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在关键时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叶剑英在关键时刻-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剑英风尘仆仆穿过漳州市,来到城郊的“援闽”粤军驻地,粤军总司令部兵站总监张禄村暂时让他在总司令部做见习参谋人员。过一阵子,叶剑英感到无事可做,再次去见张禄村,请调到部队去。张禄村就派他到熊略的预备队去当见习教官,帮助士兵操炮。
    随军驱桂返粤,策动敌军反正成功
  叶剑英日夜盼望粤军总司令陈炯明能够早日下达粤军返粤、驱逐桂系、收回广东的命令。但事与愿违。陈炯明虽然无意于久留漳州,但他存有二心,总是强调时机不到、实力不够、军费不足等理由,迟迟不动,不听孙中山调遣。而孙中山面对直系、桂系军阀的夹击,极力支持驻闽粤军,抵御桂军,返旆回粤。早在1919年6月29日,孙中山就致函陈炯明,指出“此时情势,粤军能冒险奋进,始可望生存,一发千钧,机不可失”,但是,陈炯明以“实力未充”,而加以拒绝。
  1920年初,滇、桂军阀为争夺驻粤滇军兵权而发生内讧,两军大战于粤北。桂军的巢穴十分空虚。孙中山复电令陈炯明“速集中军队为一支突进于东江流域,与协和联络而扑广州。”陈炯明仍按兵不动。
  为了尽快实现驱逐桂系的计划,孙中山又先后派朱执信、廖仲恺、蒋介石、邹鲁到漳州,敦促陈炯明回师驱桂,并答应饷源接济可由上海国民党本部承担。但是,陈炯明仍然犹豫不决,拒不出兵。
  直到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桂系陆荣廷确定进攻闽南粤军的方略,才打破了陈炯明对桂系的幻想,8月12日,陈炯明率领驻闽粤军,在漳州举行回粤誓师。
  粤军兵分三路,向广东方面挺进。
  粤军昼夜兼程,向闽粤边境挺进。16日凌晨3时,陈炯明下达总攻击令,向潮梅地区的桂军,发起全面的进攻。
  桂系迎击的第一道防线,恰好是刘志陆部队。当时粤军在兵力上虽然处于劣势,但在政治上因为打着孙中山国民革命的旗帜,却处于优势。叶剑英根据自己对刘志陆部队了解的情况,向熊略建议,要充分利用广东和桂军中有许多粤籍官兵的特点,广为宣传“粤人治粤”、“广东人不打广东人”的口号,以分化瓦解敌军。熊略采纳了他的意见,训示部队要向民众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向桂军进行战场喊话,并做秘密联络工作。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3)
刘志陆的部队本来就是一盘散沙,在粤军的“攻心战”面前,有些粤籍军官私下表示,待粤军进攻潮汕时,即作内应,准备倒戈。熊略将此事报告邓铿、陈炯明,转报孙中山。孙中山非常重视,特致电陈炯明,要他速差熟人前去秘访,进行策反。待“进攻潮汕时彼即响应”。
  熊略旅长特意找到叶剑英,面授机宜,要他到刘志陆那里,找关系,相辅而行,做策反工作。
  叶剑英化装成归国华侨模样,只身来到汕头。他打听到炮兵营粤籍官兵不少,其中有个叫赖顺成的炮兵连长是云南讲武堂的毕业生,心中暗喜。此人不仅是讲武堂十二期炮科同学,而且在校期间,叶剑英常同他一起练劈剑,两个人关系非同一般。叶剑英找到赖顺成,先摸摸底,说明来意,劝他反正,拥护孙中山,反对桂系军阀。
  赖顺成拍拍脑袋,后悔地说:“剑兄,实不相瞒,我是轻信了刘志陆的话,饥不择食,错投娘胎,悔之晚矣!”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大丈夫做事要幡然悔悟,当机立断!”叶剑英告诉他现在正是弃暗投明、为国立功的好机会。很快以海外归来的“表兄”身份住进赖顺成连队,进行秘密活动。
  赖顺成又找到另一个要好的炮兵连长与叶剑英接头,经过几次密谈之后,约定反正举事。
  不久,粤军进军汕头城郊,叶剑英返回粤军本部,向熊略复命,详细报告了刘志陆部炮团的火炮配备、地理位置和兵力部署等情况,然后又回到赖顺成炮连驻地。
  就在粤军向汕头发起进攻的时候,叶剑英和赖顺成指挥桂军的两个炮兵连,调转炮口向刘志陆的司令部连发炮弹,猛烈轰击。
  桂军驻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粤军趁势收复汕头。
