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商人在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位面商人在明末-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明白这些东西。【刘默,《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

    反对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此解读为:“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类似观点还有:”舆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宦懋庸,《〈论语〉稽》】

    总而言之,这句话的断句,反映了一个人的儒学基本观点,张溥这句话就是儒家微言大义,用弦外之音试探的主张。刘白羽作为大儒,自然明面上要赞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套,但是实际上的观点,张溥可拿不准。

    不过刘白羽的回答让张溥无论如何想不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对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对的,两者一个是阴,一个是阳,要兼而有之才行。”

    “这……”张溥叫刘白羽这话雷的外酥里嫩,说不出话来。

    唉,古代人就是不知道啥叫定性,啥叫定量,非要钻非此即彼的牛角尖!刘白羽长叹了一声;解释到:

    “你就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真的假的吧?”

    “这话自然是真的,怎么是假的呢?”张溥奇怪的问道。

    “有真有假罢了,当官的自然是有肥的流油的,有官没实缺仿佛闲人的又不是没有,就算是有实缺,穷京官也是有的是……”

    张溥点了点头,南京算是大明的备份首都,穷京官一把一把的,他自然是知道的。

    “反过来说,这不当官的,就没有颜如玉,黄金屋?进士,举人托庇他人财产的不知道有多少,就是秀才,用见官不跪的特权当破靴党【黑心律师,被儒家瞧不起】的难道少了?”

    “这话说的没错;破靴党还真是斯文败类……”张溥对刘白羽这句话赞同得很,江南读书人多,当官竞争激烈,进士,举人托庇他人财产竞争也很激烈,秀才们只好去做破靴党,随便一个有点钱的暴发户都能找到一堆破靴党,为了一点臭钱,破靴党甚至自己坑自己,真是丢尽了读书人的脸!鄙视,鄙视!

    “再说了,各地读书种子可不一样,云贵等地,能背熟十三经,直接就秀才甚至举人了,不少人错字都一大堆,还不见得能比得上江南的一般读书人。”

    科举制度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制度,和现在的高考不是一回事——其实就是现在的高考,各地天差地别的分数线,还是让北京人,上海人笑而不语,山东人擦你大爷不是?古代其实更厉害。

    毕竟科举说穿了还是拼的是钱,虽然很多科举粉丝口口声声说科举是平民的阶梯,可是稍微懂点算数的就知道,农业时代养活一个读书人有多难,别的不说,就是笔墨纸砚,以及给老师的学费,就不是一般地区的中农能负担的起的——笔墨纸砚的价格和粮食的价格,随便百度不难查到,这里就不算账了。

    那么科举粉说的中农就可以脱产读书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无外乎两种,一是随着江南的开发,江南十几亩地的中农都比陕北上百亩的中等地主富裕——其实就是拿北上广土著房地产价值几百万,来证明一般老百姓都有数百万资产罢了,戏法就是这样来的。二是一个聪明孩子,一个家族几百人凑钱让他读书。

    不过两者说的穿了,也只能说是平民上层能从科举之路上去罢了,和一般的老百姓的好处实际上没有半点关系,相反,大明朝的免税政策决定了,进士,举人都可以托庇他人财产,这些负担还不是要加在一般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身上?

    啊q正传里,都已经民国了,废除科举许久了,秀才老爷觉得自己不是特权阶级,是平民了么?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真正出身贫民的范进【其实还有一个富裕个体户岳父接济,而且如果放弃科举,也是可以当一个补习班校长之类,至少算是平民上层。】中举之后,身为富裕个体户岳父也立刻把自己的女婿视为文曲星,官场也立即接纳了他,范进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可见这出身平民说着好听,实际上还是特权阶级。

    明朝的科举制度本质上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制度,朱元璋就玩过科举南北榜这一手,难道他不知道,江南几百读书人甚至上千读书人的智商必然高于云贵川那种几十人甚至几人选秀才举人的主儿么?

    不是的,科举制度是维护国家稳定地方分权的制度,必须各地区在中央都有一定的代表,才能维持各个地方的平衡,毕竟古代国家,讲究的就是本地人给本地说话,或者说的明确点,就古代那交通条件,不是本地人,就是想给地方说话,都不知道从何说起不是?

