价买了去,若大的袁家,一夕就散了。

这样一件大事,在有心人刻意为之之下,竟是水花也没飞溅一滴,就这么悄悄的过去了。

而那袁姑娘袁淑娘为了救弟弟出来,也只得捏着鼻子暂时认下了这件事情,她心里明白,袁家良田千顷摆在那里,早就惹人眼红,陈于二族早就想下手了,到得至今得手,怕是已谋划了好几年。便是她不认也改变不了什么。

还是先把弟弟从牢里救了出来再说。

当然,已故的袁老爷也不是傻瓜,他早就知道于陈二族对于袁家的虎视眈眈,因此,这些年来,陈于二族在暗里谋划着袁家的田产。

但袁老爷也没有闲着,没有人愿意被动的任宰任割,他也在暗地里收集着陈于二族各种罪证。这些罪证如今就在袁淑娘的手上。只是一直以来,对于整个淮安官场。袁淑娘是不信任的。她也不是没告过,可告过之后的后果是,小命却差点没了,可以说整个淮安官场官官相护的,根本就没有她申冤之地。

而至到昨日士子闹事,袁淑娘才知道。原来现任的粮道大人正是几年前催漕的郑大人,当年郑典跟淮安官场不对付,她心里是知道的,这让她看到了申冤的希望,于是她就趁着人群混乱的时候投了诉状进木箱。

如今终于到了郑典的手里。

牵涉到如此大案。自不好再当众处理,这之前,还有诸多取证事宜。于是,这纸条就暂时先放一边,另有衙差去传袁氏姐弟。

七王爷和郑典都是一脸兴奋,本来两人是商议好,以士子闹事的事情开始对于陈两家调查的,可这回这事陈于二族做的很滑溜,全是让别人出头,自己躲在背后。让七王爷和郑典颇有些滑不溜丢的感觉,怕是效果不太大,可这袁家姐弟站出来。以这案子入手,那就是再适当不过了。

不一会儿,袁氏姐弟过来。郑典同七王爷留下众人,两人由前堂转入后衙,细细询问。

忙忙乱乱的一天终算结束。

到得傍晚,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李月姐戴着一只斗笠,带着青蝉和冬子这小鬼,围着院子中间的一只白羽鸡,今天使不得要做一把屠夫,杀鸡炖鸡汤。

王四娘正在厨房里烧热水,一会儿杀了鸡,要用热水来脱毛的。

只是此时那鸡在雨幕之中已经成了落汤鸡,这会儿叫几人一围着,便惊的四处乱飞。

这时,下了衙的郑典和铁水两人一起过来,到得门边,那母鸡正好要窜出院子,于是来了个投怀送抱。

乐得几人哈哈大笑。

郑典没好气的抓住了那鸡,手起刀落,划在鸡项部的血管上,然后将鸡倒过来,任鸡血流尽,然后丢在一边,那鸡抽抽了几下就不动了,一边自有王四娘拿了鸡去脱毛。

随后几人洗手,郑典一边教着冬子磨刀,一边跟李月姐唠叨着之前衙门的案子。

“没想到袁老爷这么早就去了,说起来当初,他对我的助力颇大,本来在京里要过来的时候,我还打算着去拜访他的,没成想一到淮安,才知道他已经走了,之后因着粮道上的事情多,倒也没顾着袁家的事情,没想到事情况发展到这地步。”郑典颇有些感慨的道。

“这案子,难吗?”李月姐坐在一边,闲闲的剥着菱,剥完了丢一个进郑典的嘴里,看着他皱着眉头咽下,心里便觉可乐的很,郑典不知为什么就不喜欢吃菱角,而李月姐却是跟自家月娇一样,喜欢吃的很,因此每每逗他。

说着,又丢了一个进自己的嘴里。

“倒也不太难,袁家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侵占田亩的事情,毕竟,过去几年,水患后,卖田卖地的多了去,袁家免不了要买一些,要不然,也积攒不了这么多的家业,但至少袁家给出的价格还算是公道的,这一点由坝桥乡的乡民可以做证,也因此,袁家恶意侵占良田的事情是没有的,之前衙门定的罪,那是冤枉人,至于于陈二族,这回怕是不那么容易能脱身了。”郑典恶狠狠的道,这些事情倒也不瞒着李月姐。

“对了,那袁氏姐弟呢,怎么不叫他们来家里,怎么着他们的侈当年也是帮过你的,如今他们出了事,你也该叫家里来,请他们吃一顿饭吧。”李月姐这时又道。

郑典拧了拧眉,随后道:“他们现在是重要证人,还有许多要取证的事情,由七王爷的人领走了,另外安置。”郑典道。

“哦。”李月姐点点头:“对了,七王爷有没有说申老爷子的事情怎么处理?”说到七王爷,李月姐又问。

“嗯,我问过了,拱卫司那边马上就要放申老爷子出来了,他这事情,皇上本不打算论罪的,只是为了打击淮安士族的气焰,这才揭露了出来,如今既然目的达到,自不需要再这么关着了。想来再过不久就要出来了,不过,再怎么也是欺君之罪,怕是抄家夺爵免不了,不过,七王爷说了。宅子和田产会给他留一部份,足够他们日常生活就行了。至于申学政那里怕是也要处罚,不过,怎么处罚还不好说,不过。只要申老爷子没事,申学政那里至多也就一个降职使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事情的。”