  按原计划,叶剑英即奉命前去策反桂系护国军第二师师长陈得平。经过叶剑英和吴铁城、陈策等深入细致的策反工作,陈得平终于宣布起义。陈师倒戈后,即抄桂军的后路,向高鹤、顺得、番禺、石滩方向进军,夹击桂军,围攻广州。
  在陈得平师起义的影响下,其余一些桂系部队相继反正。陈师倒戈后,叶剑英随该部队投入驱逐桂系军阀的战斗,从开平一直打到广州。
  叶剑英以其出色的策反工作,为配合粤军回粤和孙中山第二次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做出了贡献。
    拥护孙大总统,反对陈炯明,“请缨北伐”
  1920年11月11日,陈炯明任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统揽全省军政大权。陈炯明一抓到军权,立即将全省军防扩编为5个军,陆海军统归其节制、调遣。一切政令均以总司令名义执行。陈炯明为此得意扬扬,又是通电就职,又是发表演说,忙得不亦乐乎,却只忘了一件事:电请孙中山返穗。
  11月25日,在上海的孙中山应粤军第二军军长许崇智的电报邀请,偕夫人宋庆龄和伍廷芳、唐绍仪等等离沪返穗。
  这时,吴铁城从中山县返回广州,请命孙中山,到军政府担任副官长。他很欣赏叶剑英的才干,便留他在副官处做事。副官处是主要负责承办行政事务的一个部门,人多事杂,十分忙乱,常常出漏子。吴铁城很伤脑筋。一天,他和叶剑英商量,怎样管好副官处。叶剑英向他建议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办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副官处刚刚成立,上下职责不明,杂乱无章,需要立个章法。”
  吴铁城很赞同他的想法,便责成他起草了《军政府副官处暂行条例》。吴铁城看了十分满意,依此试行。他夸奖叶剑英既有武功又有文才,是“大观园里的探春”,把他当作个好帮手,委以重任,还介绍他加入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和他的追随者们,自从重新踏上广州大地那天起,就为出师北伐、统一民国和实现三民主义理想,加紧筹备建立一个合法的正统的民国政府,与北方的军阀政府相对抗。国内外要求成立正式政府,选举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1921年4月7日,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联合会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并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5月5日宣誓就职。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4)
但是,陈炯明这个曾经发誓效忠孙中山、被孙中山认为“可资依靠”的“革命将领”,压根儿就反对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他自粤军回粤以后,就成了广东军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蜕变为封建割据的新军阀。他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独霸广东,高唱“保境息民”、“联省自治”的调子,反对统一民国北伐,反对组织革命政府、选举总统,因而多日以来,避而不见孙中山,并暗中勾结在洛阳的北洋军阀头子吴佩孚,鼓动各省自治,阴谋破坏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陈炯明的倒行逆施,遭到孙中山和廖仲恺、胡汉民等人的坚决反对,也遭到社会公正舆论的谴责。
  叶剑英和旅粤的云南讲武堂同学目睹陈炯明的所作所为,看清了他的险恶用心,非常气愤,常常到小马站曾家祠聚会,商议对付这个新军阀的办法。决定上书大总统,谴责陈炯明,“请缨北伐”。大家推举叶剑英起草文书,电文如下:
  孙大总统钧鉴:
