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晶球-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斯简直像天使,她侠骨柔肠,热情开朗,常对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 罗杰斯的母亲恩奈斯汀于1919年出生于博蒙特市,她那做医生的继祖父亲自为她的外婆格拉迪斯接生。20世纪初期的美国,高昂的医疗费用依然让不少人选择在家里生孩子,人们通常是找位助产士或者跟产妇亲密的女性家属在家里为产妇接生,但助产士不能在产妇家中使用镇痛药物的规定也增加了分娩过程中的变数。 在达奇母亲的建议下,达奇夫妇来到博蒙特市待产,达奇的继父恩奈斯特?马布瑞(Ernest Mabry)是位全科大夫,有了他的帮助,格拉迪斯生产得非常顺利。当接生房里传出恩奈斯汀响亮的啼哭声时,等候室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达奇的继父告诉他:“是个很健康的小公主!”为了纪念公公为自己接生,格拉迪斯以公公的名字给女儿命名恩奈斯汀。 在雨果,格拉迪斯是个异类,她对事业的追求远比遵守相夫教子的“规矩”要强烈许多。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的缘故,格拉迪斯的最大乐趣是在雨果担任通讯社专栏记者,这一兴趣一直持续了三四十年。
  她常常跑到警署和法庭去采访犯人,有时连被采访的杀人犯都吓了一跳:什么时候连女人也这样天不怕地不怕地跑到法庭里和杀人犯面对面?这个世界变化真是太快了!有时听说了有抢劫犯被抓,格拉迪斯会立刻跑到警署里追问劫匪到底都抢了些什么。有时她又在医院出现,看望那里的伤者,追问事发缘由。 她娇小的身影在当时巴掌大的雨果四处出没,很自然成为小镇人们议论的重心。在那个“男主外,女主内”封闭的男权社会里,像格拉迪斯这样喜欢抛头露面的妇女显得分外离经叛道!每一次她外出采访,总会有人在背地里议论她:“看,格拉迪斯又去法庭了!”对周围人的指指点点,格拉迪斯从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地为自己的喜好奔忙。 年幼的吉姆常常被送到外婆家,受外婆不拘一格个性的影响颇深。他在之后的著作中也屡有提及,坦承他们家庭成员的火爆脾气多半有外婆的遗传。据吉姆的二弟马布瑞回忆,在吉姆的成长过程中,他受母亲家的影响较深。儿时兄弟几个常常在暑假被送到外公外婆家,自然就与外婆要亲一些。 外婆从小就教育吉姆一定要努力工作挣钱,才能过好日子。他记得外婆总是反复叮嘱他和弟弟们:“千万不要跟人说你有多少钱!如果哪天我听说了你们在外面说自己有多少钱,我和你外公会立刻进坟墓的!”对于这样“恐吓”式的嘱咐,吉姆和弟弟们信以为真,一直谨遵外婆的家训。
  至今,罗杰斯的大弟弟迪克依然记得,兄弟俩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外婆带着他们外出采访的时候。格拉迪斯总会带他们先去当地的杂货店给每人买一本连环画,当外婆的身影在监狱、法庭或者医院等场所分别闪现时,一旁一定坐着小兄弟俩,一边翻着小人书,一边做着“超人”梦等外婆。此时罗杰斯发挥的关键作用是:一边看漫画书,一边看着弟弟,以防他乱跑走丢了。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是美国漫画史上的黄金岁月,各路英雄豪杰粉墨登场,不同的连环漫画期刊主角成就了孩子们的偶像团队。兄弟俩喜欢的“超级英雄”有《超人》、《蝙蝠侠和罗宾》、《橡胶侠》、《绿灯侠》、《神奇上尉》、《神奇飞鼠》等,罗杰斯常常幻想自己成为蝙蝠侠,总是在关键时刻救人于危难之中;而迪克更想当身体可以伸缩成各种形状的橡胶侠,兄弟俩有时还会为哪个大侠功力深厚而争论一番。后来小兄弟俩的注意力又转移到《特种部队》上,能够成为特种部队的敢死队队员,与眼镜蛇部队决一死战是那个时期男孩子们的热门话题。直到今天,罗杰斯依然对《超人》和《蝙蝠侠》印象深刻。 在孩子们眼里,整天忙碌的外婆格拉迪斯更像个骁勇善战的“神奇女侠”,当她快速果决地收集了所有的采访素材后,就会带着孩子们回家赶写报道。