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刀笔吏-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家鼎心中一凛,道:“他们只是误入,怎么诬陷蜀王?”

    “章镇将说了,他们安排是误入。但是,到时候他们会绑了这队的韩校尉,逼迫他承认是蜀王爷下令,让他们进入吐蕃准备抓捕酋长,从而挑起两边的战争!因为你们皇帝是想跟我们吐蕃搞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打高句丽。要是蜀王擅自对我们吐蕃用兵,皇帝一定会震怒。会杀了蜀王的。”

    萧家鼎心中琢磨,不对啊,自己看到的卷宗里,韩校尉一直坚持说是误入吐蕃境内。并没有说是出兵吐蕃俘虏酋长啊。又问:“后来呢?”

    “后来,我说先回去跟酋长商量一下。我跟酋长说了之后,酋长觉得这件事关系重大,他不敢轻易答应,于是他去了牙古部落,因为我们吐蕃在那里驻扎有军队。跟驻军的刺松将军说了,他立即就说这件事情很好,就这么办,并说到时候到他调集军队过来增援。”

    萧家鼎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想跟大唐开战?”

    “他没有说。”

    萧家鼎心想,这个关系重大,需要查证清楚,等会好好盘问这刺松将军。

    萧家鼎道:“你接着说!”

    江村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章镇将,商定了时间,然后我们的大军埋伏在说好的山谷。唐军巡逻队本来是韩校尉伍率领的,但是这个巡逻队的副帅鲍旅帅是章镇将的人,章镇将已经跟他商量好了这件事情。所以唐军到了边境之后,章镇将挟持了他,并逼迫他下令进入吐蕃境内,当他们进入埋伏圈之后,被我们大军重重包围。我假意去谈判,看到鲍旅帅已经将韩校尉绑了起来。并逼迫他承认是蜀王李恪下令让他们进攻吐蕃的。但是这个韩校尉态度很坚决,虽然饱受酷刑,还是没有屈服,我们一直刑讯了韩校尉三天,还有没有结果。又逼他下令缴械投降,这个他按照要求下令了。后来听说他被判处了死刑。事情就是这样。”

    萧家鼎知道了事情真相,对韩校尉充满了敬意,原来事情是这样的,韩校尉被鲍旅帅挟持,虽然他被下令进入吐蕃地界和缴械投降,但是,那是在被挟持的情况下,而且,他一直拒绝攀供蜀王李恪下令让他们进入吐蕃。他一直在保护李恪,却被李恪下令杀了,这一点来看,的确是冤屈。

    萧家鼎又道:“你们这次包围的这些唐军是怎么回事?又是你们的阴谋?”

    “这一次还真的不是我们计划的,是唐军真的潜入了我们吐蕃,好象是在找什么人。我们得到报告之后,立即向刺松将军作了禀报,是刺松将军下令包围他们,逼迫他们缴械投降的。他为什么这样做我不知道。”

    进来找人?萧家鼎心中一动,难道是找自己吗?那他们是乌镇副的人?

    萧家鼎在江村后脑猛击一掌,将他打昏。又用绳子把刺松将军绑住,然后用凉水把他浇醒。让曲珍作翻译。开始讯问。

    刺松将军醒来之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萧家鼎用匕首抵住了喉咙,问:“你们为什么要设计陷害韩校尉他们?”

    刺松将军是大将,经历过生死,根本不怕,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曲珍表情有些尴尬,没有全部给萧家鼎翻译,只是简单的说他没有好好回答,反而在骂娘。

    萧家鼎大怒,单手海掐住他的脖子,用力收紧。

    刺松将军呼吸不上来,手脚被绑动弹不得,眼睛瞪圆了,望着萧家鼎,渐渐开始翻白。萧家鼎便放开他,刺松将军急促地呼吸咳嗽,但是,马上又被萧家鼎掐住喉咙。这次持续的时间更长,直到刺松将军差不多昏迷了,才又放开手。冷冷道:“事不过三!所以第三次,你要不回答我的问话,我会活活掐死你!我说话算话!”