  乃者大盗移国,粤土自私,近以吾粤市政各局,抵押自肥。公设娼妓,败坏风化。开烟开赌,毒害人民。包庇走私,扰乱金融。国家税收,尽入私囊。军政大权,霸为私有。投靠军阀,卖党求荣。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陷国家于危急存亡之时。敬请大总统先行讨贼,底定后方,然后北伐,伏乞早日鞭策,我等原作先驱,誓灭国贼,不胜厚幸,待命之至。
  原稿起草以后,又召集讲武堂旅粤同学二十三人在小马站曾家祠###,全体一致通过。大家委托张国森、邓炽等人到邮局以“快邮代电”发往国内外。
  总统府秘书长马君武看到这封公开信,当即呈报大总统。孙中山阅后,连声称赞,亲自在信上批复:“请缨北伐,壮志可嘉,着陆军部核办,全部录用”,并要马君武出面代为接见全体同学。
  粤军总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铿接到孙大总统批函后,命粤军第一师司令部发函通知张国森、叶剑英等为一等属官,前来报到,随军服务。
  做大总统随员,巡行广西,整军桂林
  广西前线捷报频传。
  “援桂”战争进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连克梧州、平南、南宁、桂林,扫荡了桂系军阀的巢穴,占领了全广西。在广西作威作福的陆荣廷等头目狼狈逃亡国外。
  两广统一,孙中山非常高兴,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乘湘、鄂军阀混战之机,出师北伐,统一全国。
  1921年10月15日,孙中山由广州天字码头乘宝璧舰出巡广西,并组织大本营随行。这一天,北伐军三万余人也向广西桂林开拔。广州各界及学生数万人在街道码头列队欢送。
  大本营除设文官部、参军处、兵站处等机构和官员外,还邀请一些幕僚和少数大总统随员。吴铁城到大本营任参军,陈策也在大本营供职。在他们二人推荐下,叶剑英作为大总统随员同行。
  羊城的初冬,风和日丽,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大本营的宝璧舰乘风破浪,只两天时间,17日便到达梧州。中山立即致电在南宁的陈炯明,要他来梧会商北伐事宜,但遭到拒绝。孙中山不得已亲自赴南宁与陈会晤。29日,孙中山从南宁返回梧州,于11月15日沿水路开往桂林。
  大总统行辕和大本营来到桂林,驻扎王城,原是明代靖江王朱守谦的府第,前清为贡院,民国后改作咨议局(现为广西师范学院所在地),这里城开四门,相台阁轩,小桥流水,格局幽雅。尤其被喻为“南天一柱”的独秀峰,拔地而地,陡峭如削,高耸入云,使这座王城奇中见秀,另具风采。
  孙中山北伐心切,筹设北伐大本营的结果不久就公之于众了。大本营参谋总长李烈钧、文官长胡汉民,下设幕僚、兵站、军务、军法、参军、政务、建设、度支、宣传等九处和军事委员会。叶剑英根据《大本营条例令》,负责参谋作战军令事宜。
  风景如画的桂林,一时成了中国南方各路兵马的大兵营。驻扎在市内及其附近的军队极其复杂,不仅有粤军、桂军、滇军、湘军、黔军,还有赣军,这些军队名曰“北伐”,实则各怀异志,要钱要饷,争夺地盘,扩充势力。孙中山领导大本营三令五申,整顿军队,好不容易才把各路兵马组成北伐军七个军团,共四万余人,准备取道湖南出师北伐,待命出发。当时,大本营的公务异常繁忙。自从组成北伐大军,打出北伐旗号以后,北方各地的军阀大为恐慌,重新组合,各方军政首要纷纷派代表前来桂林商谈国事。孙中山日夜操劳,与胡汉民、许崇智等筹划北伐大计,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一方面组织联合阵线,分化敌人,连续接见张作霖、段祺瑞等派来的代表,商洽联合征讨直系军阀的计划,以对付曹锟和吴佩孚;一方面调整粤军内部矛盾,与陈炯明几经会晤,劝其北伐,防备这个掌握军政实权的野心家在“后院点火”,颠覆广东的革命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叶剑英作为大总统的一个干练随员,每天要承办的事情是很多的。他同参谋处的同志一起,无日无夜地搜集研究敌军、友军各方面的情报,整理谘文,上报大本营参谋部和大总统参阅,此外还要根据上峰的部署,随时完成各种复杂琐碎的事务。
   。。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5)
一天,叶剑英和警卫团副官张国森出行,发现一个奇景:在几家不太显眼的商店门口挂着黑布帘子,门旁边贴着用红色纸剪贴的三个大字:“谈话处”。
  “这是个什么去处?”
