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剑南军也不再行军北上,暂时驻扎在利州城内外。
这天傍晚,一队斥候骑兵牵着马艰难地在泥泞山路上行走,为首的军官已经看到了山脚下的大营。
“大家加把劲,我们的情报很重要,不能再耽误!”
尽管士兵们都已疲惫不堪,但也只得抖擞精神向山脚下的剑南军大营而去。
剑南军大营里,帐篷一顶连着一顶,延绵数里,十万大军,气势宏大,大帐中,高仙芝正站在沙盘前考虑战术安排,自从李庆安率先使用沙盘后,沙盘这种行军打仗的利器已经纷纷被大唐各军采用了,高仙芝也不例外,他在两年前便制作汉中到长安一带的沙盘,对这一带的地形道路他了如指掌。
他唯一没有料到的是天气,按理,要到五月中旬后,这一带才会陆续下雨,但雨季却提前了,使他的行军计划受到了挫折,他们已经驻扎两天了,高仙芝心急如焚,他得到的情报是,关中军还没有到南郑,如果他能抢在关中军占领南郑,得到南郑的粮食补给,占据有利地利,那么对关中军一战,他九成的把握取胜了。
老天爷不长眼,高仙芝也无可奈何,看了半天沙盘,他无计可施,只得背手转回了前帐,这时,他忽然看见了坐在帐门口的女儿,已经荣升为中郎将的高雾,他不由一阵头疼。
女儿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至今没有嫁人,一般而言,这个年纪已经很难出嫁了,而且还是女将军,更没人敢娶,高仙芝便死了嫁女之心。
前几年他的爱将赵崇玼妻子病世,赵崇玼便有意想娶女儿为后妻,几次表达此心愿,虽然赵崇玼是续弦,家中还有孩子,把女儿嫁给他是有点委屈了,不过女儿确实也嫁不了别人,高仙芝便没有反对,并且暗示赵崇玼,只要女儿同意,他没有意见。
不料女儿不仅坚决不肯,而且还跑去将赵崇玼一顿臭骂,骂得他满面羞惭,再不敢提此事,高仙芝也只得作罢。
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却让高仙芝十分恼火,蜀王主动提出,愿纳高雾为平妃,诰命等同王妃,这显然是想和他高仙芝进行联姻,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高仙芝便劝说女儿答应,但这个倔强的女儿却死活不肯,竟拔剑以自尽来威胁,让高仙芝又恨又恼,却也无可奈何,只想寻找机会再好好劝她。
此时已是黄昏,濛濛细雨斜飞入帐,淋湿了高雾的发鬓,她却恍然不觉,托着腮,怔怔地望着西方的天空,她穿着一身盔甲,长年的军旅生涯使她脸庞变得有些憔悴,但她的眼睛却依然如八年前那般明亮,平时的坚毅此时已经看不见了,变得俨如羚羊的眼睛,温柔而敏感。
高仙芝只觉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女儿在思念谁。
“雾娘!”他慢慢走到女儿面前,柔声道:“怎么不去自己营帐?”
高雾连忙站起身,低声道:“听说母亲写信来了,女儿想看一看。”
“噢!是,刚刚送来,我也正想派人给你送去。”
高仙芝从桌案上取过一封家信,笑着递给了女儿,高雾接过信,便躬身道:“父亲,那女儿回去了。”
高雾转身便走,高仙芝又叫住了她,“雾娘。”
“父亲还有什么事吗?”
高仙芝一时也不知该怎么说,便笑了笑道:“没什么,你早点回去休息,我们最迟明天就要出发了。”
“是!”
高雾转身走了,高仙芝望着女儿的背影,不由轻轻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么多年了,她居然还这样痴心,哎!”
这时,一名亲兵来报:“大帅,斥候有紧急情报送来。”
高仙芝一怔,立刻令道:“让他们进来!”
片刻,几名斥候走进大帐,半跪行了一礼,为首军官道:“禀报大帅,南郑有最新情报。”
“说!”