    这种渐进式的死亡法最是恐怖,比刀子架在脖子上更恐怖。所以,在经历了两次生死边缘之后,刺松将军彻底崩溃了,点点头,道:“我愿意说。”

    萧家鼎暗自舒了一口气,问:“你们为什么要设计陷害韩校尉他们?你不怕大唐和吐蕃打起来吗?”

    刺松将军道:“陷害韩校尉是章镇将他们的事情,我没有参与。如果能包围并缴械潜入我吐蕃的大唐军队,那就是我的功劳。而且,我是军人,我是为打仗而活着的,所以我不在乎跟大唐开战。”

    萧家鼎简直哭笑不得,这个疯子竟然为了他自己而希望大唐和吐蕃开战!

    萧家鼎让曲珍翻译,让刺松将军下令部队撤回。刺松将军点头答应了。萧家鼎用匕首抵住他的后心,警告他要是耍花样,立即送他见阎王。并让曲珍仔细听他说话有没有搞鬼。

    萧家鼎松开刺松将军的绳子,一手抓住他的胳膊,另一只手用匕首抵住他的后心,然后出了账篷。

    刺松将军让传令兵传达命令,所有军队撤回,放唐军离开。

    曲珍一直用心听着,直到传令结束回到账篷,告诉萧家鼎说他是老老实实按照萧家鼎的话说的,没有耍花样。

    萧家鼎一掌将他打昏,然后把他和江村两个人用绳子绑在一起,再把旺姆公主的衣服脱下来,套在两人的身上,只露出刺松将军的脑袋,但是把头发披散下来,遮挡住了脸部。他们两人都是身材魁伟,所以合在一起,倒是跟旺姆公主的身材体重差不多了。

    接着,萧家鼎把两人背在背上,让曲珍前面开路,遇到问询就说旺姆公主走不动了,让驸马背着,要返回城里。

    萧家鼎背着两人假冒的旺姆公主,跟着曲珍出了账篷,一路往山上走。沿路遇到多个吐蕃兵士盘问,都被曲珍骗了过去。他们成功地离开了吐蕃军队,上到了山顶。

    回头看,只见原先包围山谷的吐蕃军队在陆续后撤,被包围的唐军正在迅速撤离,这才松了一口气。

    背着两人下山,回到马车前,萧家鼎让曲珍先去跟车把式说让车把式自己走路回去,他们自己赶马车要去办事。那车把式忙答应了,下车走了。
第189章 退婚
    等他走远了之后,萧家鼎才背着两人来到马车前,把人放上车,然后赶着马车往回走。曲珍幸福地依偎着萧家鼎。这次能一切顺利,离不开侍女曲珍的协助。而她帮自己翻译,协同抓了江村和刺松将军两人,她是没有办法在吐蕃混下去了,所以萧家鼎倒也言而有信,将她带回大唐。现在见她这么亲昵,而自己对她又没有感情,不可能娶她作妻妾,所以要实话实说,不过他找了一个能说得通的借口。

    萧家鼎搂着她的小蛮腰,道:“曲珍,说实话,虽然我很喜欢你,但是你的身份是侍女,不能做我的妻妾的,所以,你要跟着我,只能做我的丫鬟,你要是不愿意,我可以给你一笔钱,让你做个小生意什么的。你觉得呢?”

    曲珍神情有些黯然,点点头,道:“我要跟你在一起,当丫鬟就当丫鬟,能时时亲亲你就好。”

    这妮子还真是多情,这让萧家鼎有些感动,便把她搂在怀里,好生亲热了一回。

    他们的马车来到大唐边境,虽然有唐军的哨卡,但是这个时候大唐和吐蕃的关系还算可以,所以边民的往来没有受到任何限制,他们的马车也就顺利通过了。

    这时,天色已经大亮。找人问了道路,驱车前往拓旁军镇。

    中午的时候,他们回到了军镇。

    守城的兵士看见萧家鼎,眼睛都瞪大了,又惊又喜,道:“萧公子!你回来了?可把乌镇副他们急坏了!他们已经去吐蕃找你去了!”