  两个人说着,走进屋里,只见烟雾缭绕,一股鸦片烟味扑面而来。在一排排的床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群烟客。原来这里是大烟馆。这是军政府早已明令禁止的。两人细问,原来这个烟馆竟是一个滇军团长开的。叶剑英掏出笔记本记下姓名,便同张国森转身离去。
  第二天一早,叶剑英来到参谋总长李烈钧办公室,向李烈钧报告了近几日在桂林的所见所闻,提出两点建议:
  一、按照大总统颁布的《严禁鸦片令》,对鸦片烟严格执行“禁种”、“禁吸”、“禁运”法令,立即关闭各军办的烟馆“谈话处”,并对主办人追究刑事处分;
  二、借鉴邓参谋长在广州整训第一师的办法,对各路军队进行整饬,使官兵明确革命职责,提高素质,否则就不能统一步调,进行北伐。
  李烈钧对叶剑英的两点建议很感兴趣,随即召来副官,要他通知宪兵队立即查禁关闭桂林市的“谈话处”,滇军那个开烟馆的团长要撤职法办。接着,他告诉叶剑英,大本营正在根据大总统的指令,研究对各省的军队进行整军的问题,然后以命令的口吻说:“听说你在邓铿一师参加整军很有经验,要利用这些经验参加桂林的整军,回去准备准备吧!”叶剑英遵命告退。
  孙中山根据数十年革命几起几落的沉痛教训,深深感到,要想革命非有革命的武装不可,但是怎样才能使各系各派的旧军队变成革命武装呢?经过研究,决定采取三种办法:第一,将各省军队团长以上官佐集中到大本营,由孙中山亲自训导;第二,对下级军官举办军官教导团,分批轮训;第三,对各个连队普遍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加以整训。
  叶剑英被分配到军官教导团,担任少校教官。
  1921年12月10日在王城大礼堂里,上千名北伐军的团长、旅长、师长和更高级的官佐们,全神贯注地听孙大总统的演讲。题目是《军人精神教育》,已经连续讲了三堂课。叶剑英每次必到,像个虔诚的教徒,毕恭毕敬,认真仔细地听课,记了一大摞笔记。他白天听讲,晚上整理笔记,写出心得。27年之后他在《忆孙先生在桂林》一文中写道:
  “受过孙先生亲口教诲的人们,在当时也许有些人不十分了解孙先生精神训话的全部真义,在今天看来,特别是十多年来,不断的在革命斗争中工作的同志,自然会深深地知道孙先生的大仁、大智、大勇,已成为努力于民族解放、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创造新中国的人民所朝夕奉行不倦的真理了。”
  在王城附近的一所学校里,大本营举办的军官教导团开课了。叶剑英分工担任精神教育的讲授。他根据孙中山给团长以上官佐的演说,针对初级军官的水平和特点,编写了一本教材,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首先,讲到革命军人须有革命主义(即三民主义)、革命精神。军人革命精神三要素为智、仁、勇。军人之“智”:一要能别是非,二要能明利害,三要能识时势,四要能知彼己。他引用孙中山的话说,智何自生?由于天生者,由于力学者,由于经验者。谚云:“不经一事,不长事智。”讲到“仁”时,叶剑英说,仁有“救世”、“救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军人以救国救民为目的,有救国救民之责任。“勇”者,一往无前、临事不避之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