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美国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美国经济史-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论是借还是贷相对于总的储蓄来讲数额都一直是很小的,从来没有超过5%。当然,10年的平均数据抹平了资金流量的波动,但这一点有时也很重要,因为从目前来看,我们需要知道平均水平,这也是表中反映出来的。
  第二个时期,也就是1869年到1884/1893年,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资金输入国。在1869年到1869/1878年资金输入额度实际上达到了投资的6%到10%。在这之后又回到平均水平。
  第三个时期,美国变成了资金净流出国。数额不太大,但到该时期末达到了美国总投资的5%。
  为什么储蓄/投资率会上升
  储蓄/投资率上升的原因有很多,尽管大家对各种原因的重要性有不同看法,但这些原因大部分是互为补充的。影响储蓄/投资率变动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内战引发的金融波动;
  (2)金融中介的发展;
  (3)储蓄函数的右移(及随投资函数变动的相关移动);
  (4)投资函数的右移(及随储蓄函数变动的相关移动)。
  第一个原因来自美国内战后几年内对到期国债(美国内战期间发行)的清算,清算后的资金投入到美国经济中,从而个人投资率上升。当然,这至多解释了美国内战前到美国内战后一段时期内储蓄/投资率的上升,并不能对内战前和内战后几十年内投资率的持续上升给出答案。
  中介有助于将潜在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结合起来,从而让潜在的储蓄和投资计划得以实现。由于搜寻成本的降低,储蓄者的净报酬增加,投资者的借贷净成本降低。中介的这些行为有助于提高储蓄/投资率。在漫长的19世纪中,金融中介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完善过程(见本卷第16章,戴维斯和卡尔)。至少从美国内战以来,或者在更长的时间内,这一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我们可以从各地区利率的收敛中看出来。在用计量经济学解释储蓄/投资率上升的影响因素时,中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很多证据表明,储蓄函数右移是支配储蓄/投资率上升的主要力量,这一解释得到了计量经济学方面的证明。例如,有研究表明,依赖率的下降有可能使得储蓄率上升20%~25%,另有研究认为3/5强的增长归因于劳动力职业结构的变化,而剩余的16%则是由于中介的完善。
  还有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入分配越来越集中,由于富人比穷人有更高的储蓄率,收入分配的集中导致了总储蓄率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财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因为有产者比无产者具有更高的储蓄率[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很早之前对此有所讨论),收入分布的变化带来了总储蓄率的提高;解放奴隶意味着奴隶主财产的丧失,而奴隶主试图通过以更高的储蓄率来恢复他们原有的地位,这样,总储蓄率上升了。
  目前尚没有哪一种解释是权威的,由于没有对收入或财富分配的直接衡量方法,也没有具长期可比性的直接衡量办法,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明显不同以至于它们所能描述的时间序列的变化不是很清晰。一些分析家采用间接方法来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入分配确实变得不平等了,而另一些分析家却否认这一点。
  关于收入函数分布的证据稍微直接一点,它证明了总收入中有产者所占份额确实在增长。但是依靠该数据得出此结论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
  对奴隶主储蓄行为的研究只能有助于解释美国内战前后一段时期内利率的上升,但不能解释更早或更晚时期储蓄率的上升。如果美国内战后南部前奴隶主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即使这部分前奴隶主努力以其他资本形式来取代奴隶,也不可能对美国国内总储蓄率造成重大影响。
  最终,分析家们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研究19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的发展,尤其是美国内战前后几年。尽管重中介主义者和重收入分配变化主义者的研究多与19世纪30年代之前的一段时期有关,但对这一时期的关注却很少。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储蓄与投资模型(3)
有些人坚信,储蓄/投资率上升是由于投资需求曲线的右移,他们主张资本利用和劳动节约型的技术变革,并将储蓄和投资份额的上升视为索洛式(Solow style)的新古典主义转型的一部分。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使我们可以看到收入资本化份额的稳定性。如果我们给定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以及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可能的替代弹性,用总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变迁是旨在节约劳动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的需求曲线一定是向右移动了。
  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产出比率一定是上升的。这可以解释为资本利用技术提高的结果;但同样也可以(而且已经)解释为储蓄率的上升造就了充裕的资本市场并导致了资本市场的深化。这些导致资本/产出比率变动的因素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
