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由于卖剩的商品要丢弃,所蒙受的损失就称为“报废亏损”或“报废损失”。
商机损失与报废损失,哪一个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呢?其思路就是要站在顾客的角度来思考。
举个例子来说,这是某家7…ELEVEN的故事。老板先前在中型连锁超市担任店长,由于想“试试自己的实力”,所以经营起便利商店。不料,他的经营方式,却与其积极的心态恰好相反。
在超市做店长时,他最大的烦恼,就是报废损失的问题。每晚店一打烊,如果报废过多,就表示业绩不好。即使经营起超市,那个记忆仍未抹灭,结果消极地订货,一直为提升业绩所苦。最典型的就是小菜类。
那家店坐落在站前的商业街,附近是住宅区,客源以单身人士、学生居多。原本寄望汉堡肉、八宝菜、糖醋排骨等小菜类会有好的业绩,谁知却毫无起色。
问题就出在订货的方式。“如果剩了该怎么办?”因为担心报废损失,就少量订了两三个上架,却剩下一两个。顾客见到架上只有零星几个,反射性地认为:“该不会是卖不好剩下的吧?”就难以伸手购买。忧心报废损失的消极姿态,却招致报废损失,导致恶性循环。
说到这家店,问题是出在哪里呢?与其说是报废损失,不如说是由于消极的订货,导致更大的商机损失。
其后,由于负责的OFC作为他的后盾,热心地建议,老板的心态转为积极,大幅增加小菜的订货量,也增加了陈列的排数。他也将小菜摆在米饭的旁边,借助关连性的陈列,希望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结果,营业额飞速上升,此后就不曾下滑。
对顾客而言,哪一种才是令人满意的状态呢?答案自是不用多说。
5。忽视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就会产生商机损失、报废损失
我们再稍微谈些商机损失的话题。
先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假设某商品有X、Y、Z三个种类。X进了50个卖出30个,Y进了30个卖出20个,Z进了10个卖了10个。如果由你负责订货,接着你要进哪个商品,又进多少呢?
如果毫不考虑地只补充卖出的量,我们称之为“补充订货”或“追加订货”。如果那样就好的话,订货就成了事先有答案的“作业”了。不过,这么下去的话,卖场永远是一成不变,客人就会流失。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5)
你必须要分辨“畅销商品”与“滞销商品”。所谓的畅销商品,就如字面所示,是指因切合顾客的需求,卖得好,预期能扩大业绩与利润的商品。
相反地,脱离顾客的需求,销售不佳,无法期待业绩与利润,没有必要摆放在店内的商品,就称为滞销商品。
那么,X、Y、Z中,何者是畅销商品,何者是滞销商品呢?
目前便利超市已导入了POS系统。这是个在终端的收银机,以售出商品的条码输入资讯——哪个商品何时卖出几个,能够自动管理各种销售资讯的系统。
以POS数据来看销售量,依序为X是30个、Y是20个、Z是10个,所以“销量商品”的冠军是X。但那真的是畅销商品吗?
在此,我们再试着加入另一个时间的数据。实际上,Z一个钟头就全数卖光,Y半天内30个卖出20个,X一天内50个卖出30个,剩下20个。如果是这个样子呢,就卖出的速度,依序则为Z→Y→X。
虽然销售量最少,但新的畅销商品却是Z。能在一个小时内卖完,是因大家都非常想要这件商品。而Y、X之所以能卖出,说不定是因第二个小时后,店内已没有Z了,顾客虽然早已厌腻Y、X,不得已也只好购买。Y,X很可能才是滞销商品。
如果不假思索,仅参考销售量来补充订货的话,很可能在畅销商品Z的部分就产生商机损失,而X、Y的部分就产生报废损失。相反,如果积极地多进些Z,而适度地订X、Y,或者将其抽离卖场,商机损失就会缩小,报废损失也得以压低。
现实问题是,受限于超市的摆设空间,为了大量补进畅销商品来陈列,势必要将滞销商品一一下架。
总之,如果以掌握畅销商品,将商机损失压到最低为目标,并以此作为优先的考量,滞销商品的报废损失自然也会被压到最低。
关于分辨畅销商品与滞销商品的重要性,铃木先生是这么说的——“昨天的顾客”所要的东西,不能给“明天的顾客”
我们往往站在卖方的立场,关心哪个商品会卖得多,就再进些卖得多的商品。但那是到昨天为止的畅销商品,是与“昨天的顾客”做生意的方法。
现今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昨天的顾客”与“明天的顾客”是不相同的。在下订单时,重要的是思考“明天的顾客”所需是什么。某件商品虽然到昨天为止卖得并不好,但隔天会如何呢?要常思考新的畅销商品是什么,并将商机损失压到最低。
当所需的商品没货时,顾客当天或许会不得已地购买早已厌腻的其他商品,做出消极的选择。但是,一再发生的话,顾客就不再前往那家店了。营业额低于前一年的店,一定是产生了商机损失与报废损失。而这就要归咎于补充订货、追加订货了。
6。 POS系统不会显示“明天顾客”的数据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掌握“明天的顾客”需求,并且抓住新的畅销商品,将商机损失降至最低呢?