    明朝中叶之后,由于江南的读书人确实水准高于其他地区,朝廷的格局就逐渐失衡了。从任人唯贤的角度来说,江南的读书人委屈是可以理解的,云贵川的货色,在江南地区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和自己一样是进士,都够可以的了,然后我们做官的起点再一样,这还有公平可言么?自然在尚书和辅臣上面占据上风。让科举制度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地方分权的制度逐渐失效了。

    这还不是更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儒家认为照顾老乡是人之常情,江南的进士,举人托庇亲戚朋友财产,坑老乡也不好意思,于是只好利用自己在朝廷的影响力要求物产丰富的江南和小冰河期灾害频发的北方一个税率……。

    其实中国一直是这个样子,读书当官能不能发财呢?能,但不是一定能。毕竟只凭借自己有个秀才头衔,作为破靴党挣得万贯家财的不少,但是穷京官穷的和叫花子一样的也不少。说穿了就是读书人是有特权的,但是特权你会不会用,是另外一回事,远远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有特权就等于发财。没错,但是特权多大就等于发多大财就是另外一回事——毕竟权利也是资本,尽管是灰色资本乃至黑色资本,可是会经营和不会经营,收益那就是天差地别。

    “既然如此,那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既有真的,又有假的,那么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刘白羽质问道。

    “这……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还真是假的——不过这也是因为他们努力的还不够,而且对于不是豪门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还真是唯一机会,所以又是真的???”张溥初步掌握了分析事情的方法,不过还是有点头晕。

    “哼,你不是已经说了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是假的没错,对于从科举上升的不是豪门的读书人来说是真的也没错。这说明了一句话的真假,和对象有关!”

    “一条小溪,高大的老牛轻松过去,矮小的松树只能淹死,小马则是勉强过去,这个道理你不懂么?”

    刘白羽见到张溥还不清楚,说出了后世著名的小马过河的例子。

    “学生才疏学浅,还请老师教我!”张溥算是彻底服了,人家刘白羽不但学问是学富五车,为人处世也不是自己这个自以为长袖善舞的人比得了的。

    “还不明白么?就像这个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一样,想让不是豪门的读书人都以为是真的,那就不要和他算数学,告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对大多数不是豪门的读书人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画饼,而是要说出另外一个真话——之所以你你没做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是你自己努力不够的原因!”

    “但是老师,你也算过了,比例在那里放着,就算是全体不是豪门的读书人来说都刻苦攻读,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依然是画饼,是假的啊!”

    “那就说明失败者努力不够呗,我就不相信了,大多数读书人和少数成功者一样努力。这句话也是真的不是?”刘白羽冷笑道。其实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只要不用数学实际去定量,定性,就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怪圈,这就是了解实际要用理科思维的地方。

    “但是老师,你也算过了,比例在那里放着,假如有人算出来,又如何?毕竟还真有天赋有限,即使刻苦努力也不能进学的啊。”张溥问道。

    “绝大多数人不会觉得自己天赋比少数天才差许多,就算是有人想明白了这点,也必然是清醒的少数人,对于清醒的少数人,就让不清醒的多数人对付好了,最好是先把天赋有限,即使刻苦努力也不能进学的说成是傻子,然后说清醒的少数人是侮辱大家,把大家当傻子——记住,只要回避定量,定性的思维,只要你说真话,说一部分真话,不说全部真话就可以了,人这东西,多了就会盲从,这就是所谓的话术。”
384话术下
    “最低级的欺骗就全是假话,结果为了圆谎撒谎的越来越多,最后自相矛盾,不攻自破。高明一点的,七分真,三分甲,关键处才是假的,不过遇上聪明人也是支持不了多久。再高明一点的,说的全是真话,不过不利于自己的真话不说,只说对自己有力的。最高明的,不过不利于自己的真话也说,不虚美,不隐恶,利用绝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自己欺骗自己……”刘白羽把后世的营销手段和心理学拿了出来。

    “老师你这么说,这教化如果不做到十全十美,教出大圣大贤,岂不都是愚民了?”张溥觉得刘白羽有点吹毛求疵。

    “呵呵呵,教化里面也有愚民,愚民里未必没有教化,骗子遇上聪明人,反而让聪明人看出了破绽,提升智慧,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还是那句话,不用理科思维定量来定性,都是耍流氓,一个小孩在长江之上尿了一次,难道下游喝的都不是水而是尿?尿里面加的水,就是水可以喝了么?其实道理都是很简单的,能不能运用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刘白羽幽然的说道。

