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了杨三郎这番话、大家心里的疑惑才得以解除,鱼儿更是意识到就算她没提前动身回乡,杨大柱他们最终也会寻到白石村秦家去。一想到这儿,鱼儿心里顿时满是感动,同时也对小栓子刮目相看———原来他早已不似小时候那般呆头呆脑了,真遇到事他也算是个细心聪明的人。

一想到这儿,鱼儿便当着众人的面赞了小栓子一句:“一年多没见,这小栓子倒是聪明了许多,竟能想到这么一个办法来寻我,待他回来了我还真是得亲自登门向他道谢才是……”

杨三郎闻言憨笑着附和了句:“是该去,这小栓子又不是我们杨家人,能这般尽心尽力的帮着出谋策划寻找阿妹你,我们是该好好的谢一谢人家……”

杨三郎说着顿了顿,最终还是忍不住的感慨了一句:“没想到当年那个只晓得跟在我们阿妹身后,一个劲的讨糖吃的小胖子,长大后不但变得一表人才还聪颖过人,真真是出乎我们大家的意料!”

鱼儿闻言十分臭美的说了句:“嘻嘻,不瞒三哥,我可是打小就看出小胖子是个聪明人,不然我哪会让他跟着我一块儿玩?”

鱼儿其实是想说她早就发现小栓子是块璞玉,否则也不会打小就费尽心思雕琢他、努力把他打造成合格的相公。不过这般孟浪的话鱼儿可不敢在家人面前说出来,免得把他们给“吓”坏了。

而杨三郎听了鱼儿那带着丝丝俏皮的话语,顿时无奈的摇了摇头、哭笑不得的说道:“原来这小栓子长大了能这般机灵,还都是我们阿妹的功劳啊?”

鱼儿“大言不惭”的拍着胸脯答道:“那是自然的了,没我带着他一块儿玩,他眼下能这么聪明吗?若是他没打小跟着我玩,恐怕现在还是个只爱吃甜食的大胖子!”

鱼儿的话让杨三郎再次摇头笑了笑,最终决定不再和鱼儿瞎掰下去,而是换上正经的语气赞了小栓子一句:“不管这么说,这小栓子不但人机灵、对我们阿妹也是没的说,这一年多来更是处处都帮着我们家寻找阿妹……”

这杨三郎一当着鱼儿的面夸奖小栓子,一旁的刘氏立马就不乐意了,只见她唬着一张脸、毫不客气的出言打断了杨三郎的话:“老三,你没事在阿妹面前说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那小栓子机灵不机灵,同我们阿妹有什么干系?!”

“阿母,我只不过是就事论事、实话实说。”杨三郎无奈的解释道。

这刘氏才不管什么“就事论事”、“实话实说”,当下就毫不留情的拍了杨三郎后脑勺一下,训道:“总之我不许你们在我们家里提起小栓子,老三媳妇儿,把你家官人给我管好了!他要是再在阿妹面前胡说八道,仔细我揍他!”

林氏虽然对刘氏的彪悍早已司空见惯,但眼下她一听刘氏出言威胁要揍杨三郎,脸上还是觉得有些尴尬———这杨三郎都是当爹的人了,哪能像小时候那般、随随便便的让刘氏揍啊!

不过这小栓子和杨家的关系,以及半年前发生的那件事儿林氏也知道些许,更是知道自从那件事在村子里传得沸沸扬扬后,刘氏心里就十分不待见赵家人。

因此林氏虽然对刘氏彪悍的出言威胁感到无奈何头痛,但却只能硬着头皮答了句:“阿母您放心,我会把三郎看好了的。”

林氏说着便不由分说的把杨三郎给拖出了堂屋,让他乖乖的跟自己回屋去,免得他那老实性子让他说出更多不该说的话来。一旁的杨七娘见刘氏发脾气也不敢多问,再同鱼儿说了几句话便也回家去了。

而鱼儿见刘氏莫名其妙的发了脾气心里十分不解,待屋里只剩下她们二人了、才小心翼翼的问了句:“阿母您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您怎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

