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十国-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解。

第 三 回:朱邪氏封爵赐李姓  葛从周孤胆劫法场

第三回:朱邪氏封爵赐李姓  葛从周孤胆劫法场

前文庞勋五万大军被打得阵脚大乱,首尾难顾,副将赵可立被斩。朱邪三兄弟飞马追击庞勋,庞勋眼看无路可逃,猛然见义军混乱之中闪出一人,跨下瘦马,掌中双刀,年纪有四十来岁,此人名叫张处让,虽是义军之中的一个老校尉,却是鲁南的武术名家。张处让挡过庞勋,对朱邪三兄弟高声喊道:“番邦胡儿,休伤我主!”朱邪克休见是个老校尉,二话没说挺枪便刺,张处让左刀拨枪,刀砍马腿,朱邪克修一头栽地。克用、克宁急忙护住克修,三兄弟为住张处让大战一团。张处让一套双刀如行云流水,拖延了十几个回合,见庞勋跑远才奋力突围,却为时已晚,被朱邪三兄弟挑死乱军之中。

庞勋率败兵退往石山,康承训十万大军直捣徐州,四面围困。城中大将许佶坚守城池不出,但城内已是人心大乱。许佶有一副将名叫路审中,此人对许佶言道:“今官军势大我等不能再死守,以末将之见可集结全部人马拼死突围,只此一策了。”

许佶言道:“此计绝不可行,徐州城内将士家眷甚多,若我等领兵突围,那几千眷属起不落入朝廷之手,陷我等于不仁不义,断不可行。”

路审中道:“今弃城突围虽失家眷,杀出将士尚可寻大将军所部汇合,东山再起;若是拼死固守,不但城池难保、全军遭戳,连数千眷属也难逃此劫。”

许佶道:“大丈夫义不受辱,我意已决,汝勿再言,当与此城同生同灭。”

路审中见许佶宁死而守徐州,而一连数日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军心难定。路审中镇守西门已无战心,便暗地派人向唐军大帅康承训投降。康承训得了路审中投降书信,与众将自是大喜。

第二日夜晚,康承训命朱邪赤心率沙陀骑兵位前队杀直徐州城西门,路审中将城门大开,数万官军一涌而入。顿时号炮连天,喊杀不断。许佶不知有变,熟睡于梦中,被喊杀声惊醒,有士卒来报,路审中大开西门内应官军已入城中。许佶慌忙披挂上阵与官军死战,只见火光冲天,血肉横飞。许佶乱战之中还未杀得几个官兵,便被朱邪克用一戟跳死。杀至天明,义军大败,城中义军眷属上千人,被官军尽皆斩杀。

康承训攻占徐州,可谓大功一件。徐州积存义军辎重甚多,康承训便命十万人马在徐州休整一月。

庞勋自兵败后于石山,率兵两万人向西进,欲占据梁城。探报飞马传入京师,国舅段文楚向皇帝奏道:“今康承训在徐州大捷,十万兵马却在徐州马按兵不动。庞勋反贼仍危机江淮,请陛下治康诚训贻误军机之罪。”懿宗皇帝听信段文楚奸佞之言,发诏谕免去康诚训督招讨,令朱邪赤心代任其职,发兵讨伐庞勋。正是:

功高震主兵马强,小人存心生不良。

奔走沙场本无意,鸟尽方知良弓藏。

朝廷诏书下到,命朱邪赤心节制各军剿灭庞勋。朱邪赤心令长子克用为先锋率五千沙陀骑兵星夜追击,在义军入梁城之前阻敌于涣水。庞勋领兵退至涣水,军师周重言道:“主公当速作船筏,渡河据守梁城。”

庞勋言道:“自从徐州失守,唐军诸路兵马沿途交战,马无食草,人无饱餐,何忍再领将士打造船筏,还是先露营一夜接触困倦,其余之事,明日再议。”

朱邪克用率沙陀骑兵飞马追击,天色已晚有探马来报:“启禀将军,庞勋残部露营涣水岸边。”

克用问道:“此地离露营之处,还有多少路程。”

探马道:“星夜奔驰,天明可到。”

“好!”克用道:“传令众将士,连夜追击,不可耽搁,宁使良驹短腿,勿让贼兵过河!”

