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明君-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咱们建州的勇士,现如今已经不下八千,这样雄壮强大的实力,可是我们斡朵里部迁徙之前也未有过的。这一切,还都是大酋长您的功劳。”旁边,一名魁梧的女真将军向着这位年长而睿智的建州卫都指挥佥事低下了头颅,恭敬无比地道。而此人,正是十数日前,掠劫了浑河与苏子河交界处的汉人村寨的那名女真首领。
  “呵呵,好了,这里没有外人,你应该叫我什么?李古纳哈,我的儿子。”李满柱拍了拍这个强壮得像是一头猛虎般的女真首领,目光里满是慈祥和宠爱。
  “阿玛。”李古纳哈恭敬地答道。对于这位睿智的父亲,他的内心充满了无穷的敬畏。“您可总算是回来了,您这一去就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儿子都担心死了。”
  “呵呵,没事,阿玛去了朝鲜,那些官员,对阿玛拉拢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对阿玛有什么坏心?”李满柱深吸了一口气:“记住了,我们女真要依附强者,更要懂得乘机而壮大自己,这是我们女真人千百年来,都在遵循的一个直理。唯有如此,我们女真才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不论是昔日的大辽,又或者是那强悍远胜大辽的元蒙,我们女真人都能够顽强的生存下来,而且还能渐渐地繁衍壮大,就是因为我们一直都遵循着祖先的智慧。”
  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目光继续望向这座远远比自己当年初建时,显得更加的宽阔数倍,热闹数倍的建州卫。
  明初,原居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处的女真人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开始向东南迁移。胡里改部迁至原渤海故地,今绥芬河流域。永乐元年,明政府在此置建州卫,委该部首领阿哈出(明廷赐名为李承善),为指挥使。
  斡朵里部迁至图们江流域,九年又迁至绥芬河流域,依附建州卫住牧。十四年大明在其地置建州左卫,委该部首领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后两卫辗转迁徙。于正统三年,建州卫迁至浑河上游的苏子河流域,以此为中心住牧。
  五年,建州左卫亦迁至此地。七年,明政府从建州左卫中剥离出建州右卫。
  委猛哥帖木儿子董山掌左卫,委董山异父弟凡察掌右卫。而李满柱掌建州卫,建州三卫由此形成。从正统三年迁徙至此的两千七百户,吞并,掠夺着在建州卫左近的那些女真部落,渐渐的发展到了如今的三千九百余户,分成了七个大寨,拥有成年的青壮勇士八千余,成为了最为强大的女真部落。
  而当大明的在与瓦剌的战争中落败,连皇帝都让那瓦剌所俘虏之后,李满柱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说服了建州三卫中另外两卫的首领董山和凡察。三部会同于一体,开始进犯掠劫大明的辽东边镇属地,从正统十五年,至今岁,往辽东边镇掠劫不下百次,毁村寨近百,掠得奴隶达四万余口,牛马数千,更夺得了大量的粮食和铁器还有食盐等生活用品。
  足够整个建州卫发展数年的生活物资,而就在建州主寨之外,那是一片片的田地,正由那些建州女真的勇士们驱使着那些掠劫来的汉人和朝鲜人奴隶,在田地中辛勤的劳作,为建州女真创造更多的财富,收获更多的粮食。
  “可是阿玛,如今那瓦剌已经分崩瓦解,为那明朝所捣灭,整个草原,皆已向明朝臣服,我们是不是应该……”李古纳哈心里边虽然也对于建州卫有如今的强大而感到分外的欣喜,但是心里边却仍旧有些担忧。
