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穑挥械车牧斓迹蚨JО埽粲诶I⒌奈>帧Q罹赣罡稚⒌目谷站琢煨葱牛彼橇峡谷眨岢隽恕安蚶侨朊牛饣嘉兀掀鹄炊愿度毡尽钡闹髡牛钍芨骺谷站祷ぁS幸恢б猿ぐ咨揭晃徊赡竟と颂秣胛椎挠位鞫樱慷醚罹赣疃懒⑹δ7兜募吐珊陀⒂碌纳钡行卸叛罹赣盍峡谷盏闹髡牛钌钊鲜兜剑褐挥泄膊巢攀钦嬲谷站裙模肭笱钏玖罡堑牟慷优烧敢饨邮芄膊车耐骋恢富印4撕螅秣牖谷肓说常慰沽谖逋磐懦ぃ罄丛谝淮畏础拔Ы恕闭蕉分形Q罹赣钔沤崃20多支抗日武装,于1934年4月成立抗日联军指挥部,他被公推为总指挥。由于杨靖宇的努力,南满团结抗日的大好局面逐步形成。

第二部分:王铭章:与孤城共存亡的中将师长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1935年8月,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联合抗日的精神,东北各抗日队伍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不久,杨靖宇和中共南满省委书记魏拯民一起,召开南满省委代表及“抗联”一军、二军干部会议,把“抗联”一军和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指挥兼政委,全军基本队伍6000多人。这支强劲的铁流转战辽吉两省,战果赫赫。日伪军听到“杨靖宇”三字就吓得魂不附体。而在广大群众心中,这三个字却成了抗日旗帜,老乡们称杨靖宇是“我们的杨司令”,称“抗联”一路军为“杨司令的队伍”。杨靖宇统率的第一路军,从“七七”事变后到1938年的一年多内,历经数十战,歼敌两万多,有效地牵制了敌人,配合了全国抗战,正象杨靖宇亲笔创作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中写的:“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抗日联军的胜利鼓舞着人民,人民热情支持着抗日联军。“抗联”部队到哪里,那里的人民就送粮送草,报信带路。有些农民老太太把“抗联”队伍说成是“杨司令带领的神兵天将”,有的说是“老天爷派来救老百姓的神兵”。每当“抗联”出动,有的老百姓就烧香磕头,祈祷菩萨保佑杨司令打胜仗。杨靖宇每到一处,必定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道理,询问百姓疾苦,和群众亲亲如一家。

    1938年下半年,全国抗战进入了极其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担心它在东北的统治动摇,咬牙切齿地下决心要消灭东北抗日联军这个心腹大患。因此,他们从日本本土和朝鲜调集兵力40多万,包围东北“抗联”,进行“篦梳山林”式的“扫荡”,同时,又推行了“归屯并户”、“保甲连坐”的毒辣手段,严密管制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连一尺布、一斤棉花、一粒粮食也不准外运,妄图割断群众和抗联的联系,以便困死、饿死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游击战争面临着最严峻的局面。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杨靖宇率领一路军向东部长白山丛林转移。日军司令野富坐飞机亲自搜捕。日寇每天出动四五架飞机盘旋侦察,低空扫射。杨靖宇和同志们战斗在冰天雪

    地的丛林中,没吃没住,饥寒交迫,但他们乐观地高唱着:“天大的房,地大的炕,火是生命,森林是家乡,野菜树皮是食粮……”表现出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1年1月,杨靖宇率300余人攻下龙泉镇后,组织各方面军尽快向预定地点分散活动。但由于叛徒的告密,而使他们的活动路线暴露。日寇火速调集兵力,满山遍野疯狂追击。杨靖宇适应战局,立即命令直属部队分散活动,以迷惑敌人,自己率部离开濛江西部林区,准备与二方面军会合。

    2月的一天,天气奇冷,气温降至零下四十多度。在经过几次激烈的遭遇战之后,杨靖宇身边只剩下60多人了。偏偏又有一个排长叛变投敌。敌人掌握了可靠情报,包围圈越来越小,情况极度严酷而险恶。杨靖宇决定把部队化整为零,自己只带几名战士,和敌人在茫茫林海中周旋。

    杨靖宇对大家说:“现在情况很危险,我们最好分开走。”

    “不,司令,我们活,活在一起;死,死在一起。和狗日的拼了!”战士们不愿意离开杨靖宇。

    “就这么决定吧!多活一个人,就多一份革命力量,死在一块有什么好处?” 杨靖宇坚定地对大家说。

第二部分:王铭章:与孤城共存亡的中将师长白山黑水埋忠魂

    于是,根据杨靖宇的安排,由黄生发带三名受伤的战士往回走,去找关系住下养伤,他自己则带领两名警卫员向前走,去联络部队。大家心里明白,在当时的环境下,往回走较为安全,因为敌人都往前面去了,找个空档就可以突围出去。可是往前走,危险就大了。在这生死关头,杨靖宇再一次把生路留给了战士。临别时,杨靖宇和黄生发等四人一一握手告别,并以无比深沉而坚定的口吻对大家说:“为了革命,我们要坚持到底。就是死,也不能向敌人屈服。革命,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是会胜利的!”