次日天明,庞勋即令人打造木筏,征募船只。朱邪克用率兵杀到,见义军已有士卒登船,便对沙陀将士喊道:“河边即是反贼,伐木撑船者通杀。”沙陀将士得克用军令,呼啸而出,义军猛闻杀声,见沙陀兵马如群魔乱舞,顿时大乱,仓促应战,被沙陀部杀得人仰马翻,溃败而逃。

庞勋大败折了两千余众,沮丧之时,正逢朱邪赤心率大部人马杀到,庞勋见前有大河拦住去路,后十万追兵杀至,便于涣水畔对众将士喊道:“自桂林起兵,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怎奈进军失利,兵败至此,今渡舟不过十余条,家中尚有老幼者可乘此舟速逃命去,愿与庞勋共赴危难者随我与敌决战。”众将闻听多有悲泣者,但无逃命之人,皆愿以死相拼,庞勋下马先拜涣水,后拜众将士,遂率队回击朱邪赤心。朱邪赤心令骑兵为前,步兵在后杀向义军,大战两个时辰,只见河起波涛,人生哀嚎,义军大部兵马阵亡,其余义军将士皆投河自尽,庞勋等人皆已战死,甚是惨烈。

朱邪赤心此番大胜,寻得庞勋尸体枭首传示。江淮、山东各支义军皆不战而溃,官军连章报捷。未过多时,庞勋之乱平定,懿宗皇帝李漼颁诏谕封赏有功之臣,朱邪赤心父子战功卓越受圣上入宫召见,赐姓为李,赐名国昌,赐以旌节封徐州观察使,统领徐濠宿三州兵马。李国昌诸子也改李姓,长子乃是李克用,次子李克宁,三子李克修,还有两个小儿子老四李克恭、老五李克让。

国舅段文楚自以为朱邪赤心当感激自己,怎知朱邪赤心父子领得皇上封赏,却不懂京城里的官场门道,未谢段文楚一言。段文楚以为朱邪氏父子目中无人,便向皇上奏道:“塞北部族变乱频起,臣保奏李国昌父子为大同节度使,以镇守边庭,为朝廷立功。” 懿宗应允,不久诏命李国昌改任大同节度使镇守北庭。

李国昌父子往大同行去,路过汾州。李克用便约上李克宁、李克修往附近山中打猎。兄弟三人围猎半日,深感疲惫,便到一竹林旁拴马歇脚。李克修正四处张望,忽见竹林之中有紫气飘来,克修大呼道:“竹林紫气绕生,莫非有神仙到此?”

李克用道:“不如道林中探寻,看个究竟。”

兄弟三人,往竹林深处走去,闻听阵阵小儿哭泣之声。遥见竹林那边有一茅屋。见有一农夫蹲在门前,李克用上前问道:“敢问兄台,为何可是有小儿出生?”

农夫叹道:“生子何用,只恐不等养大,便已饿死。”

李克用心想此儿出生有紫气飘来,将来必有大才,便对农夫道:“在下愿重金买下新生之子,不知尊意如何?”

农夫闻听,喜上眉梢,竟把所生的六个儿子全部唤出,对克用道:“壮士若出钱出的多,年长之子任由你选。”

“谢了,谢了!”克用道:“我给你二十两马蹄银,就买新生之子。”

“这个好说。”农夫转到屋中,从接生婆怀中要过小儿,抱给李克用。李克用接过小儿甚是疼爱,便给了农夫二十两马蹄银。

兄弟三人回到军中,李国昌见克用抱了个小儿回来,问道:“这婴儿从何而来?”李克用把适才此婴出生时,竹林飘紫烟之事说出。李国昌喜道:“天公昭昭,赐我祥瑞,就取名李嗣昭吧。”众人皆是欢喜,李克用便把李嗣昭收做了义子。

庞勋乱兵已没,朝廷上下无不大喜,诸将重赏皆有赏赐,唯有一人因罪问斩,乃是葛遇贤。段文楚一番陷害,密令刑部处葛遇贤枭首之刑。葛遇贤素与段文楚无仇,段文楚也是只想使葛遇贤顶罪,不曾株连满门。葛家在濮州鄄城县,葛家闻讯葛遇贤之罪无不悲痛流涕,葛遇贤膝下一子,名唤葛从周,字通美,年方十八,为救父亲性命便独自一人前往长安。

话说京城长安已是十月之秋,落叶枯黄,阴风瑟瑟,葛从周独步街头,满面愁容。葛遇贤在京城有不少好友,葛从周访遍父亲故交,花了不少银两打点父亲冤案,奈何国舅段文楚勾结阉党,朝中弄权,葛遇贤之罪久未赦免,盘缠花得只剩少许,葛从周已是绝望至极。

恍惚之间,忽闻一队人马鸣锣开道,有官军几百名押解一辆囚车往菜市口而来,这沿街百姓围拥簇相望,葛从周也围观上去,见一老者问道:“敢问老伯,这囚车押解犯人去往何处?”

