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医2-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艄巧系恼飧龅悖褪浅衅ǎ锤吹厝啻辍>陀谜饬街中》椒ǎ乩喜唤鲋魏昧税啄谡希胰醚劬Ρ韧淙艘煤芏唷:乩现赋觯庵址椒ú唤瞿茉谝欢ǔ潭壬现瘟瓢啄谡希岳匣ㄑ邸⒔友鄱加兄瘟坪驮し赖淖饔谩�
  为什么转睛和按承泣穴就能有如此神奇的护眼效果呢?中医讲“目受血而能视”,这个“血”不仅指血液,而且包括由血液化生的各种营养物质,比如眼泪等,眼睛要不断接收这些物质的濡养,才能保持和提高视力。而转睛可以疏通络脉,祛除淤滞,使眼睛更顺利地得到“血”的滋养。与此同时,承泣穴是胃经最靠近眼睛的穴位,而中医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由脾胃化生的气血最多,所以按揉这个穴位能够使脾胃生化的气血更多地注入眼睛,保持视力。眼睛得到更多气血濡养,不仅晶状体没有淤滞,也不容易变形,所以对预防白内障和老花眼、近视眼都是有帮助的。
  小贴士
  经常让孩子打乒乓球,可以防治近视眼,每天打1~2个小时,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因为在打乒乓球时,双眼以乒乓球为目标,不停地上下调节运动,可以改善睫状肌的紧张状态,使其放松和收缩;眼外肌也可以不断活动,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眼睛视敏度,消除眼睛疲劳,从而起到防治近视的作用。
  健康锦囊
  老花眼是许多中老年人的烦恼,除了转睛和按承泣穴之外,我们再为大家推荐几种防治小方法:
  1。喝*枸杞茶:取白*、枸杞子各5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坚持服用3个月。有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的功效,尤其适合老花眼视物不清者。
  2。热敷护眼:用热毛巾敷在眼睛上,交换几次,可使眼部血管畅流,供给眼肌氧分和营养。
  3。冷水洗眼:每在晨起和睡前用冷水洗眼洗脸。将眼睛浸泡在洁净冷水中1~2分钟,用毛巾擦干眼部,然后用手指轻揉眼睛周围30次左右。
  4。定时远眺:每天早起、中午、黄昏前,远眺1~2次左右,要选最远的目标,目不转睛地视物10分钟左右。
  5。防眼疲劳:看书报和电视时,保持一定距离,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眼肌和视力过度疲劳。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千金难买的清心良方:王氏打坐养心法
大师手记
  我从小就会太极、少林拳等武术套路,后来我还向大人学打坐,到现在我还经常练习打坐。打坐其实就是让人保持心无杂念,让大脑得以休息的健身方法。所以,我建议有时间的年轻人学学打坐。
  ——王绵之  摘自《国医大师谈养生》
  养生馆
  王绵之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家人就教给他各种各样的养生功法,在众多的功法当中,他最爱打坐。他认为,打坐可以让人心无杂念,让大脑得以休息,是极好的养心方法。
  说到具体的打坐方法,实际上有很多种,包括道家打坐法、佛家打坐法等,其中有很多繁文缛节,只有那些潜心修行的人才会认真钻研,而一般人很难掌握。因此,王绵之教授为大家推荐了一种简易打坐法,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方法如下:
  1。坐姿不强求。坐于高椅、板凳自便,双腿交叉。最好于毯状物上盘腿而坐,五指张开,放于膝或大腿上。
  2。全身处于微微绷紧中的放松状态,挺胸、展肩、收腰、收颌,头顶像放了一碗水或一本书的感觉。
  3。双眼睁开,看所有的一切都逐渐进入广阔状态,刚开始不习惯,可先闭一会儿眼睛,再看自己的鼻尖,慢慢凝神后再抬眼。
  4。深呼吸,即腹式呼吸,一边呼吸,一边进入大脑空白的状态,可以想象大海、森林。
  5。刚开始打坐10~20分钟即可,当双腿和脚掌麻胀感增强,可将双腿收起后交叉,双手相交,抱膝而坐,深呼吸至双腿不麻后再起立。
  王老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在快节奏的生活下越来越浮躁的现代人。如果你感觉自己经常疲惫不堪、心浮气躁,那么不妨每天抽空打打坐,排除杂念,这样会使你心情放松,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可以做到“心静自然凉”。
  健康锦囊
  在打坐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黄帝内视法,以达到健五脏、护心神的目的。这是一种以观想为主的修炼方法,主要借助观想自身五脏,“神行则气行”,用意念调集内气,防治有关脏腑和经络疾病。
  这种方法最早记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其法为:“存想思念,令见五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它冠以“黄帝”,显系托名。所谓“内视”,即“目视心想”自身内脏的形态及机能,要求意识形象鲜明,若真有所见。具体方法为:修习时,闭目存想,观想自身体内五脏,一个个如悬挂钟磬,光芒四射,五色分明。其中肝为青色,心为红色,脾为黄色,肺为白色,肾为黑色。可以五脏同时观想,也可按五行相生顺序遍想五脏,即按肝→心→脾→肺→肾的顺序想,一般先把一脏观想清楚后,继而想下一脏,依次想下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补虚益损,青春常驻——何老谈“中年进补”(1)
大师手记
  所谓进补,通俗地说,就是吃些补虚益损的药物,它主要用来充实体内的阴阳、气、血、精、津等不足,调整或改善某些生理功能的衰退,以及通过扶助正气的方法祛除病邪……中年人的进补,使得身体中保持一定健旺的精力,而使青春常驻。
  ——何任  摘自《何任临床经验辑要》
  养生馆