吉姆和迪克兄弟俩常常在家比照漫画书,反复切磋各路侠客的看家本领,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拥有和大侠一样刀枪不入的神功。有时候他们干脆跑到邻居家,向他们炫耀外婆新买的漫画书。在孩子们的喧闹声中,格拉迪斯完成了一篇又一篇生动翔实的新闻报道,这似乎是最早的职业女性工作状态的原生态记录。在一个闭塞的男权社会里,一位女性能够顶住舆论压力抛头露面,边看孩子边撰写出大量的新闻报道,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令人肃然起敬。
  

亚拉巴马的罗氏家族
罗杰斯家族中最早在亚拉巴马州扎根的是他的高祖—查尔斯?普拉特?罗杰斯(Charles Platt Rogers),这位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是亚拉巴马州最早的一批白人拓荒者之一。美国历史上,亚拉巴马州曾是南北战争期间“南方邦联”的诞生地,首府蒙哥马利市是当时南方邦联的中心,最大城市伯明翰曾是美国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地方。1955年蒙哥马利的女裁缝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因拒绝在公交车上给白人让座被当局逮捕,引爆了黑人反种族隔离运动。远在伯明翰的年轻牧师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组织领导的反对歧视黑人的非暴力抵制运动,成就了他作为民权运动领袖的历史地位。 亚拉巴马之名取自印第安语“拓荒者”之意。历史上的亚拉巴马原本为法属路易斯安那省的一部分,1763年割让给英国。1817年正式成为美国领土,1819年12月14日,亚拉巴马被列入美国第22个州。棉花曾是亚拉巴马州重要的经济支柱,随后钢铁业在中北部的伯明翰市兴起。美国东部最古老的山 脉—阿巴拉契亚山脉蕴藏着丰富广阔的无烟煤矿床和石油,它的南端就伸入亚拉巴马州境内。伯明翰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亚拉巴马州中北部,这个有着30万人口的城市,因靠近烟煤矿井,大量使用烟煤,成为美国知名的“烟煤城”。 1852年,带着对铁路建设的热望与开辟未来事业的豪情,22岁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查尔斯?普拉特?罗杰斯来到了亚拉巴马州,成为这里最早的一批白人拓荒者。这位铁路工程师从此开始了罗杰斯家族早期的拓荒轨迹。
  那时正值美国运输史上的“铁路时代”,为了鼓励各州政府大力修建铁路,联邦政府采取了赠送大片土地、降低用于建设铁路的进口钢材关税、统一铁路轨距等措施。各地方政府也通过认购投资用的股票、购买铁路债券、给铁路公司赠予和负担铁路勘测费用等优惠举措投资和援助铁路公司,无偿获得大量土地的铁路公司因此受益匪浅。 在这股铁路建设热潮中,工程学专业出身的查尔斯担任亚拉巴马州一条地方铁路的首席工程师。我们姑且称之为O&O铁路(Opelika & Oxford Railroad),那条铁路正好穿过亚拉巴马州中部一个名叫莱托哈奇(Letohatchee)的寂静小镇。1871年,路易斯维尔和纳什维尔铁路公司将O&O纳入麾下,作为首席工程师的他也因此获得路易斯维尔和纳什维尔铁路公司赠予的大片沃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地主”。 年轻的查尔斯在莱托哈奇小镇附近的汉纳威尔小镇与南茜?桑德逊(Nancy Sanderson)相识,两人随后在莱托哈奇结婚定居。除了赠予的大片沃土外,精明的查尔斯另行购买了铁路沿线的土地,加上妻子家族中的部分良田,他全部种上棉花,并很快在莱托哈奇一带成为远近闻名的棉商。南茜为查尔斯生了七个孩子,小查尔斯?普拉特?罗杰斯(Charles Platt Rogers Jr。)—罗杰斯的曾祖父,是家中的第一个男孩,排行老二。1881年,南茜病逝。次年,查尔斯续弦,娶了来自布鲁克林的教师伊利莎?卡门(Eliza Carmen),后者并未给罗氏家族添丁。
