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纱大约用了一两左右的金线,可是这一辈子她都不会用它来做衣裳。打定主意回去后就锁到箱子里,什么样的地方用什么样的东西。这样的衣料做衣裳她可穿不到身上去,别人见了也只是招祸的。
另一只匣子里是一副玛瑙镯子,红色由浅至深,最深的地方像暗红色的血。二姐戴在手上试了试,觉得也有些招眼,干脆一起收了起来。
等晚上段浩方回来,她告诉他冯四要走的事。
“怕是明天就要走了。”提这个只是借口,她真正想问的是他们什么时候回去。
段浩方心里还记着外面的事,听了就道:“那就等你四舅舅走了以后,我们也回去吧。这次出来的太久了。”
她一听就有些失望,张口想说要是急就让他先回去,她和孩子再住几天。话在嘴里绕了两圈还是吞回去了,再住多久她也要回段家去,多这几天又有什么用呢?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晚上两人很早就睡下了,二姐懒懒的什么都不想说,听了段浩方的话也只是点点头说明天就开始收拾。吹了灯躺下她就背过身去了。
要是不回吴家住,她或许也不会有这个念头,毕竟在段家这么多年不都过来了吗?可她现在是真不想回去,只要一想到回去的事她就不舒服。
一边理智在说早晚要回去的,早几天晚几天没差别;一边却想任性的再多住几天,或者干脆劝段浩方从段家搬出来,能搬到离吴家近就好了,她就可以常常回来住几天了。
这样想着却从心底苦笑起来,就算常回来住又能怎么样?她到底是嫁了人的,兄弟也长大了娶老婆了,家里除了敬泰,敬贤和敬宗都跟她不亲。想起冯四,她就忍不住想说不定日后敬贤和敬宗对她也是这样。
没有吴老爷和吴冯氏,这个家对她来说也不是家了。
段浩方知道她不想回去,可这次出来已经有三个多月了,谁家也没有这样的,再不回去还不知道大房那边会说什么呢。他本想先晾晾她,不能这时再哄她,免得她越来越不知分寸,就像这次似的趁他不在家带着三个儿子就跑出来了,想想看现在她上头也没人能压得住她了。
他刚心里有点后悔,觉得不该惯着二姐越来越自大,可过了会儿见她还没缓过来又有些不放心,翻过来试探的把手搭在她肩上把她扳过来,就着依稀的一点光看,见除了有点消沉以外,倒是没哭。
他一时冲动,道:“这次我出去,碰上件事。”话一出口就后悔了,刚才突然想着拿件别的事引开她的心思她就不难过了。
“什么事?”二姐下意识的就问。
她这一问,本来想随便说点什么糊弄过去的段浩方就决定全告诉她了。
原来上回他出去五个多月,手上的货来回倒腾了几回,净赚了两百多两,这点钱不算多,跟段家铺子这些日子赚的差不多一样。只是段家铺子那钱是三房分,这个就是他一人独得了。
老太爷放他出去时事先就告诉过他,不管出去做了什么,赚了多少都要回来告诉他。
“我不要你的钱,只是既然你说想出去闯闯,我就要知道你闯得怎么样。”老太爷的话放在那里,所以他回来也一五一十的说了。
老太爷听了以后什么都没说,回屋拿了个小匣子出来,坐在他面前摸出钥匙来打开上面的锁,打开从里面拿出了几张纸。
他在下面抬头瞄了几眼,发现里面放的都是家里的房契地契田契一类的东西,应该就是段家的家底了,吓得他赶紧低下了头不敢再看。
老太爷却把那几张纸交给他,让他下回出去后先去这里看看。
“里面的东西你清一清,理一理,能用的就用吧。赔了赚了无所谓。”老太爷说完这句话就抱着匣子回屋了。
这次他出去后就先去了这几张纸上写的地方,这几张纸全是地契和房契,他原也不知道是什么,到了地方才吓了一大跳!
