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所知,李恪文武双全,有雅量大致,颇有李世民之风,故而深得李世民喜欢,长孙皇后也待他如亲子。而李泰文采卓然,独得李世民溺爱,长孙皇后更是他的亲生母亲。
表面上看,两人皆无动机,但实际上却是不然。
李承乾过于虚伪做作,而且不习王化,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李世民极大的不快,这点有目共睹,废立之心恐怕早已有之。但因长孙皇后存在,一直没有表露出来。
长孙皇后是坚决拥立太子的第一人,她所作所想并非如长孙无忌那样怀有私心,只因她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害怕历史再度重演。
作为一个母亲,若子女相互势如水火,不死不休,那将是多大的痛苦。
所以,长孙皇后极力避免此事发生。
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是何等地位,不言而谕。她若不改意愿,李世民即便有废立之心,也会避而不谈。
故而引起了他人的杀机,只要长孙皇后死了,李世民自然不会在意其他,废立太子的意愿也失去了最大的阻碍。
所以,李恪、李泰皆有可能。
他们既有即位的可能,又有一定的实力,长孙皇后活着对他们也有着一定的威胁,若长孙皇后死,他们也能各自得利。
但在私心低,杜荷却认为魏王李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因为他最得李世民的欢喜,而且是除李承乾之外的最年长的嫡子。只要长孙皇后一死,他就等于独得他们“这家人”唯一的宠爱。
只是李泰是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儿子谋害母亲,这……
杜荷摇头而叹,想着温柔可亲的长孙皇后,隐隐为她感到了些许难过,也许这就是身在皇室里最大的悲哀吧!
“此事因该如何处理?”杜荷自我问了一句,觉得头有些大了。
仅仅凭如此一封信,既没有署名,也未明说何人所写,所有的关键字都也舍去,唯有“废立”二字惹人怀疑。这并非如山铁证,实在无法定任何人的罪,更何况李恪也不是没有嫌疑,总不能因为这密信将两位王爷一并处理了吧!
最最重要的是自己夺来的手段并不光明,若公开此事,对自己更为不利。
“算了!不去想了!”杜荷将两样东西收藏好后,打算回长安后将它交给杜如晦,由他头痛去吧。
杜如晦高居宰相多年,政治手段非同一般,远非如今杜荷能比,交予他处理,无疑是最正确的决定。
杜荷梳洗了一下,看了一眼熟睡中的武照,翻起了《孙子兵法》。
杜荷打仗的电视剧看过不少,《孙子兵法》也曾读过,但因用不到从未用心去理解。
吐蕃即将来犯,杜荷有心建功立业,故而将《孙子兵法》时时刻刻都带在身旁,不时的翻阅。
读了约莫一个时辰左右,杜荷耐不住睡意,趴在桌上睡了过去。
清晨,武照朦胧的睁开了双眼,但见身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心底不免大惊。扭头却见杜荷正趴在书桌上恬睡,心情忽的转为平静。
她想起了昨夜的经过,想起了自己在对方怀中睡着一事,脸上再度飘起了两朵红云。
“这里想必是杜公子住的客栈吧!”武照想着,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
虽然她身在异地,虽然杜荷与他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心底对于杜荷充满了信任。
杜荷本就长得俊俏,那沉睡的模样又添了几分孩子气,显得特别的可爱,武照一时竟看的呆了。
杜荷渐渐转醒,刚睁开双眼,却见武照怔怔的望着自己,露出了一个迷人的笑容,“醒了!”
武照回过神来,掩耳盗铃似地闭上了双眼,一颗心都快要跳出嗓子了。
杜荷伸了个拦腰,打了一个哈哈,笑问道:“怎么样,本少爷的睡姿还挺帅的吧,看得入迷了!”看着害羞的武照,想起她在历史上的身份地位,忍不住的调戏了起来。
武照将被子捂着头,直接做起了缩头乌龟来。
想着自己调戏了武则天,杜荷心底格外的畅快,大笑了三声,问道:“好了,不笑了,说正事,你怎么让他们抓去的?”
武照悄悄的钻出脑袋,脸红得几乎能够滴出血来,见杜荷真未笑她,也定了定神道:“昨天夜里,我伺候好娘亲,正在井边洗衣,那伙人突然冲上来将我按住,封住了嘴巴,用麻袋套了起来。对了……”她大急的做了起来,忙道:“我失踪了一夜,娘和小妹定然急坏了,我得回去。”
杜荷伸手制止,苦笑道:“反正已经失踪一夜,不急在一时,听我把话说完。首先,我必须向你道歉,那伙人是冲着我来的,你只是无故受累。抱歉了!”