鱼儿的话让刘氏慢慢的收起脸上的怒气,随后一脸担忧的看了鱼儿一眼,脸上有着欲言又止的神色,似乎有什么话让她难以启齿对鱼儿明说。

而刘氏越是不肯说、鱼儿就越是觉得奇怪,更是忍不住再追问道:“阿母,您究竟是怎么了?可是我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刘氏本就是个急性子的人,也藏不住什么话,因此鱼儿再追问了她几句后、她就索性把事情都给说开了:“阿妹啊,阿母晓得你和小栓子青梅竹马、打小一块儿长大,同他的感情也十分深厚,早些年那林氏说要同我们家结亲的事你也都知道……”

“当年林氏当着你的面笑嘻嘻的说要同我们家结亲,你没反对、阿母便知道若是让你嫁给小栓子,你心里是乐意的,”刘氏一把话说开,顿时便有些打不住、唠唠叨叨的把一些陈年旧事都倒了出来:“唉,以前阿母也觉得你嫁一个知根知底、从小和你一起长大,且只听你一人话的男子,比嫁给那些你见都没见过的男子强,因此当时林氏同我提结亲一事时,我嘴上虽然没答应她、但心里却也是愿意的。”

“不过阿母眼下得把话同你说明白了———这小栓子你是嫁不得了,那赵家的门你也进不得了,你还是赶紧把心里对小栓子的那点心思给掐灭了,咱慢慢的再物色别的好人家,一定能找到比小栓子合适的人!”

刘氏突然说了这么一番没由来的话、让鱼儿心里一片疑惑,听完后也只能下意识的问刘氏一句:“这是为何?阿母为何突然对小栓子不满意了?”

刘氏闻言没好气的答了句:“这小栓子都还没娶妻呢,屋里头就有个如花似玉的丫头在,我能对他满意吗?!”

“如花似玉的丫头?这究竟是这么回事?”鱼儿不解的问道。

但刘氏似乎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做解释,只见她直截了当的冲鱼儿说道:“什么如花似玉的丫头你不必管,你只要知道小栓子这人配不上你就行!反正当年我们两家也只不过是随意提了提结亲一事,眼下把它当成是说笑也没什么不可的。”

“阿母……”

“好了,你才刚刚回到家,别想那些烦心事了!赶紧回屋去好好的歇上一觉,明儿阿母做你最喜欢吃的鱼片粥给你吃!乖,听阿母的话……”

鱼儿还想开口再问个清楚,但刘氏却不由分说的将她的话打断,随后还一个劲的把鱼儿往屋外推去,一副不愿同鱼儿多说的样子。鱼儿无奈,最终只能乖乖的离了堂屋往自己的屋子走去。

不过鱼儿回到自个儿的屋子里后,只坐了一会儿便坐不住,很快越想越是觉得事情十分蹊跷,于是最后干脆起身出了门、径直来到了杨三郎夫妇住的屋子,敲了门进去后鱼儿也不同杨三郎夫妇废话,直截了当的问了句:“三哥、三嫂,你们告诉我小栓子他究竟做了什么事,让阿母这般不待见他?”

“这……”

杨三郎果然如鱼儿所料的那般一开口就迟疑,鱼儿见状也不同他这个老实人废话,而是直截了当的冲林氏说道:“三嫂,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我迟早都会知道的!既然我迟早都会知道,你还不如痛快些现下便告诉我一切,免得我日日都来缠着你们!”

林氏想了想觉得鱼儿说得有理,于是也就不再犹豫了、爽快的给了鱼儿一句痛快话:“阿母是因那小栓子半年前,竟学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少爷在屋放了个通房丫鬟,才会这般不待见他和赵家!”



这算不算是平地惊雷捏?小云顶着锅盖逃走~

不过小栓子有没有把那如花似玉的小丫鬟怎么了,这个……请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一章    醒悟

“通房丫鬟?”鱼儿一脸吃惊的重复了遍林氏的话。

“没错,”这林氏以为鱼儿年纪小不懂“通房丫鬟”是什么意思,先是咬着嘴唇想了一会儿、随后再扫了一旁的杨三郎一眼,最终才凑到鱼儿耳边小声的解释道:“通房丫鬟说白了就是服侍男主子的小妾!她们只要把男主子服侍好了,就能被抬为姨娘,马家的几个姨娘都是这样抬起来的。”

鱼儿不是那真正未经世事的小娘子,加之没穿越前鱼儿没少在网上看穿越小说,自是知道“通房丫鬟”是什么意思了,同时鱼儿更是知道“小栓子在屋里放了个通房丫鬟”,这意味着什么……

算是小栓子对她的背叛吗?

