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婚-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实了点,樱桃聪明有余,沉稳不足……”

    林谨容心不在焉地听着,临了,问他:“家里的这些事,你盘算多久了?”从他给林玉珍、陆云备礼,再到一系列事情的处置和准备,不会是临时起兴,他是决意要把一切都掌控起来了。

    陆缄一怔,随即抬眼直视着她,坦然道:“从去年夏天开始,只待时机。阿容,我只是想好好与你过日子,你到现在还不能明白么?”

    步步紧逼,林谨容只觉被他迫得喘不过气来,垂着眼坐了一歇方低声道:“我明白。”

    “你还不明白。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你就不会这样了。人生苦短,谁又知道你我能有几个两年?”陆缄抬起手,在林谨容的脸上轻轻抚了两下,拥她入怀,林谨容默默地伏在他怀里,睁大眼睛看着他身后那盏跳动的灯,的确、大概是没有几个两年的。

第312章 点拨

    两世为人,林谨容还是第一次见到诸先生和诸师母。从那一年住在庄子里,听闻诸先生和诸师母的美名,再到后来林慎之顺利拜师,陆缄成功考中,她对这对夫妻一直持着真切的尊重和敬意。

    诸先生却不似她想象中的样子,她本以为这样的高人,应当一袭轻袍,出尘若仙,举止从容,严肃并严厉的;诸师母则该是温和大度端方并高雅娴静的。谁知道她面前坐着的却是一个胖胖的,红光满面,言笑晏晏,和蔼可亲的寻常半老头子,甚至于头顶的头发也稀疏了不少;诸师母则的确是温和大度端方的,但也不过是寻寻常常的中年妇人。

    林谨容来不及掩饰眼里的惊异,就被诸师母给笑话了:“是吃惊了吧,阿容你也不想想,那么贪吃的人,吃了你那许多的好东西,会是什么样的人。”

    诸先生哈哈一笑:“人生在世吃穿二字,我不图穿,就爱一个自在。当然怎么自在怎么来,吃是第一要务,长得胖,说明我吃得好。”

    轻轻一句话,就令林谨容的拘束去了大半。她想她明白为什么当年,陆缄回家奔丧守孝时,那么喜欢来诸先生家里闲坐了。就是她,也是极喜欢和这样不端架子,言语诙谐的人相处的。她和陆缄都不是这样的人,没事儿的时候坚决不会多说一句话,更不懂得说什么笑话调节气氛,每次在一起,一问一答,说的基本都是正事,想想也是怪闷的。

    林谨容想到这里,便笑道:“先生是少有的出尘之人,言语诙谐,想必师母每日心情都是极好的。”

    诸师母一笑:“那倒是真的,年轻时偶尔吵两句嘴,我这里气得哭,他两句话就把人引得笑了,好不可恶。”

    陆缄和林慎之就低头抿着嘴笑,诸先生低咳了一声:“后面山风正在清凉,诸师母何不领着客人去走走看看,歇歇凉?再弄点好吃的招待客人?”

    弟子出仕,诸师母知道诸先生必然是有话要交代陆缄,便示意林谨容跟她去后山走走:“后面都是我们自己亲手种下的花木,虽然简单粗陋,但也别有情趣。你难得来,随我走走看看,摘几个杏子尝尝鲜,心情也会跟着变好的。”

    林谨容随诸师母出了门,沿着树荫前行几十步,面前豁然开朗,满山青绿,青梨儿,青桃儿,黄杏儿满坠枝头,好不喜人。

    “桃饱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诸师母随手拉下一根杏树枝,将上头坠着的几个金灿灿,肥敦敦的杏子摘了,放进仆妇递上的柳条篮子里,随口道:“所以诸先生坚决不栽李树,在我看来,不过是因为他不喜欢吃,所以也不许旁人吃罢了。”

    这夫妻二人也真好玩,男的称女的为诸师母,女的称男的为诸先生,其实也是感情极好的自在人,林谨容又是羡慕,又觉有趣:“先生有这样的性子么?”