在7…ELEVEN,每天都在实践着一种被称为“假设”的做法。
所谓的假设,简言之,即对于未知的答案,“假定答案会是如此”。铃木先生在后面的经验分享中会有进一步说明。
在每天的订货中,每一次都要建立假设。明天什么商品会畅销?要建立假设。即使是工读生也不例外。思考对方未察觉的潜在需求,就是“假设”。
打个比方,你在思考要送什么生日礼物给朋友。送对方想拥有、想收集的东西是最为简单的。也可以询问对方想要什么。这正是投其所好。同样是需求,但早在对方的意识中表露出来,也察觉到,所以这是“外显的需求”。当然对方也会很高兴吧!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6)
但是最让对方高兴的,就是连他自己也没意识到,其实真的很想要的东西。这也就是他人察觉到自己的“潜在需求”,所赠送的礼物。因为连本人也未意识到,所以任谁都不知道答案。
但是,多方思索对方接下来想做什么,认为这样的东西应该能讨其欢心,这就是假设。任何人都在生活的各样情境中,无意识地进行着假设。
掌握顾客的潜在需求,顾客也是当那件商品出现在眼前,才意识到“我想要这样的东西”,不由得伸出手去。即使你去询问顾客,他也不知道。这时,假设就有其必要。当然,任何人都会在意所订的商品是否如同假设,卖得很好。这时,就要以POS数据来确认销售的结果,这就是“验证”。
POS系统原本是美国开发的,但在美国,主要是用于防止收银人员的输入错误、不当行为。将其作为订货、商品管理的工具,却是日本的7…ELEVEN首开先例。铃木先生认为,对POS系统,一般人有些误解。
关于POS系统,最常遭到误解的是,一般人都以为商家是根据POS所显示的销售排行来订货。这么一来就与补充订货、追加订货相似,将会导致商机损失、报废损失,就如先前所述的。
POS所显的是“昨天的顾客”数据,而不会显示“明天的顾客”数据。“明天的顾客”需求,明天的畅销商品,要由人建立假设去探寻。
POS基本上在验证前一个假设是否正确,也是为了连结到下个假设。
让我们来看一个根据假设来订货的例子。铃木先生经常说的,就是“在海边的店,梅子饭团会大卖”的例子。
在通往钓鱼船码头的路上,有间7…ELEVEN。根据气象预报,明天周末是个绝佳的钓鱼天气。可以想见的,一早钓客就会顺路来买午餐。那么,究竟要订什么商品呢?负责订货的人员就要建立假设。
早上买了午餐到要食用,有段时间;气温似乎还会上升。那么,购买摆上一阵子也不易变质的东西,不就是顾客的心理吗?那么,梅子饭团这一类的商品应该会受欢迎。考量之后,就大量进梅子饭团。
其实钓客也是为了买午餐才光顾的,至于要买什么,大多还没决定。当他们看见陈列架上排着大量的梅子饭团,才察觉到自己也不太意识到的潜在需求,于是一个个接着买。顾客认为“这家店有很多我想要的商品”,于是心满意足,自然会经常光顾。
7。支撑7…ELEVEN经营的正是“单品管理”
接着是东京某个地区,针对春天的黄金周(译注:日本五月初的连续假期)所执行的企划案例。当地以住宅区居多,连续假期期间,许多人外出旅行、度假,所以顾客总是锐减,便当类的进货量每年这个时候都得压得比平时还少。
只是连续假期期间,来光顾的客人也不是路过的,而是住在附近的人们,所以如果能确实满足其需求,将来很可能会成为老主顾。另外,可预期的是,连续假期期间,还待在家中的客源中,年事较高的人比年轻世代可能更多。
于是,7…ELEVEN注意到一种甜点类商品。透明的果冻中加入各样水果,虽然平时没有特别促销,但因它原本就好吃,加上150日元的平价,对于重视健康的顾客,即使不是每天,两天也会想吃上一次,算是常用型的商品。
连续假期期间,鲜食商品的陈列架上,往往显得冷清,但是果冻色彩鲜艳,大量摆放在一起的话,卖场看起来色彩缤纷,极具吸引力。就在整个地区积极地补货之下,平时这件商品一天的营业额约2000日元,但这时达到10000日元的分店接二连三。而购买的顾客正如假设般,多是当地的年长者。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7)
就在同一地区的某家店,工读生从这个黄金周企划的假设中,得到启发,自己也建立了独特的假设,并得到成果。工读生想到,连续假期期间,不见得是全家都外出。独自看家的父亲该怎么打理晚餐?于是他规划一个促销咖喱调理包的卖场。正因为他平时就负责咖喱调理包的订货,所以才能直觉出这个假设。
基本上,POS数据是用来检验假设,但是从POS数据的微妙变化,也可能产生假设。
