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商人在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位面商人在明末-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不要忘记了,阿玛起兵中七大恨是怎么回事!是为了让满洲的子民都能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你们为了两个钱,拿满洲勇士们的命不当命!”

    你妹的!这回不光是皇太极了,阿敏等人也是几乎恶心吐了,努尔哈赤起兵是为了满洲的子民都能过上好日子?俺们怎么记得努尔哈赤杀的满洲人血流成河?一个能毫不犹豫杀自己弟弟和长子,以及发妻的人物是悲天悯人,一心为公的……你信么?反正我是不信!

    只是虽然知道蒙古尔泰满嘴胡说,皇太极也是不敢反驳,毕竟努尔哈赤起兵为了满洲人是政治正确,满洲的牌坊,假的也是真的,谁敢反驳他?

    “再说了,你们真的省钱了么?满洲勇士们有病了,你总得治吧?就算你们没有人味,让满洲勇士们自生自灭,时疫这东西可不管你是主子奴才,谁死谁活都是撞大运的事情,还不得买青山居士的仙丹治病?青山居士和我们满洲有仇,从黑市弄来的仙丹贵的惊人,还不得不吃,省钱,哪里省钱了?你们都是白痴么?”蒙古尔泰瞪着皇太极,显然从屠城开始,就是为了论证皇太极是白痴做准备!

    “你你你!!!”皇太极被蒙古尔泰气的脸色发白,嗓子里发甜,指着蒙古尔泰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汉人有句话,叫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蒙古尔泰可是爱惜奴才的人!巴克山!福尔哈!”

    “奴才福尔哈【巴克山】在!”

    “把我的家产分给满洲勇士们!以后咱正蓝旗不屠城,免得染时疫,谁不要命谁屠城去!”蒙古尔泰大声喊道,然后又对皇太极说了一句:

    “陛下,这次我明说了吧,你们屠城怕是有时疫,你们拿奴才的命不当命,是你们自己的事,别传染给正蓝旗的人,俺们正蓝旗的人有了时疫就得吃青山居士的仙丹治病,命金贵着呢,和你们不是一路人,还是分道扬镳的好!”

    蒙古尔泰说完,喝令正蓝旗搬家,他一声令下,正蓝旗推出了数百辆小车,显然是早就准备走了,只是缺少一个借口罢了,蒙古尔泰走的时候,头也不回,把皇太极和满洲贝勒们统统晾着了……

    “老五,你好,你好……”皇太极望着正蓝旗的远去方向,也不知道说蒙古尔泰哪里还好了,就是仰天吐出一口鲜血来,糊了自己一脸,吓得身边的奴才们急忙过来扶住,却是发现皇太极已经昏了过去……。

    因为皇太极昏厥,满洲下一步方向不定的同日,通州

    昌镇总兵尤世威的军营里也到来了一位使者。

    使者一边把一张指令交给尤世威,一面飞快地说道:“这是蓟辽督师的手令,要尤将军立刻启程,前往昌平。”

    尤世威细心检查过手令后。才确认是蓟辽督师地手令无疑,他迟疑着问使者道:“建虏应该是在东,为何要末将西去啊?”

    使者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将军乃是昌镇总兵,拱卫昌平皇陵自然是将军职责所在。否则皇陵出了问题,将军自己负责么?”

    这话说的也没错,又低下头仔细看了一遍手令后,尤世威再次质疑道:“程大人,末将在此把守通州。建虏虽然行踪不定,不过应该在前面,京师、昌平在背后,保卫这道防线,这也是孙阁老交代的啊。”

    使者不耐烦起来:“这个下官就不知道了,不过现在陛下把指挥大权交给了袁督师,这是蓟辽督师的命令,蓟辽督师就是这样安排的,就无须将军过虑了。”

    “那是不是等蓟辽督师派军队来接防通州,末将再行离开比较妥当呢?”尤世威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使者厉声喝问道:“尤将军!你虽然不是蓟镇武将,但圣上已经下旨,勤王军一律归蓟辽督师节制。你可知晓?”

