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重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彩虹重现-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美。毫无疑问,儒家的这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心理塑造功不可没。但是,漫长的人生之路,总会有曲折和坎坷。道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返璞归真的价值取向、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以及重生养生的人生追求,对那饱受心理疾病困扰之苦的患者来讲,无疑是一付精神良药。
  心理学家根据心理治疗的要求和我国人文的特点,对道家思想特别是养生处世之道,进行一番正本清源的研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最后,由中南大学张亚林教授建立了道家认知治疗可供操作的五个基本程序,即ABCDE技术。其核心是第四步:道家哲学思想的导入和实践。要求被治疗者熟记32字秘诀,理解吸收并进行实践。
  (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此条源于《老子》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是指只做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不为害己害人害社会之举。为而不争,是指做事要尽力而为,且不争名利,不与人攀比,不嫉贤妒能。前句属起码要求,应从现在做起;后句为崇高境界,需长期修养。
  (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老子》及《庄子·逍遥游》中反复强调了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的思想。人要生存、要发展总是有欲望的,但老庄认为欲海难填。要减少私心、降低过高的物质欲望和对名誉地位的追求。知足知止,是指做事要有分寸,要留有余地,点到即止,见好就收。只有知足,才会常乐;只有知止,才能避免危险。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21)
(三)知和处下,以柔克刚知和处下,是由《老子》第四十一章中“上德若谷”的思想演化而来。和谐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和处下能减少人际冲突、维持安定团结。
  以柔胜刚,来自《老子》第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老子还以水为例,天下柔弱莫过于水,随圆而圆,随方而方,但大家都知道滴水穿石和水容万能的道理。
  (四)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此句是老庄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老子》第四十八章中写道:“无为无不为。”
  第五十七章写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老子崇尚“静”,即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这里的“无为”是与“妄为”的对 第六章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 134抗,实际上是无为而无所不为。顺其自然,就是说不要勉强去干那些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不要强迫蛮干、不要倒行逆施、不要急于求成。要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否则,就是拔苗助长,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
  总之,就是要让被治疗者领悟道家思想的真谛。它不是一种纯粹消极的保守思想,不是要人去听天由命。它的最高境界是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知雄守雌、知荣守辱、外柔内刚、后发制人、不言自名、不战自胜。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缓解焦虑症状、心理创伤的效果很好,特别从远期来看,比药物治疗效果更佳。由于该疗法的关键是改变认知,这样不仅对形成心理创伤的不良认知有效,而且还对个体应付未来的困难有相当的好处。
  (图为张亚林教授正在做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的专场演讲)一般来说,暴露治疗是在治疗医师现场指导下,鼓励病人暴露在恐怖情境之中,所以暴露治疗的前提,要保证治疗环境的绝对安全。很多行为疗法都和认知疗法结合在一起,又称认知行为治疗。
  如果暴露在真实的现实环境中,又称为实体暴露,其治疗方式有多种。如地震灾后,有些人怕上高楼,那么反恐高治疗就是治疗医师在保证、示范等准备步骤之后,将被治疗者送到自己最害怕的高楼去,要求每日去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当然要求高楼是安全的,不是危楼。
  实体满灌法是指快速地实体暴露,使被治疗者瞬间产生最严重的焦虑或恐惧反应,同时鼓励坚持到焦虑或恐惧缓和为止,其间不施加任何的帮助。比如害怕花圈,就让患者在事先布置好花圈的房内待着,不管如何呼叫,都不予以帮助,直到精疲力尽,躺在花圈上为止。很显然,这对于一些心脏不好的人不适合使用,并且有些人在治疗后可能加重病情。比如小孩恐水症,如果一下子把他丢入水中,很可能他今后更加怕水。所以,必须是他本人愿意接受这种治疗并保证配合。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暴露治疗对于恐惧症、强迫性动作有效,并可以维持数年。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22)
