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献帝新传-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这里,刘协将统计署提交的《关于南北方单户耕地面积和人均产量对比》呈报交给他们,说道:“你们看看这份数据就明白了,兴州农业人口为一百二十万,有户二十一万三千余户,耕地面积为三亿汉亩,还有三亿汉亩在皇室手中,而且都没有开发,因为没有人可以开发;黄河农业基地为四百六十万人,有户六十八万余户,耕地面积约为十亿汉亩,其中皇室占据了三亿汉亩,皇室占据的土地中,只有三成得到开发,同样是没有人口耕种。长江农业基地为二千二百万人,有农户三百七十五万余户,耕地面积为十二亿汉亩,皇室占据的一亿八千万汉亩土地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也基本没有多余可以开发的土地,有也是土地肥沃程度较差的地方。可论总产量,北方农业基地去年的粮食总产量为一亿石,而黄河农业基地为四亿两千万石,长江农业基地为七亿两千万石,但就总量来说,长江农业基地确实是帝国的根本,去年帝国一年总的粮食产量为十五亿石,而其中长江农业基地占据了一半,但你们可知道,大汉四千万每年需要多少粮食呢?朕算过,每年只需要二十二石,比十年前提高了二成,但全国总需要的粮食也就是八点八亿石,算上各种损耗、酿酒、米面加工等等,十亿石粮食足够帝国四千万人口消耗了,幸好这十四亿粮食中,有两亿都不是稻麦,而是大豆棉花甜菜之类的经济作物,水果等等也占据了不少比例,否则平白无故多出四亿石粮食,帝国今年怎么处理这些粮食啊?”
  刘逸答道:“游学之时也见识了很多农户粮食卖不出去之后自家酿酒,喂养牲口也用了很多粗粮,向道教捐赠了不少!”
  刘协微微点头道:“治略府和军府都是出了不少钱囤积粮食储备,现在帝国存储的粮食已经足够两年帝国四千万的纯消耗,也就是二十亿石的粮食,其中三成在军府军备台的军备粮库,四成在各州郡县粮库,三成在治略府直辖粮库。”
  刘逸道:“但这也是大汉帝国的富足体现啊,若是没有长江农业基地,大汉帝国却要减少一半的粮食产量,这恐怕又会使大汉帝国的粮食紧缺。甚至可能使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吧!”
  刘协问刘巍道:“巍儿,你如何看待此事!”
  刘巍答道:“父皇的意思恐怕就是要让粮食价格上涨吧,只有粮食价格上涨,海外粮食才能获得进入大汉的机会。与此同时,南方逐渐减少密集种植,采用粗耕粗种。粮食亩产虽然下滑,但单户占据的土地增多,单户的粮食产量却比以前高。从《关于南北方单户耕地面积和人均产量对比》上来看,北方粮食基地的气候虽然只能种一季麦和大豆,但土地肥沃,所以亩产能够保持三分之一石以上,可是他们平均占用地多,二十一万三千余户却占据了三亿汉亩耕地。平均每户就是一千四百汉亩(四百二十亩),兴州这个地方儿臣也去了一个多月。当地人都是荆州过去的国子,年纪很轻,每家都是壮年。而且几乎每家都雇有十多个瀛州和燕州的佣工,各家有个二十匹辽东马根本不算兴州富裕之家,而且因为佣工数量减少,这些年都在退耕还林。单论每户之富,整个兴州虽然只有短短十二年的开发史,却是天下首富农户集中之地!”
  “虽然亩产不高,但单户平均占有土地面积上升,最终就是各农家都开始富足,就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消费,也为大汉帝国的各家商社提供了足够充足的市场!”
  刘协上前狠狠敲了敲刘逸的脑袋。道:“听清楚了没有,亏父皇这么用心的培养你,你连这层含义都没有猜出来!”