位在东京市中心的某家分店,中午的高峰时段卖出大量的沙拉,主要是女性上班族连同便当类购买的。沙拉的进货是中午前的第二批、傍晚的第三批,共进两次。某天,当地的OFC看了POS数据,发现第三批进货的沙拉销售量虽低,根本比不上白天,但竟然还有销出。
究竟是谁?又为何购买呢?这里是夜间人口为零的地区啊!即使女性上班族加班,也不可能在便利超市买晚餐。再仔细确认过POS数据,不仅是数量,也查了卖出的时段,才知是隔天早晨外出上班的高峰时段所卖出的。
这不就有潜在的需求吗?OFC便与老板商量,在第三批进货时,补进大量的沙拉。这假设也漂亮地命中了。原来一大早,女性上班族会买沙拉作为早餐,在办公室食用,或是为了避开中午的拥挤,提前购买了。此后,这家店一早就摆出大量的沙拉,刺激潜在的需求。
所谓的商机损失,即如果有哪件商品,顾客原会购买,却因缺货而产生的损失。明天的顾客需求,不到明天是无从得知的。因为潜在的需求隐藏在顾客的心理之中,尚未清楚地显现。
所以,在现场的分店,会建立假设来订货,并以POS数据来验证结果。借助反复的假设与验证,针对每项商品,要经常掌握畅销商品,并排除滞销商品,这在7…ELEVEN称为“单品管理”。
单品管理的概念是7…ELEVEN经营的主干。所有的组织、系统,都是为了实现单品管理而存在。某家分店建立了某种假设,某个商品要进多少,总公司都要能应付。世界最先进的资讯系统,能迅速而确实地处理由分店传来的订货资讯;冬天也能应付凉面订单的生产体制,为此所需的材料掌握,有效率的物流,以及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创造新畅销商品……如果分店是幕前,则幕后的所有工作,都是以实现单品管理为前提。
换言之,单品管理正象征了7…ELEVEN的“思想”、“世界观”,即持续因应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
如果确实执行单品管理,商机损失就会降低,报废损失也随之减少。顾客所需的商品,也能在所需的时候,要多少就有多少。店家的业绩、利润也会上扬。结果,顾客的利益与卖方的利益,竟能完全相容不背。
在全国超过一万家的分店里,执行这个单品管理的,不仅是老板、店长,甚至是工读生、兼职人员。而那也造就了7…ELEVEN的强盛。
8。天气、气温预报为“前置情报”的代表
好了,在7…ELEVEN打工,负责订货的你或你们,终于要靠自己建立假设了。要怎么做才好呢?
上午10点前,要处理傍晚第三批进货订单,而上午11点前,要处理深夜第一批进货、隔天中午前第二批进货的订单。困难的是,明天光顾的客人到底要什么呢?
其实生活中,使我们预知明天顾客需求的线索并不少。在7…ELEVEN称之为“前置情报”。
我要介绍在这一阶段的开始,工作于“和乐融融的店”莲沼店的高中工读生森田同学、自由工作者汤田先生的订货方式。如果气象报告说明天会下雨,森田同学会订大量的温热小菜类,而非沙拉;汤田先生则会多订口味较重的鸡肉什锦饭团,而非清淡的梅子饭团。 。 想看书来
第一阶段 要如何充足供应热卖商品?具备假设能力(8)
天气、气温的预报是前置情报的代表。7…ELEVEN每天会发送五次当地最新的预报给各分店。在订货时,一定要确认店内电脑、GOT所显示的气象预报。例如,盛夏时,冰淇淋、冰棒、雪糕卖得很好,如果明天的气温超过30℃,就多进些冰棒、雪糕;如果低于30℃,就多订些冰淇淋。
从分店的周围地区,可以收集到许多的前置情报。学校的运动会、町内会的盂兰盆晚会等地区庆典、活动,都是重要的前置情报。竞争对手的店面改装工程,或是预备结束营业,也是拓展客源的契机。
莲沼店的汤田先生也说,为了得到前置情报,他常在分店的四周散步。
“我特别注意的是工地现场。午餐时、傍晚收工时,可以预期工地人员会光顾。所以,参考挂在工地周围的日程表,预测每个工程的人数,来增减便当的进货量。”汤田先生说道。
分店的周围也有中小型的公司,年终时打听年休的日期,就能假设在那之前因加班来买晚餐的顾客会增加。
“在附近工作的客人都是很熟的老主顾,在加热便当时,聊上两三句便可打听出许多情报。”
另一家在市中心办公区的分店,顾客清一色是上班族,所以暑假来临时,从周围一家家的公司打探暑假的行程,缜密地收集前置情报。
分店附近如果有市民活动中心,事前就要仔细调查在活动中心举办的活动内容,判断客源。比如这个音乐会的观众居多,或是亲子同行较多,配合客源建立假设,提高进货的精准度。
另外,附近住宅大楼林立的分店,入夜会观察大楼里有几间屋子亮着灯,推算在家的比率,以作为推估隔天顾客人数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