135第六章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与实体暴露相对的方法是模拟暴露、想象暴露,它是让被治疗者通过视频画面或想象恐怖情境来逐渐消除恐惧或不良反应。比如害怕地震灾难镜头的人,就采用看电视模拟画面或想象画面的方法逐渐消除恐惧。按照害怕的事物,予以分成等级而逐渐消除恐惧,又称系统脱敏治疗。
  眼动脱敏与再处理(简称 EMDR),被认为是一个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很有效果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欧美国家中使用甚广。它认为大脑的灾难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而通过眼球的反复不断的快速运动,同时再次浮现灾难的印象,可以使灾难的信息得到重新整合、处理,以至于灾难印象不那么清晰,不引起痛苦的情绪反应。对于一些 PTSD症状严重,或者处于意识分离状态的患者,不宜使用,因为要反复浮现灾难印象,可能加重病情。
  在早期,一般不提倡使用暴露疗法、 EMDR等这些要再次暴露创伤的特殊治疗方法,在没有持续跟进服务下,可能加重病情或造成二次伤害。
  (心理危机干预回访专家组副组长梁胜林在给 PTSD患者做 EMDR治疗。来自《东方早报》)本体治疗是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和近期关于大脑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发展的一种体感心理治疗,有别于常规的谈话模式,已多次成功运用到大灾难后的心理救援,如泰国海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等。
  它认为,创伤治疗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通常创伤和身体中能量运行的内在关系被忽视了,了解并运用这种关系能够为我们提供治疗的策略,这对受创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创伤治疗的真正转化。
  从本质结构、心理和生理的根源上来说,恐惧害怕的状态与敬畏感、存在感和快乐感这些能够转化的心理状态都是一样的。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以及身体自身具备的生存能力,可以帮助人们转变面临威胁时冻结和收缩的不良反应,使其恢复生命力和活力。这种不良的反应是造成身体上一些问题的来源,如慢性疼痛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采用本体感觉治疗和能量心理学中的一些方法,帮助人们了解并整合神经系统 第六章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 136中精微的能量运行。通过导师提供的众多方法,将会帮助人们学习到如何慢慢地找到并吸收自身的生存本能,调节创伤带来的各种影响,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心理、生理、认知和情绪的转化。
  本体感觉疗法,这个治疗方法的基本理论就是认为所谓心理创伤就是 “一次危险的事件发生的时候,神经系统产生很多的冲动、释放很多的能量来应对当前的情况。但当事件结束后,如果神经冲动的释放和传导未被充分完成,或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中断,也就是意味着这些事件所引发的能量没有被充分释放掉,它们就会遗留在身体里,继续影响着人们的身心 ”。也就是说,引起创伤的并不是危险事件本身,而是这一事件引发的残余在身体里的剩余的能量。而本体治疗就是依靠本体感觉找到这些残余能量,然后再创造出某种情景完成这些未完成的冲动,释放掉这些残余的能量,用本体治疗专家的话来说,就是和这些能量 “再次谈判然后治愈创伤 ”。治疗时患者有时会感受到麻、热、胀、痛等感觉。

第六章 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23)
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治疗方法,目前在灾区使用,普遍反映效果不错。
  (灾区孩子们正在接受本体治疗。赵红摄)家庭系统排列是由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宁格经过25年的研究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一个热门的课题。它是通过角色扮演及互助,探讨人们所面临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灵困境,让人们更有力量去调整人与家庭、人与他人、人与事业、人与社会等方面的互动关系,更清楚地规划个人生涯。
  海宁格认为,人类的家族就如同天上的星系,有其运作的规则与秩序,称为“爱的序位”。当家族的每一分子都能够遵循这些法则时,家庭成员就能够和谐相处;当家族有人违反这些法则时,对整个家族将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家庭系统排列法”即通过排列家族成员代表的位置,找出家族中隐藏失衡的动力,并移动家族成员代表回归正确的序位,让爱恢复流动,借此解决生命中的困扰,不会影响到无辜的下一代。
  当事人先简要叙述其困扰,然后咨询师会决定所需要的角色,从现场参与的人员里寻找代表的角色,由当事人将这些代表的互助位置排列出来。借由代表们的位置及感受,以协助当事人了解问题背后的动力。接着,通过代表的移动及对话,重新调整失序的心灵层面,让已经堵塞的爱的能量再次流动起来,并了解生命中需要做哪些事情,让自己在各方 137第六章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面都更加美好。
  大地震使许多家庭失去了至爱亲人,破坏了许多家庭爱的序位,使爱的能量停滞,使个体得不到应得的爱,使个体陷入了爱的无序状态,爱得不到释放与接受,因此个体才会感到特别的痛苦和无助。