“南郑已经被四万荆州军占领。”
“什么!”高仙芝大吃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荆州军’,怎么会?
他蓦地转身奔回放置沙盘的侧帐,手执油灯低头细看,他明白了,荆州军从南阳到均州再到金州,最后从金州过来,不过路途遥远,说明李瑁早已经出兵了,高仙芝又悔又恨,不由狠狠一拳砸在沙盘上,低声骂道:“这帮浑蛋!”
他背着手在大帐里来回踱步,怎么办?荆州军已经抢占先机,他们再去,是敌是友还不知,就算是友,有利的地势以及粮食都被他们得了,剑南军将陷于被动之中。
高仙芝在大帐里走了几圈,这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前几天的一个策略,当时急于赶去南郑,便放弃了这个策略,而此时,不正好可以重新启动这个策略吗?
高仙芝又返身回沙盘前,目光紧紧地盯着沙盘上的一条西方道路,这时,他想起了一条著名的战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四百一十九章 各路诸侯
正如众人猜测的那样,安禄山接到儿子的死讯后顿足捶胸,放声痛哭,他发誓要为长子报仇,随即下令三军缟素,也不等朝廷是否有说法,便亲率十万精兵,浩浩荡荡杀向潼关,借口搜捕杀害儿子的凶手。
与此同时,四万荆州兵在李瑁的率领下已经开到汉中,占领了南郑,厉兵秣马,剑指长安,而十万剑南军在高仙芝的率领下也转向陈仓,准备从那里进入关中,数支大军从四面杀来,一时间长安上空战争阴云密布。
为了应付这复杂的局面,李豫也作出了积极的部署,一方面,他将二十万关中军一分为三,八万大军开赴潼关,由潼关大帅王思礼统帅,防御安禄山的军队,又派十万大军开赴汉中,任命金吾卫大将军孟云为主帅,左武卫大将军罗正义为副帅,最后由长孙全绪统帅二万军镇守长安,另一方面,李豫又连下数旨,将三万朔方军和两万凉州悉数调入关中,两军合并为一军,命郭子仪为主帅,火速开往长安。
自从郭子仪出任朔方节度使后,他的主要任务便是募兵练兵,尽快恢复屡遭打击的朔方军系,但由于朝廷拨来的钱粮不足,使他募兵有限,将近一年时间募兵还不足两万人,无奈之下,郭子仪只好改走精兵路线,强化对军队的训练,只用一年时间,便将朔方新军训练成了一支精悍之军,仅仅只缺乏实战的磨练。
接到李豫的旨意,郭子仪只留五千军守九原和灵州,其余三万精兵悉数起兵南下,昼夜行军,前往会州和凉州军会合,两天后,会宁城已遥遥在望。
会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靖远县一带,位于黄河东岸,这里山环水绕,地域辽阔,自古就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经通道,为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素有秦陇枢机之称,是西域东进的战略要地。
这一带河水平缓,利于渡河,绝大部分前往西域的商人都在这里渡河,两岸码头有数百艘渡船,舟来楫往,热闹非常。
但这几天河面上冷冷清清,商人们都不见了踪影,来往渡船被一支军队全部占据,一天一夜,河面上全是军队的身影,这支军队就是从河西调来的凉州军了,他们已经到达两天,正在等待朔方军前来会合。
李豫的这一纸调兵圣旨对于程千里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在他最危急的时刻把他救了出来,这一年来,程千里一直便面临着安西军的高压,在甘州北方的居延海,安西三部胡兵约六万余人在大将崔乾佑的统帅下对甘州虎视眈眈,而在肃州,四万安西军枕戈以待,将会随时发动对甘、凉两州的攻击。
这一年来,程千里昼夜不得安宁,前几日,他又得到了斥候的报告,肃州安西军大量增兵,约有八万余人,程千里立刻便猜到了,极可能是李庆安也闻风而动,亲自来肃州了,西有十二万精悍之事,北又有六万虎狼大军,十八万安西大军形成了围猎河西之势,吓得程千里胆战心惊,心中惶恐之极。
可就在这时,圣上的调兵旨意到了,程千里如释重负,他甚至连地方官都来不及告之,便连夜起兵开拔,一直到过了黄河,他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这时,一名斥候疾奔来报,“都督,朔方军已经到十里外,郭大帅也已到了。”
程千里连忙登上眺望台,极目向北方眺望,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果然是一支大军开来了,他心中大喜,连忙喊道:“给我备马,我去迎接大帅!”
