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得不说,少林寺能够承传千年,还是有些真本事的,只是后世的和尚已经没有几个能够得到真正的承传了。
杜荷将飞刀握在手中,瞧准时机,甩手射了出去。
他的飞刀已经练得如火纯清,这短短的二十步距离之内,就如传说中的小李飞刀一样,例无虚发。
纳言正在因对段干志的连环攻击,面对突如其来的飞刀,那里闪避的开。
“噗”的一声,飞刀了他的左肩。
纳言以右臂抵挡王兴、孙凡的攻势,突的“啊”的一声大叫,段干志趁机一拳打在了纳言的右肩膀上。
双手受创,纳言的铁掌威力大减,受不住众人围攻,被段干志用铁链捆绑了住。
纳言挣脱不开,大骂杜荷他们不守江湖规矩,卑鄙无耻。
杜荷笑道:“抓个淫和尚还要讲江湖规矩,你这木驴脑袋,念经念秀逗了不成?”
纳言语塞。
便在这时,高阳突然冲上前去,对着纳言的裆下就是一计断子绝孙脚……
她本就对幕后的凶手恨得牙痒痒的,早有想法,赏对方一计,但念及纳言所表现出来的武艺,有些心虚,迟迟没有动手。但后来听纳言骂她最最佩服的姐夫,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狠狠的一脚。
纳言眼睛暴突,武艺再强的人,也无法将下面练的如钢似铁,只是一脚,便以承受不住,倒在了地上……
高阳不解气,又度狠狠的踢了两脚,才罢休。
“咳咳……”杜荷虽有些震惊,但已经生出了些许免疫力,看着解气,摆正着一张脸道:“愣着干嘛,还不快将这个贼和尚压下去……”
“啊,对……”段干志恐怖的看了高阳一眼,让人将纳言抬下去了。
“几位大人,真凶已经找到,那我是不是洗脱嫌疑了?”南洪因为姓南,也莫名的成为了一个受害者,在这众人里,就属他最委屈了。
段干志看着南洪,也是满心的抱歉,想不出理由留他,点头让他离去。
杜荷若有所思的看着南洪离去的身影,低声说了一句话:
“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一个人甘愿冒着杀头,冒着被错认为疑犯的凶险……来做隐瞒?”
那双含有笑意的眼神,有着些许好奇。RO!~!
..
第二章 房谋杜断
第二章 房谋杜断
尚书省。
总管六部的两位大佬房玄龄、杜如晦偷得浮生半日闲。两人昔年在天策府中就是相知相会的知己至交,一个多谋,但有些优柔寡断,另一个眼光毒辣,当断则断,但却有些古板。两人在一起合作无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留下了房谋杜断的美名。
二十年来,他们相互理解认识,生死之交也不过如此。
“时间尚早,不如去我府上喝杯茶,我们手谈几局……前日输给你半子,心有不服……”房玄龄刚刚与杜如晦处理了六部送上来的政务文书,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天下所有行政要事都在其中。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查阅了尚书省的资料,便可将大唐的国事了然于胸,完全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大唐的兴衰情况,都能够在六部上缴的一本本政务文书中反应出来,两个老油条眼光毒辣,当世无双,处理的一件件政务,都能够感受出大唐百废待兴,欣欣向荣的景象。
两老心情愉快,兴致自然跟着高涨。
杜如晦点头应道:“还是去我府上吧,我那儿有儿媳妇孝敬的龙井茶,我们边喝边下……”
房玄龄欣羡道:“克明有儿女如此,真让人羡慕。”
杜如晦在房玄龄面前没有任何的掩饰,哈哈一笑,颇为自得。
房玄龄婉转的提醒道:“青莲贤侄一身正气,与那顽固的魏玄成有几分的相似,但他比玄成多了几分圆滑,眼光看的更为长远……多加历练,假以时日,我们便可以退居二线了。”
杜如晦一脸肃容道:“玄龄不可妄言……”
房玄龄眼皮眨也不眨一下,幽幽道:“别说你看不出来,青莲贤侄确实身怀宰相之才,他脑中的一些东西,匪夷所思,闻所未闻,但都是利国利民的。相信他脑中还有许多,只是无法发挥出来,等他到了我们这个位子,应该就是他放手一展所长的时机了。陛下深谋远略,将青莲贤侄调到尚书省又岂是随随便便的举动?我大唐人才辈出,文有刘仁轨、武有苏定方,但能够比得上青莲贤侄的,目前来看却无一人。如今你我还有玄成都上了年纪,有些事情,应该要注意一下,尤其是近日皇城里的不安之风,更是不可小视……”
杜如晦持重的脸上也闪现忧色,“你是说太子之事?”