  事实上,美国资本/产出比率的上升是普遍的——也就是说,各个部门的比率,比如各个制造行业的比率是上升的。美国经济结构最明显的变动——制造业的上升和农业的相对下降——显然降低了总资本/产出比,而不是提高了这个比率——因为制造业的平均比率要低于农业。美国总资本/产出比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运输部门比率的上升。这一部门资本/产出比率高,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个资本密集型部门,另一方面是由于运输企业“具有不可分割性(以至于)资本存量的大小并不能和它所承载的年运输量——对应”。这意味着经济规模要超过现有投入使用的运输能力是需要时间的。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总资本产出比率的上升是否应该被认为是技术变迁或者是经济结构变动的结果呢?这些变动带来了西部运动、城市化、工业化——一系列伴随着储蓄函数右移的结构性变化。
  有人建议,判断储蓄和投资函数移动的相对重要性的方法是看实际利率:如果实际利率上升,那么起决定作用的可能是投资函数的移动;如果实际利率下降,则可能是由于储蓄函数的变化。但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良好运行,利率反映的是国际市场的状况而非美国国内市场。因此,上述观点已经受到了挑战。如果外资的流入远大于整个美国的投资,那么这一观点将很难成立。我们知道,资本有时流入,有时流出,这种情况很常见。只有当资本流入量非常小时,国内投资才占主导作用。我们认为:外资的流入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至少对资本市场趋势的影响——不可能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不可能改变由国内资本单独决定的无风险利率。当然,在美国内战期间和随后的几年里,资本流入异常之大,投资率上升得非常快,这种解释就不适用了。
  将实际利率作为判断储蓄和投资相对重要性的标准的第二个缺点是:利率的变化同时依赖于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相对变化以及曲线的弹性。例如,假定供给曲线(储蓄函数)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如果资本需求明显膨胀,则利率将下降,同时储蓄函数只向右轻微移动。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的争论者们尚没有对储蓄函数的可能弹性达成一致:一些人认为它可能非常大,而另一些人基于现代的一些证据则坚持认为它一定非常小。
  最后,由于计算实际利率有不同的方法,而不同的名义利率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事实上,对于实际利率还存在很多不同的意见。(在本卷的最后,为36有意继续深入钻研这些问题的读者列出了一些参考文献。)
  投资和资本存量的结构
  在19世纪末,投资和资本存量结构——按传统方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对实际数量而言。变动最大的是耐用制造品和存货(包括牲畜存栏):相对于投资的其他部分而言,当用不变价格来衡量时,耐用制造品更为重要,而后者变得不那么重要。存货规模的相对下降,反映了农业部门的命运,这个部门有着大量的存货——牲畜和农作物。
  收入的产业分配
  美国的工业化最早始于19世纪20年代(参见恩格尔曼和索科洛夫,本卷第9章)。其后大约20年美国经历了产业重组及其相关生产力的提高,并没有产生对机械化的高度依赖。机械化的热潮开始于美国内战前15~20年,在19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美国的新兴工业品数量有显著增长,这些产品一些是完全的新兴产品,另一些则是由国外发明而在美国得以改进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储蓄与投资模型(4)
如表所示,直到1840年,采矿业、制造业和手工业只占美国总产出的17%。假设手工制品在工业总值中占的份额下降,假设总产出中更充分地反映了非市场产品产值,这一比重会大大缩小,而且这种缩小的比重才能表明现代产业对当时美国经济的贡献。然而,直到1900年,工业产出只占总产出的1/3,几乎是历年来工业产出占美国总产出中比重最大的。1840—1900年间,由于工业价格相对于GNP价格指数的下降,如表所示,如果全部价值用不变价格表示,GNP中工业产值所占的份额将上升更大。美国工业增长的时期——它使美国到一战时成为世界工业经济的领导者——也是农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时期,人们本希望农业能分散美国对工业的高度关注。当然,农业部门的确扩张了,但其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经济部门。到1900年,农业部门占美国总产出的份额不到美国内战前的一半。这段时期,美国优越的环境资源被开发出来,各种各样丰富的矿藏资源被发现,并通过技术创新得到了利用。
  以上是漫长的19世纪中工业部门在经济中相对重要性的主要变化。总产出中用于“救济”的比重略有下降——恩格尔曲线现象?而运输、政府、教育的比重上升。商业和“其他全部私有产业”——建筑业、金融业、专业服务业和个人服务业的总和——表现出更加明显的进步。它在产出中的份额由美国内战前的 1/4上升到19世纪末的大约1/3,这主要是商业、建筑业和专业服务业发展的结果。建筑业的快速增长与投资率的上升紧密相关,商业的发展和市场范围的扩大紧密相关,专业服务业的增长和经济的现代化及经济单位规模的扩大息息相关。
  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了产出的水平和结构。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人均产出比第一产业高,因此,一般而言,经济结构的变动将倾向于提高劳动力的人均产出。由于就业率上升,如果按传统方法计算,总人口的人均产出也会上升,这是经济结构变动和就业率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活动的地区分布