  复道:“广富主义的思路就是要确保单户农民拥有的土地量,确保他们的购买能力,让他们用牛马和各种器械代替传统的人力劳动,虽然亩产确实难免有一定程度地下滑,但是每家每户平均收入却可以几倍的上涨,使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教育的机会,有能力购买更多的生活物品,他不追求单一粮食总量的增长,而是整个帝国经济各个领域的增长,甚至不惜降低粮食总产量,也要确保各个领域的增长,朕希望每户都能够有至少拥有三百汉亩的土地,大汉帝国有三十六亿汉亩可耕种土地,其中有九亿汉亩无人耕种,如果算上安州八成没有开发的土地,泰、福两州超过六成没有开发计算的土地,帝国二十八个州,至少还有十七亿汉亩土地无人耕种,既然有这么多土地,为什么不把人都分散开耕种,增加每户的总收入呢?”
  刘协这种广富主义的思路并不是迅速腾出大量人口给商社,恰恰相反,而是一种缓慢提供工人给商社,先逐步提升国内每户的平均购买能力,刺激商社的发展,循序渐进的增加工人总量。
  刘协和两个最看重的儿子说道:“父皇很清楚,大汉帝国四十二亿汉亩可耕种土地,每户平均三百汉亩的土地,至少可以安置一千四百户农户,农业总人口突破七千万也可以确保,但这是一个饱和线,按基础一百汉亩来算,二亿一千万农业人口时,现在的大汉帝国就会进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界,在向上走,我们大汉帝国还可以养活他们,一旦突破到平均每户只有四十汉亩,农业人口突破五亿两千万,那就是大汉帝国灭亡的时候了,即使没有灭亡,我们的帝国也面临着各种危机。这里,父皇要告诫你们一点,由于大汉帝国很难遇到大规模外族入侵战争,所以人口增长速度是非常可怕的,现在每年都以百分之三的速度增加,按太学府给朕的报告,如果没有大规模瘟疫爆发,三百年后,大汉帝国可能就会突破两亿人口,这个时候大汉帝国就开始会产生各种危机,到四百六十年后,人口就可能突破四亿,这个时候,如果大汉帝国当时四亿人口都是农业人口,那么父皇可以告诉你们,大汉帝国从朕复国到灭亡,也就是五百年的时间,虽然父皇为你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制定了各种延迟帝国衰落的政策,但也只能保住五百年的江山!”
  刘逸道:“儿臣在荆州一户人家遇到一个趣事,那户人家已经有六个儿子,家主有三个妻子,他又还是壮年,就想了一个用鱼肠避孕的办法!”
  刘协忍俊不住的大笑,与刘逸道:“这种事情不能强求,不过父皇还是打算一夫一妻地进行限制,正如你所说,他有三个妻子,结果呢,十年时间就有了六个儿子!”
  刘巍道:“以儿臣在民间的游学所见而言,只怕这人有三个妻子,只用三年,很可能就有六个儿女了!”
  刘逸也笑道:“父皇这次可真猜错了,那个人只有二十六岁,只六年时间,他就有六个儿子,三个女儿,此外还有两个孩子夭折了!”
  刘协无奈的叹息道:“天道难违啊,天要下雨,人要生娃,谁能挡得住啊,若是这么算,太学府恐怕都算错了,大汉帝国只怕四百年后就会遇到危机了!”
  刘巍急忙问道:“父皇难道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刘协没有立刻回答,反而向他和刘逸道:“以后遇到问题不要立刻问父皇,要先问你们自己,父皇早就说过了,过了这几年,大汉帝国走上轨道之后,父皇就会把大汉帝国皇帝的位置留给你们其中一人,其实没有成为大汉帝国皇帝,父皇也会留出大汉帝国最重要的一个省。所以啊,遇到问题,先自己问自己。现在,你们就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
  刘巍和刘逸各自一怔,复喜笑颜开,低头思索这个问题。
  刘协也不焦急,慢慢饮茶,心中却期待他们能够给自己两份满意的答卷,相比刘巍,刘逸还是要灵活很多,他抢先答道:“父皇以为有三个办法可以解决,首先……!”