    诸师母笑道:“可不是?你问问敏行和慎之就知道了,同他一起吃饭,他不爱吃的菜,但是旁人爱吃的,是坚决不许上桌的,还非得劝着别人也莫吃,说是半点不好吃的。说他吧,他从不觉得自己什么地方不对,可见啊,这男人有时候都是如同小孩子一般的。”

    林谨容羡慕道:“先生和师母真是神仙眷侣。”

    诸师母回头看着她:“你和敏行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也会一样的。指不定还更好。”

    林谨容默了默,低声道:“也许罢。”

    诸师母注目了她片刻,认真道:“一定会的。从前你同你母亲住在这庄子里时,就晓得你是个好姑娘,就想认识认识你。可觉着贸然找上门去不好,便想这个好姑娘不知给谁得了去,谁知竟是敏行。那时诸先生就说,是一对天造地设的佳偶。敏行这孩子,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虽然话少了些,品行却十分端正,生性坚韧,刻苦又认真。你俩才貌相当,家世相当,又都是品行端正的人,只要你们俩都想好,又怎会不好?我看你眉眼含愁,似有郁结之意,年纪轻轻的,心思不可过重,还该学着自己想通才是。”

    林谨容觉着她这话似有点拨之意,一时无限慨叹,不是俩人都好就能走得长远,走得好的,只是这话与诸师母说来,未免交浅言深,便只是甜甜一笑:“多谢师母指点。”

    诸师母心性疏阔,点到为止,转而与林谨容说起其他事来,忽见一个仆妇拎了一篮子鸡蛋来,笑道:“是王有家的媳妇儿送来给陆二奶奶的,都是她自个儿养的鸡下的,新鲜着呢。”

    林谨容认不得这个人,不由探询地看向诸师母,诸师母笑道:“你还记得么?是那年花朝节时与你母亲帮助成家的那个女子,姓何的,当时住在清凉寺里,得了你母亲给的三十贯妆奁钱,嫁了山下一户姓王的人家,如今孩儿都两个了,小日子过得不错。她闲时也来我们这里帮工,多半是听说你来了,特意回家去取来的。一片诚心,你便收了罢。”

    林谨容这几年善事做过不少,却没指望有人这样记着她,看着那一篮子个大新鲜的鸡蛋,心里不能不说不欢喜,便笑道:“她还在么,收了她的东西,怎么也要当面感谢一下。”

    那仆妇笑道:“她害羞,放了东西就走了。只说多谢二奶奶,她经常在菩萨面前烧香磕头,求菩萨保佑您和林三太太长命百岁,一生顺意。”

    林谨容有些不好意思:“我当时也不过是刚好遇到罢了,当不起她这样记挂……”

    “于你只是一个念头,却成全了她的一生,你也当得起她这样记挂。”诸师母叹道:“听我大儿媳说,她娘家那边出了一位义士,拿自己的家财设了义庄,专为失了行期的贫家女子,无力娶妻的穷家男子筹备嫁娶。娶妇便给二十贯,嫁女便给三十贯,几年间,帮了数以百计的人,造下无数的福祉。这些年我和诸先生虽然也做了些,奈何是家底薄,能力有限,帮不得太多的人。”林林总总又与林谨容说了若干外头的事情。

    林谨容若有所思,更觉天下之大,自己的见识实在浅薄,心思只在自家那点小事儿上来回打转,真是白白浪费了这人生。心下突然有了些开朗之意,郁气也淡了不少,因见诸师母感慨,乃劝道:“这种事情尽心即可。”

    “说得是。”诸师母笑了一回,便把这事儿丢了开去,把她的几个儿媳尽数引见给林谨容。诸家儿媳很有规矩,也有见识,林谨容与她们处起来十分开心,竟是前所未有的放松。特别是诸家的小儿媳韩氏,出身淮州大家,与林谨容年岁相当,是个鼓筝的高手,三言两语间便与林谨容生了知音之感,简直相见恨晚。

    松快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转眼间便到了该辞行的时候,前面陆缄使人来唤,林谨容依依不舍地与诸师母等人辞别,又与韩氏约定日后书信来往,方才转身上了马车。

    此时正当正午,那日光特别毒辣,陆缄与林慎之都怕晒,齐齐躲在车厢里歇凉,见她拿着那篮子鸡蛋摆弄,陆缄倒也罢了,只见她欢喜便已算是达到带她出来的目的,林慎之奇道:“师母怎会送四姐一篮子鸡蛋?”