武照本就是心思机警的人物,昨夜杜荷的所作所为早已证实这点。她已然暗自猜测到了,此刻听他说来也未觉得意外,反而有些欣喜,觉得杜荷信任她,没有将她当做外人,当即摇头道:“我并未受到任何损伤,公子不必介怀。”
杜荷道:“还有我希望昨夜一事,别让任何人知道。事情比你我都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到底什么事情我不说明是为你好。此事我尚且忌惮三分,若是让对方察觉你的存在,后果会怎样你应该料想的到。”
武照肃然的点了点头。
彼此都是聪明人,杜荷这话武照听得明白,更知自己无权无势若陷了进去,只会伤及自己,祸及家人。
于是,眨了眨眼,笑道:“小女子自幼体弱,昨夜外出购买针线,不甚昏倒路旁被公子所救,其他一切全然不知。”
杜荷满意的点了点头,武照却有一颗玲珑心。
杜荷拿出了一袋钱,笑道:“你不是说,打算去长安做些生意吗?我这里有两百银饼,权当支助。我出钱,你出力出智,生意做大一点,赚到的,你我分红,你看如何?”
“这……”武照惊疑的望着杜荷。
杜荷笑道:“我这可不是收买,我们相处时间虽短,但我却发现你的才智不逊于男子,一定能成就大事。你若从商,也许会成为大唐第一富商哩。”
杜荷笑着动起了歪心思,他并不想历史上再有一个女皇帝的出现。武则天的存在,对于大唐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好处,挽杀她成为女皇帝的同时,支助她从商,以她的才智或许能够成为大唐的金融女皇也不一定。
第二十一章 抵达封地
经过详细的介绍,杜荷给武照讲述了合伙的好处。
表示长安龙蛇混杂,想要混出一片天地来,没有后台的支持是万万不行的。
他杜荷身为宰相子,又是李世民最欣赏的新一辈人物,长安上下都会卖他一个面子,有他做后盾,武照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武照本就是才智无双的了得人物,听杜荷一解释也明白了他的想法,心思转动了起来。自己在长安并无任何根基,若能得到杜家的支持,对于自己的发展大有利处。
只是这来洛阳的茫茫长路,武照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间百态。所以有些固执的决定不要依靠他人,只凭自己的本事闯出一条路来。
杜荷的支持,与她原来的想法有着很大的差异。
认真细想,武照毅然拒绝了杜荷的邀请,肃然道:“我已经受了公子的大恩,实在不想再亏欠公子什么了。”
“既然如此,我也不强求了!”杜荷是何许人物,岂能看不出武照此话言不由衷。
武照看似一芊芊女子,但个性要强,却不输于男人,并不想依靠任何人,她只想靠自己。
从了自己的意,确实能够让她得到莫大的好处,但却非她所愿。
对于武照如此决定,其实也在杜荷的意料之中。
武照就是武则天,若是如此轻易的改变自己的想法,她也就不是她了。
“我不久后就会回长安,有事可来杜府找我!”杜荷说了一句客套话,心底明白,今日她拒绝了自己,日后遇上了麻烦事也不会来找自己的。
便是如此,杜荷还是看好眼前这位性子坚强的小姑娘,没有自己的支持,或许会受些挫折,但以她的聪明才智一样能够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武照挂念家人,先行离去了。
杜荷略作准备也与杜子英一同离开了洛阳。
昨夜的命案让洛阳实行了戒严,路上的捕头,城门的守卫是以往的两倍。
但这一切都与杜荷无关,他已经毁去了一切证据,在经过盘查后,杜荷从容的出了洛阳。
一路南下,赶了三天的路程,杜荷终于来到了杜如晦的封地。
正如杜子英所说,这里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一路走来,四处可见在田地里辛劳的百姓。更值得杜荷在意的是在村与村相邻的空地上,许许多多的少年都各自骑着驴马在进行着马球比赛。
他们大多十五六岁,正是少年多动好玩的年纪,当中最小的还有**岁的孩童,如此下去,不需十年,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合格的骑兵人选。
在汝阳城外,杜家有一栋别院。
这是杜荷的母亲或大哥每年抽空来封地巡查管理时,居住的地方,也是杜荷如今的落脚处。
听闻二少东家到来一个个封地里的庄头,管事纷纷上门拜见。
杜荷也尽显少东家风范,逐一接见慰问,顺带帮他母亲查一查账,处理一些琐事。
杜荷翻了翻庄头管事们递上来的账目,略作盘算,说道:“各位庄头、管事,似乎这几年的收成很不稳定,时好时坏,尤其是今年与去年的差距最为严重,不知对此各位有什么看法?”
杜荷话一出口,登时让所有来人都暗自吸了口凉气。
这些账目他们天天几乎计算,月月总结,想要算的清晰明白,便是他们这些老手不花几个时辰都难以做到。
可杜荷仅仅只是翻了翻,前后不过花费了几盏茶的功夫且不用纸笔算筹就察觉出了异常,这份能耐让他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却不知杜荷自幼聪慧,智商极高,对于加减乘除的心算,本就不在话下。
何况章氏、杜构持家有道,这些账目整理的清楚明了,只要稍作计算就能算出一年来的收成总和,两相对比,自然察觉出了问题。
当然这些学问在二十一世纪稀松平常,但在唐朝却是一份令人侧目的本事。
起初这些庄家、管事也有些轻视从未插手过家务的杜荷,但听他如此一说,一个个都不敢怠慢,肃然起敬了起来。
这有本事的人不论在哪儿都是受人尊敬的。
众人的变化,杜荷看在眼里,会心一笑,道:“杜荷此话并未有责难各位之处,我爹爹曾说你们大多都是随他出生入死的弟兄,绝对是信得过的。只是问题既然出现,就应该想办法解决。你们说是不是!”
