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大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论资历,武行出身的将军大有人在,似乎还轮不到杨尚书,但是,论皇上的器重程度和熟悉程度,无疑杨尚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些武将大都是先帝的老臣或者是和其他王爷有交情的,而杨尚书却一直都在跟着皇上,所以,自然就亲近了些。

    当然,也有皇上信任的将军,当初,他登基的时候,有一些老臣老将军也是支持过他的,但现在皇上还不能把他全部派出去,他要在京城留些心腹,不然,二十万大军派出去后,京城里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而皇上派杨峰任大将军,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毕竟是一个文官出身的,虽然是兵部尚书任上过来的,但毕竟还是没有直接带过兵打过仗,所以,一旦打败了,也能说得过去。

    但这似乎也不一定,当年,在康熙朝的时候,周培公也是一个文官,但由他挂帅,硬是带着一批家奴组成的军队将叛军歼灭,所以,文官挂帅也不一定就不如武将,帅才更多的是要运筹帷屋决胜千里。

    如果说皇上派杨尚书担任抚远大将军是经过各方权衡后得出的结论,那么李序然这个负责后方的调度官几乎是没有什么好考虑的。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两江就是前线的总后方,试想一下,如果两江都打下来了,那么估计朝廷也就完蛋了。

    而同时,从各地来的粮草军械等都要经过两江,所以,由身为李序然的两江总督来统一调度室最合适不过的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皇上一直对李序然还是很信任的,这一点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这次也不例外。

    只是,李序然第一次办这样的差事,他还有点不适应,最为关键是,他觉得他的改革大计就要又被搁置下来了,这一点是很令他纠结的。

    只是,李序然不知道的是,令他纠结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而眼下的当这个总调度官就是一个很难办的差事。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经过近半个月的准备和长途跋涉,杨大将军及他的二十大军终于到了北江省,且他们没有去总督府,而是直接来到了同州府,李序然早就来到了这里,他要等待着自己恩师给他下达任务。

    现在的杨大将军已非之前的杨尚书了,他的权力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强大,指挥二十万大军不说,后方的军需供给以及将士的调度,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作为大将军,杨峰现在有权力很大的临机专断的权力。

    而李序然又是他的学生,所以,听他的差遣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见到杨峰后,李序然急忙行礼:“下官,两江总督李序然见过大将军,学生李序然拜见恩师大人”。

    “哈哈哈,序然啊,快起来吧,你现在是两江总督、封疆大吏了,怎么还这么拘束呢?为师这次北征,还要靠你这个后方的调度官多多支持啊”,杨峰爽朗的说道。

    李序然急忙说道:“一切听从恩师安排,不管学生做什么官,都是恩师的学生,有什么任务恩师尽管吩咐便是”。

    这时,大将军便走上前来将李序然扶起,同时对左右说道:“今天就在这里安营扎寨,我要和总督大人商量要事,你们都退下”。

    说完后左右立刻退了下去,大将军和李序然向里面走去,两江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还有同州的知府都站在那里,等候着大将军的传唤。

    坐定后,杨大将军说道:“序然啊,你一向足智多谋、深谙兵法,同时你又在两江做了这么多年的地方官,那你说说,这仗该怎么打?为师可是第一次领兵挂帅啊”。

    这时,李序然急忙说道:“恩师过奖了,说到谋略。当属恩师,从刑部尚书到兵部尚书,从兵部尚书到抚远大将军,纵观历史。能有几人做到恩师的这个境界?”。

    大将军急忙摆摆手:“哈哈,好了,好了,为师说不过你,说不过你啊,咱不说这些了,还是先说说眼下吧,听说这个小沙国不好对付,你给为师出个主意吧”。

    杨大将军这句话说得是实话,在他的门生故吏里面。李序然是最杰出的一个,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一起讨论问题的默契,这倒也不是谁厉害不厉害的问题,而是更加坚定结论的一种方式。

    于是,李序然说道:“攻打小沙国。最大的问题有三个方面。其一就是我们不熟悉地形,而小沙国的地形太过复杂,因为我们是要到他们的地盘上去征战,所以,地形就更为重要。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哪一方占据了有利地形哪一方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而且这还关系到投入兵力的容量,队形的展开,以及安营扎寨的方式,进退的取舍的等”。

    杨大将军认真的停着,李序然继续说道:“其次就是后方军需供给的问题,二十大军一天消耗的粮草是非常惊人的。而一旦供给不上就会军心大乱,所以,我们必须要速战速决,大军打一天的仗就要消耗成千上万的粮草,时间长了。朝廷拖不起,百姓拖不起,那样的话,即使最后打了胜仗,也会遭到非议,甚至成了历史的罪人”。

