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常常读到半截就力不可支;富学生则可以专心致志。但是,家庭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我就碰到过这样的学生,她有奖学金,但要维持奖学金,她必须维持一定的平均成绩。这是她做不到的。因此求我高抬贵手。1991年,一个大款跑到波士顿边上剑桥地区最穷的一个小学,对69个二年级的孩子许诺:只要你们努力学习,我就支付你们的大学学费。如今14年过去,当时8岁的孩子现在也已经22岁,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但是,这些孩子里,有12位根本没有上大学,16位从大学辍学,25位还在大学中挣扎,只有4位利用这样的机会从大学拿到学士学位。
  在大学中挣扎的劳工子弟(3)
  美国高中产阶级的家长,从孩子三四岁时开始,就担心其未来的竞争力。于是钢琴班、芭蕾班、外语班,一个接着一个的上。选择居住地点,也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哪里的公立学校优异就去哪里,不管房价贵到什么程度。孩子上了中学,又是各种暑期班、补习班,晚上回家家长亲自督促功课。甚至一个家长辞职,专门辅导孩子的学业,从十二三岁就为上大学作准备。许多劳工阶层则宁愿自己去打猎、钓鱼,放下孩子不管。我家邻居有个专门给人看孩子的,几乎没有文化,对孩子动辄训斥,有时弄得孩子直哭。其实当地有各种幼儿园和“学后课程”,很有教育性。但不少劳工阶层的家长,图省钱把孩子托到她这里,下了班来接。这样的早期教育,使孩子两三岁就陷于劣势。其实,劳工阶层的家庭本来并不一定穷。如前所述,在工厂可以比在大学挣得高得多。既然如此,管孩子有什么用呢?如今工厂关了门,孩子一看势头不好,赶紧上大学。家长则说:“你去试试吧,不行再回来。”这样的孩子坐在课堂里也心不在焉,不停地在那里算钱:“我这个小时不得不听课,耽误了打工,损失7美元!我要这样荒唐多久?”他们每上一周的课,就觉得丢了一周的钱。这样还能学好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许多中高产阶级反对“经济平权”的大学录取政策。比如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顶尖的州立大学。如今该校学生考分越来越高,中高产阶级的子弟越来越多。该校校长卡斯特三世(JohnT。 CasteenIII)自己就是个造船厂工人的孩子。他坚信许多劳工阶层的子弟,面临着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需要社会的扶助。于是,他力图推行向弱势阶层倾斜的录取政策,要学校到本州的一些贫困地区重点招生。但是,该州北部富裕的郊区的选民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歧视,正试图通过立法阻止这样的政策的实施。这就引发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大家都认为,个人的品质而非家庭背景应该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但是,如今家庭成了培养个人品质的重要因素。真要衡量个人品质,这种品质和家庭背景的相关性已经无法割断。难道父母作出种种牺牲为孩子创造的良好的成长条件,不应该得到奖赏吗?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夫妻有孩子时都还是穷学生,孩子从来都穿旧衣服,5岁了家里也没有车,常常带孩子在雪地里走半个小时去买东西;我有工作后,3000多美元买了辆旧车,在好的学区租最便宜的房子。但是,我们花了3000多美元给孩子买了架新钢琴,找了当地最好的老师,送她上一小时100美元的钢琴课。邻居一个劳工阶层者,她刚刚买了2万美元左右的新车,而且从21岁第一次买车起,从来都买新车,动不动就去加勒比海度假,去打高尔夫球。15年后,两家的境遇很可能不一样,孩子的教育素质肯定会有天壤之别。社会是否应该把我们付出的牺牲视而不见,而要照顾她的孩子呢?所谓弱势阶层,是由经济环境和文化行为两方面造成的。“经济平权”的目标,是为弱势阶层创造机会平等。但文化行为的改造,则要靠劳工阶层自己。过去欧洲的贵族,靠的是家徽、爵位、世袭的特权和遗产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如今美国的精英,则靠考分、大学的学位、领导世界开拓经济和科技前沿的个人素质来出人头地。美国的中高产阶级,正在创造一种培养这种素质的文化。他们的孩子,在教育竞争中,不仅有金钱上的优势,更大的优势恐怕是他们的父母本身就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相比之下,劳工阶层的第一代大学生,在家里找不到学习的榜样,不明白上大学是怎么回事。如果劳工阶层的文化行为不能够及时改造,“经济平权”也不足以弥补他们日益增大的劣势。
  第二部分“硬美国”
  美国的白人男性,压倒性地支持布什。布什动不动身着牛仔装,模仿的正是传统美国男子汉的气概。可是,他那位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父亲,打仗没有二话就上沙场,他却逃了“越战”,被人称为“草鸡鹰派”(chickenhawk)。他对暴力有偏好。但是,年轻时离橄榄球最近的时刻,就是当啦啦队长。那个称别人是“女人气的男人”的施瓦辛格,靠吃药当了世界健美冠军,给美国社会留下的一大遗产,就是类固醇在青少年中横行。
  野蛮反叛文明(1)