    “那么利用绝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又是怎么回事呢?”张溥智商不低,而且也是操控舆论的老手,想了想就基本懂了,不过在他看来老百姓基本就是靠骗的,就像江南士人在五人墓碑记里忽悠老百姓抗税送死差不多,利用绝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实在是有点高大上了。

    “这还不简单么?学习太史公么,不就得了……”

    “这……。史记是有名的不虚美不隐恶吧……”

    “这就是一个控制读者脑子的列子,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实际上李广难封还不是自己找的,做太守的时候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主将冒然追击而不通知大军,这叫什么玩意?”

    “李广带兵,迎合士兵的惰性,士兵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巡逻自卫,但如果匈奴进攻,大军有办法抵挡么?

    “这……李广是个勇将,受伤被俘,还从匈奴人那里跑了回来……”

    “一个只有个人武勇的货色罢了,他是成了自己的勇名罢了,率的一万骑兵死伤有人谁管?”

    “更何况,李广此人藐视法度,李广赋闲期间和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到蓝田南山曾有一次在夜间带着一个随从骑马外出,跟别人在乡间饮酒。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夜间宵禁,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大声呵斥李广不让通行。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留宿霸陵亭下。”

    “霸陵亭尉完全按照国法行事,就算是言语不敬,李广身为朝廷高官,也该虚怀若谷才是,就算是要报复,点到为止不可以么?”

    过了不久,匈奴攻入辽西,击败了屯兵渔阳的韩安国。于是汉武帝召李广,封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武帝,准许派遣霸陵亭尉一同前去。到了军中李广就把亭尉杀了,然后向汉武帝上书谢罪。

    为了稳定军心,汉武帝没有办法,只好说:“将军,是国家的爪牙。《司马法》讲:登车不抚车前横木以礼敬人,遇到丧事不根据亲疏关系穿规定的丧服,振兵兴师去征伐不顺服的人,出征时,要统率三军之心,协同战士之力,这样才能做到一怒千里惊惧,威振则万物归顺,是以名声显露于夷貉,神威使邻国畏惧。报仇除害这是我期望于将军的,您若叩头请罪,这岂是我所指望的!”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广心胸的狭窄。

    或许有人说,汉唐的高层讲究的就是快意恩仇,但是和李广同时代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他坐牢的时候,狱吏田甲辱安国。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后韩安国被拜为梁内史。田甲知后,逃走。韩安国更幽默说:“不逃走就不杀,如果逃走,就灭其九族。”田甲不敢走,向韩安国认罪。韩安国笑着说:“你给我洒泡尿看看。”韩安国不仅放过了田甲,而且还善待了他。这就是成语死灰复燃的由来,韩安国受辱后展现的是其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但李广却做不到。

    李广这个人,只依仗个人威望,人格魅力和武勇,作为一个将军的基本功侦查都做不好,面对匈奴进攻的时候,动不动就被包围。

    公元前121年,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李广部队前进了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带领的四万名骑兵包围。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人敌阵,直贯匈奴的重围,抄出敌人的两翼而回。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李广的军士听了才安定下来。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匈奴猛攻汉军,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射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不要发射,他手持强弩“大黄”射杀匈奴裨(副)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渐渐散开。这时天色已晚,汉官兵都吓得面无人色,但李广却意气自如,更加致力于整饬军队。军中官兵从此都非常佩服李广的勇气。第二天,他又和敌兵奋战,这时博望侯张骞的救兵才赶到,解了匈奴之围。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得到赏赐。

    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却始终得不到封侯,当年同他一起为汉中郎的堂弟李蔡,“蔡为人在下中”,“下中”,即《汉书古今人物表》之第八等,下等之中。名声也远在李广之下,景帝时,李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后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位至三公。李广的许多部下也被封侯,而李广却未得爵邑,官职也没有超过九卿。

    李广不但不反省自己作为高级将领必备的侦查,组织上的不足,反而总把高级将领可有可无的武勇,人格魅力等等作为自己的骄傲,一次李广与望气算命的王朔交谈,说:“自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王朔不敢直说李广的弱点【估计是怕被睚眦必报的李广报复】说:“将军想想难道做过什么可悔恨的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