那是一片库房。
全是几丈高的大屋子,一排二十多间。那边还有人是看房子的,见他来就问他姓甚名谁?
他说姓段,结果那老头就啊呀喊了声:主家!然后扯着他就去看那些房子,一边看一边唠叨,把这几年里赚了多少钱,现在有多少人还租着这里的库房,哪几家是签了长契,哪几家只是短租都一一说给他听。
老头抱怨这么长时间不来人,他都有些担心了。不过账目什么的都清楚明白,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就把段浩方扯去看账了,足足看了半个月的账。
这老头是个实心眼的人,不但没昧段老太爷一分钱,见了段浩方还不停的表忠心,生怕他怀疑他。
“主家虽然这些年都没来,可是我老袁却一天都没偷懒!哪一天都是天不亮就去那看着了,那段时候说是有贼人,我夜里都不敢回家!成夜成夜在那里守着呢!”老袁头摸着胡子说。他五十多岁,背着一只手,花白头发,两腿微弓,看着就跟那街边的任何一个老头都差不多,其实他身上有点功夫,一路虎头拳舞起来十几个人近不了身。不知段老太爷哪里找来的,几十两银子就签了个死契,然后就把他放在这里看库房,一看就是快十年。
段浩方对他极为尊敬,他对段浩方也是一口一个主家,听他的意思是除了段老太爷,段家的人其他的他一个都没见过,哪怕是大老爷他都不认识,听都没听过。
“太爷没交待!”老袁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老太爷没交待,大老爷来了他都不认。
不过段浩方觉得大老爷只怕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
看了账目他才知道,老太爷的家底其实在这里。段家全家,以前包括他都认为老太爷在南方赚的钱都带回去买地了,剩下的不多,一些用来开了几间新铺子,另一些只怕是老太爷换成金银藏起来了。
这里有两间最大的库房里堆满了东西,放的就是老太爷的东西。段浩方清点了一遍,这两个库房里的东西老袁头手里没单子,可是段浩方手里也没有,他清点的时候老袁头就在外头守着,都不肯进来。
段浩方没办法,只好自己辛苦爬高上低的忙活了十多天,大致上整出一张单子来,有一些东西根本来不及细点。
整理的时候他也明白了,这里的都是老太爷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一些比较稀奇的货或东西,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一些是暂时卖上不价,一些是根本看不出用途或他也认不出来的,但总的来说几乎都是好东西。
好的东西有些不是用来卖的,而是找个更合适的机会用的,家里总要备着一些不时之需,若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也有个好东西当敲门砖。
段浩方理过这两个库房后心中有数了,老太爷并不是让他把这些东西全卖掉换钱,而是留给他让他自己斟酌,是卖,是留,或者另有他用,都由他作主。
可这个主他不敢作。
东西理完了,从一开始的高兴到失落,最后又有一点不敢相信的惊喜。
虽然他想让老太爷承认,把段家交给他,可是真到这一天了他又不确定了。他觉得这也太快了,太简单了。在他的设想中,他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力气来赢过大房,应该会有更多的牺牲和争执才能走到这一步。
