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明君-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样到了这,朱祁镇忍不住开心地笑了起来,可就是夜幕降临之后,在那明灭不定的火炬下,朱祁镇的表情,再配上那笑声,怎么都让周围的明军侍卫和军人都有种毛骨悚然之感……
  第二百七十五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老丞相,他们交给咱们的战俘,皆是草原本部的,我们索要绰罗斯部的战俘,他们却以要交予现绰罗斯氏族长伯颜贴木儿为由加以拒绝。”一名准噶尔部落首领掀开了大帐,便开口大声喝道。
  听到了这话,原本经历了血战,已然是浑身疲乏,正聚于大帐之中庆幸终能活下来的诸部首领听闻此言,都不禁把目光落在了那阿剌的脸上。
  “绰罗斯氏已为我等之死仇,那阿失贴木儿如今已然身死,绰罗斯氏中,才德皆备者,亦唯有伯颜贴木儿。那伯颜贴木儿一向与那汉人的太上皇亲厚,实力若是再有扩充,对于咱们而言,可是大大的不利啊。”辉特部的族长阿睦尔亦不由得站起了身来喝道。
  “不行,咱们得去找那汉人的太上皇评评理。”一名部族首领站起来,一脸不忿之色,不过,看到了那阿剌投过来的,仿佛带着讥讽的目光,不由得一滞。
  阿剌收回了目光,轻叹了一声言道:“那又如何,哼,此事若无那位太上皇授意的,那些明军将领岂会这么做?”
  “准噶尔部分崩瓦解,草原本部实力大损,如今,我等只能托庇于那位太上皇麾下,他能够允许我们从战俘里边获得补充,已算是他在向我们示好了,若是再有过分的要求,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有其他的反应。你们可不要忘记了,如今的明军,已经不是昔日的明军了。”这个时候,大长老巴图咳了两声,嘶哑而又苍老的声音在大帐之中回荡不停。
  听到了这话,原本还显得颇有些忿闷的诸人,皆不由得有些默然,是啊,如今明军的战力,他们可是瞪着两只眼睛,亲眼看到的,那么猛烈的炮火,还有那些士兵那种顽强到令人畏惧的士气和战斗力,就算是到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进攻他们的不是哈剌慎部,而是自己的军队,那下场,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才过去了多久,那些汉人的军队,居然已经变得这样的强悍了,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火炮,那绝对是我们草原勇士最不愿意面对的可怕恶魔。”一名部族首领的语气显得颇为消沉。
  “哼,那些汉人向来都是这样,强大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地虚弱下去,我们怕什么,昔日,我们蒙古人,还不是照样将所有的强敌一一地征服掉,我们的祖先可以,我们一样也可以。”这个时候,自然也会有跳出来打气的。
  听到了这话,总算是让在场的诸人心里边多了几丝的安慰,是啊,那些汉人一旦没有了对手,就会开始把矛头转向自己人,过去的历史如此,现在的历史同样如此。
  所以,他们相信,未来的汉人,也定然会衰落下去,到了那个时候,草原,必然仍旧属于他们这些草原民族,甚至,中原大地,也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牧马之所。
  就在他们还在回味过去,和向往未来的辉煌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断了他们的意淫,因为,朱祁镇这位大明太上皇陛下的使节来访。
  “大明太上皇亲军统领杨俊,见过阿剌老将军。”杨俊迈步入了大帐,扫了一些帐中已然站起的诸人,目光最后落在了那脸上堆起了笑容的阿剌脸上。
  “不敢当,见过小杨王,小杨王之威名在过去,就如雷贯耳,今日一战,更是让我等大开眼界,不得不服啊。”阿剌笑眯眯地向着那杨俊行了一礼言道。
  “呵呵,还不是因为上皇陛下圣明,不然,杨某焉能有今日之战绩。”杨俊眉头扬了扬,又续言道:“奉上皇陛下旨意,着令准噶尔诸部兵马为先锋,与我大明精锐一同,往伪汗王庭迤都……”
  阿剌两眼不由得紧紧地眯成了两条线,看着那仍旧在那侃侃而言的杨俊,心里边不禁升起了一股子难掩的怒意。“小杨王,上皇陛下的旨意,我等原本也想遵奉,可是如今诸部饱经战火,将士疲惫不堪,还望小杨王禀于上皇陛下,述之我等的难处。”
  杨俊听言,不禁在脸上露出了几丝意味难明的笑意,淡淡地反问道:“那老将军的意思……”
  “下臣等想先留驻于此地,等我等安置好了部族中人,定然会为上国前驱。”阿剌一脸的信誓旦旦。
  “老将军有心了。”杨俊双眉再次扬起,犹如两柄雪亮的战刀出鞘一般。“既然如此,那就许你们两天的时间,来安置和处理事务,两日之后,必须启程,为我大军前驱。”
  “两日?”阿剌脸上的笑容不由得一僵,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杨将军,两日之期,是不是太紧了?”