老者答道:“重阳佳节已过,正是秋后问斩之时,听说京中有一贪官,苛扣军饷,震怒皇上,今日在菜市口斩首,故而相邻百姓皆来观看。”

“多谢老伯。”葛从周翘首而望,只见囚车之上一人披头散发,眉目冷淡,面色铁青,仔细一看,这死囚正是父亲葛遇贤。葛从周心急如焚,眼看父亲将押往菜市口,自己却无力解救,只得随嘈杂围观之人涌向菜市口。

到了菜市口,几个刀斧手将葛遇贤拉出囚车,推至断头桩前,监斩官取令箭命斩。葛从周心如刀绞,怒火中烧,猛然间心生一策,从周暗想远道救父不成,又有何颜面见濮州家人?不如劫了法场,不枉男儿忠孝一世。这葛从周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趁一官军不留神,拔其腰刀,踹倒在地,从周众人大喝:“劫法场的在此!”围观的百姓和押解的官军吓了一惊,这葛从周剑眉倒立,怒目圆睁,肩宽腰细,身长八尺,手提单刀,甚是威猛。重多官军抽刀而上,葛从周举刀相迎,只见得:

刀锋生恨光,救父断头桩。

夺命菜市口,血溅抬轿窗。

一场好杀,刀刃飘红,几十个官军被砍倒血泊。葛从周飞步冲到父亲近前,吓退刽子手,挽起父亲欲走。葛遇贤这才看清劫法场的是葛从周,压低声音训道:“汝好大的胆!”

“父亲快随我走!”葛从周一拽葛遇贤,才见其脚有脚镣,手有链铐。葛遇贤一把推开从周怒道:“好汉快走!”葛从周倒退几步,只见刽子手砍刀已落,葛遇贤命丧法场。葛从周火冒三丈,跃上断头桩砍倒刽子手。官兵越围越多,葛从周且打且退,官军紧追不舍。葛从周转过一街口,见一车队有大车二十几辆,车上载有大木罐,长约一丈有余。一位老车夫见从周浑身是血,对其言道:“小壮士速往车中躲避。”

“多谢老伯!”葛从周纵身钻入木罐之中。

片刻,官军追来,见这老车夫问道:“赶车的,可见过浑身是血的大个子?”

老车夫答:“不曾见过。”

官军问:“车载何物?”

老车夫答:“空车而已。”

“打开一看。”官军言道。老车夫知道葛从周就在其中,若是让官军堵住这少年,那将比死无疑。正是:

牛犊初生不怕虎,冤案岂能若无睹。君逼臣死臣当死,父冤子救亦无辜。

休笑少年多莽动,只恨奸党起恶毒。单刀既敢乱法场,留得来日震江湖。

欲知老车夫有何应对,且看下回分解。

第 四 回:祥梅寺黄巢反大唐   柴垛房朱温盗旧锅

法场的官军令老车夫打开,老车夫面带无奈将罐盖打开。罐口不过锅盖大小,一官军头目申头望去,只觉罐中一股腥臭袭来。

“呸”官军恶心问道:“小老儿,你这罐里装的什么玩意儿?”

老车夫答道:“回军爷的话,在下是为京城运官盐的,晒盐皆装于木罐之中,经年累月,沿途颠簸,故而有腥臭难闻。”

官军头目再往车后望去,二十几辆盐车结队排列,对手下言道:“速往西门追讨!”几十名官军涌往西门,老车夫遂令车队由东门而出。

出了东门,这运盐的车队快行四五里,老车夫见四处无人打开罐盖,只见葛从周闷在罐中,熏的是头昏眼花,四肢麻木,不能支撑,众车夫便将葛从周送往沿途客栈歇息。葛从周也不知自己昏睡了多久,才微微醒来。二目微睁,只见自己躺于客栈一厢房之中,那老车夫坐于一旁伺候,葛从周问道:“敢问前辈,此间何处?”