他不明白老太爷是怎么想的,所以才跑回来。可是真回来了他却不敢这就去找老太爷问个清楚,想不出来办法的他听说二姐带着孩子回吴家了,就想先把她和孩子都接回去再去找老太爷。有二姐和孩子在身后他的心会更定一点。
他对着二姐说完这些就叹了口气,其实他也不知道跟她说这个干什么,说了也没用,她也不能给他出什么主意。
“睡吧。”他拍拍二姐道。
等他闭上眼睛准备睡了,二姐却小声说:“我觉得爷爷是看到你的能力了才会把那些东西给你。”
他笑了笑,心里安慰了点,他嗯了声拍拍她道:“我明白。”
二姐接着说:“像你说的那样,要再等几年,等大伯那边也心服了,也不跟你争了再给你也不是不行,只是那样家里只怕就撕破脸了,段家的人心也都散了。爷爷总不会想看到那一天的,他还是想让全家都和和美美的。”
他的眼睛睁开了,像不认识似的看着怀里的二姐,她被他一看似乎也有些紧张,小声说了最后一句:“所以现在就给你……挺好的……”
第 237 章
冯四走的那天,吴老爷准备了好几大车的礼物让他带回去给冯家人,虽说东西只怕冯家人都不会看在眼里,但到底是他们一家人的心意。
二姐在屋里陪着吴冯氏,顾氏在一旁坐着。因为她在这里,吴冯氏只是眼圈有点红,倒是不像之前那般一说起娘家就掉泪。见她不想说话,另外两人自然都不敢开口。屋子里静静的,冯妈守在外屋不让丫头们乱跑乱撞的进来,她知道这会儿太太心情不好,谁撞上来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吴老爷领着吴敬泰、吴敬贤和吴敬宗一直送到村外,冯四也是一再的说‘留步’‘请回’,他早就归心似箭,狠不能赶快回到冯家好好歇两天,住在这种不出门就能听见鸡鸭叫的地方可真是遭大罪!
段浩方虽然不姓吴,可他也跟着一起来送。一路跟在吴敬泰后头,眼睛不停的朝着冯四脚上的皂靴和那拉车的骏马上看。他心里惊涛骇波的,面上却波澜不兴。
几人走走停停出了村有二里地,吴老爷才站住脚,对冯四说:“走吧,回去替我们给老太太带个好。”说着叫吴敬泰三兄弟出来跪在地上磕头。
冯四知道这个头是磕给冯老太太的,所以也没拦,等几个磕完了才赶紧过来扶,重重叹了声,拍着最小的吴敬宗的肩说:“好孩子。”然后看着吴敬泰道,“以后好好上进,等你们想过去看看了,让人送个信,我过来接你们!”
几个孩子里只有吴敬贤知道冯四想带一个吴家孩子走,见他过来立刻缩到大哥身后,生怕让他再给硬拉上车。
冯四再跟吴老爷告了一遍别,又跟段浩方点了点头才上了车,等他的车跑远了吴老爷才领着这群人转身回去。
吴冯氏一直在屋里,等吴老爷进来说冯四走了,她才像刚回过神来般道:“……哦,已经走了?”然后就起来开始干活了,叫冯妈问午饭,让顾氏跟着敬泰回去,让二姐去照顾段浩方和孩子。屋里人都走光了,吴老爷过去把她慢慢拉到怀里,她才在他怀里哭了出来。
二姐回了屋坐下,知道冯四一走,吴冯氏只怕心都累了,她再带着段浩方和昌伟三个住在这里也是给她添麻烦,还是早点回去吧。这次出来也算是在娘家住够本了,现在回到段家只怕天也凉了,叶子也该黄了。
她算着路上要花的时间,便让红花开始收拾东西。这时她才发现段浩方从刚才就一言不发,看他脸色倒像是在想什么严重的事,就过去问他道:“怎么了?”