    李序然紧接着说道:“第三个问题就是要快点找到小沙国的主力,这些人善于四处游荡作战,而只要主力不被消灭,那他们就会耗着,一直把我军给拖垮。同时,主力不被消灭,我们是根本控制不了他们的地盘,他们随时可能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总之,学生认为,我们要摸清他们的地形,快速的找到他们的主力,然后尽快的结束这场仗”。

    最后,李序然还向杨峰介绍了小沙国的大王赫利,还有元帅乌金,以及格泰和格达等十大将,还有小沙国地方上的二十个府一文一武的府候和府将军的情况。

    刚开始,杨大将军还听的很满意,但到后来就不太赞同李序然的说法了:“序然啊,为师知道这个小沙国不好对付,但也没你说的那么玄乎吧?要真是这样的话,这场仗就不敢打了。他们的地形,我们可以去了解和掌握规律嘛,至于后方的供需,这不有你嘛,大清这么大个国家,还养不起二十万大军?至于主力的话,我们慢慢找吧,为师相信,他们一定逃不出这二十大军的包围圈”。

    看来,他们师生之间的这次谈话没有达成一致,杨尚书似乎没有理解到:这战时的二十大军所需的粮草和平时的二十万大军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是不停的在移动着,同时要不停的补充着,而这些粮草也是从全国各地运送过来到了,其中的消耗是相当惊人的,关于这一点,《孙子兵法》有详细的阐述,只是,现在的杨大将军似乎看不到这其中的奥秘,好像这一仗是势在必得似得。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李序然又向杨峰说了一些关于自己军队的一些问题,包括将士的部署,兵力的分配,兵力的组成和编制,还有不同兵士之间的协调和统一,还有统兵的要领等。

    其中的一些杨尚书还是很赞同的,同时也是很了解的,因为,他毕竟本身就是兵部尚书,但另外一些,他似乎还是不赞同李序然的说法,他总感觉李序然想的太过复杂,还说他什么时候学的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了。

    李序然见说不过这位恩师大将军,便不在说什么了,但他知道,杨大将军不管怎么说也是两部尚书出身,考虑问题自然有他的一套,或许确实是他自己多虑了。

    但愿吧,但愿是自己多虑了,李序然心里默默的想到:这可是二十多万生命啊,主帅稍有不慎,就会有多少人丢了性命,多少家庭少了一个主梁骨啊。

    这时,李序然建议杨尚书将外边的巡抚、布政使等官员和主要的将领叫进来,一起商量一下,大将军同意了。

    这些人进来后。杨峰将自己的问题同样向他们说了一遍,接下来便叫他们出谋划策,由于是文官武官都在,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军事机密大会。只是随便说说,更多是一种传达或象征性的东西吧。

    果然,这些人中,有同意杨大将军意见的,也有和李序然说的差不多的,也有什么也不表态的,李序然能感觉到,其中有一些人是在拍大将军的马屁,不管大将军说什么,他们都同意。这一点让李序然感到很害怕,这是一种本能的从人的潜意识里发出的一种害怕,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

    最后,杨峰宣布今天的议事就到这里,当地的地方官和一些文官就负责军需的粮草。而其他的战将则留下来,继续布置作战计划。

    回到家后,李序然吃了一点饭,他没心思睡觉,便找梦盈来说说话,他将自己今天和杨峰的谈话向梦盈说了一遍,问梦盈有什么看法。

    结果。梦盈想了一会后,对李序然同样说了三点。

    梦盈道:“首先,这次东征的最大问题除了地形复杂和敌军主力难以寻找外,还有一个就是战术的问题,包括排兵布阵,还有武器的配备和使用。都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主帅还以老一套的方法墨守成规,此战,我方必败。

    接下来就是时间的问题,这场仗一定不会很快就结束。相反,会用很长的时间,到时会将双方都陷入两难的境地,到时情况会更复杂。不过,前期我方也就是朝廷的大军会取得一些小小的胜利。

    最后,就是战果的问题,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小沙国最终还是会败下来,但朝廷大军这边会发生很多变故,如果一切顺利那就天下太平,如果稍有不慎,那将是一片生灵涂炭,天下苍生将面临水深火热的艰难生活”。

    听了梦盈的话, ;李序然更加的迷惑了,尤其是她说的朝廷大军会在前期刚交战的时候会取得胜利,这一点他很不理解。同时,梦盈提出我方必败和小沙国最终败下来的说法,让李序然感觉这场战争将会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而又有多少人而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一生呢?