  毕竟,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绝对不是一个区区的建州女真所能抗衡的,想一想吧,那比建州女真,不,比所有的辽东诸胡加起来还要强大至少十倍的瓦剌,甚至击败过二十万明朝精锐之师,更是俘虏了大明皇帝的瓦剌,仅仅用了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轰然倒下,倒在了那些汉人的铁蹄之下。
  瓦剌王国的分崩瓦解,最终,不得不向明朝臣服,甚至贡献出了自己的勇士为明朝驱使,瓦剌的结局,让天下侧目,亦让辽东诸胡都警惕了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那李古纳哈才会奇怪,为什么自己的父亲,睿智的胡里改部大酋长,建州卫都指挥佥事李满柱,会在这个时候,又再次向辽东边镇发起了大规模的掠劫行动。
  “不用太担心了,那位率领着明朝的边军剿灭了瓦剌的太上皇,正在跟他的弟弟争取皇位,哪有那么多的闲功夫,理会这等小事。”李满柱的嘴角微微一翘。“昔年,那位大明的太宗皇帝,跟他的侄子,为了争取大明的皇位,足足打了好几年的仗,不知道死了多少勇士。”
  “他的子孙,又在重复他的老路,也不知道我的那位姑父在地底下,会不会气得跳起来。”李满柱的笑声里透着奚落与轻蔑。
  远在荒蛮而消息闭塞的辽东之地,根本就不清楚现如今大明情势的李满柱,仍旧在用过去的思维来打量现如今的大明,或者说打量那身为穿越者的朱祁镇,在李满柱的眼里边。
  李满柱说出姑父这个称呼,可算是有来历的,因为他的姑母,就嫁给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为妃,所以,他这一声姑父,唤的自然也不算没道理。
  听到了这话,看着那些肥沃的土地和正在劳碌的奴隶,还有那些纵马游走于四周的女真勇士,李古纳哈的眼里边多了几分傲色。转过了脸来,朝着风尘仆仆的李满柱小心地询问道:“阿玛,这一次您去朝鲜,可有什么收获?”
  李满柱亦压低了声音。“这一次往朝鲜,向那那朝鲜国主朝贡,那朝鲜国主许以阿玛上万户,而且答应重开庆原贸市……”
  “重开庆原贸市?”听到了李满柱之言,李古纳哈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如此一来,哪怕是辽东边镇因我建州女真掠劫太过,而关闭马市,那也没什么了。”
  “我的儿子,你要是这么想,那么你就还没有足够的资格,成为建州卫指挥佥事,更没有资格,领导胡里改部的勇士们。”听到了那李古纳哈的话,李满柱不但没有露出欣喜之色,反而脸色一沉,严肃甚至是有些苛责地低喝道。
  看到李满柱那带着怒意与失望的目光,李古纳哈不由得心头一颤,深深地弯下了腰。“阿玛息怒,孩子说错了什么吗?”
  “你不但是说错了,而且还想错了。”看到儿子如此,李满柱的心头多了丝欣慰,至少,他并不像一些某些人一般听不进任何的道理。能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人,才值得自己托付整个胡里改部。
  “还请阿玛教诲。”李古纳哈抬起了头来,望着父亲,恭敬地问道。
  “李古纳哈,我的儿子你好好看一看,我们建州女真,能够有今天的局面,是怎么得来的吗?”李满柱拍了拍李古纳哈的肩膀,抬起了手,指向了四周,指向那些田地,还有村寨。
  李古纳哈不禁挺起了胸膛,一脸的自豪与崇敬地望着渐渐年老,却依旧雄壮的李满柱。“当然是阿玛您殚心竭力的成果,才能够使得我建州卫有今日,更使得那建州左卫和右卫只能为我州建卫之扈众,听我驱使。”
  “你啊……”听到了自己的儿子夸耀着自己的功勋,李满柱不禁眯起了双目,脸上的蕴色尽数散去。“其实那是因为,阿玛一直都铭记着摆正自己的心,总是把自己当成最弱小者,去考虑怎么从那些强者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阿玛,那您的意思……”李古纳哈不禁一脸的疑惑之色,呆呆地望着目光深邃幽远的父亲。
  “你可知道,那董山,被朝鲜国主授予了中枢密使的官位?”李满柱嘴角轻扬,抚着那浓密的斑白长须,轻言慢语地道。
  “什么?!”李古纳哈听闻此言,不禁浓眉一扬,脸上透出了一股子愤愤之色,大手紧握成拳。“阿玛,那朝鲜国主莫不是疯了?!就那董山,也想骑到我们胡里改部的头上不成?”