  “就是,咱们现如今还有好些的勇士都还没有得到治疗,部落也还没有安置好,部落的牛羊也需要人手,我们跟你们走了,那谁来给我们放牧?”此刻又有一名部族首领站了起来,神气不善的喝道。
  “……对,凭什么咱们要给你们卖命?”越来越多的部落首领鼓噪了起来,在那里叫嚣着。
  “都给老子住口!”杨俊暴喝一声,犹如雷暴一般在大帐之中炸响,顿时让那些群情激奋的诸部落首领的气势一滞。
  “怎么,咱们大明刚刚才救了你们一命,你们现在就想着要忘恩负义?”杨俊不甘示弱地瞪着那帐中的数十名神色不善的准噶尔首领,随着他身躯的晃动,锃亮的甲片随之而发出了轻灵的碰撞声,大手按于腰间的战刀刀柄之上,表情是那样的嚣张与跋扈。
  “还请将军慎言。”阿睦尔在一旁阴测测地道。不过,他的话并没有获得那任何的效果,杨俊的脸色越发显得冷峻。“吾上皇陛下的旨意,本将已然带到,至于听予不听,尽在诸位转念之间罢了。告辞!”
  看着那杨俊昂然而去的嚣张背影,不少的首领忍不住喝呼出声,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阻拦那杨俊的去路。
  看着那还在晃荡不停的帐帘,原本那些愤怒的叫喊声渐渐地归于了静寂,所有人都再次把不甘的目光投向了那阿剌。
  “丞相,那些汉人,也着实欺人太甚了,他们怎么可以如此对我们,如果不是咱们请他们过来,他们焉能有插足草原的机会?”一位部落首领将那拔出了半截的弯刀用力地插回了鞘中,一脸的愤色。
  听到了这话,阿剌不由得扫了一眼此人,不过目光里边可没有一丁点的欣赏和鼓励,有的只是一种颓然的无奈和鄙夷,就像是看到了一个三十老几却还含着棒棒糖拖着鼻涕龙的弱智亲戚。
  “你觉得,老夫若是不向大明求援的话,我们的下场是什么?”阿睦尔与这位相熟,看到他这样的大放厥词,不由得冷哼了一声。“那些明军,晚来一日,我等谁还能有命在,而我等绝死一战,草原本部必定只是惨胜,到了那时,汉人的大军蜂拥而至,哼,那只必然死伤惨重,人马皆疲的草原本部联军,怕是连逃出去的都没有。”
  “……他们帮助我们,那是因为汉人想要学他们的祖先妄图统治这片草原。”最终,大长老巴图一句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呆滞,甚至是绝望之中。
  如果是在十年之前,不,甚至是在两年多之前,听到这样的分析,他们只会嗤之以鼻,甚至会冲这个老家伙吐唾沫星子以示鄙夷。但是现在,大草原已然不再团结,至那也先死后,原本上下一心的准噶尔部同样也分崩瓦解,在那些明人未涉足草原之前,草原上早已是烽烟四起,死伤无数。
  现如今的草原,可以明着说,没有哪一个部落族群,再有统一整个大草原的能力,或许之前的草原本部有这个实力,但是圪儿海一战之后,最后一个强大的势力,也已然被打成了残废。
  而大长老巴图的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惊骇的发现,这,似乎就是事实的真相……
  长久的沉默之后,所有人都明白,现如今,准噶尔部只能服从于大明那位上皇陛下的意志,才可能有一丝活路。
  “我们这些草原上的勇士,将会成为那位汉人的太上皇的走狗和爪牙,真是让我觉得憋气。”一名部落首领悻悻地将手中那已然只余酒渍的银碗重重地拍在那案几上。