  野蛮反叛文明——美国的政治与社会转型布什上台以来,“新保守主义”成为描述其政策的一个最为关键的词汇。但当他进入第二任时,“新保守主义”已经快成了过时的词汇。原因之一,是这种描述不仅缺乏实证性,而且所涵盖的范围也十分有限。第一,“新保守主义”的核心主张并不仅仅是美国在国际上大胆使用武力,而是在要新征服的边疆进行“国家建设”,创立健全、成熟的民主制度。布什虽然在阿富汗、伊拉克大肆兴兵,但在“国家建设”上偷工减料,人们很难想像阿富汗和伊拉克会成为“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那样的民主国家。而在对付伊朗和朝鲜的问题上,美国目前连大胆使用武力还谈不上。第二,“新保守主义”仅仅描述了美国的对外政策。根本无法涵盖其内政。外交在很大意义上是内政的外延。况且布什第二任的重点,是放在改革“社会保险”(socialsecurity或译社会安全)制度等内政方面。无法解释布什的对内政策,就无法解释布什主义的实质。更重要的是,一个总统的政策会根据时局而变动。比如,布什2000年竞选总统时,以“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为旗帜,最多是个温和的保守主义者。他在对外政策上,强调美国在国际上要谦卑一些、不要动不动就拿自己那一套强加于人,似乎要开始回归孤立主义的传统。如今,他不仅成为历史上最为保守的总统,而且执行的是最傲慢的外交路线。这是当年人们预想不到的。如今,面对他第一任留下的巨额财政赤字和伊战的泥沼,他第二任是否会改变政策?目前还很难预测。一句话,“新保守主义”最多描述了美国短期的国际政策,很难概括其长期的政治走向。那么,美国政治是否有一个长期的走向?布什主义到底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趋势?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著名政治评论家巴龙(MichaelBarone)2004年出版的《硬美国,软美国:竞争与溺爱之争以及国家前途之战》(HardAmericaSoftAmerica:petitionvs。CoddlingandtheBattlefortheNation‘ sFuture)一书所提供的词汇。巴龙用两个高度戏剧化的形象来描述“硬美国”与“软美国”。在伊拉克,年轻的美国士兵出生入死地进行着一场高度复杂的现代战争:他们不仅要在残酷的地面战中面对抱有必死之决心的强悍敌人,而且还要熟练地操纵高科技装备,通过卫星锁定攻击目标。他们代表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善战的军队。然而,就是这些士兵,在几年前还是吊儿郎当的青少年,在学校随便混混,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在美国街头随处可见。美国61%的高中毕业班的学生,每天下了学要打3个小时工,你还指望他们读什么书呢。他们打工,绝不是贫困,而是学校的要求太松,怎么也是个毕业。1950年代的美国,富裕程度远远赶不上今天,但只有5%的高中生课后打工。因为当时苏联不仅有了原子弹,而且卫星上天,给美国带来强烈的危机感,整个教育系统都被调动起来参与这场严酷的竞争。如今,高中生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危机。他们打工的目的,不过是挣点零花钱,买点父母不肯买的时髦衣服、光盘、甚至汽车。他们似乎不在意自己的未来,得过且过。在麦当劳打工的第一天,他们站在收银台后不知所措,连零钱也不会找,弄得顾客在那里排长队。你要把他们和在东京的超级市场打工的高中生一比就知道,他们3个人也顶不了1个日本人。但是,就是这些不成器的孩子,几年后就变成了英武的战士,在生死场上处惊不乱,独当大任。他们的纪律、勇气、能力,可以和任何精英相比。这样奇迹般的变幻是如何发生的呢?巴龙的结论是:18岁的美国人,生活在“软美国”中。30岁的美国人,则生活在“硬美国”中。这两种美国,造就了不同的美国人。美国的公立学校体系,是“软美国”的象征。在那里,一切被官僚控制,繁文缛节不可胜数。对孩子娇纵无度,无法管教。功课不好不能批评,因为那会伤了孩子的自尊。甚至孩子行为不轨时也只能袖手旁观,因为一干预就可能侵犯了孩子的权利。几年前一个女学童在校车上被男生性骚扰,家长告了学校,学校立即解雇了没有及时采取行动的校车司机。但那个司机反告学校:我们在业务培训时讲得很清楚,虽然孩子在那里乱作一团,但我如果动了任何一个孩子一个手指头,我就犯法了。我惟一可做的,是用摄像机录下全过程。我一切都按工作规则做,怎么能够因此被解雇?在另一个学校,老师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的期末读书报告抄袭,给了这些人不及格,结果家长大怒,告到学校。最后学校推翻不及格的成绩,老师辞职。在纽约,让一个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停学几天,要经过几个月的法律程序,结果学校干脆就不处罚学生。在这样一个“软”的世界中,你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系统能够造就出什么人来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当这些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马上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硬美国”:你没有本事就找不到工作,工作表现不好就被解雇,甚至有时忠于职守也会丢掉工作。在战场上,你稍一疏忽就命归黄泉。美国在发达国家中,依然是竞争最自由、最残酷,老板炒雇员最无顾忌的国家。美军的训练,常常像是中世纪的酷刑。在这样一个硬碰硬的环境中,那些不成器的孩子不得不自我重生。最后存活下来的,自然都是好样的。
  野蛮反叛文明(2)