房玄龄长叹道:“不错,太子之事,我们本不愿多多插手,但如今看来事关重大,若不插手,大唐难以安定,那些潜在的忧患将会一一浮出水面,牛鬼蛇神,也会一并装出来。”
其实这也是飞速发展的必然性,历朝历代,莫不是如此。
汉之强大,源于文景之治的打下的根基,宋之富庶,也在于赵匡胤、赵光义等君王所奠定的基础,明朝能够七下西洋威扬天下,跟洪武之治也是密不可分的。
而初唐朝却是一个异类,他存在的时间太短,没有稳健的根基。
虽然很多人说唐朝沿袭了隋朝,但事实上这是瞎扯淡。固然制度上确实得到了承传,可其他地方呢?
经过杨广的败家,经过隋末之乱,天下人口锐减四分之三,死了差不多三千万人,古代人力无价。面对这种烂摊子,经过不到十年的时间,唐朝就能够屹立与世界,不但文治非凡,战功也是赫赫强盛,那是何等的不易。故而贞观之治,也被誉为一个奇迹。
但奇迹的背后,不免隐藏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重中之重的门阀世家。
门阀世家在李世民即位之后,没少受到打压,只是碍于李世民的强势,门阀世家不敢有任何作为。可在这个时候,一旦大唐自乱起来,他们岂有不趁机浑水摸鱼的道理?
杜荷的意外出现也带动了许许多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他的存在,让大唐威扬四海。短短的几年时间,如今的大唐已经凌驾世界任何一个国度的存在,但他与李承乾的矛盾,却也不可避免的将一些事情推前了。同时他的图书馆、造纸术,让广大的寒门士子得到无尽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大大的损害了门阀世家的利益,造成了不小的动荡。这种危机,亦是历史上不存在的。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些狼心狗肺的门阀世家不会在意天下所属,不会在意百姓的存活。只要对他们有利,哪怕是变天,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支持。
而太子之争就是导火索,的根源。
只要这根导火索点燃了,风波一起,各方势力,自然不会再如历史上那般平静了。
房玄龄、杜如晦是何等了得的人物,论才智远见,当世之上,又有几人能够出他们左右?
对于这股暗流,两人都隐隐有所察觉了,只是谁也没有点破。
今日却不想房玄龄说了出来。
两人性情相近,杜如晦已经意识到房玄龄的用意了,微笑着捻须道:“我明白,你这是在担心荷儿吧……”
房玄龄没有说话,默认下来,随即也道:“也不全是,我也有些挂念着那个小畜生。”
他口中的小畜生自然是房遗爱。
知子莫若父,房玄龄看透了房遗爱。房遗爱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主见,自己拿不定主意。当初若不是杜荷推了一把,让他弃文习武,也许如今的房遗爱会如历史上那般的窝囊。就算他学了武艺,性格也受到了影响,不再那么窝囊了,但这缺少主见这个缺点,始终都在。这种性格若是上了战场,将会被敌人利用,死得很惨。
房玄龄为了儿子的未来,利用他信服杜荷的心里,让他跟着杜荷混,跟着杜荷走,让杜荷帮他决定一些事情,那么房遗爱就可能成为第二个程咬金,在正确的道路上立下赫赫功绩,从而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一旦杜荷受到影响,房遗爱也将如此。
房玄龄续道:“陛下将青莲贤侄当作大唐未来的支柱磨练,他自然不愿意看到未来的太子与大唐未来的栋梁有任何的矛盾,不愉快。故而会在不经意间重视贤侄的想法……虽然不能说贤侄与那个皇子亲近,哪个皇子就是太子,但至少能够影响到陛下的决定……甚至于他的意见建议,他看中的人选,比我们的更要有用。毕竟我们都老了,大唐的未来依靠的不是我们……在这太子之争上,没有任何的情义亲情可言。而贤侄又在此事上占据一个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些得不到贤侄支持的人会耍什么过激的手段,这个不难想像。我有些担心……”
杜如晦平静的道:“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作为父亲,我又怎能不担心……在很久以前,我便劝住过荷儿了。他太年轻,锋芒却让人不可逼视,实在是弊大于利。从他从政之后,受到的攻击,也不难看出这点。若不是有你我在支持,有陛下在护着,而他自己又做的出色,哪有今天这般成就?但你知他当时怎么说的?不招人嫉是庸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些麻烦想多也躲不了,想避也避不开。遮掩锋芒,稳固自身,确实是一种方式,但风雨后的历练不也是成长的历程?他强调说‘我不怕风浪,更不在乎风浪。遇到问题,退一步,确实能够海阔天空,风平浪静,但孩儿更加喜欢逆浪而上。迎头将问题解决,才是我的处世之道。我不在乎输赢,只在乎寻求胜利的过程。就算最后输了,我也无怨无悔。’哈……”他摇头大笑了一声道:“用我们这双历经风霜的眼睛来看这句话,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狂妄豪言……但是我还是让他说服了。谁没有年青过,当年我们又怎不是如此,隋末大乱,跟随心中的明主,逆天而行……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若能继承我的遗志,在我这个位子上为天下苍生做些事情,我自然高兴,实在不行,也不勉强……孩子长大了,我这个做父亲能做的,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扶他一把,其他的……就随他去吧……”
房玄龄呆了半响,方才笑道:“我是说为何克明对此事无动于衷,如今看来,我们真是有些老了,还没有孩子们洒脱。今日之事就当我没有说过吧,至于那些牛鬼蛇神,若是觉得我们老了,不中用了,那就来试试……看看他们能不能翻起天来。”
杜如晦似乎也找到了些当年的豪情,笑道:“不错,对于那些牛鬼蛇神。我们两个老家伙足够了……”
便在这时,刑部传来了紧急政务。
房杜二人立刻消了下棋的念头,一并看着这突如其来的政务。
打开还未干的封印,拿出了一封类似于奏章的文书。
文书中写的正是弘福寺的事情。
大唐的办事机构效率快的让人找不出任何问题。
才不久前发生的事情,立刻就通过层层机构,传达到了尚书省。
文书中将事情的起因经过描述的详详细细,主角自然是杜荷一行人。
将文书一和,房杜二人齐声道:“立刻进宫面圣!”RO!~!