  中年是人生中最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压力最大、精力耗损最严重的阶段,很多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下出现了健康危机。为了恢复身体活力,有些人长期服用一些滋补药物,不仅没有强身健体,反而越补越虚,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种局面的出现大多是由于进补的方法不对。
  何任教授指出:补药不是万能的,一般都有特定的适应范围和临床指征,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见功效,否则就会南辕北辙,损害身体健康。他认为,补益的方剂大体可以概括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大类,其中补气的方剂多由黄芪、人参(或党参)、白术、甘草等组成;补血的方剂多由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组成;补阳的方剂多由鹿茸(或鹿角)、肉桂、苁蓉、枸杞子等组成;补阴的方剂多由龟板、白芍、天冬、麦冬等组成。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补药的作用加以分别,而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补益脏腑的各种类别,如丹参、远志、茯神、柏子仁等养心,白术、茯苓、甘草等健脾,等等。在临床上,何老常给需要进补的中年人推荐以下补方:
  1。四君子汤(或丸)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或党参)12克,炙甘草5克,茯苓9克,白术9克。
  【用法】原方各药等分,为粗末,水煎服,每服6克,每日1剂;或做丸剂,每日2次,每次6~9克(何氏用法)。
  【功效】本方为补气方,具有益气、健脾、和中的功效。凡脾胃虚弱、气虚不足、四肢无力、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脉软弱无力均为适应证,一般体质虚弱、病后失调、言语气促、胃肠功能减退、消化不良等都可服用。
  【加减】本方加陈皮、制半夏、木香、砂仁、生姜,便是香砂六君子汤(丸),既有四君子汤补气健脾的作用,还有开胃理气的功能,为补气健胃的成药,市面上有售。每日2次,每次6~9克。
  2。归脾汤
  【出处】《济生方》
  【组成】人参(或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茯神9克,酸枣仁9克,桂圆肉9克,木香6克,炙甘草5克,当归9克,远志6克,生姜3片,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本方售有成药,名归脾丸,每日服2次,每次6~9克。
  【功效】本方为补血方,具有补血养心、健脾益气的功效。凡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思虑过度、神疲体倦、嗜卧食少、心悸怔忡、夜有盗汗、失眠健忘、多梦易惊、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以及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淋漓不止、大便出血等都可服用。妇女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神经衰弱等属于心脾两虚者等,都可应用本方。
  3。六味地黄丸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克,山萸肉、干山药各120克,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9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日2~3次,每次服6~9克,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本丸市售有成药);或酌减用量,水煎服,名六味地黄汤。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补虚益损,青春常驻——何老谈“中年进补”(2)
【功效】本方为补阴方,具有补阴,滋补肝肾之功。凡肾阴不足、腰膝疲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盗汗、消渴、潮热、牙齿动摇、小便淋漓、舌红少苔,以及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肝肾不足、肾阴亏损者都可服用。本方原为治小儿发育不良之方。目前在临床上对慢性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阴虚肝肾不足者,也可以本方为基础,适当运用。
  4。右归丸(或饮)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药120克,山茱萸90克,枸杞子120克,杜仲120克,菟丝子120克,制附子60~80克,鹿角胶120克。
  【用法】研末为丸,每服3~6克(本方市面上有成药出售);亦可适当调整用量,水煎服,分2次服。
  【功效】本丸为补阳方,具有温补肾阳、填充精血之功。凡肾阳不足,久病出现气怯神疲、畏寒肢冷、阳痿、滑精、腰膝酸软等症者均可服用。本方是补阳方中的温补肾阳、填精作用较强的一种,一般选用时最好请中医师诊断,以舌淡、脉沉细为特点,确属肾阳不足者方为对症。
  以上是何老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方面,介绍中年人常用的补药古方。除此之外,他还按中医古方精神拟成平补养心方一则,其方如下:
  【组成】炙甘草9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百合18克,干地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具有补养心肾,安神和中之功。凡神情不安、易感易怒、心烦意乱、思虑过度、头昏失眠、心悸、脉促等心脏神经官能症或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均有明显效果。中年男女皆可采用。
  何老还指出,进补除了使补方之外,也可单独服食一些滋补药物,如阿胶(驴皮胶)有补血、止血、安胎、治妇女崩漏等作用,可用适量黄酒浸溶隔水蒸服;人参有大补元气、健脾补肺、生津止渴、安神宁心的功用,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品种食用,如别直参、红参略偏热,吉林野山参、白人参、糖参略偏温,生晒参、皮尾参、西洋参略偏凉等。除此之外,何老提醒大家,进补还需注意两点:从时令来说,冬令精气封藏,服补药易于吸收;进补贵在恰到好处,不恰当进补或过补就不妥了,比如服用人参过多或不对症,就有严重的副作用,易导致人参滥用综合征。
  健康锦囊
  俗话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季进补确实对健康有帮助,但冬季进补也是讲原则的,如果胡乱进补,不但不能强身健体,还会损害健康。以下禁忌值得大家注意:
  1。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损害健康。所以,在决定进补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自己属于何种体质,到底需不需要进补。
  2。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证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3。忌越贵越补。中医认为,药物只要运用得当,大黄可以当补药;服药失准,人参也可为毒草,每种补药都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证,实用有效才是最好。
  4。带病进补。有人认为,在患病的时候要加大进补的力度,其实在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及急性病发作时,要暂缓进补,否则不仅病情得不到改善,甚至有恶化的危险。
  5。忌恒补不变。在冬季进补的过程中,有些人喜欢按自己的口味,专门服用某一种补品。事实上,冬季进补所用的药物,既有保健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则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6。忌只靠补药。冬季进补,只靠补药不是好办法,还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根据身体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养生。
  

孙思邈给现代人的忠告:“啬”者长生(1)
大师手记
  孙氏养生的另一要旨 ,就是特别重视一个“啬”字。他以“焚膏用小炷与大炷”作为比喻,认为人的精神气血是有限的,必须处处注意摄养爱护,要尽量减少它的消耗。
  ——裘沛然  摘自《壶天散墨:裘沛然医论集》
  养生馆
  在众多的先贤之中,裘沛然教授最推崇的人莫过于药王孙思邈,他觉得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孙氏能年逾百岁而不夭,简单是一个奇迹。经过多年的研究,裘老将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大体总结为两点:一为“不肯低头拾卿相”,二为“坚持一个‘啬’字”。前者主要是从养心的角度来说的,其核心理念是“养生首重在养生,而养心莫善于寡欲”,认为养生要摒弃私心杂念,不要慕求浮荣,不要患得患失,要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的精神。后者主要是从日常修养的角度来说的,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孙思邈认为,人的精神气血有限,必须处处注意摄养爱护,要尽量减少对它的消耗。他的这一思想是在《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的启示下,认识到如果对声色犬马这类嗜好不知道节制,必然会耗伤精神气血,进而“损年寿”。裘老指出,孙思邈主“啬”的养生思想,实际上也是宗法老子“治人事天其若啬”的观点。《韩非子?解老篇》说:“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孙思邈深通其微言要旨,故重视保护精神气血,从而郑重提出“人之寿夭,在于撙节(即节约)”的告诫。
  裘老告诉我们,孙思邈论述养生有“十个大要”,即“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事),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其中,除啬神、爱气、养形、禁忌等都明显寓有啬的思想外,其余言论、饮食、*等内容也可以从《养性篇》的全面论述中归纳出其主要精神。如“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繁而我小记”,即在言论时念念不忘一个“啬”字,这正符合中医所说“言多伤气”的理论。
  有关饮食、*的问题,孙思邈也同样强调撙节,比如:“非其食不食。非其食者,所谓猪豘、鸡鱼、蒜鲙、生肉、生菜、白酒、大酢大咸也。常学淡食。”他主张饮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认为饮食不宜多,最好在“不饥不饱之间”,提倡饱中饥、饥中饱的饮食法。他还列举所见闻的事实,用以证明饮食宜从俭啬,提出龋纯裳幽甓溻誓芩鹗僦邸H缢担骸肮刂猩系兀缀眉筘模烹刃撸还{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