    当李序然向梦盈求破解时,梦盈依旧模仿着大师的口吻说道:“天机不可泄露”,等我的预测能实现一部分时再告诉你吧。同时,梦盈建议李序然现在要做好三件事:尽快熟悉小沙国的地形和作战特点,同时要再次研习兵法,还有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把粮草供的太足,这三点到时自然会有助于他。

    这三点李序然是能够理解的,熟悉地形和兵法这本来就是他要做的,而前期不要把粮草供的太足,一方面是因为大军来的时候本身就带有存粮,而另一方面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也可以抢到一些敌军的粮草可以作为补充。同时,多留些粮草也好为长期作战作准备,同时也可以应急的时候不至于太过匆忙。

    就这样他们说的很晚了,李序然才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回到了自己房里,他再次翻开了自己那本已经破旧的《孙子兵法》……

    第三天的时候,李序然就接到杨大将军的命令:朝廷大军明天就要攻打 ;小沙国,首先要攻的是小沙国最南的一个府——南沙府,也就是和北江省同州府接壤的那个府。

    南沙府人多地广,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南沙候为人狡诈,诡计多端,而镇守这里南沙将军脾气暴烈但武功极高,据说和十大将中的两个先锋格泰和格达不相上下。

    赫利大王和乌金元帅之所以安排这个懂谋略的南沙候和武功极高的南沙将军在这里,就是因为小沙国的南沙府和大清的同州府同为边境,战略地位特殊,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看来,一场恶战就要在这里开始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胜利?
    小沙国的南沙府和大清的同州府只隔着一条河,河的对面是一块空地,上面几乎不长什么草,沙漠化很严重,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小沙国,再往后就是一座座的山,前面是石山,到后面就是长着树木花草的山了。

    山上的地形非常复杂,只有很少的几条小路可以走上去,但要是上面的人往下投石块或者木桩之类的东西,要是再想攀上去,那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

    看着这样的地形,就是大白天的一个人呆在这里也会感到后背凉凉的,更何况是要攻打这里了。平时这里静的很,不像在河边的话还可以听到水流的声音,这里几乎什么声音都没有,偶尔飞过来几只鸟鸣叫几声,不会显得这里有多么的充满生机,而是更让人觉得这是个阴森的地方。

    多年来,尽管双方经常发生一些摩擦,但可能是因为周围都是空地无法布兵的缘故,所以,作为分界线的河两岸,几乎都没什么人,双方也只能是隔着河向对方的山林里望去,至于这些山林是不是有伏兵,有多少伏兵,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次可不一样了,杨大将军的二十大军就要从这里渡过去,可是大清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北征了。

    杨峰看着对面的山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李序然的话再次在他脑海里出现,身为兵部尚书的他自然知道地形对于作战来说,有多么的重要,这几乎是不用质疑的。

    但是,同样作为一个朝廷正一品的大将军来说,杨峰自然有他的考虑,为官这么多年,他自然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这么多的眼睛盯着他,皇上一直在焦急的等着结果,要是他连这第一仗也打不胜的话。那后果是很严重的,本身他出任这个大将军就是皇上力排众议的结果,所以,要是连头阵都打不了的话。 ;恐怕京城那些御史就要说他了。

    杨峰在想着:小沙国的人真是狡猾的很,他们硬是没有来攻打同州府,而是等着朝廷的大军来攻打他们,进入他们的活动范围,这样一来,小沙国的一切就都要影响到大清的大军了。

    要是小沙国占领了同州府的话,那样的话,他杨峰就可以在北江开战了,那里的地形他们都了解,只要他将这些人赶出同州府就可以立大功。可现在呢,他只有拿下南沙府才算立了功。

    这时,左先锋过来向大将军请示:“大将军,什么时候渡河?”。

    杨峰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说道:“现在就渡河,将大军为三部。第一拨为熟悉水性的布兵,过去之后迅速占领有利地形警戒,第二拨为骑兵,剩下的大军最后再过河,将原先准备好的船只全部用上”。

    底下的将军立刻领命而去。

    这时,杨峰同样对李序然说道:“大军过河的时候,你命你的人准备好弓箭掩护他们。同时,待大军过河后,你要命你的兵将这些船只管理好,以防不测,待大军占领敌营后,你们要迅速将战车和其他的马匹以及安营扎寨所需的东西还有锅灶等都送过来。现在他们要攻山,所以不能带这么多辎重,还有粮草就全交给你了,千万不能出一丝的差错”。

    李序然急忙领命,这是自己的恩师大将军亲自下的严令。他必须要完成。

    现在,朝廷也给北江省增派了兵力,原先的各衙门的官职未变,但配备的人员都增加了,李序然的督标旗下有三千多兵马,由尘远统领,同时李序然辖下的北江省提督将军旗下近一万人,也归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