    与战士们分手后不久,2月15日,杨靖宇率两名警卫员转移到濛江县五斤顶子西北方的山坳里,又遭日军“讨伐队”600人的追击。他镇定地指挥两名战士且战且退,退到一个地形有利的地方,向敌人发动突然袭击,并趁敌人混乱之机,再次甩掉敌人的追击,转移到密林里转大圈子。在这次战斗中,杨靖宇左臂负伤,敌人便寻着血迹追寻而来。

    2月18日,杨靖宇等转移到朝(阳)抚(松)公路南侧七斤顶子一带。他身边两名警卫员到附近屯子购买食品时不幸牺牲了。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敌人从牺牲的抗联战士身上找到了杨靖宇的一颗印鉴,欣喜若狂,并以此断定了杨靖宇所处的方位,便紧缩包围圈,封锁交通,更加紧了对他的追击。此时,杨靖宇意识到两名警卫员出了危险,只好只身一个人在深山里转移和隐蔽。他丝毫得不到外界的物资接济,衣不暖体,食不裹腹。

    2月23日下午,杨靖宇的行踪被伪装成农民的敌探告发,敌人从报告中所描述的体貌特征认定,这个人就是他们要寻找的杨靖宇!无数次领教过杨靖宇厉害的敌人,虽然知道杨靖宇是孤身一人,却还是怕得要命,于当日下午3时左右先后派出了100多名日伪军警扑向杨靖宇所在的三道崴子。

    敌人顺着杨靖宇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蜂拥而至。杨靖宇发现敌人悄悄围了上来。他且战且退,神色依然像平时一样坚毅冷静。此时,他已经数日没有吃一点东西,只是以草根、树皮就着积雪充饥,身体虚弱极了。当敌人离杨靖宇仅50米左右时,敌人疯狂地喊叫起来:“你怎么抵抗也没有用了,归顺吧!”叛徒也跟着吼叫着:“放下武器,保留生命,还能富贵。”敌人杨靖宇镇定地倚在一棵大树下,顽强地用双枪抵抗着。日伪军步步紧逼,一次次狂叫着,要他投降,但他们得到的回答只有一颗颗愤怒的子弹。敌军官看到,要活捉已绝无可能,就下令用机枪扫射。罪恶的子弹打在英雄身上,杨靖宇倒在血泊之中,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周围的白雪。敌人在他身上发现除只有三支手枪外,仅剩下一些未来得及射向敌人的子弹!

    1940年2月的一天,在日寇严密警戒下的吉林省濛江县的一所医院的手术室里,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手术。手术台上,安放着一个满身枪伤的躯体。此时,一个满脸杀气的日寇高级军官,声嘶力竭地冲着中国医生狂叫着:〃立刻解剖!我要看看他肚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死者的腹部被打开了,解剖检查的结果表明,他的肠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一些还没被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看来,这个人死前已有好几天没吃过饭了。在一旁观看的人偷偷问起他是谁,一个受了伤的伪军用颤抖的声音回答说:〃他,就是日本人悬赏十万大洋要活捉的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

    据说,这位目睹对杨靖宇遗体解剖的日军官,从杨靖宇身上看到要征服中华民族是不可能的,从而对自己所进行的所谓“圣战”产生了怀疑与动摇,最后精神崩溃,用毒药先杀死了自己的妻女,然后自己也剖腹自杀。

    为了纪念杨靖宇,1946年,濛江县被改为靖宇县。1958年,通化市修建了靖宇陵园。1978年,在杨靖宇殉国之处,建起了杨靖宇将军纪念塔,塔身正面镌刻着朱德于1958年2月为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大会的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十三个大字。

第二部分:王铭章:与孤城共存亡的中将师长李 林:华侨女烈

    李林(1915…1940),原名李秀若,福建龙溪人。出生于华侨商人家庭。1930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到雁北参加抗战,历任牺盟大同中心区宣传委员,中共平鲁县工委委员、宣传部长,抗日游击第八支队政治委员,一二O师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晋西北第十一专署秘书主任,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等职。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洪涛山。

    满腔热血出雁门

    李林1916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两三岁时,因家庭贫困,父母便把她卖给了一个姓李的华侨。从此她便随养父母侨居在印度尼西亚荷属爪哇岛泗水,长大到十几岁。14岁时,因为养父又娶了一个老婆,养母便带她回国,进入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在学校里她勤奋刻苦,立志长大后成为一个文学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她毅然放弃了文学梦,投入到救国的运动中去。1934年冬,李林到上海爱国女中读书,爱国女中的附近就是日本侵略者的兵营,学校的正常上课经常被日本兵营的演习炮声打断。有一次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安静地自习,这时隆隆的炮声又响起,震耳欲聋,吵得同学们根本无法学习,李林气愤地拍着桌子说:“这还成什么国家!”“总有一天要把这些强盗赶出中国去!”她以满腔爱国热情写下了《读有感》的文章,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这篇爱国檄文交上去后,老师居然破例给它打了105分,并在学校的墙报上公布出来,轰动了全校师生。这时的她就开始广泛阅读《读书生活》、《世界知识》、《大众生活》等进步刊物。