“嗯。”李月姐微笑着点点头。申家这样的结果也算是不错的了,至少终于能换回本姓,而不用至死都顶着另外的姓。

接下来几天,陈于两家的家主便被衙门传唤了,而随着案子一步一步的进展,陈于两家谋夺袁氏田产案已经不算什么了,其中更有府试乡试的舞弊,私盐买卖。印子钱,以及吏目买卖。而这其中最惹得朝廷震怒的便是府试乡试的舞弊,以及吏目的买卖。这可以说直指朝廷之根本。

最终,陈于二族被抄家,陈于两位族长判了斩立决。而树倒猢狲散,淮安又开始了权利的重新洗牌。

而此后更有一大批的淮安官员因受贿勾连被牵连了出来。

已是初冬,不过,淮安这里却是小阳春的季节,气候温暖的很,浑没有北边来的那么干冷。大中午的,李月姐吃过午饭,便事青蝉上街,杨东城的母亲五十五寿辰就要到了,她打算去街上看看礼物,好买些做寿礼。

当年,自柳洼水患后,杨东城就离开了通州回到了淮安,既没有再入官场,也没有干钞关的老本行,而是继承了家业,接手了家里几间货栈,日子过的悠闲自在的,颇有些富贵闲人的味道。

李月姐想着,便进了一间玉器铺子,看中了里面的一个玉如意,这东西送给杨老夫人正和适。于是就买了下来。出门之际,刚到门坎上,就看到对面一棵老柳树下的一个茶摊上,田温老头正坐在那里喝茶,一身麻布衣掌,正是平民百姓的打扮。

李月姐看着他,他也看着李月姐,随后又朝着李月姐招了招手。

“你出来了?没事了吧?”李月姐慢步走到田温面前。表情淡然的问。

“没事了,坐。”田温指了指桌子对面的凳子。

李月姐坐下,一边茶摊的婆子连忙上了一杯茉莉花茶。李月姐捧起茶杯,轻轻的抿着茶水,香气盈鼻。

“可是恨我?”田温老头突然没头没脑的问。

“本又不相干,又何必恨。”李月姐看着他回道。

“呵,不相干?”田温老头嘀咕了句,随后又道:“不管相不相干,总之,我欠你阿奶的,也欠你们的,而且这辈子也还不了了,当然,你们或许根本就不屑于我还,对吧,所以才不相干。”田温老头道,他纵横官场这些年,若是这些都看不明白的话,那就白活了。

“既然明白,又何必纠结。”李月姐淡然道。继续喝着喷香的茶。

“你这丫头,吃了不少的苦吧,要不然,也不能这么通透,行,不说这些,对了,六郎现在忙吧?”田温老头话风一转又转到了郑典身上。

“嗯。”李月姐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陈于案越迁越大,跟滚雪球似的,郑典能不忙吗?这段时间他忙的脚不粘地的。

“嗯,他还有的忙,这个忙完了,还有新税制的实施问题,这一忙怕是要怕到明天春夏吧。”田温老头又道。

李月姐这回没应,而是抬起头来看看他,不知他倒底想说什么?

“再忙完新税制,让他休息休息,风光之处有凶险哪,你忙去吧。”田温老头挥挥手道。

…………………………

感谢homealone,sunflower889,saixdd的平安符,寂寞疯人院,homealone的香囊,sunflower889,天蓝爱肉丸子,xcr的粉红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二百七十三章 巧遇




风光之处有凶险,这意思李月姐约模有些明白,但休息?这给皇帝当差的,休不休息的是自个儿能说的算的吗?

一个晚上,李月姐琢磨着田温老头这句话,因着没有睡实诚,早上早早就醒来了,当然,她一惯早起,这主要是同以前做豆腐有关,做豆腐常年形成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

睡不着,李月姐便要起床,没想刚一起身,就被郑典拉进怀里,这家伙也醒了。

“你怎么这么早就醒了,昨晚没好呀?”李月姐侧着身子,点着郑典的鼻子问。

“可能是最近太忙了吧,想的事情多,反倒睡不实了。”郑典两手圈着李月姐的腰身,那脸埋在李月姐的发间,嗅着那淡淡的发香道。

“案子还没忙完啊?”李月姐问。又想着田温老头那话,这次郑典主办这大案,再加上新税利的推行,那功劳相当的大啊,确实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可是风光之处有凶险哪。

想着,又把田温的话跟郑典说了说。

“这官场哪处没有凶险啊,我心里明白的。”郑典更紧的抱了抱李月姐。

“也别太操心,这事情上头不是还有个七王爷顶着吗。”李月姐更紧的偎进郑典的怀里,她能感觉郑典的语气里有些无奈和为难,郑典一向是自信充满斗志的,何曾见他这般过。

“哈,我知道的,如今这案子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我能管的了。”郑典轻笑着道。

“怎么了?”李月姐奇怪的问。

“这牵连出来的官员越来越多,如今连漕运总督都牵连进去了,那可是二品大员,可不是我一个小小粮道能插手的,大理寺那边的人和钦差这几天就要到了。”郑典咋着舌道,随着牵连的官员品级越来越高。他同七王爷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呀。

如今牵连出一个二品大呗,那他算是解脱了。

李月姐听着郑典的话,心里倒是松了口气,这样也好,有人接过这案子,郑典也能从风头浪尖里下来。风光小了点,那风险是不是也小一点了呢,不过她心里还是吓了一跳,没想到漕运总督都牵涉进陈于两家的案子之中了,难道郑典常说。淮安官场已经烂了,想到这里,突然的她想到了墨风。便猛的一激零:“对了,六郎,墨风牵涉进了吗?”

此次牵涉之广,是十分罕见的,墨风虽然目前还没有事情,但谁知道呢?

郑典听了李月姐的话,松开李月姐,然后看着她:“你怎么会这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