段浩方张嘴想问,说出口的却是:“收拾东西吧,我看爹和娘也累了,咱们还是早点回去吧。”
二姐答应了声就去叫红花进来收拾衣裳箱子了,看着她忙来忙去的,他觉得那话问不问都行,不必急在这一会儿,
昌伟和昌福听说要回去都有些没精神,段浩方一时也没劲去管他们。说再多段家好,好不好的孩子心里都有一杆秤。
二姐就赶他们去收拾自己的东西。她从他们开始到吴家来时就让他们自己收拾衣裳箱子,要带什么东西,要准备什么东西都要他们自己决定。一开始这两个孩子带的几个箱子里衣物是最少的,鞋甚至都忘了带换洗的,倒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带得多。二姐不但不管,还告诉跟着他们来的青萝,让她跟吴冯氏不要给他们另外再做新的,就是他们想要新的,也别那么简单的就给他们,要让他们等,要拖。几次以后这两个孩子已经知道怎么收拾出门的箱子了,连天气的变化都会考虑进去。
她说得再多,倒不如让他们自己明白更好。现在就算在段家,他们的东西也是自己收拾,至少能做到心中有数,日后不会丫头婆子轻易哄了去。
又拖了两天,段浩方让她去跟吴冯氏告辞。她去了,吴冯氏当即就掉泪了,道:“你也要走了?”看样子是真伤心了,还说:“几年了才能见到你,我都怕日后等我要闭眼了,你都赶不及回来再让我看一眼……”
二姐一听心就碎了,她想的不是吴冯氏,而是杜氏夫妻。她离开的时候虽然对杜氏夫妻有着千般怨恨万般不满,可这么多年过下来,爹娘再偏心也是亲爹娘,何况她在段家经过那么多事,知道很多事有时候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也没有那么多是非黑白。
可她那一走,这辈子算是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更别提能在床前尽尽孝,临走时送一把他们。
比起这个,杜氏夫妻就是再不好,她也对不起他们。何况他们也没有那么不好,现在想想都是些小事,甚至连那些小事她都想不起来,都是她自己小心眼。
二姐让吴冯氏一句话引出了心思,一时走神没听到她接着说了什么,回神时只听道:“……走吧,家里没事,有你弟弟呢,他现在也娶了顾氏,等顾氏生下孩子,我也没什么心事了。”
吴冯氏长长一声轻叹,整个人不知道是没精神还是消了心劲,总是有些灰心丧气的感觉。二姐此时也说不出什么好听话,闻言只点点头说:“那娘,你和爹要保重身体,有什么事就让人送信过来。告诉爹千万不要动气,酒要少喝点。娘也要注意,不要太累了。”
吴老爷嗜酒好肉,以前那副身板看着是壮,二姐却担心他会生病,年纪越大越害怕。吴冯氏操心太多,她也不放心。
说起来吴家和段家一来一回路上至少要二十天,这还是快的,要真是他们两个出了什么事,她是绝对赶不及的。
二姐从吴冯氏的屋里出来时想,还是要想办法搬得近一点。
在吴家住了三个半月,回到段家时已经快要入秋了。
一进院子二姐就让红花安排人先打扫一下屋子再收拾东西,她带着三个孩子去见老太太,说声回来了。
段浩方说去见老太爷,对她道:“晚上我回来吃饭。”
二姐看着他出去,红花看了她一眼没敢说话,临走前就发现三爷和三奶奶好像闹别扭了,虽然两人没吵架,可是两人都像憋着一肚子话想跟对方说,可哪个都不肯先开口。这种时候像她这样的还是躲远点好,省得牵扯进去遭了秧。
从老太太那里出来,二姐让张妈带着三个孩子先回去,她还要再去见大太太和二太太。这一回来怎么着几个院子都要打声招呼才行。
她这几天是想跟段浩方试探一下他对段家到底是怎么想的,老太爷是不是真有那个打算把段家交给他,真给他了那大房怎么办?
大老爷是绝对不会甘心的,就是那段浩守,看着也不像个好打发的。
她猜老太爷就是心里想让段浩方当家,也绝不会不顾大房。老人家的心思始终是想让一家人在一起的,老太爷也是这样,他又那么好名声,只怕就是死了也会留下话说不许分家的。
而大老爷是个谨慎人,段浩守虽然看着人有些阴险,可是越是这样的人表面上看起来越好,他也不像段浩平那样连脸都不要了,也不像段浩凤那样快三十了还没长大。这人,大哥的派头什么时候都是摆得足足的,段浩方是他的三弟,在这上头,他拿段浩守没办法。
二姐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她想搬得离吴家屯近一点,时候还长着呢倒是不必急,她可以慢慢磨这个事。可不能像段章氏那样,早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