    1935年暑假,李林到北平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并考进了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并改名为李林。此时的华北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五省亲日势力在日寇的威逼利诱下,准备搞“独立”。日本帝国主义借机向华北地区增派部队,并在以北平为目标的军事演习中,竟然携带重炮、开着坦克穿过北平城。对此,李林表示异常愤怒,积极投身一二九运动,并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在民国大学地下党员吕光的帮助下,李林逐渐认识到,要救国求解放,单纯依靠学生运动是不行的,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抗日的胜利。

    1936年12月,北平学生为营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的救国会领导人“七君子”,而举行大游行,李林又一次显示出她勇敢无畏的精神。她担任民国大学游行队伍的旗手,被反动警察打得头破血流,仍忍着剧痛,举着旗帜,引导游行队伍前进。

    李林在抗日救亡斗争中迅速成长,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北平地下党发动青年到太原,李林便决意投笔从戎,到抗日斗争的前线去。随即,便同一批北平、天津的青年学生一起到太原,与中共山西工委接上关系。参加了陕西牺盟会办的军政训练班,她是女生连党支部的负责人之一。在这期间,牺盟总会根据大同和雁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向大同和雁北各县派去特派员,做抗日救亡工作。李林为实现她到抗日前线去同军作战的志愿,曾向牺盟总会提出要随特派员到大同去,但未得到批准。

    七七事变后,李林随牺盟大同中心区的人员到了大同。这时日军正在进攻张家口,窥视柴沟堡、天镇和阳高,敌机不断空袭御河桥和大同。李林不顾敌机轰炸,亲自编写并和同志们一起印刷传单,宣传全民动员,李林向中共雁北工委建议,组织农民自卫队,开进山区进行训练,以便在敌人打来时,开展游击战争。牺盟大同中心区委同意这些意见,并协同到附近农村动员青年参加抗日自卫队。到8月下旬,自卫队发展到120多人。这时国民党第六十一军在天镇一线败退下来,日军正向阳高逼近,大同吃紧。牺盟大同中心区决定由李林负责集合抗日自卫队,向怀仁一带山区转移。为防止敌机轰炸,中心区和自卫队于11日晚上行军,拂晓到达怀仁县城一个大庙前的广场上休息,由于大家都很疲劳,许多人坐下来就睡着了。突然敌机一阵轰炸,这些未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自卫队队员都跑散了。李林只好随中心区的同志撤往雁门关内,向太原撤退。

    正当阎锡山的军队从雁门关溃败下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正在渡过黄河向前线开进。这时,由中共晋绥边工委赵仲池书记率领30名干部,携带一部电台从太原市向雁北挺进,准备在雁北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在代县阳明堡李林正好与他们相遇,于是她强烈要求随这支队伍赶往前线,开始赵仲池考虑她是一个女同志,到前线不方便,劝她还是回太原。在她的再三恳求下,赵仲池最后答应了她,并配给她一支六五步枪。这样,李林就随特委队伍出雁门关,奔赴抗日前线。

第二部分:王铭章:与孤城共存亡的中将师长巾帼英雄杀敌忙

    李林与晋绥边工委赵仲池一行出了雁门关,很快就转移到偏关县。当时由于时局紧张,旧政府人员都已经逃跑,只有少数共产党员在组织群众。李林与边特委人员一到达,就开展群众宣传工作。当群众聚拢到县政府大院后,李林站在一个凳子上,发表起慷慨激昂的演说:“父老兄弟姐妹们,日本人欺负到我们的家乡来啦!逃跑主义者们把咱们扔下不管啦!咱们怎么办?当亡国奴?不!我们要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建立抗日游击队,开展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群众看到这个女八路这样讲,很受鼓舞。

    根据工委的指示,就在这里开始组建抗日游击队。李林很快就投入了工作,发挥她出色的组织才能,物色干部,寻找营房,筹办伙食,编写政治军事教材。并和当地的抗日团体妇女救国会、工人救国会的同志一起,到农村和厂矿发动青年,参加抗日队伍,经过挑选,逐步组织起了一支十几人的游击队伍。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上级给游击队派来了军事干部,李林被任命为政治主任,王零余为参谋长。李林与参谋长配合默契,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到12月队伍就扩大到200多人。

    1938年2月,中共晋绥边特委(由原晋绥边工委改称)在第八支队掩护下,向平鲁、右玉西山一带挺进。行军的第一天晚上,在偏关以东20多公里处,与一股伪军遭遇,王零余和李林指挥八支队打垮了敌人,掩护特委机关安全到达平鲁县境。

    八支队在平鲁西山经过一段整训,随即开赴右玉、左云以北,转战长城内外。一天下午,支队人员行至凉城县田城村附近,得知李守信伪军一部在麦胡图驻扎,每天下午少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