  家庭系统排列作为深层次的心理疗法,特别适合于处理丧失亲人、经历过生死离别、身体伤残等个人和家庭重大创伤生活事件的危机处理,能有效地消除人们对灾难的恐惧、降低危机焦虑,有效处理失眠、易怒,快速恢复生活信心,重建爱的序位,找回自我,重建生命。
  家庭系统排列的特点:1)简洁明快,直接针对问题;2)注重整体,注重成长;3)不需要其他家庭成员参与。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对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破碎家庭和孤儿的心灵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作为危机干预中的深层次疗法,一定会帮助更多灾难家庭和孤儿获得心理重建。
  海灵格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认识到,我们必须服从那些无法控制的力量,如地震、洪水、风暴、战争,就是那些决定个体生或死、去或留、盛或衰的力量,对于它们我们是力不从心的,我们不愿意接受和面对震灾的痛苦,这样会让我们产生内疚和罪恶感,后悔和自责。有些幸存者没有去珍惜活下来的好运,也不愿意欣然地接受这种生命的好运,而是选择抱怨、自责、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来重建生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24)
海灵格认为只有通过家庭系统排列,才能释放这些负面情绪,才能感恩和谦卑地面对命运,不把自己的幸福跟别人的付出联系起来。这也让他们能够坦然面对亲人的死亡和困难的生活,而不必顾虑个人的罪责和清白。让死者安息,让生者惜福,创造生命的奇迹。
  哀伤是对死亡重视的健康反应,是从灾难中复原的正常心理过程。强烈悲伤情绪的表现形式会因人而异,关键是家庭成员和朋友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彼此的悲伤情绪,允许并鼓励居丧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回忆,或用日记等方式促进情感的表达。居丧者要学会原谅自己,以积极的方式消除内疚,改变不现实、不合理的信念,以建设性的方式面对和经历居丧过程。悲哀的正常解决并不意味着对逝者的背叛,生者不应放弃他们原有的生活目标,可将对逝者的纪念和哀悼融合到今后的生活目标中。
  悲伤辅导就是针对近期丧失亲人的人,协助他们完成哀悼的任务;悲伤治疗是针对那些悲伤反应欠缺、延缓、过度或过久的人,协助他们辨认和解决障碍完成哀悼的分离冲突。
  灾后半年的平武县南坝镇,有一对夫妻,儿子、母亲、哥嫂都遇难了,剩下一位80多岁的老父亲和哥嫂留下的一个孤儿,丈夫整日借酒浇愁、妻子以泪洗面,无所事事,互相埋怨,不愿出门,害怕看见别人完整的家庭,不敢看儿子的遗物,不敢给亲人上坟,甚至不敢向埋葬亲人的山上看一眼,悲痛已经占据了他们的整个生活……精神科门诊处的统计数据:10%~15%的精神科门诊病人认为自己有未解决的悲伤。
  大多数丧亲者在头一年都有忧郁症状,许多人其头痛、心悸、颤抖及各种胃肠疾病的症状 第六章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 138会加重。有的丧偶者会复制疾病。男性丧偶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
  (一)悲伤辅导的基本原理1 。依恋理论人在幼年早期的时候,便与父母或其他养育自己的人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并延续一生。这种依恋关系就是为了维持情感联结,因此一旦这种联结破裂,都会产生特殊的心理反应。
  2。悲伤是一种疾病人失去所 “爱 ”而形成的心理创伤,其严重程度相当于一个受伤或烧伤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创痛。悲伤代表脱离健康与幸福的状态,如同身体需要复原,哀悼者也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平衡状态。
  3。哀悼是必须的为了重建心理平衡,并完成哀悼过程,必须要完成某些特定的哀悼任务。哀悼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需要付出心血。弗洛依德说:一个人努力处理他的悲伤,是在做一种悲伤工作。
  (二)哀悼的四项任务1。接受失落的事实接受痛苦的事实是走向心理复原的第一步,需要时间,葬礼具有帮助接受事实的作用。一般常见拒绝接受事实的形式有:不承认亲人死亡的事实,或说对方不重要等来麻痹自己。 。。

第六章 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25)
2。体验悲伤与痛苦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不去体验痛苦,比如用喝酒麻痹自己、停止思想、将去世的人理想化等,都是放弃完成哀悼的此项任务的做法。有时候,社会需要坚强,有些人采用“英雄主义”方式而没有办法悲伤,不利于心理康复。
  3。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任何一种丧亲情境,我们都很难清楚地界定到底失落的是什么。生者不仅需要调整角色,还需要调整自我概念,乃至调整个人的世界观。
  4。化悲痛为力量,投入新的生活将情绪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关系上,不再去“爱”是完成哀悼任务的最好体现。这不是促使生者放弃与逝者的关系,而是协助他们在情感生命中为逝者找到一个适宜的地方,使生者能在世上继续有效地生活。
  (三)什么是病态悲伤如果我们无法接纳痛苦,那些冰冷的悲伤会阻塞心理能量的自然流动,就像乌云密布的天空需要下雨才能雨过天晴,心中的阴霾需要眼泪的洗涤才能净化。若是这样的自然历程被阻断则会有以下的征兆值得注意。如果在亲人死亡以后出现下列情况,就要考虑为病态的悲伤了。
  1。一谈到逝者就出现无法抑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