片刻,程千里率领一百余骑兵向北方疾奔而去。
郭子仪率领大军经过两天的行军,终于抵达了会州,前方城池便是会州的州治会宁县,郭子仪身着银盔铁甲,威风凛凛,老当益壮,他目光严峻地望着远处。
这次他进京的任务已经明确,将迎战高仙芝。如果要他选择,郭子仪会毫不迟疑选择对抗安禄山,不管怎么说,安禄山和高仙芝的性质完全不同,安禄山是一个有反意的地方诸侯,和他对阵是维护大唐的利益,对他百利无一害,而高仙芝却不同,与他对阵,其实是卷入了皇室之间的权斗,一个是当今圣上,一个是先帝,两人都是他的君主,让他心中为难之极,他同样也在面临一个站队的选择,是终于今上,还是效忠先帝,让他一路前来都拿不定主意,他昨晚甚至一夜未眠。
一直此刻,他才终于下定了决心,支持圣上,毕竟圣上对他信任有加,而且圣上锐意改革,是大唐的希望所在,先帝已经腐朽了,他不该再有复位之念。
郭子仪拿定了主意,精神顿时振作起来,这时,他身边一名亲兵喊道:“大帅,前面好像是程都督来了。”
郭子仪打手帘眺望,见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程千里,他立刻一摆手令道:“停止前进!”
令下则行,朔方军立刻停止了前行,须臾,程千里赶到,他老远便拱手笑道:“大帅,一路辛苦了。”
程千里官拜凉州都督,而李庆安则兼任河西节度使,按理,程千里应该受李庆安辖制,但实际上,程千里却是郭子仪的下属,倒不是郭子仪能管凉州,而是程千里兼任朔方节度副使一职,这是一个很古怪的安排,也是一种无奈。
郭子仪也微微拱手笑道:“程都督也辛苦了。”
“哪里!圣上有旨意,我便率军急急赶来,现在两万亿驻扎在前方,就等大帅前去会兵。”
“很好!我们马上会兵,然后即刻开往长安,我在路上一连接到圣上的三面催兵金牌,圣上命我们十万火急进军,估计形势很危急。”
“可是弟兄们一路行军而来,一定很累了,不如休息半日再走。”
“不行!”郭子仪毫不让步道:“我这把老骨头都不言累,他们累什么,立刻会兵后出发。”
“属下遵命!”
程千里调转马头,和郭子仪并驾而行,这时,他低声道:“卑职临行前接到斥候军情,安西军增兵肃州八万人,我猜是李庆安到了。”
郭子仪淡淡道:“拿你禀报圣上了吗?”
“尚未,属下自然要先禀报大帅,否则有越级之嫌。”
郭子仪撇了他一眼,这个狡猾的家伙,倒会撇清责任,他沉吟一下,便不露声色地问道:“刚才我听你说,好像是李庆安到了,难道你不能确认吗?”