..
第三章 百战先锋
第三章 百战先锋
魏府。
魏征今日轮休,空闲在家,本打算看看古籍聊以度日,却不想吏部尚书侯君集来访。
侯君集因高昌一事,受到了牢狱之灾,但李世民毕竟是顾念旧情之人,念在侯君集昔日大功,还是给予了赦免。对于侯君集的任职,李世民也是煞费苦心。原来侯君集任兵部尚书一职,但随他下狱之后,兵部尚书已由李绩担任。论才干,李绩毫不逊色侯君集,在谋略、为人方面,甚至更胜一筹。他任兵部尚书,并无侯君集的恃才傲物,同僚关系和睦,较之侯君集更为出色。侯君集想要再度担任兵部尚书已经不可能了。
有人提议让侯君集担任十二卫大将军其中之一,如此提议让李世民否决。
李世民太了解自己这位爱将了,昔日侯君集位列兵部尚书是李绩的直系长官,如今让侯君集成为原下属的部下,以侯君集的性格是万万接受不了的。故而兵部失去了侯君集的立足之地。
恰逢其会,原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告老还乡,这特殊的位子上空缺一位能人。吏部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地位何其重要,非能人不可担任。
侯君集性格固然不好,但却有大才,李世民不计前嫌的调任他为吏部尚书,希望能够让他改过之余,体会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好好的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对他是一如既往的器重。
然而侯君集却没有体会李世民的用心,反而觉得李世民当初处事不公,怀恨在心。
魏征对于侯君集还是颇有好感的,他非常的赞赏侯君集的才华,多次提议让侯君集参知政事,成为宰相中的一员。得知他的到来,魏征热情迎接,将他迎入客厅奉茶。
两人入座,客套一番。
侯君集便单刀直入道:“魏侍中,君集今日前来是有事相求……”
魏征和气的笑道:“你我同僚,何须客套,但你知我脾气,公事公办,私事到可随意。”
侯君集正坐道:“魏侍中刚正无私,朝野中谁能不知。今日君集却为公事而来,但绝不是因为一己之私。我早年投入秦王帐下,麾下有一偏将叫仲孙之,是我一手提拔而起,随我多年,立过赫赫战功。”
魏征略作回忆,记起了这个名字道:“可是你麾下的那员百战先锋?”
“就是他……”侯君集道:“仲孙之刚猛无错,擅打硬仗,摧城拔寨,攻无不克。君集每次出征,他必为先锋。贞观九年,我唐军讨伐吐谷浑时,在沓无人烟地区行军两千余里,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人龀冰、马瞰雪,最后追上了伏允可汗。孙之领两百骑首先突破敌阵,生擒吐谷浑猛将哈米克。贞观十二年,我大军征讨高昌时,为了扬威西域,我率大军追击西突厥余部。深入西突厥腹地八百多里,西突厥可汗咥利失欺我军远来疲乏,纠集了八万兵马迎战。我令仲孙之率五千骑兵,从正面硬抗西突厥的八万大军,而我与其他诸将分左右夹击。仲孙之硬是以五千之众将敌八万大军咬住,为我军创造了辉煌的胜果。此战过后,仲孙之身受十疮,依然面不改色,谈笑自若。”
“真勇将也!”魏征也算是行伍出身,听之闻之,肃然起敬。
侯君集叹道:“确实是一员难得的悍将,只可惜,脾气差了点。高昌一战后,我因过入狱,他心中有些不满,一怒之下也弃官不干了。如今空闲在家,靠打猎砍柴为生。我不忍如此悍将埋没于乡野,希望侍中大人,能够向朝廷举荐,令他重新得到重用。”
魏征道:“人无完人,如此悍将,有些脾气,倒也正常。”他想起了程咬金,这货的脾气让人蛋疼,但话说回来,他上战场以后的那股狠劲,便是秦琼、尉迟敬德也未必比得上。随即,却又奇道:“此事身为吏部尚书的你更有说话的权利吧?何须通过我来?”
吏部有着考核、任免四品以下的官员,侯君集要提拔一个人,甚至不用询问李世民,有着直接的权力。
侯君集顿了一顿道:“这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怕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