    林谨容略带了几分骄傲,笑道:“可不是师母送的。另有其人。”

    樱桃叽叽呱呱地把事情经过说了,得意道:“诸太太一直在夸奶奶呢。”

    陆缄看着林谨容那欢喜中又带了几分故作的矜持,矜持中又带了几分小炫耀的样子,不由微微笑起来:“既然这样说,这篮子鸡蛋也该分一半给岳母才是。”

    林谨容突地道:“早知道诸师母和几位师嫂是这样的妙人,便该早早求你带了我来。今日与三奶奶相见恨晚,却立即又要远别了。”

    陆缄闻言,心中一喜一动,抬眼看向林谨容,但见她手里握着个白生生的大鸡蛋,巧笑嫣然:“师母说这个是双黄蛋,我恨不得立时打开来看,你们可见过双黄蛋的?”

    林慎之鄙夷地道:“你当谁都和你一样没见识,我当然是见过的。”

    林谨容恼了,道:“是啊,你当然是见过的,小时候只要你一哭,母亲就恨不得啥稀奇的玩意儿都找给你看,找给你玩。”

    林慎之才十二岁,正是好面子的时候,见林谨容当着陆缄的面揭他的短,不由也恼了,撅着嘴道:“那我小时候四姐不该别跟着他们一起宠我”

    林谨容道:“你原来是想要我拿棍子抽你,你早说呀,我一定不叫你失望。”

    林谨容平时就没点同龄女子的天真可爱样,林慎之这些年也是一副少年老成的小大人模样,真是难得见这姐弟二人这样子。陆缄左看右看,觉着这姐弟俩都极可爱,便接了林谨容手里的鸡蛋,一脸淡然地道:“我也没见过。”

    樱桃和豆儿也笑:“奴婢们也没见过。”

    林慎之便撇嘴:“男子汉大丈夫不和女人计较。”

    第313章 和尚

    陆缄到了林家,自然又得了一番热情招待。陶氏听说林谨容要随陆缄一同上京,欢喜不已,看陆缄更是顺眼不提,少不得拉着林谨容说道半天,里头就有许多求子的偏方。又问林谨容桂嬷嬷与桂圆怎么安排,林谨容知晓到底是瞒不过的,便低声说了。

    陶氏气得打跌,怒道:“什么叫做白眼儿狼,可巧的今日总算是让我见识了。你可承诺过她什么?你可欠她什么?就算是早前动了心思,可后来也改主意了呀,她一个做奴婢的,不是主子说怎样就怎样行事的么?还想怎样就怎样了?把她送回来,我叫她知道什么才是做奴婢的根本。”又骂桂嬷嬷,“其他人她管不好也就不说了,自个儿的亲闺女都教不好,连带着人家也要说我林家没规矩,枉自我一直那般待她母女,指望着她们做你的膀臂,真是气死我了”

    林谨容叹了口气,低声道:“是我的错。”

    陶氏高声道:“什么你的错?分明是不知恩,不感恩的恶奴,把人送回来,我非得出了这口恶气不可。”

    龚嬷嬷便劝陶氏:“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把人送回来也不妥当。着人好生看着,不叫她们掀起波浪来也就是了。”若是有必要,一剂哑药下去就干干净净了。

    陶氏气了一回,自责一回,又想着林谨容没有人用,眼睛在一旁伺候的春芽脸上扫了一圈,道:“让春芽两口子随你一同去罢。”

    春芽早前配了个小管事,现下两口子都已经成了陶氏的得力膀臂,里里外外都靠他们打点着。早前她想要也不过是夏叶,没想到陶氏却要给她春芽,林谨容又怎么好意思夺了陶氏的膀臂,便道:“罢了,母亲也是离不开春芽姐姐的。我那边还好,敏行问老太太要了沙嬷嬷,有她帮着也不错的。老太爷也要给两房家人,尽够用了。”