    原来被吐蕃军队包围的果然是乌镇副他们!萧家鼎道:“你们去通知他们,就说我已经安全回来了,不过我有急事也要着急着赶回益州,你们赶紧给我准备一些干粮和水。”

    兵士赶紧答应了。一边飞马赶去告诉乌镇副他们,一边给他准备了熟牛肉、烙饼还有一大水袋的清水。萧家鼎驱车前往益州,来的时候的路他知道,赶了半天的车也熟悉了。关键是他不想让人知道车上藏有两个吐番的关键人物。

    这些兵士不知道乌镇副他们在哪里。所以还需要寻找,等到找到他们告诉消息。再来追赶自己,已经追不上了。他们乘坐的这马车,是四匹马拉的,速度和耐力都不错。

    果然。他们一路前行,乌镇副他们并没有追上来,第二天下午,他们顺利回到了益州。

    萧家鼎先驱车来到痴梅的宅院,把曲珍交给她,说了是自己找的丫鬟。痴梅很惊讶,想不到这趟出差竟然带回一个美貌的吐蕃女子作丫鬟。见萧家鼎说得很郑重。知道这女子不是一般人,于是很热情地接待了她。

    萧家鼎没有进屋,直接驱车赶往蜀王府。

    到了蜀王府,求见杨王妃。并请求不要检查马车,直接驱车进府到内宅。杨王妃得知,立即答应,萧家鼎亲自驱车来到了杨王妃的内宅,而且摒退左右,只留下杨王妃的贴身侍卫长常锋。萧家鼎这才把五花大绑的刺松将军和江村抬了下来。

    听完萧家鼎说了整个事情经过,杨王妃惊呆了。叫了一个懂吐蕃话的心腹来,分开单独又审讯了这两个人,果然跟萧家鼎说的一样。——潘别驾通过章镇将勾连吐蕃军队,设陷阱想陷害蜀王爷!这是非常重要的消息。这件事情太重大,杨王妃自己已经作不了主了,她把蜀王爷请了来,把事情说了。

    蜀王李恪惊呆了,想不到事情竟然是这样。他亲自审讯了刺松将军和江村两人,果然如此。

    李恪沉吟良久,把杨王妃和萧家鼎叫到书房,关上房门,先问杨王妃道:“你说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杨王妃已经想好了,道:“不能再忍气吞声,将他们两人押解送往京城,交给皇上,皇上自然知道该怎么办!只是抓捕了潘别驾他们,就能审出后面的主谋,肯定就是长孙无忌!这是一个搬倒他的好机会!”

    李恪没有说话,目光望向了萧家鼎:“你的意见呢?”

    萧家鼎已经预知了历史,知道李恪半年后就会陷入房遗爱谋反案而被逼死。这就是说,长孙无忌和潘别驾他们,终将成功地陷害到李恪,不过不是这一次。他知道历史无法改变,就算已经参与,也终究会异途同归。自己必须善于利用历史,来保护自己。他的基本策略就是不陷入他们之间的争斗。赶紧拱手道:“我只会吟诗作对,审案破案,至于这种朝廷大事,我实在想不到什么好主意。”

    李恪道:“无妨,你就说说你的想法。真实的想法。所谓旁观者清,或许你不在局中,反而看得更清楚。”

    杨王妃也道:“是啊,萧兄弟,你就大胆的说吧。”

    萧家鼎拱手道:“多谢王爷、王妃的信任。那我就斗胆说说我的看法。刚才王妃说的没错,据我知道的情况,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对付整王爷,如果一直忍气吞声,他们的气焰会越来越高!必须反击!可是,是不是这个时候反击,这个就需要斟酌了。要想用这件事情整倒长孙无忌,王爷主要依靠的是皇上。但现在的皇上,刚刚登基,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处置长孙无忌?这个是决定什么时候反击的关键,如果现在皇上还根基未稳,动不了或者不敢动长孙无忌,那么,现在就捅到皇上那去,岂不是给皇上出难题?而且,消息绝对无法保密,要是让长孙无忌知道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蜀王和杨王妃都是脸色微变,缓缓点头。