还是只能说她这么多年来的改造彻底失败?

不,在没亲眼、亲自验证这样件事前,鱼儿不会给事情下定论,至少也得问问小栓子对此事抱着的态度,以及他究竟有没有和通房丫鬟那啥,鱼儿才能对此事做出正确的定论。

这一刻,鱼儿对自己能够冷静的对待“通房丫鬟”一事,感到十分满意……

不过鱼儿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自是不能表现出什么都懂的样子,于是等林氏悄声把话说完、鱼儿才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通房丫鬟就是小妾,三嫂你若是不说我还真不晓得!不过这小栓子好端端的,怎会生出这样的心思来?”

“唉,这男人有哪个是不好色的?”

林氏说这话时还不忘瞪了无辜的杨三郎一眼,随后才缓缓的往下说道:“不过也不能说是小栓子主动提出要放通房丫鬟在屋里的,而是他娘、林氏主动给他买的……”

原来,这林氏的确是对鱼儿这个儿媳妇人选十分满意,也一早就存了同杨家结亲的心思,且这个心思一直到现在林氏也没打消过。毕竟此时的杨家已出了两个有出息的“官老爷”,鱼儿也比许多同龄的小娘子都聪明能干,林氏只会对鱼儿的家世更满意、更想娶鱼儿回赵家做媳妇儿。

但林氏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北宋人,在她的观念里“娶鱼儿”和“给儿子安排个开荤的通房丫鬟”,这两件事在她的观念里一点都不冲突,她甚至认为在鱼儿进门前让小栓子事先开荤、懂一懂男女直接的那些事儿,是为了鱼儿好……

不过这林氏也不是无缘无故、突然生出给小栓子安排通房丫鬟的心思,而是她觉得赵家和她的儿子今非昔比,身份已经比以前尊贵了许多,得多学学城里的那些大户人家,才能凸显出他们赵家在村子里的与众不同。

话说小栓子当年参考科举时,虽然只通过了洲试和省试、没能通过殿试,但这已足以让林氏感到十分高兴,让她觉得脸上十分有光、并常常并四下同人炫耀,林氏更是觉得小栓子的身份眼下已不同以往,赵家在村里的地位也和以前大大不同了。

加上在鱼儿走失的这一年多里,赵家在因缘际会下、接二连三的做成了几桩收益不错的生意,因此接连的发了几笔不小的横财后,赵家也从原来家境还算殷实、一下子变成了村里的小地主。

这大儿子跟着父亲学做生意已做出点成绩来了,小儿子又考上了举人、再进一步的可能性极大,家业也在短短一年内翻了几番,这些种种让林氏觉得春风得意、好运连连时,也让她犯了和马家一样的毛病———变得喜欢跟风,不但多出了攀凤附雅的坏毛病,还把城里一些大户人家的规矩也给学了回来,似乎想以此来彰显自家的与众不同之处。

于是林氏一起了攀凤附雅的心思,找了牙侩买进了许多下人不说,还给两个儿子分别都配了一个丫鬟和小厮。那两个丫鬟都是林氏从牙侩手里精挑细选出来的,除了模样生得好外、身段子也是生得十分匀称,一看就让人知晓林氏买这两个丫鬟回去,打的是什么主意。

而这林氏倒也没想过掩盖自己的意图,她把那两个丫鬟配给两个儿子时,就把话都给挑明说清楚了,说只要她们好好的侍奉两位少爷,将来便将她们开脸抬为姨娘、当赵家的半个主子。

林氏做的这一切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村子里的人有的羡慕赵家家里弄得和城里的大户人家一样;有的则觉得赵家爱显摆、没事养一堆闲人多吃粮米;有同林杨两家关系较好、知道两家有结亲意思的人,则跑到刘氏面前恭喜鱼儿有福气、以后一嫁到赵家就有下人可以使唤。

刘氏听了村子里有关赵家的传闻心里本就十分不悦,再一听那些让她觉得讽刺的、恭喜鱼儿有福气的话儿,刘氏当下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扫帚把前来恭喜的人给撵出了去!