  “糊涂!阿玛要是像你现在的脾气,我们建州女真,焉能有今日之昌盛。”李满柱不满地微拢眉头,轻声呵斥道。
  第三百四十三章 董山与凡察
  听到了李满柱的呵斥,李古纳哈垂下了头,可是嘴里边仍旧小声地报怨道:“可是阿玛,他董山何得何能,居然压你一头。难道那朝鲜国主是瞎子不成,看不出我们胡里改部才是女真诸部之中最强大的吗?”
  “你还真当那朝鲜国主连这点也看不出来?”李满柱冷冷一笑。“正是因为他看得出来我们建州卫远比左卫和右卫强大,所以,他才会授予那董山中枢密使的官位。而只让阿玛当一个小小的万户。”
  这一回李古纳哈总算是明白了,大手拍在了大腿上的铁甲上,铮然作响:“那朝鲜国主,是想让咱们女真人窝里斗,可是阿玛,他们又能得什么好处?”
  “呵呵,好处,那可是多了去了,我建州卫虽然强于左卫和右卫,可是他们若是联合起来,其实力亦比我建州卫并不逊色多少。若是相争,必然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若是我们建州卫占得上风,你觉得,董山他们,难道就不会设法引援吗?”
  “哼,不管他们是寻那朝鲜,又或者是大明为后盾,那我建州卫,必处下风,我们自然也得寻一靠山,如此一来,我们女真就只能分裂,无法再捏成一个拳头,到了那时候,像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或者对我们不屑一顾,可是那朝鲜国主,定然会再次伸手。”
  “那我们建州女真的地盘,怕又会再次被那朝鲜国主视之为一块肥肉。”说到了这,李满柱冷笑道。“他李珦小儿这等粗糙之极的离间之计,若是阿玛都看不出来,岂不是枉活了这六十多年?”
  “阿玛说的是,孩儿是太过鲁莽了,居然连这样拙劣的伎俩都没能看破。”李古纳哈面色发赤地朝着那李满柱羞愧地道。
  “好了,我的儿子,你比阿玛更英勇,更加善战,但是,想要成为建州卫的继承者,你还需要多动动脑子,多想一想,怎么才能够让我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发展壮大。”李满柱并不无悦地笑了笑,温言宽慰着自己最得意的长子。
  之后,父子二人就站在那建州卫大寨的低矮城墙之下,小声地讨论起建州女真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
  “……阿玛已经跟董山和凡察约定,再过三日,我们尽起大军,伪装成那些蒙鞑子,突袭抚顺所,若是能拿下,我们女真人就多了一个坚固的要塞,若是事不可为。退回亦无不可。到时候,朝鲜国主那边,我们也能有个交待。
  ……记住了,看准时机,把朝鲜国主欲以重利,诱使我建州女真臣服于朝鲜的消息散播出去,让大明的人知道,到时候,再释放百来个奴隶,阿玛再向大明示之以谦恭,让大明朝知道,我们建州女真的心是向着大明的,懂吗?“
  “只要咱们别让大明朝下狠心,那么,我们建州女真,就能够有回旋的余地。大明向来对于朝鲜国插手辽东份外不满,只要咱们能够及时地站回去,照老夫这么些年的经验来看,大明不但不会责罚于我们,说不定还要大加抚慰赏赐一番,以免我们真的转投向那朝鲜国的麾下……”
  父子二人在低声交流中,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回荡在这建州卫大寨的城墙之上,在他们的周围,过百名剽悍魁梧的女真勇士手扶铁剑,背挎长弓,轻蔑地打量着那些在城外的田野里辛苦的劳碌不停的汉人和朝鲜奴隶。
  在他们的眼中,女真男人的手,只适合紧握着长弓或者是武器,而做农事,只是那些软弱可欺的汉人和朝鲜人才应该做的事情。
  建州左卫的驻地,建州卫指挥使董山的府邸里,迎来了一位少见的客人建州卫都督同知,同时也是董山的亲叔叔的凡察。昔日,另一女真首领杨木答兀纠集诸多女真部落袭击建州左卫城寨,董山之父猛哥帖木儿及其兄长阿古均于此役被杀。