    萧家鼎的话,说到了李恪的心里,他担心的也是这个。他知道自己这位弟弟皇上,性格柔弱,他之所以能在这么多皇子中脱颖而出,登基为帝,关键就是长孙无忌这位权臣舅舅的力挺。而长孙无忌此刻又是权倾朝野,如果皇帝要动他。只怕搞不好会逼他造反,直接推翻皇帝,另立一个傀儡。因此,把这件事情交给皇帝处理。他只怕不敢处理。反而把事情搞复杂。

    想到这里。李恪很赞许地看了萧家鼎一眼,心想这书吏看问题还很深刻。假以时日,应该能成为自己一个得力的臂膀!

    李恪问道:“那你觉得怎么办才好?”

    后面该怎么办,萧家鼎已经想好了。他不是一个莽撞的人,肯定要谋定而后动。当下道:“既然现在还不是回击的好时候。那就先把他们两个送回吐蕃去,免得吐蕃直接跟朝廷要人,那样容易打草惊蛇。反正现在留着他们也没有更多的用处。”

    李恪缓缓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既然不能出击,就只能防守,同时不要让他们知道。这个需要让这两个人不要多嘴说出来。”

    萧家鼎道:“这个好办。交给我就是。”

    “好,你负责送他们回去,同时,要让他们不能乱说。”

    “明白。”

    李恪叹了口气。道:“韩校尉为了不诬陷我,宁愿自己去死,这样的忠义之士,不应该让他含冤九泉。可是,要是给他平反冤案,潘别驾他们马上就会知道我已经洞察他们的阴谋,便会打草惊蛇。所以,韩校尉的冤案暂时不能翻,等以后吧,时机成熟,我会替韩校尉翻案的。萧执衣,你回去就把韩冰蝶放了,告诉她,我迟早会给她一个交代,让她耐心等待。”

    萧家鼎忙答应,告辞出来,把刺松将军和江村带到马车上,驱车出城,到了城外,萧家鼎这才给两人松绑,拱手道:“对不住,两位,这是一场误会。现在两位可以回去了。”

    刺松将军和江村已这次肯定死定了,想不到绝处逢生,又惊又喜,不敢相信地望着萧家鼎。

    萧家鼎道:“事情是这样的,王爷怀疑有人整他,所以派我潜入吐蕃,查清这件事情。没有想到恰好遇到了旺姆公主招亲,把我招为驸马,我从两位嘴里得知韩校尉的案子是潘别驾他们勾结你们共同做下的阴谋,想陷害蜀王。所以请两来我们大唐一趟,让王爷亲自查问。现在已经查问清楚了,王爷说本着大唐和吐蕃友好邻邦的关系,现在放你们回去。但是,我要提醒你们,你们这些阴谋见不得光的,特别是刺松将军你,你想挑起战争,好建功立业,为了你自己的私欲,就发动战争,只怕这不是你们吐蕃朝廷愿意看见的。说到底,你们的松赞干布还是我们唐王的女婿,我们是一家人。对吧?你们要是回去乱说,甚至把这件事情告诉潘别驾他们,那我们王爷到时候只能公布你们俩的口供了,只怕潘别驾不会高兴你们的做法,就算是你们的朝廷也不会满意。那样一来,对大家都不好。”

    刺松将军听江村翻译了萧家鼎的话之后,不由额头冒汗,他当然知道现在朝廷还不想跟大唐开战,先集中力量夺取吐谷浑,回头再说大唐的事情。自己这样作要是吐蕃朝廷知道了,只怕会被重罚的。当下陪笑道:“驸马说的对。驸马放心,这件事情是误会,我们不说你们也不要说,大家相安无事最好。”

    江村也连连点头,道:“多谢五驸马高抬贵手放了我们,我们一定严守秘密。要是乱说一个字,天打雷劈!”

    那刺松将军也跟着发毒誓。

    萧家鼎笑了笑,道:“我相信你们,好了,你们走吧!”

    两人千恩万谢,这才上马驱车赶往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