  刘巍急忙道:“父皇,公平起见,请允许我兄弟二人各用笔答!”
  刘协大笑,挥手道:“行,各答各的,不准交头接耳,谁答的好,谁离中央位置就进一步!”
  刘巍和刘逸两人神色复杂的对看一眼,各自从刘协手中接过笔墨,在纸上书写自己的答案。
  刘协看着他们一个提笔疾书,一个低头沉思,默默含笑,心中也是万分期待!
  第十一卷 帝国动荡 第二十三章 太子之位
  刘逸很快就将答卷提交上来,刘协欣喜万分的接过来,仔细审阅。
  刘逸的解决方法有三个,首先是强制一夫一妻制,对于一夫一妻制的推行,他建议每夫只能有一妻,不得养妾,亦不能有外幸,除非妻不能生育,则可以取妾,若妾亦无所出,即断定男无育后之力,允许收取养子接后。
  其次是强制推行鱼肠避孕法,还要商社大规模生产销售,争取每户都有。看到这里刘协忍不住大笑起来,和刘逸道:“你啊,想得策略是很好,可总是找不到最合适的方法,这前两个法子要是强制推行,要出问题的,不过确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至于避孕的问题,你年长一些就明白了,也不能说没有办法,但这个办法不行啊!”
  鱼肠避孕肯定不行啊,先不说卫生的问题,就是男器大小不一,也不是所有鱼肠都适合的,其次鱼肠的产量和保存问题,都使这个方法不能够推行下去。
  刘协再看他说的第三个方法,仔细一看不禁点了点,刘逸的第三个办法是推行普及性技术教育,增加工业人口,向城市集中,使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后,规范发展,促进城市其它各行各业的发展,增加其它就业人口,进一步减少农业人口。
  刘协将刘逸的答卷放了下来,道:“逸儿啊,你的第三个办法总算摸到事情的关键,不愧是父皇悉心调教的皇子啊!”
  刘巍这个时候也开始提笔写下答案,边写边思考。大约隔了半个时辰才正式提交,刘协接过来一看,见他提了六个方法,每个方法都写下了详细的具体策略和推行方案。
  刘巍的第一条也是大汉一直在提倡的一夫一妻制。具体的策略是一夫一妻制下,凡无后者,可向亲族过继养子;若向各地治略机构户部管理人员提交纳妾申请。须纳银元三百元,若选择离婚者,须交割十分之三财产给妻子,并为妻子提供永久住宅;若有一妻一妾者,可向亲族过继养子。
  第二条是节育策,凡已有三儿女后停止生育的家庭,可以在丈夫四十二岁前,家庭得到其所纳税收的一成做为反馈;超过三儿女者,多出的子女超过十岁必须为国子,由帝国抚养并安排新移民地点;任何大汉帝国子民为父母者。必须和帝国一起为子女提供五年的基础教育,帝国提供四成,父母提供六成所需;贫困者。年收入低于三十银元者,可以保留一子,其余不分男女皆成为国子,由帝国抚养并安排新移民地点;超过五儿女以上者,每多一名必须向帝国提交国子抚养金两百银元。若不能缴纳,以劳役向帝国进行经济补偿。
  第三条是避孕策奖励,对向帝国提供有实际作用的且先进的避孕技术的人给予三千银元到三万银元不等的奖励,并颁布新爵。
  第四条是地区农业人口上限制,对每县土地情况制定农业人口上限值。凡农业人口超过该值的县,必须进行强制移民三成,确保当地农业人口不达到危险值。
  第五条是单户土地拥有上限制,单户家庭土地租种量不得超过当地县平均水平的三十倍,单户家庭土地租种面积小于四十汉亩,县衙必须进行强制重新分配,给予该户耕地弥补,由县衙从单户家庭三十里范围内单户土地租种最高的家庭抽调。
  第六条是四田分化策,各县对本地农业用地土地进行评选,按优评选,定农田、林田、牧田、渔田,对农田再分上中下三等,亩产上者为上等,中者为中等,下者为下等,凡下者皆为贫地,可用于建房,可用于烧砖,或继续转为他田,不计入帝国可耕种农田内,亦不算入每户实际占有田地内,以防止虽有田四十亩,然年收微薄者。
  第七条是广镇大城策,推广镇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容纳更多城市居民,扩展商社雇工人数和小商者。
  第八条是庄园策,单户或几户联营者,耕地面积超过三千汉亩上者为农场,耕地面积超过三百汉亩者为庄园,农场纳入商贸范围计税,庄园按农业范围计税。鼓励帝国境内家庭单户拥有土地超过三百汉亩,但不过三千汉亩。
  所谓的庄园策,其实就是鼓励小地主化,但不鼓励大地主诞生,这样也是缓和农业矛盾的办法,由于国家拥有土地所有权,进行这些土地改革并不困难。
  刘协仔细看完之后,大喜过望,乃道:“父皇不过有六策,庄园策和四田分化策非父皇能够想及的!”