  美国历史上的伟大篇章之一是西进运动。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大规模西移让美国获得了大片的土地(前文已讨论),随之而来的交通建设、通信和金融网络将扩张的经济结合成一个整体。西进运动的规模在表的A组和B组中有清楚的体现。表表明了东北地区、南大西洋和东南中部地区在总收入和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北中地区、西南中部地区、落基山区和太平洋地区的份额上升。这一变化是巨大的。在1840年,西部地区创造了总收入的1/5弱—— 17%,然而1920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了54%。
  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了人口和收入的再分配呢?经济机会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原因。西部具有明显的农业资源优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资源在这一地区被发现了——煤、铁、锌、铜、石油、银、汞、金。每一次发现都带来了一次或大或小的繁荣,就像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一样。
  统计原理表明,由于一系列机会的出现而导致的劳动和资本的再分配往往会带来人均收入水平的收敛,而这种收敛可能会被外生事件——例如内战——和新领域中新机遇的不断发现所破坏。表中C组给出了一些与此密切相关的数据。
  首先,广义而言,这些数据体现了收敛:虽然,到这一时期末——1920年时,四个地区中三个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部和西部的相对人均收入水平已下降并接近于美国国内平均水平(100%)。
  南部的情况复杂一些。内战前,美国西南中部向平均水平收敛,而南大西洋和东南中部有些不明显的发散。但整体上这三个地区的人均收入都增加了,仅仅是增长速度不及全国水平。在1860—1880年间,南部这三个地区的人均收入显著下降了——事实上,从绝对水平上看,1880年南部地区和20年前,即1860年的水平没有太大差别。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是美国内战和对农业组织种植方式的破坏。南部的恢复过程是漫长的,一直到1920年才出现了收敛现象,但是南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仍明显低于美国国内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
  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所以西部地区对于移民的吸引力是很明显的。这种说法也适用于美国内战前的西南中部地区。而内战前北中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内战后也仅仅处于平均水平,那么,如何解释该地区的吸引力呢?一种可能是对北中部地区的衡量存在偏差,特别是它不包括家庭生产和土地整理(清理、开垦、筑篱笆)的收入,而这些收入在北中部地区肯定比在东北地区更加重要。而且,收入标准并没有考虑生活费用的差异,由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生活费用肯定比北中部地区高,表中的数据扩大了地区间真实收入的差距。尽管如此,即使考虑了上述两项偏差,北中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可能还是比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低。
  尽管北中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是移民仍然向该地区迁移,尤其是在内战之前,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移民大多是农民和农业工人。尽管东北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比北中部地区高,但是毫无疑问,北中部地区的务农机会——尤其是考虑了土地价值增值的资本收入的预期——明显多于东北地区。也就是说,对农民而言,北中部地区的收入预期高于东北地区。
  最后,北中部地区人口的相对快速增长并不完全因为移民,好的生活环境——尤其对农民来说——导致了北中部地区比东北地区的出生率更高。
  结论
  在漫长的19世纪之初,美国是以农业和商业为主的沿海经济,其经济规模比欧洲强国小,但绝不能算做弱小。美国创造了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的很高的生活水准,它的经济快速成长并很快波及整个大陆。到一战前,美国不仅拥有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农业资源,还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部门。当然,其农业部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部门之一,美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一战期间三个主要交战国经济总量之和。
  美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在增长,与其他现代化国家相比,人均收入的增长并非速度极快,只是增长持续时间相当长。到一战前,美国已位于世界强国之林——也许已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经济的这些特征使得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具备了充分的政治斡旋能力和军事实力,而且不管怎样,它造就了20世纪美国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
  

企业家精神、商业组织和经济集中化(1)
内奥米·R·拉穆鲁(NAOMI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的经济已经[按罗伯特·T·埃夫里特(Robert )的说法]形成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