    尤世威低声回答道:“末将知晓。”

    “那如果皇陵出了问题,抗命和失职可都是将军自己的事情!”

    “这……。好吧,我听袁督师的。”

    “那就请将军尽快出发吧。误了时辰,后果自负!”使者本匆匆回了一礼,一甩袖子昂然而出,带着随从径直离开军营走了。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尤世威叹了口气,不过转念又想到昌平坚固,到那里比在这里确实安全的多,毕竟满洲的军功不是好挣的,安全第一也不是什么坏事。对自己的心腹说道:“准备拔营启程,我们回昌平去。”

    等尤世威宣布了这个命令后,他的军营中也是一片不解之声:

    “大人,我们回昌平?”

    部将们人人吃惊。他们纷纷追问道:“我们刚从昌平赶来,怎么又要回去?”

    “这是蓟辽督师地命令,而且严令我们立刻出发,不许耽误。”

    听了尤世威总兵的话,宣镇的官兵们顿时都哑口无言了。袁崇焕蛮不讲理的名声他们也都有耳闻,毛文龙身为武一品的钦差大臣他也说杀就杀,而且假传圣旨,但是事后皇帝还不予追究。

    驻守通州的明军奉命放弃通州防线,沿着他们刚刚的来路西行回到京师。跟着又离开京师,向京师西北地昌平行去。

    袁崇焕把勤王军尽数调离蓟州、通州、京师这条大道地同一时刻,崇祯也是心里打滚,一再追问袁崇焕这样布置,能否保证北京的安全,袁崇焕被逼的烦了,向皇帝上书,让崇祯完全不必担心蓟镇地形势,“……入蓟州稍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

    见到袁崇焕保证必不令敌越蓟西一步后,崇祯相信全局形势已经彻底稳定了,他立刻回信慰问袁崇焕:“有卿如此,朕复何忧?”
208刘白羽的推演
    崇祯觉得没问题的时候呀;皇太极却是气的吐血;有蒙古尔泰这样的兄弟;哪个皇帝受得了?这第一次破口这么重要的时候;一路顺利;收获多多的时刻;蒙古尔泰却用阴谋置身事外……不对!皇太极猛然想到蒙古尔泰这厮就是有便宜就上;有危险就跑的人;会因为爱惜包衣;反对屠城而和自己闹翻?

    鬼才相信呢!一定是蒙古尔泰知道这次进关凶多吉少,所以才冒着自己大获全胜之后召开满洲贝勒大会兴师问罪的危险!

    那么这次进关的风险来自于哪里呢?袁崇焕的关宁军不过只能自保,关内的汉军和鸭子无异,看上去一片大好的样子……

    对了!皇太极猛然想到,自己知道蒙古尔泰在满洲被刘白羽严密封锁的时候,也能弄到一些仙丹…当然,这不代表蒙古尔泰和刘白羽有什么勾结,但是刘白羽手下人和蒙古尔泰有没有联系就难说了。

    皇太极自然知道,刘白羽以待人宽厚出名,这次受伤之后还有十几万佃户带着兵器逃走的事情,可见刘白羽治家一点不严格,和满洲严酷的军阀根本没法比,而且刘白羽孤身一人,没有可靠的班底,身边人素质参差不齐是必然的,蒙古尔泰通过刘白羽的身边人了解到一些他的情报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这次进关可能要面对刘白羽本人?皇太极倒吸了一口凉气——刘白羽克济州,败日本的事情是众所周知了,朝鲜也就罢了,战斗力还不如明军,这日本武士的战斗力可是皇太极深深知道的,如果不是李成梁的东北军在援朝抗日中损失过大,满洲也未必能顺利起兵!

    刘白羽私兵的战斗力,皇太极也听了不少,所谓的高头大马皇太极是不太相信,当做笑话看的——一般老百姓没见过马,只要不是矮小的果下马,在他们嘴里都是高头大马!汉地真有这样的高头大马,还从蒙古引进战马干嘛?