  小查尔斯在小镇长大,他的爱情轨迹沿袭了与父亲同样的套路,他也在汉纳威尔小镇结识了自己的另一半—弗朗希斯?爱德华?普瑞切特(Frances Edward Pritchett),这位跟随父亲从弗吉尼亚州搬到此地的姑娘后来成为罗杰斯的曾祖母。最初,小查尔斯一直帮着父亲经营棉花生意,此时,罗氏家族已在亚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西部的郎兹县拥有大片棉田。每年秋天,棉花收获后会源源不断送到毗邻的蒙哥马利,在那里,类似雷曼兄弟那样的商品交易经纪商们是棉花的主要买家。 1910年,一场罕见的象鼻虫灾害顷刻间席卷了亚拉巴马州的大片棉田,灰压压的象鼻虫呼啸而过,棉田顿时被啃得精光,致使世代倚仗棉花过活的棉商瞬间失去了生活支柱。此时,工业革命的脚步将交通、制造业和燃料行业等新兴工业推向前沿。铁路的繁荣为煤进出矿产区提供了便利,当大卫?托马斯从无烟煤中炼出铁后,美国的钢铁工业由此跨入了全速发展的快车道。 当时的伯明翰,因距离铁矿、煤矿和石灰石等原料产地较近,成为美国南部最大的钢铁中心。虫灾封堵了亚拉巴马棉农的后路,小查尔斯带着大部分儿女搬到了伯明翰,涉足采矿业,准备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小查尔斯共有十个孩子,罗杰斯的祖父魏德?艾伦?罗杰斯(Wade Allen Rogers)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魏德在莱托哈奇出生,很早就跟随父亲在江湖上打拼。阿拉巴契亚山脉丰厚的煤矿藏令不少淘金者快速变身为富有的矿主,凭借着一纸与路易斯维尔和纳什维尔铁路的长期供煤合同,小查尔斯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煤矿业王国”。他在伯明翰以北杰斐逊县拥有多个矿井,并在朗兹县拥有广泛的人脉。魏德20岁那年,小查尔斯买下了杰斐逊县附近一座规模不大的矿井交给他打理,罗杰斯家族第三代从此自立门户,开始了与黑色燃料打交道的年轻矿主生涯。 罗杰斯的祖母艾蒂?彼兰德(Ettie Beeland Rogers)出身大户人家,在以纺织业闻名的亚拉巴马州格林维尔市,她是出了名的美人。身材高挑的她穿着20世纪初流行的拖地长裙,眼神清澈,举止高贵优雅。 一天,魏德在莱托哈奇小镇火车站偶遇艾蒂,立即被艾蒂的美貌“击中”。当时的艾蒂正搭乘从格林维尔前往蒙哥马利的火车,准备去那里的超级百货商店“血拼”。火车中途在莱托哈奇车站稍作停留,艾蒂正好与镇上的朋友约好了在车站相见。这一见竟演绎出了一段情缘,看到艾蒂第一眼,魏德就在这位优雅的美人面前迷失了方向,他随即跳上了车,自愿充当“护花使者”护送艾蒂来到了蒙哥马利。“火车情缘”一定终身,不久,魏德向艾蒂求婚,两人随后在艾蒂的家乡格林维尔举行了婚礼。
  婚后,艾蒂随魏德搬到了伯明翰,他们共生了四个孩子。1918年,罗杰斯的父亲老詹姆斯?彼兰德?罗杰斯(James Beeland Rogers Sr。)在伯明翰出生,四个孩子当中詹姆斯排行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降生巴尔的摩
詹姆斯出生那年,美国遭遇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燃料短缺。整个美国的煤实行定量供应,供应量被控制在平时的2/3。户外照明和三楼以下的居民用电梯都被严格禁止。 艾蒂不仅人漂亮,家务也料理得相当不错。有了艾蒂的帮助,魏德得以一心一意忙于煤矿的运营和管理。20世纪初的美国,*和矿井事故成为煤矿主原始积累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插曲,每年都会有数百名工人死于各种矿井事故。煤矿工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待遇,反抗矿主的*事件时有发生,矿主被矿工绑架甚至杀害的案件成为当地警察局最为头痛的卷宗。