  而后,凡察与那董山二人都想争当首领,甚至刀兵相见,最终还是因为辽东镇将此事上报了朝廷,最终,大明着令,再置建州右卫,凡察为建州为都督同知,而董山承续猛哥贴木儿的官职,为建州卫指挥使。
  可惜的是,经此大变,原本实力强过去那李满柱的建州左卫不得不一分而二。而叔侄二人之间的仇恨虽然经过了将近十年,因为诸部女真野人和在大明和朝鲜的威胁之下,不得不团结在了一起,可是,恩怨却一直像是阴影,徘徊在他们叔侄的心头。
  可哪怕是心里边再痛恨对方,此刻,魁梧高大,身上的毛发都快赶上猩猩般旺盛的董山也只能强颜欢笑地向着那迎面朝着自己走来的凡察张开了双臂。“小叔,你可算是来了,你若是再不过来,小侄我只有亲自去右卫登门拜访了。”
  “说的哪里话,叔叔那破地方,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建州卫指挥使来拜访我这个都督同知,呵呵。”须发斑白,身形矮小,眉宇之间却透着一股子精明与狠厉的凡察大步地来到了那董山跟前,很是亲热地拍了拍自己侄子的肩膀。“董山,呵呵,看看你,可真是够壮实的,叔叔看到你,就想起年轻时的自己啊。”
  听到了这话,董山打量着跟前这个矮自己差不多一个脑袋的叔叔,皮笑肉不笑地抽了抽脸皮。“小叔您可是老当益壮,呵呵,请进。”若不是两卫合则强,分则弱,董山哪里会对这个敢抢自己老爹留给自己的势力和遗产的老家伙客气,想把这老家伙剥皮点天灯的气劲都有。
  入了厅内,分宾主坐下之后,董山也懒得做过多的客套,径直就把这一次向那朝鲜国主朝贡之时,遇上了那李满柱的事情向那凡察仔细地述说了一遍。
  讲述完了之后,又把那日前,李满柱邀左卫一同出兵攻打抚顺之事,竹筒倒豆子一般地倒了出来。
  “小叔,依您看,那李满柱那老东西是不是又想要在后面捣什么鬼?”说完了之后,董山抚了抚自己光溜溜的头皮,皱起了眉头,冲那位眯着眼睛抚着那八字胡盘算不已的凡察问道。
  第三百四十四章 以德服人,现在服了没?
  “正统四年时,李满柱与咱们起了纷争,结果这老家伙,居然上书明许,说咱们为朝鲜所诱,欲叛明而顺朝。辽东镇大军,几番欲除咱们左右卫,幸好当时咱们入明泣告,方得保全。”凡察抚着那八字胡,悠悠地道。语气里边透出来的恨意,犹如尖刀在那磨石上打磨。
  “这一次,小侄心里边总觉得会有什么事,可是却猜不透那李满柱的用意,所以,特地向您老人家请教。”董山看着这位自己恨之入骨,却又不得不佩服其心思谋略的小叔,低声询问道。
  “呵呵,董山你这次去朝鲜,得授了中枢密使的官位,这倒还真是出乎老夫的预料。”凡察的眼里边闪过了一丝妒意,不过脸上倒没有表露出来:“而那李满柱原本实力就与我左右二卫相当,却只是得了一个万户的封赏。该不会是你在担心他因妒生恨,故意诱使我们攻打抚顺,然后又……”
  “还是小叔眼光高明,一眼就看出了小侄所想。”董山也不隐瞒径直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顾虑。凡察抚摸着那八字胡,眯着眼睛打量着这个脑门油光发亮,脸庞上的毛旺盛得就像那黑色森林一般的侄子。
  这家伙,虽然能打狠杀,却没有多少的脑水,而且生性贪婪,凶狠残暴。也不知道自己的兄长,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儿子。凡察暗暗摇了摇头清了清嗓子道:“其实此事并不难解,照小叔看来,他李满柱虽然奸猾似鬼,可是这一次,他却不敢对我们左右卫如何。”
  “为什么?”董山疑惑地追问道。
  “侄儿你可别忘记了,明朝逢大变时,是谁提议,并且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