“属下不能确认,斥候没有看见李庆安,也没得到任何线索,以证明李庆安到了。”
“既然你不能确认,就不要胡乱猜测,或许这只是安西军的正常换防,不用考虑太多,现在是要坚决执行圣上的命令,而不是分心别的事。”
程千里暗暗竖大拇指称赞,果然是老奸巨猾,就这么三言两语淡化了,他连忙应和道:“大帅说得不错,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进京,而不是考虑别的问题,再说,就算是李庆安来了,圣上也愿意把河西还给他,所以也没有关系。”
郭子仪眉头一皱,这个程千里怎么越描越黑,他立刻摇摇头道:“那是你胡思乱想,圣上可没有这样说,也没有这个意思。”
程千里还想再说什么,郭子仪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程将军,我刚才说了,圣上已经下三面金牌催我们进京,十万火急,不要再说别的事情了。”
他一催马,回头对众人喊道:“大家加快速度,在会宁休息一个时辰。”
……
就在朔方和凉州军在会宁会兵的第三天晚上,一支约五万人的军队也离开了鄯州,快速向长安进发,这时哥舒翰的陇右军也不甘寂寞了。
哥舒翰自从李豫即位后便一直保持低调,几乎要被人遗忘,但这并不等于哥舒翰对朝廷的局势无动于衷,事实上,他一直便在注意着朝廷的时局变化,同时他也在秘密招募军队,陇右是大唐的富庶之地,人口众多,盛产粮食,这使哥舒翰的募兵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尽管如此,哥舒翰也不敢大规模募兵,一是担心被朝廷责难,其次他的军需物资不足,比如兵器盔甲之类,也无法满足更多士兵的需求。
所以,一年来哥舒翰也只招募了四万军队,连同他原来的四万军,他手下便有了八万之众,这次长安危机,李豫并没有给他圣旨,倒不是李豫把他忘了,而是吃不准他的态度,不知他究竟支持谁,同样,李隆基也没有考虑他,也是不知道他在最后时刻会拥护谁。
夜晚,哥舒翰的大军抵达了兰州,他准备从这里渡过黄河,天空下起了小雨,哥舒翰在十几名偏将的陪同下来到了黄河边,视察渡河的可能,小雨中,黄河水黑沉沉地流淌着,水势虽平缓,却暗藏杀机,可以看见河面上不时出现一个个漩涡。
这时,几名亲兵带了一名老船夫上前,“王爷,这个老船夫在黄河上走了三十年,他知道能不能渡河。”
老船夫上前跪下行礼道:“小民参见平西郡王。”
哥舒翰和别的节度使喜欢称大帅或大将军不同,他喜欢别人称他王爷,因为他是平西郡王,为这个王爵他几乎连命都搭上去了,他怎能不用。
哥舒翰瞥了一眼这个老者,见他还算顺眼,便笑道:“那你说说看,夜里可能渡黄河?”
老船夫连忙摆手道:“万万不可,黄河有句俗语,叫‘五月黄河鬼上船’,说的就是初夏的夜间不可过黄河。”
“为何不能过,我看这河水还算平缓,乘大船也不行吗?”
“王爷有所不知,从岸边看是一回事,可到了河中心却又是另一回事,那里水流激荡,漩涡汹涌,极容易翻船,乘大船不是不可以,但风险太大,晚上看不清河面,稍不留神就被卷进去了。”
哥舒翰见他说得认真,也信了几分,只得叹口气,对左右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就地驻扎,明日天亮后渡河。”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亲兵从后面奔来,老远便急声道:“王爷!”
“什么事?”
亲兵对他附耳说了几句,哥舒翰吃了一惊,连忙道:“他人在哪里?”
“已在王爷的帐中等候了。”
哥舒翰翻身上马,对众人道:“立刻去传令扎营,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渡河。”
说完,他一催马,向大军停留处驰去。
哥舒翰的五万大军已经在开始扎营了,一顶顶帐篷在雨雾中出现了,这只是简单扎营,不会树立栅栏,士兵们皆已疲惫不堪,一头栽进帐篷便呼呼大睡起来。
哥舒翰的大帐已经先扎好了,位于军营的正中,旁边还连着一顶侧帐,里面住着哥舒翰的三个侍妾,这是哥舒翰的特点,他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女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己喜欢的侍妾带上。
大帐中灯火通明,隐隐可见一个人影在来回踱步,哥舒翰走进了大帐,又回头吩咐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帐。”
他刚走进大帐,帐中男子便回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