  “再憋,也得继续憋着,别忘记了,这里有足足五六万的明军正在看着我们,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的身后,那就是我们的族人,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未来的希望。”阿剌负手绕过了案几,站到了大帐的中央,像那孤狼一样的目光扫过了在场的每一张脸孔,声音里透着一股子难以言喻的狠决。
  “未来的草原,必将是我们的,可是现在,我们必须为了将来,就必须委曲求全,不然,我们这些部落,很有可能连姓氏都没有办法传承下去。”丢下了这句话,阿剌步出了营帐,抬起了头,眺望向了西北方向,临近圪儿海边的明军大营,看着那传出了喧闹与欢呼的军营,看着那些仍旧警惕地在准噶尔部大营周围游走的大明的侦骑。
  阿剌不禁苦笑了出来,心里边很清楚,那位大明的太上皇陛下怎么可能再犯上同样的错误,而他驱使着准噶尔部为其前锋,自然是想让那准噶尔诸部,与草原其他部落之间的血仇,越结越深,到了那时候,准噶尔部,还想要成为大草原的王者,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所有的部落,都消亡在过去,埋葬在肥美的泥土里。
  一想到了这,阿剌已然明白了,朱祁镇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让草原本部灭绝,而是要让整个草原完全地分裂,再也没有统合的机会。
  “朱祁镇,早知道会有今日,当初在那紫荆关下,老夫就该执意劝说也先杀了你……”阿剌不由得谓然而叹道。“当初在那虞台岭时,老夫若是毫不犹豫,你也早该死了,若真如此……”
  阿剌的声音越来越来低,最终,仿佛亦一如他那显得有些萧瑟的背影一般,被黑夜所吞没。
  “这就是昔日的瓦剌王庭?”朱祁镇立身于坐骑背上,看着那几乎尽成废墟,只余下了一团团的灰烬,只有稀疏的牧民在周围放牧,不复往日的繁华与奢靡的瓦剌王庭。
  朱祁镇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目光里,在寻找着,过去在那记忆里边所熟悉的地方,可是如今却怎么也没有办法将那些东西,跟记忆里的那些奢华到极致的建筑,或者是帐篷联系起来。完全就是一片凄凉和荒芜的景象。
  “想不到,居然是这等模样,看样子,这里,不知道遭过了多少回罪。”朱祁镇的身边,镇朔大将军石亨抚着那过腹的长须,微皱起了眉头出言附和道。
  “哼,活该,这些鞑子,早该遭这样的报应。”而那位甘肃镇总兵尹天泽恶狠狠地冲那地上的灰黑难辨的泥土里吐了一口唾沫,声音里边透着刻骨恨意和一种不甘,这种不甘,当然是来自于内心,像中原大地上,不知道做了多少恶事的也先,居然就这么死去了,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而不是大明将士的战刀之下,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强烈的不甘与遗憾。
  在场的诸多将军,亦一如他的想法,至少,杨俊与那石彪亦都是一脸的悻色与遗憾。不能亲手将那肆虐大明北疆十数载,致大明有土木堡之败,更有京师被困之耻的也先头颅斩下,的的确确是一种遗憾。
  看到了这些武将的表情,朱祁镇不由得嘴角微微一弯。“诸位爱卿,那也先既已身郧,瓦剌王庭尽成断壁残橼,原本上下一心,纠兵十数万众的瓦剌已然分崩瓦解,内部战火硝烟四起,这于我大明,乃是大大有利之事,我等,又何必再起悻色?”