    陶氏到底不放心,想了片刻,还是决定让夏叶同林谨容一起去:“沙嬷嬷到底年老,有事儿也是紧着他们陆家的。夏叶跟了我多年,自来稳重,让她两口子与你一同去,就算是不能帮什么大忙,也能在必要时替你拿拿主意,安安心。再则,年轻媳妇好出门,不比豆儿她们几个小姑娘。”

    故土难离,林谨容虽然想要夏叶随她一同去,却也要问过夏叶的意思,夏叶倒是爽快,她与她男人在这边,虽然日子过得,但总也比不过春芽去,还不如跟着林谨容去见见世面,也叫陶氏记情,于人于己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一个八品小官,浩浩荡荡带了十几个奴仆进京,那也太招人眼了些,徒生事端,林谨容便盘算着要与陆缄说,让陆家那边跟去的人减些数目。

    是夜,从林家回来,已近二更时分。林谨容盥洗完毕,从屏风后出来,但见陆缄散披着袍子跪坐在矮几旁,矮几上放着一个碗,还有那只洗得干干净净的双黄蛋。

    他太当回事,林谨容反倒十分窘迫,走到他身边坐下道:“要做什么?”

    陆缄笑了笑:“同你一起看双黄蛋。不是没见过么?”一边说,一边拿了鸡蛋在碗边磕开,将鸡蛋打入碗中。

    林谨容看过,不由突发奇想:“若是孵蛋,岂不就是两个小鸡了?”

    陆缄抿唇一笑:“双黄蛋是不用来孵蛋的,孵不出来。”

    “你又是从书上看来的?”林谨容无语,不是说没见过么?怎么又知道了?

    陆缄将只筷子拨了拨蛋黄:“不是,当初在你家庄子里时,听铁妈妈说的。”那时候他从林世全口里听说林谨容懂得淤田之事,又见她经常过问农桑,还隐隐被她瞧不起,少年心性,便起了攀比之心,也憋着一口气,寻了《齐民要术》来看,但凡有不懂的总也要问问,就怕给个黄毛丫头比下去。只这些话,他是不会同林谨容说的。

    林谨容哪里又知道他心里这些弯弯绕绕,只把夏叶的事情说来:“到底也是我母亲的一片的好心,不收她会伤心的。”

    陆缄脸上的笑容一顿,用商量的口气道:“你房里四个丫头,再加上沙嬷嬷,便是五人了。我那边还有长寿和长宁两个,再加上祖父给的陆良与陆松两房人,就是十好几个,到了那边还要雇门房、厨子、车夫、粗使婆子,你觉得真的还需要再添上夏叶两口子?”

    林谨容看定了他坚定地道:“我已经答应我母亲了。”如陶氏所言,豆儿她们都不适合出外办事,若是没了夏叶夫妻,到了京城她就不得不事事依赖于陆缄,把门一关就犹如耳聋眼瞎,她不愿意,更觉得恐怖。

    她终究是不信他的。陆缄放了筷子,看了林谨容许久方道:“那我去同祖父说,不要陆松一家跟去了。”

    林谨容轻轻吐了一口气:“谢谢敏行。”

    陆缄垂了眼淡淡地道:“你我夫妻,原不用如此生分。不过一房下人而已,你高兴就好。”

    被这事儿一打岔,刚才的轻松气氛荡然无存。两个人都觉得兴趣缺缺,各怀心思地上了床,吹了灯睁着眼睛不睡觉也不说话。

    林谨容觉着为了这事儿弄得僵硬也没意思,到底他也是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便轻声道:“我母亲说,早前你上京之前曾在平济寺许过愿,如今你高中归来,还该去还愿才是,让我问你什么时候有空。”

    陆缄默了一歇方轻声道:“早前母亲也说了这事儿,先回乡祭祖归来又去罢。你还去么?”

    林谨容道:“我早前也在佛祖面前许了愿的,自是要去。”

    她既有心修好,陆缄也不会故意吊着,便换了轻快的语气道:“你许的什么愿?”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林谨容道:“愿你一路平安,高中无忧,全家平安康健。”还愿佛祖保佑那一世的宁儿,好好投个好人家,富顺安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