老车夫答:“此处是悦兴客栈,公子京师劫法场,我家主人观公子出手不凡,便令我等用盐车救下。”

葛从周起身施礼言道:“敢问老伯,你家主人姓氏名谁?救命大恩没齿不忘。”

长者言道:“公子休息便是,我家主人有买卖要做,明日即回,听公子似是山东口音,不知家住何处,因何流落京城郊外?”

葛从周道:“晚辈葛从周,字通美。家父葛遇贤原在兵部粮草转运使,因庞勋造反,家父奉旨催运粮草接济康承训十万人马,怎料却被国舅段文楚暗中加害,开刀问斩。从周独自往京城打点家父冤案,未想打点不成,父亲问斩时日已到,情急之下才劫了法场,却未能救出父亲。”话说至此,已是泪流而下。

老者道:“我观公子气宇不凡,原是将相之后,失敬失敬呐。”

葛从周忙言:“老伯遮煞丛周,实不敢当。”

长者道:“葛公子暂且休息,明日我家主人回来,一同回往山东。”葛从周本想问个清楚,见老者只劝其休息,不再多谈。

次日一早,葛从周醒来顿觉身体大愈,老车夫领从周为其引见主人。葛从周进一厢方,但见一人身长八尺,高大魁梧 ,再看这面目,真是:

扫帚残眉眼皮肿,蒜头鼻子翻鼻孔。

苍面黄牙蛤蟆嘴,短髯好似驴尾鬃。

老车夫言道:“葛公子这便是我家主人。”

葛从周上前躬身行礼,谢曰:“多蒙恩公搭救,从周定当厚报。不知恩公大名?”

“在下姓黄名巢,字巨天。”黄巢答到。

葛从周道:“原来是黄恩公。”二人相互施礼,看茶落座。葛从周问道:“敢问恩公在京师做何买卖? ”

黄巢曰:“我本在冤句贩盐为生,咸通十年中举,今进京赶考数月,中甲科进士第八名”,只见黄巢稍顿了一下言道:“怎料当今皇上……”

葛从周言:“原来恩公金榜高中,不知圣上怎得?”

黄巢起身言道:“当今皇上令众举子文清阁亲试,只因黄巢长像丑陋,于大殿之上惊了圣驾,惹得龙颜大怒,遂将考官下狱问罪,巢被昏君革去功名,逐出京师,永不得举仕,才返乡至此。”

葛从周道:“原来如此,当今朝庭确有宦官当道,谗臣弄权。家父葛遇贤亦是因圣上不明是非,被奸党所害。不知恩公下步有何打算?”

黄巢道:“我本贩盐之人,欲回冤句以盐商为生,奈何朝庭却抬高盐价,使民不能买,皆以淡食,令我等难以为生,我贩盐时有一故友名王仙芝,今在曹州起兵,杀官济民,杀富济贫,聚众已有数千人。大丈夫生于乱世,受功名之辱必为天下人所耻笑,所以我欲借当今朝廷无道,生灵荼炭之际起兵响应。”

见葛从周听得入神,黄巢又言:“昨日劫法场之时,我观公子武艺高强,气宇非凡欲与之共济大事,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葛从周言:“恩公搭救之恩,从周无以为报,愿与恩公同举大事,另立天道,以谢天下!”

黄巢喜曰:“若得通美,大事可成矣。”

黄巢得了葛从周,如虎添翼,临行之时在酒店墙壁题诗《不第后赋菊》以抒情怀,诗曰: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与车队赶往冤句,葛从周独往濮州家中打点家事。两人约定一月之后,在冤句祥梅寺起兵造反。

时隔一月,葛从周入冤句经四处打听找到祥梅寺,观得四面山林林立,只见有寺院大墙东西几十丈有余,葛从周入寺而望,只见得寺内一片凄惨之状,四处尽是流离饥民,或坐或卧,只见有一小弥快步上前问道:“失主可是濮州葛通美?”

葛从周言:“正是在下。”

小沙弥道:“我家主持变律师傅,令我在此恭候失主多时,请到后堂叙话。”

葛从周言:“烦劳小师傅领路。”小沙弥领葛从周来至后堂,只见堂中坐有三人,两侧站戴刀卫士数十人。看居左侧者乃是一老和尚,此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