  “也不知道他们如今把战俘押送到哪了。”朱祁镇翻身跳下了坐骑,缓步行于这尽成废墟的瓦剌王庭,一面言道。“路上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们说,谁才是大明的皇帝?!
  “陛下放心,有延绥镇王总兵和我二弟一同押送,所部兵马近一万五千,岂会连那两万手无寸铁的战俘也看不住。”那杨俊当先笑答道。“照如今的时日来算,怕是他们如今也应该进入了宣府地界了,至少不过数日,应该就能够挥军东来,与我等汇同一路,直逼瓦剌伪汗王庭。”
  “唔……也是,看来是朕心太急了。”朱祁镇微微颔首眯起了眼睛,越过了那几成废墟的王庭,把目光落在了那极远处略显起伏的地平线上。
  “圪儿海之战前,准噶尔部已然分崩瓦解,而圪儿海一战,更使得那草原本部丧师大半,近八万鞑子,逃遁者不过万余,孛来这位太师,怕是这会子正不知道躲在那个山谷里边垂头丧气呢。”石彪昂首挺胸,一脸的志满意得。
  发生在圪儿海畔的追击战,明军一路斩杀了三千余鞑子,格斯儿为石亨所斩。伪太师孛来最后只率了万余残军直往东而去,余者四溃,本部草原最强大的部落哈刺慎的三万铁骑,最后能够回到瓦剌伪都的,怕是能够有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这可算得上是我大明朝由永乐末年以来,最大的胜绩。”尹天泽那张满是络腮须的脸庞上,亦不由得露出了几分难以掩饰的欣然之色。“至永乐以来,我大明天朝的军队,就再难踏足草原之上,原本,太宗皇帝为我大明拓边直入草原中部,可是后来,却不得不一退再退……”
  听到了这话,周边的诸位将军脸上的表情也都不好看,而朱祁镇的脸色同样也阴沉了几分,是啊。朱棣这位大明朝最富有攻击性和侵略性的皇帝故去之后,那些已经被老夫子们的仁义道德教化得变得软绵绵的仁宗和宣宗,就再也没有了他们的父亲和祖父那样强悍的魄力,还有进取心。
  他们更多的精力,耗用在了与那些官员们的争论和夺权中,而正是因为这个,宣宗才会一怒之下,着令内官读书学字,以培养出一个内庭,来与外庭想抗衡。
  而今,自己的那位好弟弟朱祁钰,这会子在京师,在紫禁城里的日子,怕是只能用水生火热才能形容吧?朱祁镇这个时候,忍不住隐隐有些同情起了自己这位倒霉的好弟弟,不过,同情归同情,朱祁镇当然不可能会收手不干,自己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站在自己身后的无数人,都正在为他们未来的利益而在四处奔走。
  更何况,自己真要收了手,到时候,自己今后的下场,怕是比起那历史上朱祁钰的最终结局也好不了多少。
  脚步最终在那昔日的金帐王庭前停下,看着那已经焦黑的断壁,那些已经不知道被多少人为了寻找被烧溶的金银而刨得不复原貌的地面,朱祁镇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诸位爱卿放心吧,日后,我大明的脚步,不会再退了,只会迈步向前,这片草原,将会成为我们大明的牧马之地,为我们大明的铁骑,提供足够的马匹,这里,将不会再成为我大明的劲敌。”
  “陛下,宣府镇总兵官江福江大人的急报。”这个时候,一名侍卫从远处纵马疾行而来,向着朱祁镇禀报道。
  “哦,不知道又有什么好消息传过来了。”朱祁镇眉头一挑,朝着四下的诸将言道,换来的是一阵会心的笑声,是啊,这段时间以来,大明的军队,在大草原上,可谓是连战连捷,嗯,当然,战斗的是草原人,而胜利的,自然只有大明人。
  虽然如此一来,那些将士们和将军们立功少了一些,可是,他们也很清楚,朱祁镇这位阴险毒辣的上皇陛下,就是想要借准噶尔人之后,来屠戮那些草原上的部落,一句话,死的都是大明的敌人,对于大明而言,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