很长时期内,矿主与矿工之间的劳资关系颇为紧张。 在一次矿上工人*时,魏德和手下经理赶去现场解决问题,激动的矿井工人与管理层发生了肢体冲突,他的手在纷争中受了点轻伤。当时他并没在意,只是随便在伤口上抹了点儿药水,就继续工作了。不料,伤口很*染化脓,并迅速恶化成败血症,魏德高烧不止,命悬一线。 那时距离英国人弗莱明(Fleming)发现青霉素还有一段时日,临床治疗中并没有抗生素的影子。这意味着一旦感染了败血症,病人几乎只能等死。还没等人们将魏德从医疗条件简陋的矿上送回伯明翰,他就因败血症引发的多种脏器衰竭不治身亡。年仅40岁的魏德绝尘而去,那一年,詹姆斯刚满10岁。 父亲的突然辞世将这个美满的家庭瞬间打入灾难深渊,年幼的詹姆斯和哥哥姐姐们一夜之间成了无人照料的孩子。悲痛欲绝的艾蒂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在伯明翰待了一段时间。但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却再也没能从矿上拿回一分钱,她带着孩子们告别了伯明翰,从此不再回来。
  1929年,艾蒂带着詹姆斯和他的三位兄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格林维尔。那一年10月末,由“黑色星期四”引发的抛售狂潮顷刻间敲碎了美国人的梦想,成千上万的股民不计成本地抛出股票,将道琼斯工业指数一举打入灾难深渊。道指从股灾开始前的最高点点持续暴跌,累计跳水达89%,美国从此陷入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危机又引发西方经济体系的大萧条,数千万人失业,银行、证券公司纷纷倒闭。 20世纪早期的美国,失去了丈夫的女人独自抚养孩子凄苦而孤独,经济大萧条更让失去了经济支柱的五口之家雪上加霜。倔强的艾蒂没有再嫁,仅靠着父亲去世时留下的一点遗产和弟弟吉姆?彼兰德的帮助,独自一人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 詹姆斯高中毕业时,他的叔叔承诺,如果他能考上俄克拉何马大学石油工程系,就为他支付大学学费,以便他毕业后到自己的公司帮忙。谁知,没等詹姆斯毕业,他叔叔就去世了,公司也卖给了别人。
  詹姆斯果然如愿就读俄克拉何马大学,主修石油工程的他学习非常刻苦,很快拿到了奖学金。詹姆斯与罗杰斯的母亲恩奈斯汀相识于1937年,他当时是学校一个兄弟会的会长。巧合的是,达奇也曾是这个兄弟会的会长。 有一天达奇夫妇去俄克拉何马大学看望他们的宝贝女儿恩奈斯汀,重游母校的达奇顺道去看了一下留下美好回忆的兄弟会。在去往兄弟会会所的路上他们碰见了詹姆斯,老少兄弟会掌门在母校意外相逢令双方倍感惊喜与亲切。一路上,老少会长相谈甚欢,等到了兄弟会会所,达奇夫妇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宝贝女儿竟然就在隔壁! 原来兄弟会会所与恩奈斯汀担任会长的姐妹会会所是邻居,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达奇两口子亲自做媒,顺势将英俊稳重的詹姆斯介绍给了自己的千金,新一代兄弟会会长和姐妹会会长进行的“历史性会面”,从此改变了两人的人生轨迹。 两个年轻人就这样一起坠入了情网,身高米、有着一头灰褐色头发和一双深邃的蓝眼睛的腼腆小伙子很快赢得了恩奈斯汀的芳心。恩奈斯汀是个身材娇小、活泼开朗的姑娘,一双蓝色的大眼睛和天使般的微笑总能让她成为小伙子们关注的重心。恩奈斯汀在高中时就有不少男生追求,也谈过一些男朋友。詹姆斯性情温和,对周围人非常体贴,即便有人与他争执,他也只是微笑着很少辩解。这是吸引恩奈斯汀的地方,比起其他满嘴抹蜜的年轻小伙子而言,詹姆斯的内向与谦逊显得与众不同。
  吉姆的二弟马布瑞曾这样评价父母亲的结合,他认为两者之间可谓“绝配”,“两个如此优秀的人,彼此都令对方印象深刻。”临近毕业时,詹姆斯向恩奈斯汀求婚,达奇给这位兄弟会接班人投了最热情的一票。毕业后詹姆斯成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