  “软美国”和“硬美国”虽然并行于当今的现实中,却各有各的历史脉络。美国本来是个“硬”地方。建国之前的新大陆环境就非常严酷。新移民上岸后,在陌生的土地上耕种,第二年收不上东西来,马上就饿死。但是,这里没有欧洲那样压制性的政府,你无助但自由。成功会带来无限度的奖赏。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扩张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那时大家奉行的哲学,是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工人干活,一周的工钱常常不足4美元,得病就被解雇,工伤就回家,拿不到一分钱,死了白死。年轻人中只有10%有机会上高中。但幸运者却能够取得在欧洲不可能想像的成功。摩根(J。P。Morgan)、洛克菲勒(JohnRockefeller)、卡耐基(AndrewCarnegie)都是在这个时代创立了自己的王朝和一个崭新的经济。当今的联邦储备银行总裁AlanGreenspan说,虽然摩根1914年就去世,但他帮助美国赢得了“二战”。没有他把英国的资本引进美国、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美国在“二战”时就没有取胜所必须的工业基础。洛克菲勒创造性地开发了石油的工业用途。在他之前,这个黑金几乎没有经济价值。卡耐基则一手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钢铁业。美国的飞机大炮,在“二战”时覆盖全球,也多亏了他奠定的大规模生产的基础。这些在“硬美国”成功的工业巨子,成功后开始把自己的资产投入慈善业,缔造“软美国”。他们甚至在行善时也像在工业界一样发展出自己的领地。卡耐基建造了几千个图书馆。洛克菲勒则建造了美国的医学研究体系。当一个人为了医学研究到卡耐基那里要钱时,卡耐基马上说:“这是洛克菲勒的领地,找他去!”不过,这些大款的“软美国”,是在“硬”的逻辑上建造的。比如,卡耐基反对分富人的财富,他建图书馆,就是要让那些勤奋、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像自己一样成功:你不要向我要钱。到图书馆读书去!我给你机会!美国真正开始变“软”,还是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称为美国的“镀金时代”。富人们急剧积累财富,垄断经济资源,同时也曝出一系列金融丑闻。穷人们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听任无情的市场宰割。这时一些知识精英开始发难,谴责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富人的贪婪,是社会的百病之源。于是,他们要求建立基本的公共卫生标准,改善工作条件,限制公共交通、饮水的收费,制定最低工资线,最终建立起码的福利制度,使弱者得到照顾。共和党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站到了进步主义一边,推动制定了一系列反托拉斯法案,抑制富人的贪婪,要与大款们达成“公正的交易”。
  1920年代末的大萧条宣判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死刑。进步主义精神随着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的展开,在美国迅速得势。1935年,国会通过了“瓦格纳法案”,保证劳工组织工会的权利。同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险法案”,保障退休工人的退休金以及单身母亲每个月的生活费。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案”出台,建立了1小时40美分的全国最低工资标准、一周40个小时的最多工作时间,并禁止了童工。“二战”后的退伍军人法案,等于给退伍军人免费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40年全美只有150万在校大学生。但1947年,竟有120万退伍兵在大学注册。这一法案最终使780万退伍兵受益。他们中大多数在此之前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上大学的。除了教育之外,他们还可以到银行缴1美元的定金就领得购买住房的贷款。美国从一个租房社会演化成一个房主社会,从此开始有了真正的个人住房的房地产业。1965年,约翰逊总统又签署了“医疗保健法案”和“医疗补助法案”,退休人员在领取社会保障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医疗保险。穷人(包括领取福利的人、残疾人、没有资格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也可以享受一定的医疗服务。从1933到1969年这36年,秉承进步主义精神和“新政”传统的民主党主宰了美国政治。除了艾森豪威尔的8年总统外,白宫全被民主党把持。即使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在内政上也大致追随“新政”以来的民主党的政策,并于1972年增加了社会保险的福利,所以人们说他“说话像共和党,做事像民主党”。一个温和的福利国家,在此期间缔造而成。福利制度,使“硬美国”变成了“软美国”。虽然美国的福利还远远赶不上欧洲、日本的那样慷慨,但毕竟保护了弱势阶层,使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失败的人有了再起的机会,使劳工阶层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