那些人觉得赵家变成那样是“喜”、是鱼儿的“福气”,刘氏可不这样认为!

刘氏可不舍得鱼儿还没嫁过去就先受这样的委屈,让自己的男人给别的女人先睡了!

因此村子里越是传赵家发生的新鲜事儿,刘氏心里就越是不悦———毕竟林氏曾经和刘氏有过口头约定,说是一等鱼儿及笄就把亲事定下来,让鱼儿和小栓子早早把婚事办了。

虽然赵家发迹那会儿鱼儿还下落不明,但刘氏自是坚信鱼儿早晚都会回来的,既然鱼儿早晚都会回来、那也就是说早晚还是会嫁给小栓子,可眼下鱼儿和小栓子都还没成亲呢,林氏就往小栓子的怀里塞了个如花似玉的丫头,刘氏知道了能不气?

事情在短短半年内突然变成这样,刘氏哪能再委屈鱼儿、按照原先的打算把鱼儿嫁给小栓子?

林氏把鱼儿不在这一年多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都告诉了鱼儿,包括刘氏得知赵家发生的一切后的态度。

而鱼儿听完自家嫂子讲的这些话后,才终于明白刘氏为何会这般不待见小栓子和赵家———换做任何一个母亲,恐怕都不乐意吧?

一想到这儿,刘氏让鱼儿别再想嫁入赵家的缘由、鱼儿也都明白了,更是认为暂时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明智的。

鱼儿之所以会觉得不嫁入赵家的决定是明智的,不是因为小栓子有了通房丫鬟一事,毕竟这件事鱼儿还没亲自证实过。鱼儿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以前她的确是费尽了心思、把一夫一妻制强行灌输给小栓子,当时小栓子也接受了鱼儿的灌输。

但鱼儿却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那时他们都还小,小栓子即便接受了鱼儿灌输的观念、也只是嘴上接受,真正验证小栓子是不是彻底接受了鱼儿的改造,只有在他长大成男人、面临来自女人的诱惑的时候。

意识到这一点后,鱼儿的心境和一直以来的乐观想法都改变了,她不再对小栓子有着一味的信任了,她甚至感谢林氏给小栓子安排这么一个通房丫鬟,让她有了真正考验小栓子意志力的机会。

“通房丫鬟”一事也给鱼儿提了一个醒,让她不再想按照先前的想法、等到合适的时候就嫁给青梅竹马的小栓子,而是想着再多考验小栓子几次,顺便再在他身上找一找恋人间该有的感觉,如果这一切都符合鱼儿的要求、鱼儿再嫁给小栓子也不迟。

而就在鱼儿思绪辗转间,一旁的林氏一直紧张的看着鱼儿脸上的神色,似乎有些担心鱼儿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毕竟鱼儿和小栓子青梅竹马、打小一起长大,大家都认为最在乎那个通房丫鬟的人一定是鱼儿……

而林氏见鱼儿脸上的神色虽然瞬间万变、但却一句话也没说,最终只能在杨三郎埋怨的目光下小心翼翼的开了口:“阿妹你还好吗?若是你觉得难受,便哭出来吧!千万别憋在心里,其实这男人有两、三个妾室也不算什么,城里的大户人家都这样……”

林氏的话把鱼儿的思绪拉回了当下,让她迅速的把心思整理好,开口问了林氏一句:“三嫂,我只想问你一件事,林婶子给小栓子安排的那个通房丫头,小栓子和她同房了没?”

鱼儿脸上的镇定和平静让林氏见了十分意外,尤其是鱼儿一语中的的问到事情的关键之处,更是让林氏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林氏没料到鱼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听完后,不但依旧一脸平静,还不生气、不哭闹,并且马上抓住事情最关键的地方。

看来在外头漂白了一年,她的这个小姑子已经不再是天真无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

只可惜鱼儿的问题林氏也回答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