    但是另外一点,皇太极就很忌讳了,刘白羽私兵的披甲率实在惊人,据说长枪兵这种炮灰都是穿着铁甲的,号称铁甲军,至少三千以上!

    满洲虽然也有这样精锐的披甲部队,人数也有三千,却是八旗最心肝宝贝的家底,皇太极都不舍得用,而且因为满洲缺钱,所谓的精锐的披甲部队也是纸甲,披甲,锁甲,钢甲一起凑数的,全钢甲那种奢侈品,只有六百多人。

    虽然装备好不代表战斗力高,可是铁甲军这种存在,至少意味着,士兵的体力相当好,底子不错,这种士兵只要有素质一般的军官训练,有基本的纪律和士气,那都是相当难对付的存在,皇太极作为当代军事家,自然懂得这些。

    只不过军事毕竟是政治的延伸,对于刘白羽的动作,皇太极始终看不明白,按照他的理解,刘白羽有如此之多的精锐披甲部队,完全该出来争夺天下!如果说自己和刘白羽换个位置,就该和满洲议和,接着满洲之力席卷北中国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而且崇祯对刘白羽很不地道,刘白羽遇刺之后,崇祯连个例行的慰问都没有,只怕确认刘白羽死了,就会抄刘白羽的家,如此强烈的恶意,刘白羽就是现在造反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难道说刘白羽读书读傻了?读出来了个愚忠?皇太极不这样看刘白羽,他的著作虽然打着儒家旗号,但是实际上是法家的东西,利害得失处处都在,根本就不是儒家礼仪典章那套,这种人教出反贼可能,自己读出来了个愚忠?开什么玩笑?!

    只是绞尽脑汁,皇太极也没找到刘白羽的踪迹,毕竟这年头没有电报电话,摄影器材,对于一切敌人的行动只能靠统帅根据残缺不全,甚至错误的信息去猜——基本和女人恋爱一个路数,很多人时候诸葛亮去认为历史人物这个傻,那个笨,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是知道了答案去俯视,和身在局中的人不是一回事啊。

    这次进关,因为崇祯高呼天下勤王军勤王的原因,乱七八糟的部队比比皆是,皇太极虽然猜出刘白羽的部队很可能隐身在某一只部队之中,却是根本猜不出是哪一支!

    那就索性不猜了!皇太极干脆绕开一团乱麻的军事,直接在政治入手,一方面大肆宣扬满洲这次进关,是因为崇祯昏庸无道的关系,给崇祯列出了若干罪名,加上崇祯不尊师重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另一方面,皇太极派密使去刘家庄见刘白羽,对刘白羽一家死在自己老爹手里极为抱歉,同时劝导刘白羽向前看,一起反明,满洲只要辽东即可,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因为皇太极被蒙古尔泰气的重病,又要猜测刘白羽的动向,于是这几天就干脆静止不动,等到皇太极恢复健康的时候,满洲大军终于动了!

    就在此时,袁崇焕,祖大寿所在的关宁军据点。

    “督师!大捷!大捷啊!斩首敌人三百多首级,歼敌近千啊!”

    祖大寿满脸红光的说道,毕竟和满洲交战,关宁军就是有斩首也是靠人多欺负人少,而且砍了头之后也是赶紧跑路,这次正面对决,压的满洲人抬不起头来,可是多年来少有的一次!

    “什么大捷!我们自己损失也有六百人!而且这死的都是蒙古人,满洲人不到十个,蒙古人只要有钱,到处都是,这种大捷再打几个,关宁军就散花了!”