庄家、管事听杜荷如此说了,一个个都认同的点起了头。
右上方最年长的一位庄家道:“这要从老爷的封地说起,在五年前,老爷的这片封地还是人人眼红的风水宝地。只因有汝河在,汝河几乎横跨老爷的整个封地。得到汝河的滋润,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但从五年前一切都变了。那年雨水泛滥,发了一次大水。大水淹没了三个村庄。少东家为了防止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将上游的山地平了建造屋舍新立村庄。从那以后,汝河就很不稳定,几乎连年泛滥。收成好坏,皆看汝河心情,收入极不稳定。今年气候不好,所以收成极差!”
“为何不修固堤坝?”杜荷理解的点这头,这水患属于天灾,谁也无法避免。
长者叹道:“修了五年,全无效果!”
“定是因为大哥将山地平了,破坏了水土!”杜荷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沉吟了片刻道:“我有一个办法,首先我们可以去附近的山林移植三十年以树龄的大树,种在汝河沿岸,尤其是上游地区更要多种,然后在修筑堤坝,以保万全。”
“以树治水,可行吗?”诸多庄家、管事都提出了疑问。
“一定可行。”对于这个杜荷自信满满。
“其次这汝河两岸也不要种稻了,稻太脆弱,易死,不如改种梨?梨树耐涝,只要不长时间浸泡就不是问题。而梨这东西也好卖,肉脆多汁,酸甜可口,还可以入药,梨花也可以酿酒,一树多用,不怕赚不了钱。”
杜荷说着眯眼笑了起来,对梨如此了解原因无他,自小到大,他最爱吃的水果就是梨。一想到树可以防止水患,第一件想到的就是种梨树。
杜荷说的个个庄家、管事都意动了起来。
杜子英皱眉道:“可是这梨树长大,非一日之功。”
杜荷也明白此道,点头道:“这样吧,从今日起,汝河两岸,若是种植梨树,在未有收成之前一律免去租税,你们看如何?”
杜荷此举全为百姓考虑,他们如何能够拒绝,纷纷应承了下来。
接着杜荷又处理了一些琐事,处处以封地百姓生活为主。他这种不求大回报的作风,得到了庄家、管事一直的好评认可,纷纷称赞杜荷年少有为。
杜荷在将所有事情处理好后,向庄家、管事道明了来意。
领地里的百姓本多为府兵,一听杜荷想招募一些亲卫,训练一些年轻的护卫。这些个庄家、管事以对杜荷充满了好感,这时一个个都自告奋勇的担待了下来,再三表示一定给杜荷安排最骁勇的壮士给他当亲兵。
&;lt;ahref=&;gt;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二十二章 投桃报李
看在聚集在面前的五百余人,杜荷露出了动容的神色。
站在他面前的这些人,这哪里是百姓,一个个的全部武装,分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嘛!
他们大多都在三四十许之间,一看就知个个都征战经验丰富的军人。
唐朝的府兵难道都有这种水平?
杜荷心底奇怪,但转念一想,却又恍然大悟。
如今才贞观十年,离天下太平才不过十余年,这些人年纪在三四十许之间,显然一个个都是战场上存活下来的老兵,无怪有如此气势。
他们一个个都挺着魁梧的身躯,等待着杜荷的号令。
其实若非杜荷昨天的收心之举,这一些早已放下兵器多年的战场勇士决计不会再次拿起兵器的。
只有从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兵卒才能算是精锐,但也只有从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兵卒才知道战场的恐怖,一但下了战场,若非必要,没有一人愿意重新站在战场上。
这些铁血汉子也是一般。
只是古人重义,重情,杜如晦有恩与他们,所以当初他们愿意为杜如晦而战,哪怕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如今的杜荷也是一般。
昨天杜荷接见的庄家、管事,他们的地位如同于村长,都是地方德高望重的人物,他们负责看管百姓,说一是一,很得百姓信任。
昨夜,他们一回到各自的村里,当即就动员起了百姓说明了杜荷的来意,并且将杜荷处理事务的方式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们。
杜荷昨天处理的都是百姓生活中的小事,比如说东村少一口井,西村少了几匹马,几头牛,或者是某家居民少分了几块地,某家因为壮丁生病,日子难以为继。杜荷对于百姓向来宽厚,所以少井挖井,少牛买牛,没地给地,日子难以为继的便免除他们的租税,并不在意。
可这些杜荷眼中的小事却都是百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