  复又道:“单论深化治理之能,父皇亦不如巍儿啊!”
  刘巍急忙道:“父皇过誉了!”
  刘协抬手示意刘巍不用说了,又将他的答卷递与刘逸道:“看看你皇兄的答卷吧,比你稳重啊,其实以你的才能,若是能够不急于成,仔细思考一番,也可以提交这样全部细致的答卷呀!”
  刘逸仔细看了一遍,有些泄气的叹道:“儿臣就算再仔细思考,也想不到庄园策和四田分化策,论治理之能,儿臣自愧不如长兄!”
  刘协淡淡一笑,他清楚刘逸的言下之意——他刘逸单论治理之能是不如长兄,可论治兵征战,他比刘巍要强。
  刘协起身走了几步,静静推敲这两个皇子的能力和性格,脑海中突然一闪,当即微微一笑,和两个皇子说道:“巍儿啊,逸儿啊,父皇知道你们两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坐稳大汉帝国皇帝的位置,但现在大汉帝国的问题是怎样深化治理和改革,所以,父皇决定选择巍儿为太子!”
  复又和刘逸道:“逸儿。你也不要急,父皇决心将一个疆域面积不小于大汉帝国现在疆域范围新省给你管,而且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起来,你是否乐意啊?”
  刘逸心中矛盾异常。沉默良久才问道:“父皇,不知道此地在何处!”
  刘协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领他们二人去了玄机阁。打开后室铁门,对室中的一个半人高的球体,和刘巍、刘逸道:“这个太学府制定的地球仪,很奇怪吧,我们所在的世界和天上的月亮一样,都是球体!”
  刘巍道:“儿臣听太学府的学者说了,说是一些太学府的天文学院士在观察地理和东西星线的时候,证实了希腊着名学者毕达格拉斯的地圆说,但不是说黄河学府和中央帝国学府和支持地圆说的长江、京都理工、天京、南京学府不是还在争论吗?”
  刘协淡淡一笑,道:“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约华夏纪元七百年前生于希腊的萨摩斯。他首先创造了地圆说,认为世界是圆体。四百年前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即推断,如无大西洋。从西班牙沿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纬线航行可直达印度。至于南方新大陆,公元2世纪埃及地理学家托勒密就猜想,在赤道以南应当存在一块南方大陆,也就是我们今天发现的甘宁省。现在,他们的手稿就在天京城,还没有运往襄阳城,大汉的学者结合我们的观察结果,对照他们的理论,确实引发了地圆说。当然,从北海远航探险舰队传来的消息。在亚细亚大陆和欧罗巴之间还有一个新大陆!”
  刘协指着亚美利亚洲(今天北美洲,南美洲没有发现),说道:“你们看,就是这里,父皇按德黑兰会议的精神,把她命名为亚美利亚洲,也可以叫做亚汉洲,就是一个新的大汉帝国,探险舰队是前年才发现的,不过在父皇的叮嘱下,还没有公布,因为欧罗巴到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