    袁崇焕冷冰冰的说道,让营帐里的气氛冷却下来。

    十一月十二日,辽东军哨兵在马声桥遇敌,击败了敌军,因为满八旗没有大规模出动,只有蒙古牧民和少量满八旗的联络官在,被关宁军吃了个爽的,关宁诸将乐开了花,庆功之余,大肆吹嘘,却被袁崇焕当头一泼冷水浇下来。

    袁崇焕说的是实话没错,不过这也让关宁军诸将的士气颇受打击,袁崇焕的亲信周文郁一看气氛不对,只好转移话题对袁崇焕说:

    “后金军队既然出现在马声桥,那里离蓟州城只有二十里,这肯定是他们的前哨部队,大军肯定就在后面,我们应该迅速准备迎敌。”

    “后金狡猾,喜好埋伏,我等既然小胜,就不要贪功了,守个严实即可!”

    袁崇焕觉得这又是皇太极的小把戏,这次小败不过是诱饵罢了,还是稳妥为上,于是选择在地势险要的蓟州城东楼驻扎待敌。

    祖大寿觉得袁崇焕的选择不妥:

    “督师,我觉得我们该去防守蓟门一线天天险,毕竟满洲要是从蓟门一线天天险过去,就是京师了啊!”

    “蓟门一线天天险?”袁崇焕陷入了沉思,毕竟蓟门一线天天险也是相当险要,而且守卫那里,也能完成防御北京的政治任务。

    蓟门一线天天险的出口大约三里宽,其中适合战马和手推车通过的中央平坦通道大概是从西山山脚到东面的湖泊,这段距离约一千米宽,蓟州县城的城墙则正对着这个一千米宽的出口。两者间距离不超过两里,两万多关宁铁骑如果移师城外去堵口的话,平均每一米可以站二十个人。

    袁崇焕到来以前,刘策指挥的五千真定军就是在蓟门一线天天险防御,刘策认为自己一直把后金军的主力死死地堵在蓟东。

    毕竟刘策觉得即使是指挥部队出城防御,平均每一米也可以站五个人,所以后金一直没有找到“潜越”的机会。在袁崇焕到来之前,刘策对堵住后金的进兵之路也一直很有信心。

    “不能去!还是在蓟州城东楼驻扎为好!”袁崇焕思考再三,还是驳回了祖大寿的建议!

    “但是,督师,让出蓟门一线天天险,北京如果被满洲人偷袭的话……”

    祖大寿还要再说什么,毕竟袁崇焕现在在蓟州城东楼驻扎的选择是相当保守的,在守得安稳的同时,却是把皇太极通往北京的门户石门驿自由通行的权力让给了皇太极。

    “那也不能乱动!安全第一!满洲人这次近九万人,我们关宁军不过两万,一不小心离开地利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关宁军在,北京还有指望,关宁军如果不在了,只怕靖康耻都可能上演!”

    袁崇焕想了想,最后下定决心,他认为保存关宁军主力,比扼守蓟门一线天天险更重要。

    “敌众我寡,其他勤王军又指望不上,还是在守住北京城再说吧!至于中途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万一中了皇太极的计策,立刻就是万劫不复了!”

    200多个后金骑兵驻扎在我军东南方向,相持两个时辰也没有看到敌方大军,袁崇焕命令开炮,一开炮敌军立马就撤退了,最后也没有一人敌人回来,使得我军想战又不能战。)

    “督师,后金全军已过石门驿!”周文郁说道。

    “确实?”

    “一再确认了!”

    “好!果然不出所料!我军尾随敌军,争取吃掉一个尾巴!”袁崇焕兴奋的下了命令!

    受到前几天大捷的刺激,关宁军士气不错,手脚也灵便起来,不到半个时辰步兵和骑兵全部出城列阵,列阵完毕,200多个后金骑兵远远的在关宁军东南方向,摆出了一个怪阵!

    “督师!这又是送功劳来了!”祖大寿兴奋的喊道,虽然不知道为啥皇太极的指挥手段为什么降低了这许多,不过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不是??

    “不可,只怕建奴有诈!”袁崇焕可没祖大寿这么乐观,下令四处侦查,看周围有无埋伏,否则中计了不是好玩的!

    只是对峙了五个时辰之久,袁崇焕也完全肯定了这200多个后金骑兵是孤军,命令关宁军全军出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